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码“年轻态” 激起新热潮——遵义会议90周年再访贵州红色文化

2025-01-17 来源:爱站旅游

四百多年前,徐霞客向“黔”出发,一路留下“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的感慨。

如果说,贵州让人万里遐征的山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地理宝藏。那么九十年前,一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则赋予了贵州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也是这场会议,成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自此,遵义被称为转折之城,红色,成为这片土地潜潜流淌的鲜亮底色。

1月15日,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在贵州遵义举行。正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 贵州,这个近年来频繁出圈的旅游大省,不仅有“黄小西,吃晚饭”的自然风光,更是孕育红色文化的热土。作为两万五千里长征进程中,红军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的红色旅游持续发力。

在遵义会议90周年之际,遵义会议纪念馆2024年共接待游客907万人次,同比增长197%。而科技未来感十足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又名“红飘带”),游客们则将它作为落地贵州的第一站,感受敞开感官的红色洗礼,看见多彩贵州的另一重色彩。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不仅有“梵天净土”的金色云霞、万峰林的万顷绿意、十里荷廊的烂漫粉色,还有一抹饱含着革命信仰与爱国热血的红色。正如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所说, “红色成为了今冬贵州最为亮眼的流行色。”

如果你也曾认为,红色旅游是中老年标配,是换个地方上思政课。那么,当你走近贵州的红色土壤,会意外发现,红色的底色之上,闪耀着生机勃勃的斑斓光彩。

“如果以前跟我说,要到贵州玩红色路线,我大概会是拒绝的。”晓萌说。

她在南方某一线城市长大,从小历史课就是她的薄弱项,“一顿操作猛如虎,考试不够及格线。”为了应试,教科书里关于长征的内容她也曾死记硬背,但“过草地、爬雪山的历史,离我的生活还是有点远。”

这次到贵州旅行,她和同伴原本是冲着非遗技艺、村寨人文而来。只是飞机在贵阳龙洞堡机场降落时,透过窗俯瞰地面,她们被一处红色建筑吸引了注意。后来得知,那就是近半年社交网络上很火的“红飘带”,“说是新晋地标,是到贵州旅游第一站。”

来都来了,她们临时起意参观“红飘带”,结果意外刷新了对红色旅游的认知。

《红飘带·伟大征程》是以长征为主题的表演,就像如今文艺年轻人追捧的小剧场沉浸式演出;坐上飞椅,在LED球幕影院跟着《红飘带·多彩飞越》遍览贵州山河,堪比迪士尼的排队王项目“飞跃地平线”。她说, “第一次知道红色历史也能做得这么有趣,整个展馆的声光电和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中国自己的迪士尼和环球影城。”

“‘红飘带’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用科技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红飘带”项目总导演、总设计王志鸥说。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红飘带”被设计成一个全域行浸式剧场和飞行影院,将人、光声电、特效和影像艺术融为一体。

一条灵动的“红飘带”,串起历史与当下、革命先烈与当代青年。在社交媒体上,“红飘带”已然成了年轻游客到访贵州的必打卡处。从2023年试运营至2025年1月初,“红飘带”合计演出超10000场,接待省内外入园游客超100万人次。

它不仅用科技和艺术,让历史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也在年轻人心中凝结了信仰的力量。

“红飘带”的必看项目之一就是行浸演艺《红飘带·伟大远征》。几十名年轻演员组成长征路上的“最强NPC”队伍,引领游客一路血战湘江、爬雪山、过草地。

00后郭寒旭是山东姑娘,今年国庆假期,时长一个半小时的“红飘带”演出,她和同伴们每天最多要连演11场。

“我只是表演了11次长征路上爬雪山的情景,到最后已经爬不动了,可以想见当年先辈们长征是何等艰辛。”而在真实的历史里,红军三大主力部队至少翻越了几十座不同的雪山,其中不少海拔超过4000米。

演员和观众几乎零距离

正因为亲身“爬雪山”,亲眼目睹旗帜被传递、马灯被举起,郭寒旭在一次次表演中加深着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这段历史真正化作信仰,我觉得它堪称伟大。”

“红飘带”的演员们,也努力把信仰传达给到场的每一位观众。行浸式的参观体验,观众几乎零距离贴近演员,没有了舞台和观众席的分界,要求演员的情感传达更细腻。

演员王奎说,自己能近距离感受到观众的反馈,“观众刚进场都会惊叹舞美科技感,但随着演出层层递进,他们会不约而同变得安静。”情绪在悄悄发酵,演员全情投入表演,观众眼睛里闪着泪花。

