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美食特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5:41

春城区周边的百姓,凡遇到惊吓或不吉利的事,都会情不自禁地将头侧过一边,脱口一声“呸¬——啾——”。似乎这一声能把所有的惊恐与不祥唾弃掉。其实“呸啾”并非人们发出的简单声音,而是古时候生活在宜春的一位大智大勇的英雄。
相传,很久以前,呸啾就住在宜春城北的一个小村庄里,由于村里田少人多,百姓的生活非常清贫,而土地神却强占了三百多亩良田为自己养花种草,呸啾为了百姓,用自己的智慧从土地神手中获得了村子周围的三百多亩良田,并分给了村里的百姓。从此,村里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可土地神对此却怀恨在心,一心要致呸啾于死地,于是跑到玉帝那里去告御状。玉帝不问青红皂白,立即命令阎王将呸啾捉拿归案,打入死牢。
阎王回府后,随即派小鬼去捉拿呸啾。得到阎王的命令,小鬼脚踏阴风,不一会就来到了呸啾家门口。二话没说,便高叫起来:“呸啾,快出来,阎王爷请你走一趟!”一听阎王来请,呸啾的老婆吓得面如土色。呸啾却不慌不忙,从门缝里往外一瞧,见是一小鬼,便知他的来意,脑子一转,就有了对付他的主意。于是,呸啾右手拿着一把尖刀,左手沾满猪血,笑眯眯地从里屋走出来,迎向小鬼:“阎王请我有什么事呀?”“去了你就知道。”小鬼一边示意呸啾上路,见呸啾手拿尖刀,满手是鲜血,不由好奇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
“剥鬼皮!”呸啾扬一扬手中的刀说。“剥什么鬼皮,快上路吧!”小鬼有些不耐烦,就要用套魂索套呸啾。“等等,”呸啾将手中的尖刀在小鬼眼前晃一晃说:“前天玉帝派托塔李天王来传旨,要我剥一百张鬼皮,如今已剥了九十九张,还差一张,正好你来了,等到剥完了你这张皮,我立刻到阎王那里去。”
小鬼一听,吓得甩腿就跑,飞也似地来到阴府,将捉拿呸啾的经过一五一十地报告给阎王。阎王一听,气得把眼一瞪:“没用的东西,瞎眼判官,”阎王叫来了一位头戴官帽的汉子,吩咐道:“你去把呸啾锁来!”“好嘞!”瞎眼判官答应一声就上了路。转眼来到了呸啾家门前。
呸啾早就料到阎王还会派人来捉拿自己,一瞧是位瞎眼判官,就来了主意,立刻换上一身郎中装束,向瞎眼判官迎来,问道:“找我吗?”瞎眼判官上下打量了一番呸啾,问:“你就是呸啾?”“没错。”呸啾回答说。“跟我走一趟,阎王爷有事找你!”瞎眼判官一副傲慢的样子。“莫急,”呸啾笑笑说。“我正在给人治病,请你稍等一下。”“你还会治病?”瞎眼判官将信将疑。“别的不会治,专治眼疾,不瞒你说,就是千年瞎我也能治好。”呸啾一副得意的样子。“真的?”瞎眼判官半信半疑。“你不信,我老婆可是有名的双眼瞎,年轻时没人愿讨,可我不嫌弃,讨进门只一天功夫,就把她的双眼治好了。”呸啾见瞎眼判官还在怀疑,忙向屋里喊道:“老婆嘞,出来见见判官老爷。”“来了!”呸啾老婆答应着从里屋走出来。瞎眼判官一瞧,果然是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不由动心地说:“你能不能帮我也治治这眼睛。”瞎眼判官试探着说。“帮你治,你是不是要押我到阎王那里去送死哟?”呸啾讥笑着说。“不是!不是!”瞎眼判官赶紧摆摆手说,心想,等呸啾帮自己治好了眼睛再将来意说明。“不是就好,”呸啾仍是一脸讥讽的笑。“那我就帮你治治,保管药到眼亮。”
