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的方法 古人强调饮食适中为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9 15:5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6:26

导读:在是东西方面,我们向来讲究饮食有节,即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自古以来养生方式中饮食养生都占据一定地位,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养生方式。那么,饮食养生的方法是什么?古人强调饮食适中为要,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饮食养生的方法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解精益气。”也就是说,满足了人体营养,才能达到 养生的日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明代养 生家高濂《遵生八笺·饮撰服食笺》中说:“饮食,活人之本也。是以 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故饮食进则谷气 充,谷气充则血气盛,血气盛则筋力强。”古人在饮食生活中,总结出许多有用的经验。

明代郑瑄《昨非庵日纂》卷7说:“胃为水谷之海,脾居,磨 而消之,化为气血,以滋一身,灌五脏,故修生者不可不美饮食,非 水陆毕备、异品珍馐为美也。要在生冷勿念,细硬勿食,勿强食。先 饥而食,食不过饱。先渴而饮,饮不过多,以至食噎而锅。鱼馁肉败等,皆损胃气,致疾伤脾。欲希长年,此宜深戒。”

古人饮食强调清淡。明人高濂说:“人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 清人曹庭栋也说:“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 ?性俱得,每见多食咸物必发渴,咸属水润下而反发渴者何也?内经谓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血燥,”

这一点近代家孙中山也说:“中国人常所饮为清茶,所食 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莱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 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境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古人强调饮食适中为要清人尤乘《寿世青编》卷上《饮食以 宜》说:“饮食之宜,当候已饥而进食,食不厌细嚼。仍候焦渴的? 饮,饮不厌细呷。毋待饥甚而食,食勿过饱。时觉渴甚而饮,饮勿过 多,食不厌精细,饮不厌温热,五味毋令胜谷味,肉味毋令胜食气。食必先食热后食冷。”

古人认为少食有利于养生。晋代张华《博物志》说:“所食逾少, 心开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清人曹庭栋《老老恒言》 卷1《饮食》说:“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

东晋葛洪《抱朴子》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多食反有弊端,他 说:“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 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明代敖英《东谷赘言》归纳 为五患,他说:“多食之人有五患, 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古人认为,五味入于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 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 多食之令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悦心。《素问》说:“阴之所生,本? 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威,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 气不平。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 神乃失。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古人认为,饮食养生对老年人尤为重要。清人梁章钜在《退庵? ?随笔>中说:“韩桂龄尚书家居时,年逾七十矣,每消寒会食,必以四? ?字为准:日早,曰烂,曰热,曰少。曾属余与吴棣华廉访赋诗纪之。”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说:“食烂则易于咀嚼,热则不失香味,洁则动? ?其食兴,少则不主厌饪。老年人饮食尤应讲此。”名医华佗谈到饮食? ?时说:“食物有三化, 一火化,烂者也; 一口化,细嚼也; 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惟火化。”强调食物烂熟,利于老年人消化吸收。

古人强调要先吃暖物,后吃冷物。茅山处士刘词在《混俗颐生录·饮食消息》中说:“以肾脏属水,水性常冷,故以暖物先暖之。”

食后不要马上运动。茅山处士刘词说:“食饱不欲速步、走马、登高、涉险,必伤内室。”他强调不要大饮大食。“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饱”,理由是“大饥损脏腑,大饱腠理闭,大渴经脉蹶”。

古人还指出饮食养生重于声色养生。华阳陶隐居《养性延命录·教诫》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饮食养生的方法,古人强调饮食适中为要”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