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降辽国时的宋江哪个举动,让人觉得小瞧了宋江的智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8:2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1 18:24

《水浒传》中最广为人知的梁山好汉莫过于“行者”武松和“花和尚”鲁智深这二位,施耐庵花了大量的篇幅塑造这两个角色,光是一个武松就花了十回的剧情,其中武松打虎、武松杀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的剧情都令人印象深刻,而这两个角色过于耀眼以至于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宋江才是梁山的老大哥。

(武松剧照)

宋江这人武功在梁山上只能排倒数,论乐善好施,他也远不及晁盖和柴进,毕竟那两人不说家财万贯也可以说是富甲一方了,比起他个小押司而言自然是有资本得多,所以凭啥他是梁山之主?这就不得不说宋江的智慧之高了,就拿他的“忠义人设”来说,他就真没想过造反吗?细品原著就会有答案。

一、忠义的宋江

宋江这人在《水浒传》的故事是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不知他一个小小的押司哪来这么大的江湖影响力,走到哪都有人知道他“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的名号,也许是逆反心理作怪,书中的人越是捧宋江,读故事的人就越抵触宋江,不可否认,宋江这人在大部分读者心中就是腹黑、阴险、虚伪的。

(宋江剧照)

不过有一个事实似乎又是无法辩驳的,那就是宋江从始至终都对自己的兄弟不错,对于皇帝也是忠心一片,为了招安一事差点还与武松、鲁智深、李逵闹起来,而且后来他也的确率领梁山众将一同征辽、田虎、王庆、方腊,为此付出惨痛代价,至死不负忠义之名。

最能够证明宋江忠义的一点莫过于他临死前做的一件事,杀死李逵。

原著中宋江已经被赐毒酒,命不久矣,此时他的顾虑只有一个,就是怕李逵得知自己的死讯后会做出格的事,于是他主动对李逵下手,毒死李逵,他是怎么说的?


(李逵剧照)

原著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

为了忠义之名做到如此份上,宋江哪里有什么反心?是不是这个理?但你想想,此时的他不这么做,还有什么选择呢?等于是自己死定了,保全个忠义之名的不得已之举而已,再翻翻之前的剧情就会发现宋江有过反心。

二、题下反诗

宋江有反心的最直接的证据莫过于原著第三十九回中他酒后题下的反诗。

原著道:“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正所谓酒后吐真言,此时宋江吐露出的这四句反诗无疑就是他内心所想,他的确是有过反心的。

不过宋江有反心的原因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李逵这人虽然莽撞,却是看出了宋江的用心,他曾说过一句:“吟了反诗打甚么鸟紧!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

是的,宋江的反心源自于对自己生活的不满,他想当大官,后来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不过是在大宋当官还是在辽国当官则不一定,因为征辽的时候宋江又做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

三、投辽之举

书中征辽一役从结果来看是十分顺利的,没有折损一名头领,但细看征辽的过程,其实并不顺利,辽国也算是人才济济,梁山军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拿下对方,吴用甚至也一度劝宋江投辽,而宋江则是来了一次诈降的戏码,而正是这次投辽之举的一个细节值得玩味。

(林冲剧照)

原著中宋江并不是直接带着梁山所有人马投辽,而是带了十五名头领,都有谁?原著道:“宋江带去人数,林冲、花荣、朱仝、刘唐、穆弘、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共计一十五员头领,止带一万来军校。”

这些人选有何玄机?仔细看看,除了原本官家出身的林冲之外,其他十四人基本都是宋江的心腹,而林冲是个怎样的人?他恨透了朝廷中的那些狗官。试想一旦宋军攻不下辽国,宋江便可带着这些心腹和恨透了大宋的林冲一起投辽,这完全是可行的,可以说从此举来看,宋江当时就做了两手打算。

不得不说宋江的确是个聪明人,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一切,有人说这是抹黑了宋江,其实不然,在《水浒传》这乱世中哪有那么多意志坚定的人?给他安排个“忠义”人设你就信了?你可知号称最符合好汉形象的武松杀过无辜道童,鲁智深也因为肚子饿抢过老和尚的稀粥?不难看出,在那个乱世里能够凭能力活下来的人才是好汉,“好汉”二字在书中从来都不是指的“好人”,而是像武松、鲁智深、宋江这样懂得审时度势的狠人,毕竟书中的是非观本就与现实不同,不可与现实混为一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