瞎眼判官高兴地坐下来让呸啾治眼疾。只见呸啾从屋里拿出一包药末——辣椒粉拌石灰。说时迟那时快,不等瞎眼判官反映过来,呸啾已把粉末倒在了瞎眼判官的眼睛上。瞎眼判官那里受过这种罪,喊爹叫妈地一溜烟跑回到地府。阎王一瞧瞎眼判官那副狼狈样,心里就明白了一切,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去捉拿呸啾。自然,呸啾也知道阎王会亲自出马,心中自有对付的办法。呸啾晓得阎王的坐骑是一匹千里马,于是便心生一计。片刻,阎王就出现在呸啾的眼前,见呸啾正在给一匹高大健壮的骡马涂脂抹粉,阎王不解地问:“好好的一匹骡马,涂些脂粉做甚?”“哎呀呀,你不知道,太白金星明天请我去赴宴,得骑这匹万里骡去。”呸啾得意地说。“你这是匹万里骡?”阎王的眼睛瞪得滚圆。“不信?”呸啾嘿嘿一笑。“我这匹万里骡呀,一鞭就是一万里,从太白金星那里来回一趟,也只需三鞭。”“一鞭就是一万里?”阎王觉得好生神奇,心想,自己的千里马,要想走得快,还得不停地扬鞭,凡间一位普通的百姓能有如此神奇之物?“不信你试试。”呸啾见阎王已慢慢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便将缰绳递给阎王。
阎王巴不得骑一骑这匹万里骡,尝尝一鞭万里的滋味,接过缰绳,飞身上骡,挥手就要扬鞭,呸啾赶紧阻止:“慢,我这万里骡下鞭可不同你的千里马,马打*骡打头,而且越重越好。”“打头?”阎王有些不解。“对,你只管重重地打!”呸啾肯定地说。阎王挥手朝骡马的头上就是狠狠一鞭,骡马那里受过这等*,四蹄腾空一跃,将阎王抛出了几丈远。阎王被摔得半死,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呸啾“哈哈”一笑,纵身跃上阎王的千里马,挥手扬鞭,转眼间就消失在阎王的视线之外……
从此以后,无论是小鬼,还是判官和阎王,只要一听到“呸啾”声,就会吓得魂不附体。所以,在宜春城乡,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一受惊吓或遇上不吉利的事就会脱口而出:“呸——啾——”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宜春城乡一带至今还流行着打春锣的习俗。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为体察民情,私下带了几个侍从,打扮成生意人,来到了湖南长沙。快到年三十了,却见满街冷冷清清,大小店家关门闭户,百姓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片凄凉景象。乾隆皇帝又饥又渴,走遍通街,也没有买到饭。转了半天,寻进一条小巷,只见一个小茶馆半开着门,看样子也好久没做生意。乾隆挤身进去,见屋内只有一位老倌人,便向老人买饭吃。老倌子见是外乡生意人,便把自己吃的红薯丝饭端给乾隆。乾隆一边吃,一边问了些长沙的情况。
乾隆皇帝亲眼看到老倌人家里很清贫,临走时,便在身上撕下一条长红带,题了几个字。并告诉老人,正月初二日披着红带,到各衙门里去讨些钱粮。
初二那天,茶馆老人真的身披过膝长红带,到各衙门乞讨去了。衙门里见老倌子身上披的红带,有当今皇上的题字,便拿出钱粮送给老人。这一下,老倌人家里便发了财。
初四日,老倌子家里来了一位亲戚,见老人突然发了财,便问原由。老倌人也不相瞒,高高兴兴地把原由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亲戚听了,借了红带,也去衙门里讨,果然也讨了许多钱粮。于是,左邻右舍都来借红带,还有的仿造红带。衙门里见来的人多了,而且有真有假,于是便开始躲避。而行乞的人,为了让衙门里面的人听到乞讨之声,便配上小锣,唱曲子,这便是打春锣了。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年就传到了宜春。不过,现在宜春人打春锣,很少披红带,而是手拿送春图,每到一户递上一张,以便换来钱财。 生了小孩吃红蛋,这在宜春已成为一种风俗。谈起这种风俗,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秀江河边住着一户人家,丈夫刘老汉以打鱼为业,妻子刘婆婆五十来岁从未生育过。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老两口互敬互爱,相依为命,日子还是过得很顺心。
