诟病的基础解释是:原指耻辱。引申为讥骂、指摘。
诟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诟病详细内容】
⒈侮辱。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引《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郑玄注:“詬病,犹耻辱也。”晋干宝《晋纪总论》:“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盖共嗤点以为灰尘,而相詬病矣。”元揭傒斯《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正序》:“而犹未能浸淫乎三代之教者,旬宣之道未尽,廉耻之化未兴,詬病之风未除也。”夏衍《也谈戏剧语言》:“‘戏剧语言’之受人诟病,说来也已经是‘老奶奶的被窝--盖有年矣’的事了。”
二、网络解释
诟病诟病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òubìng。解释为侮辱,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出自《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玄注:“诟病,犹耻辱也。”
三、综合释义
原指耻辱。引申为讥骂、指摘。《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郑玄注:“詬病,犹耻辱也。”晋干宝《晋纪总论》:“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盖共嗤点以为灰尘,而相詬病矣。”元揭傒斯《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正序》:“而犹未能浸淫乎三代之教者,旬宣之道未尽,廉耻之化未兴,詬病之风未除也。”夏衍《也谈戏剧语言》:“‘戏剧语言’之受人诟病,说来也已经是‘老奶奶的被窝--盖有年矣’的事了。”
四、国语辞典
耻辱。《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引申为讥骂、指摘。宋.苏轼〈与李公择书〉:「非兄,仆岂发此?看讫,便火之,不知者以为诟病也。」也作「诟厉」。诟病[gòubìng]⒈耻辱。引申为讥骂、指摘。宋·苏轼〈与李公择书〉:「非兄,仆岂发此?看讫,便火之,不知者以为诟病也。」也作「诟厉」。引《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五、关于诟病的成语
六、关于诟病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