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纬生平:据明弘治《衢州府志》载:“江纬,字彦文,常山江村人,宋治平四年(1067)同弟江南迁居开化花园门一带),娶妻余氏。元祐初(1086)创书堂于华川黄泥岭下,其侄少齐、少虞、江汉皆从受业,若负笈踵门而至者(背着书箱来求学的)有汪藻、程俱、李处权、赵子昼七人。”数年后,“元符三年(1100),纬以太学内舍生上封事召对,赐(进士)第,任缙云县令,政和七年(1117)授太常寺少卿,改除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除直秘阁,知洛州。字号:名慈,字彦文。所处时代:宋代。出生地:开原乡一都塘口。主要作品:《向湖边》《向湖边(江纬读书堂)》《向湖边·退处相关》。主要成就:进士。
关于江纬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江纬的诗词 点此查看江纬的详细内容
《向湖边(江纬读书堂)》、《向湖边》、《向湖边·退处相关》。
二、七虎堂
“七虎堂”到宋末元初,早已成为榛莽相望的残垣废墟,但作为开化创办最早的书堂之一,不仅为当时造就了诸如程俱、江少齐、少虞、江汉等一批贤臣名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初江子颐在一首五言古诗《七贤堂赞》中写道:“峨峨三衢山,亭亭七贤堂。山寿亘今古,贤名与俱长。贤以政事著,炫日华文章。一一在简册,烨烨流馨香。”在追忆“七贤堂(即‘七虎堂’)”昔日的辉煌以后,突然笔锋一转:“所以载雪溪,卜筑堂之傍。闻孙人中龙,少小真昂藏,论道讲列圣,读书满千箱。”戴雪溪乃万州太守戴埻的祖父,为什么他的临清楼要依傍着“七虎堂”的遗址而造呢?就是要以先贤为榜样,不断鼓励和时时鞭策后代子孙,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正如乾隆时的吏部尚书刘墉,在《戴氏宗谱》序中所写的那样:“自彦则公(即戴埻)为德为民后,经文纬武佐邦国者,累累不绝。”至道光年间,竟出了位官居刑部尚书的一代廉史戴敦元。
三、生平
据明弘治《衢州府志》载:“江纬,字彦文,常山江村人,宋治平四年(1067)同弟江南迁居开化花园门一带),娶妻余氏。元祐初(1086)创书堂于华川黄泥岭下,其侄少齐、少虞、江汉皆从受业,若负笈踵门而至者(背着书箱来求学的)有汪藻、程俱、李处权、赵子昼七人。”数年后,“元符三年(1100),纬以太学内舍生上封事召对,赐(进士)第,任缙云县令,政和七年(1117)授太常寺少卿,改除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除直秘阁,知洛州。”随他学习的年青学子,也都相继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因为他们七人的文章气势磅礴,时人称为“文中虎”,故“擢科显仕后,遂匾(江纬)的讲学之堂曰七虎堂。”
四、人物生平
据明弘治《衢州府志》载:“江纬,字彦文,常山江村人,宋治平四年(1067)同弟江南迁居开化花园门一带),娶妻余氏。元祐初(1086)创书堂于华川黄泥岭下,其侄少齐、少虞、江汉皆从受业,若负笈踵门而至者(背着书箱来求学的)有汪藻、程俱、李处权、赵子昼七人。”数年后,“元符三年(1100),纬以太学内舍生上封事召对,赐(进士)第,任缙云县令,政和七年(1117)授太常寺少卿,改除宗正少卿,出知处州。宣和四年(1122)除直秘阁,知洛州。”随他学习的年青学子,也都相继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因为他们七人的文章气势磅礴,时人称为“文中虎”,故“擢科显仕后,遂匾(江纬)的讲学之堂曰七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