刘老汉为人厚道,身体健壮,一天,他照常去打鱼,妻子仍旧在家做针线活。到了傍晚,妻子做好晚饭,象往常一样,站在门口等着丈夫回家。可是,这天不同往日,盼呀盼呀,等呀等呀,一直到天黑,还不见丈夫回来。刘婆婆心里忐忑不安,耽心丈夫出事。等了许久,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几声鸭子叫,渐渐的又听到了脚步声,刘婆婆定神一看,见丈夫抱了一只可爱的白鸭子回来。刘老汉兴奋地说:“收工的时候,见江面上一只鸭子,被水蛇追赶着,为了救这只鸭子,耽误了一些时间。”刘婆婆一面招呼丈夫洗手吃饭,一面高兴地拿些丈夫打回来的小鱼虾喂给白鸭子吃。从此,刘婆婆便将白鸭子养在家里。
不几天,白鸭子开始下蛋了,刘老汉看见后便在心里嘀咕:“鸭子能生蛋,为何我老婆就不能生崽哟?”老年无子的苦恼油然而生。
不久,一向硬朗的刘婆婆突然病了,这一病便卧床不起,刘老汉不但要打鱼,还要料理家务、照顾病人、实在忙不过来,就把白鸭子赶到秀江河里,让它自己觅食。鸭子好象很通人性,每天觅完食后就回来生一个蛋,天天如此。
好多天过去了,刘婆婆的病总不见好转,为了给她增加营养,刘老汉每天把鸭子生的蛋煮给她吃。说也奇怪,刘婆婆吃了鸭子蛋,慢慢地病就好了,五十来岁的人,居然还怀孕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更奇怪的是从刘婆婆生了儿子的第二天起,白鸭子就再没回来。
虽然老两口心里充满了难舍之情,但毕竟有了儿子还是值得高兴的,等儿子满“三朝”时,刘老汉把家里好吃的东西全都搬出来招待亲朋好友,以示喜庆。刘老汉将白鸭子下的蛋染红,端来请大家吃,并说明了这蛋的来由,而且还告诉大家自从老伴生了小孩后它就走了。大家都认为这是只神鸭,吃了神鸭的红蛋一定能沾仙气。
这事很快在宜春城乡传开了,于是,人们生了儿女,总要在“三朝”或“满月”的那天,请亲友吃红蛋。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旧时春节,过了“上七”(正月初七以前称“上七”),慈化民间各姓族操练过拳术的青壮年,常常组织狮灯队,外出耍狮灯。这里的乡俗是:只耍本姓户,不走外姓家。
狮灯是用竹条扎就,糊上多彩纸的一个狮头,其颈部缝上一块长幅黄布,将一个操持人遮掩起来。狮灯队至多不超过十人:一人专事前导,一人耍狮头,三人负责乐器(锣、鼓、钹),一人肩兵器(棍子、大刀等),其余一二人携雨具等。
前导一手打着皮笼(即灯笼),一手提着竹篮。皮笼是用蔑制骨架、纸糊外表成的,长尺半、直径约六寸,上书显眼的红色姓氏,笼内可安放点燃的蜡烛。竹篮里放着用红纸写就的拜年贴,贴上写“即日狮灯一架,恭贺新禧”等字样。
狮灯队一行人快进屋场时,便热热闹闹敲起震耳又有节奏的锣鼓来,用来传报信息。这时前导特意高举皮笼朝前起。屋场里的同姓人家,都打开大门,带上红包(内装礼仪钱)和鞭炮,在门首迎接。打皮笼的人一进门,就拱手高喊:“恭喜,恭喜,拜年!”随即递上拜年贴。户主接过拜年贴右,便把红包塞在打皮笼人手里,并“噼哩啪啦”的放起鞭炮。接着耍狮头的人晃动着狮头,走到户主家神榜前摇几下狮头,表示向祖宗及户主全家拜年。然后在锣鼓声中退出来,再另往一家。
如果时至中午或近傍晚,屋场里的人就会留宴留宿,热情招待。耍狮灯的人在宴宿前要择一场地,搬出棍子、大刀等武器,敲起锣鼓,向主人表演拳术,以示敬意。表演拳术时,多以小孩开场。表演者赤裸上身,左手握拳,右手五指并拢盖左拳,拱手沿周走一圈,向观众敬礼。敬礼时,绝不能翘起拇指,否则会被人认为 “目中无人”而受到指责。接着在锣鼓中表演拳术,玩耍兵器和对拳,场面紧张热烈。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狮灯收场的一天,各姓氏狮灯都要到慈化街上来热闹一番。各路狮灯从四面八方向慈化街汇集,但必须耍“上水灯”,即由下而上,每架狮灯都得从东门下街进城,挨家挨户到西门上街,再折向街后的中山亭广场上。这一天,慈化街热闹非凡,锣鼓声,鞭炮声,震天价响,不绝于耳。沿街商户,迎来送往,应接不暇。 老远以来,慈化人就作兴麻糍。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慈化人打麻糍,平时是一家一户悄无声息地打,打的数量也少,只打几升米甜甜嘴。可是到了每年除夕,就家家动手,热热闹闹地打起来。“年三十打麻糍”成为不成文的乡规,似乎不打麻糍不像过年,乡里人家里有专打麻糍的石舂和粗大的麻糍棒槌。