王奎表示,他以前参与的演出都是为了让人开心,但“红飘带”的演出,让观众安静下来,才证明他的表演是到位的。“静下来的那一刻,仿佛所有人的心在一起。”当演出最后,那面来之不易的红旗从每个观众手中被托起时,无论年轻年长,都能看到眼中滚滚的泪花。

拉近红色历史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让没经历过战争岁月的年轻人,也能对红色历史感同身受——这正是贵州红色文旅始终发力的方向。

“红飘带”集科技与艺术之长,用声光电点燃长征精神,吐露着贵州红色历史气势恢宏的一面。

“红飘带”以北75公里,一处常年云雾笼罩的山间坝子,坐落着贵州另一处重要的红色景点,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它是打开红色历史的另一扇门——不一定要荡气回肠,没有硝烟的战场,也能透出坚定信仰的光。

息烽县地处险要,山峦起伏,素有“川黔锁钥、黔中咽喉”之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重庆。1938年11月,军统在息烽阳朗坝圈地80多亩建成息烽集中营,是当时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管理最严、杀人最多的秘密监狱,曾关押过爱国将领杨虎城、著名学者马寅初、“小萝卜头”等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

一段曾长久隐秘的历史,如今希望将它传播出去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纪念馆副馆长寇伟是息烽人,几年前因为“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选择来到纪念馆工作。他为息烽集中营里的英雄故事所深深折服,“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6年7月撤销,关押的1200多人中没有出现一个叛徒。”

纪念馆工作人员李梦瑾的日常,是梳理馆内所藏的文史资料,循着其中的蛛丝马迹走访仍在世的亲历者和烈士后代。对她而言,这是逐渐丰满历史的过程。2024年,她去了河南、贵阳等地,走访了“小萝卜头”的兄长、红色特工张露萍的侄子等人。

梳理与挖掘,是为了更好地还原与呈现。李梦瑾说,息烽纪念馆的一大特色是开放旧址参观,“让参观者能走近点,走进去。”

从纪念馆步行约10分钟,就能抵达息烽集中营旧址。这里有按原比例还原的“感化室”,马寅初曾被关押于此。囚室低矮,无法直立,参观者弯腰半立于此,亲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天然溶洞“猫洞”,曾被用作刑讯室和水牢,这里一度被妄图掩盖罪行的国民党掩埋,后又被重新挖掘,如今顺着洞口向内望去,仍可窥见阴森黢黑的牢室。

关押过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的玄天洞

“小萝卜头”被关押的牢房尚还留存,一道薄墙之隔,旁边就是关押特工张露萍的牢房。

张露萍是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的共产党情报人员,负责将从军统机关截获的重要情报送至中共南方局,1940年3月,她因震惊国民党上下的“军统电台案”不慎暴露身份,被关押于息烽集中营。她也是《红岩》《风声》《暗算》等众多谍战影视剧的原型人物。

关押过张露萍和“小萝卜头”的牢房

为了让参观者对历史人物的故事更有共鸣,在关押张露萍和“小萝卜头”的牢房小院内,会不定期演出以他们为主角的情景短剧。

“我们的演员没有一个是专业的,主要是纪念馆自己的讲解员,还有扮演‘小萝卜头’的,就是纪念馆旁边阳朗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副馆长寇伟说起这个自发组织的表演项目,颇为自豪。从2009年开始,纪念馆就根据息烽集中营的历史人物与故事自主研发情景剧本,并会根据新史料的发现,不断迭代表演内容。

讲解员熊量亮,是同事们眼中“天选的张露萍”。她与张露萍被关押牺牲时年龄相仿,名字也应了张露萍留下的那句名言,“人要活得亮亮堂堂”。

好几次演出结束后,她都看到有观众在小萝卜头曾站立的古树下停留许久,也有人主动向她提问关于张露萍更多的故事细节。作为讲解员和演员,她直观感受到还原历史现场的表演在参观者身上产生的化学反应,“表演中产生的情绪传递,比起只看冰冷的文字介绍,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息烽集中营旧址内的实景演出

红色精神,不止于隔着玻璃展柜、被书写成教科书的历史,而是永不熄灭的火、奔流不息的河。在贵州这片红色热土上,诸如“红飘带”、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这样的“红色宝藏”,不在少数。

最初参与“红飘带”的排练时,郭寒旭对导演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长征路上没有谁是主角,所有人都是长征路上的一员。”

九十年后,当人们在贵州重走长征路,也没有人只是游客和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同行者。唯有足够靠近热血长河,听波涛人语就在耳畔,那一刻,历史的讲述才真正开始被听见。