打麻糍颇要几分力气。打时,把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舂,三个人各握紧一根棒槌交替猛捣,捣烂糯米后,再用力打一阵,使它烂无米烂,即可做麻糍了。
除夕打麻糍,是专为新春正月待客“煮碗”用的。慈化人正月里待客“煮碗”一律用麻糍。所以就有讲究,每个麻糍必须是圆的。麻糍打好后,家主毫不厌烦的一个一个做。做时用左手食指与中指捏紧烂熟的糯米泥,用力挤成鸡蛋般大小的圆球,然后再一个一个地用手压扁,五个或六个层成一叠,有行距地排在桌面上,再压上平整的大锅盖,锅盖上加上适量的重物,压一晚后便定型为大小、厚薄相差无几的圆麻糍了。乡民们过年过春最讲吉祥,因此麻糍要做成圆的,取一家团圆之义。 在奉新西塔、宜丰花桥和铜鼓带溪以及修水上奉等一带,至今保留着客家人死后由八仙打夜歌的风俗习惯。
“老人仙逝众家丧”,这是客家人互相帮助的习俗,只要闻得哪家死人,鞭炮响了,当地村民特别是“八仙大人”就会去治丧,到孝家去帮主人将已故者入殓,待风水先生择定返山吉日后,八仙便在地理先生的引领下到山上择墓穴,择好墓穴再破土开工,在死者还山头一天就是八仙打夜歌的时候了。这天晚上,八仙大人要轮流守在灵柩前,一边烧纸,一边拉长高调,手拿着一本半寸厚的“夜歌书”,一板一眼,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大声喊唱,似曲非曲,似民歌非民歌,客人们坐在旁边静听,孝家也派人在灵前伴听,有的地方孝家还要跪着伴听。夜歌书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地歌颂死者生前怎样吃苦创业,怎样持家待亲友,如何和睦乡邻做善事等。再就是向死者解释人人都会死,只在早晚,以及怀念之类的词句诗歌。第三部分内容就是劝死者到了阴曹地府要诚实善待先逝者,求得来生幸福。第二天凌晨到了,这本夜歌书也就念完了,念完此书后主人要办一桌丰盛酒席给八仙吃。到了返山时棺材上面还要系一只鲜活的大公鸡在灵柩上,叫“祭逝鸡”,若鸡一路上或到坟地边能啼上几声,则象征着孝家今后会大发大富。 樟树人也喜爱酒。樟树人把请人吃饭叫到家里“坐下子”。通常,没有酒是不请人吃饭的,而吃饭更多的是讲酒、闹酒。而酒的品类,城市农村没什么*,大都是自酿的谷烧“土八路”或老酒等。现如今,生活改变了,城里乡下均讲究喝点上档次的酒,这便是本市产的国优名酒——四特酒。上得席来,便有人提出选个“桌长”,这个桌长有施令全桌喝酒的职权。选桌长的要求一要做得了主人的主,算得半个主人;二要德高望重的条件。在农村有时无须选桌长,好客的主人早已安排一个善喝的人“打锡”,也叫桌长,负责为桌上斟酒和陪酒。
樟树的规矩:开桌第一杯酒大家都得喝,席间主人敬的酒和最后的收杯酒也得喝。除此之外便叫“自由酒”。这自由酒不是喝的自由,而是按照桌长开桌前的安排有选择喝酒对象的自由。
最常见办法是“打箍”。即由桌长或首席的人开始轮流“发言”,全桌每个人都有一次向大家敬酒的机会,要求都得喝,对酒量实在浅的人,只要众人都认可就算自然淘汰。喝完这个轮次的酒,便真正成了自由酒。
关系不错的想加深感情,彼此干上一两个回合;初次见面的,希望加深印象,互敬一两杯或先干为敬好事逢双等等。
茶要浅,酒要满,说的是倒酒的规矩。樟树人讲究倒酒要堆起来,出杯沿而不溢。只有这样,才显示对客人的诚恳。主人敬酒时,自己的酒杯是千万浅不得的。否则,难免有省酒之嫌。酒倒得太满,一时无法端起,桌长便会提醒先“鞠躬”后端杯。有自作聪明的人,想借举杯之机泼酒,被人看见是要点酒罚三杯的。心疼酒的人往往叹惜,这样好的酒是喝一口赚一口,怎么好意思孝敬土地公公呢?
此外,樟树人喝酒有文喝和武喝两种。文喝讲究个慢字,斯斯文文,不急不闹,悄声细语,慢条斯理的品滋咂味,这种情形一般是不成桌的小场合。武喝则*捋袖,开怀畅饮,大都出现在闹酒之中,把樟树人的豪放、洒脱、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敢武喝的人,通常都是好酒量并有副好身板,樟树人常说“喝酒量身架”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当然也有不怕醉的后生,倚仗有些酒量和好身体亦敢于和酒林好手斗勇,时常可见精神十足上场,醉眼惺忪下场。在樟树的农村有些地方仍有划拳行令的习惯,流行的酒令是:“魁首,哥俩好,四喜,六顺,七巧等”,不会划拳的可以玩猜火柴棍等游戏,一时间,酒桌气氛更加热烈,酒官司打得不亦乐乎。
酒喝醉了不叫醉,而叫“吃潮了”;酒喝吐了不叫吐,而是叫“下了猪崽”,主人劝酒客人便打哈哈戏谑主人自己不吃酒是省酒待客,弄得酒量小的主人也得硬着头皮灌上几杯。
在樟树农村,做新姑爷的酒最难喝,丈母娘家的酒林高手寻寻觅觅非要把姑爷弄得潮成一摊泥不可,免得日后说大话。
说笑归说笑,客人喝好喝够,做主人的最风光,酒色喜色一齐堆在脸上。诚然,现时樟树人喝酒更讲究“度”以不喝醉为好。
这就是赣中明珠“药都酒乡”樟树的酒俗。 明清之后,樟树除享有“南北川广药材总汇”的美誉外,还因有“八省通衢”之称而跻身江西四大名镇的行列。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走遍天下路,樟树有好渡”的佳话。然而,从樟树城区射出的17条“乡道”、以及沿途的“五里亭”,留下的种种美谈,更是令人眷恋。
这17条“乡道”,最长的35里,最短的也有15里。“乡道”宽1丈左右,用麻石条铺设。每隔10丈左右,另设有“路趸”,供对往的车辆让路之用。因为这些设施,樟树自古有“雨停外出不湿鞋,两车对往不要弯”的说法。
在“乡道”途中,还建有凉亭,供行人歇脚。“乡道”上的凉亭,一般是每五里左右一座,因而称之为“五里亭”。直到50年代初,樟树仍比较好地保存了 40多座“五里亭”。为了区别称呼,“五里亭”又各有其雅称。樟树到店下有三座凉亭,他们的雅称分别是“福星亭”,“香溪亭”和“清风亭”。这些名称都镌刻在青石板上,嵌在拱门的上方,书写者为当地的雅士名人。
树的“乡道”和“五里亭”,是由“药帮”和“木帮”捐资修建的,带有“行善积德扬名”的宗旨。因此,尽量地考虑了方便行人。多数凉亭有“亭主”。“亭主”都是当地的品行端正的人,他们可以在亭中摆摊设点做小买卖。但是必须按规定做好对行人的服务和救助工作。樟树药材行号很多,他们各自选择“亭主”,作为提供资金、药品来源的对象。暑热天气,亭中供应菊花、甘草等解热茶水,并配有“济众水”(十滴水),“万金油”(清凉油)。同时,每位亭主都有一般的急救知识,如扎银针抢救中暑病人的技术。亭主还配有许多雨伞、斗笠,供遇雨赶路人使用。据尚健在的亭主说,那时借雨具的行人,不论熟人生人,不用办任何手续,也从不收押金,但绝无借而不还的情况。
随着时代的进展,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道”的功能逐渐萎缩了,“五里亭”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在樟树境内,除个别偏僻的“五里亭”还幸存外,多数已成为老人们的记忆。不过,“五里亭”和“乡道”的名声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