红色的贵州是五彩斑斓的——这是晓萌参观完“红飘带”之后的直观感受。

在这之前,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风貌是她对贵州最深刻的印象。原生态,有时也意味着某种程度的闭塞,但此行让她见识到, “在红色文旅这个赛道,贵州真的很超前。”

晓萌去过国内不少类似主题的展馆,“整体偏静态,给人的感觉也大多沉重。”“红飘带”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在她看来接近年轻群体中流行的“剧场模式”,更新颖时髦,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取向。

参观红飘带的人群中,不乏年轻人

“很多年轻人跟我一样,不太关注宏大的东西,但是“红飘带”把历史落在了每个具体微小的人身上,让人更能共情,体会到眼前这个人经历了什么,而后,又自然联想到是每个个体的努力,推动了家国的前进。”她认为,大家不是对历史不感兴趣,而是被乏味陈旧的表现形式消解了兴趣。在这个难点上,贵州大胆尝试新解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外省青年晓萌,在特别的红色之旅看到一个更时髦的远方贵州;更多的本地青年,则在亲身参与贵州红色文旅建设中,发现家乡值得。

“红飘带”的演员王奎是贵州毕节人,艺术专业毕业后,他也曾到广州演出过一段时间。但外面的舞台终究比不上家里的好,尤其是在近些年,他看到不少外省人跑到贵州宣传文旅,“我作为本地人,就更该用我的专业,把贵州的好说给别人听。”

游客参观红飘带的观后感

山多、树多、许多有些年头的纪念碑——这是图云关抗战纪念馆讲解员袁雨佳对图云关的最初印象。

图云关位于贵阳市东南郊,在古代是贵阳通往湖南、广西的必经关隘。00后袁雨佳,从小就生活在图云关山脚下。年少读书时,她常到山上玩耍,也曾听老一辈讲过发生在图云关的革命故事,“但从没认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直到2022年大学毕业后,袁雨佳到图云关抗战纪念园工作,才算是第一次真正了解图云关的故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立,并跟随战事一路西迁,在1939年2月入驻图云关,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六年间,图云关为抗战前线输送了大批医护人员和医用物资,成为了战地救护的心脏。这里走出过一大批救死扶伤的战地医护人员,他们传播了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

曾经的假肢厂、疫苗厂,牺牲医护人员的纪念碑,还有医护人员为村民科普公共卫生知识……历经岁月风雨洗礼,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图云关的事迹在民间口耳相传,却一度零碎、未成体系,以至于像袁雨佳这样的本地孩子也不甚了解。

随着贵州红色文旅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图云关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坐标。

2021年底,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建立。与其他革命纪念馆不同,图云关抗战纪念馆侧重于抗战救护和医疗救治,因此对讲解员的专业要求更强。袁雨佳说,前来参观的群体中有不少是医学院校的专业人员,也有海外红十字会团体。

图云关抗战纪念馆

“这份工作,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那么久的地方。”袁雨佳说。曾经,她觉得家乡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现在她知道,这里其实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光芒闪耀的历史过往。近年来,有很多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到这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

远方与故乡,从不只是物理上的定义,更在于精神上的相通,红色文化是将王奎、袁雨佳这样的年轻人与贵州连接的关键一环。

所谓故乡,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懂得,而后找到归属;找到归属后,年轻人返乡投身红色事业,又反过来充实红色文化,使之更加鲜活年轻态。

在贵州,红色文化是每个人的“自带基因”。

图云关抗战纪念馆讲的解员张英才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当一名纪念馆讲解员,就是因为从小受到红色故事的耳濡目染。他的老家离遵义会议会址仅20公里,“差不多每次到遵义走亲戚,都会去纪念馆转一转。”

遵义会议旧址

在遵义街头,随处可见这座城市的另一个名字:红城。红色资源富集的遵义,近些年将红色旅游与多种文旅资源相结合,打造了更加丰富立体的红色文旅体验,推动红色旅游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跨越式发展。

遵义会议会址,无疑是红色教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了更好地学习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贵州展开了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央地媒体遵义行主题采访等诸多重要纪念活动。

遵义会议纪念馆

更多生活在遵义的普通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遵义通草堆画第三代传承人李跃,花了整整23天时间,专门制作了大型的遵义会议会址通草堆画作品。

通草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植物,常被用作中草药,经过加工后可制作成手工艺品。李跃传承的技艺“遵义通草堆画”,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李跃辞去了在广州当大厨的工作,回到遵义跟年近古稀的母亲学通草堆画的手艺,“传统丢了太可惜了,所以就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也还是决定回家。”

2011年前后,他明显觉察到遵义的游客变多了,红色文旅开始生发。学有所成的李跃,在这股浪潮中将非遗手艺做成了文创产业。他在遵义会议会址附近的红军街开了店,主要售卖通草堆画、剪纸等手工艺品。

李跃

而红色文化,更是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从小在遵义长大,红色文化就在身边触手可及。”李跃记得小时候自己住在丁字口,对面就是毛泽东故居,孩子们每天都会在门前马路上跑来跑去。

开始做文创后,他又反复“潜入”那些幼时就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遵义会议、娄山关战斗、四渡赤水、苟坝会议……历史的一幕幕在他脑中生动演绎,最后都被定格于他的作品中。

李跃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是一卷长约7米的剪纸作品。从右至左,缓缓铺开在贵州发生的重要长征事件:毛泽东提着马灯,沿苟坝村的崎岖小路去找周恩来商量作战计划;红军四渡赤水的恢宏场面;遵义会议召开的转折时刻;红军卫生员龙思泉救治遵义百姓的情景……

李跃说,自己之所以做文创, “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把遵义的红色文化、红色故事,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主题的通草堆画

“红色+非遗”的组合,也是遵匠文创工坊负责人谈亮的选择。两年前,谈亮开始从事文创行业。他跑遍遵义15个县区,调研了遵义及周边几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其中不少非遗技艺开发为体验课程或手工艺作品,把它们从偏远村镇推向更大的市场。

推广非遗技艺和文创时,遵义的红色文化也和谐融入其中。谈亮记得,团队进校园给孩子上竹编画课程时,就以长征队伍中的“独腿将军”钟赤兵作为引入,让孩子们了解钟赤兵的故事,而后带着对人物的理解进行创作。一边是传承非遗技艺,一边则是通过小故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遵义会议和长征的精神。

“生活在遵义,你很难分清红色文化和生活的界限,它就如此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了你的日常。”

宏大与微小,抽象和具体,这些反差感在贵州红色文旅的发展中被灵活应用,形成不拘一格的独特气质。

谈亮

谈亮用小故事讲大精神,“红飘带”的文创开发团队,则在尝试“小天地里做大文章”。

文创开发团队负责人杨雪妃说,跟敦煌、故宫这些“文创天花板”相比,“红飘带”的文创产品与建筑本身一样,是从零开始的。

她展示了一枚以“红飘带”建筑外形为灵感的徽章,简洁的设计是对“红飘带”诞生始末的白描。2021年4月,“红飘带”动工修建时,团队就每天往返于办公室和工地之间,寻找开发灵感。

时间推移,当赤水丹霞色的外立面拔地而起,文创设计图上的小小徽章也在反复修改中定稿,并随着“红飘带”的开放运营推出。

此后短短数月,“红飘带”文创开发团队就推出了33款原创文创产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款“永远在路上·五角星流沙冰箱贴”。

红飘带的部分原创文创产品

杨雪妃回忆道,有段时间她几乎着了魔,从身边的一切事物里寻找文创灵感。在学校旁的小卖部,她看到一个流沙款文具很畅销,于是就有了做流沙冰箱贴的想法。

流沙要用什么材质?外壳的异形亚克力如何能效果最佳?选择哪种工艺更好?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七八次打版,从2023年到2024年10月,这款既可做徽章、又能做冰箱贴的组合式文创产品,才真正完成。

“尽管做了详尽的市场调研,但推出这样一款新品还是要冒风险的。流沙形式的红色产品很少,不确定市场接受度到底如何。”杨雪妃说,“不过我们愿意为之冒险,毕竟总得做出让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让别人也喜欢。”

市面上的红色文创产品不缺标准答案,但这个富有朝气的95后团队,想要给出自己的答案。

这股朝气蓬勃的气息,也正在让贵州这块红色基因深厚的灵性大地,不畏打破常规,敢于创新跨界,将红色文化转码为更年轻的语态。

奋斗史可以讲得酷炫,战胜困难是每代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创新表述正好为厚重的历史配上新时代的勋章;身处其中的年轻人见过世界之大,亦在红色熏陶中更懂故乡之美……这些看似矛盾的反差,被巧妙融洽地融合塑造,最终成为贵州四季长红的光彩。

【今日话题】

关于红色文化,你有怎么样的记忆?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编辑&排版丨孙思

作者丨东云

图片来源丨孙川 黑弓BLACKBOW 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实验室》所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