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事业编试用期过了才入编。试用期内的事业单位人员还是属于试用期间,他不属于合同工,也不是正式的编制,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能算为编制人员的,因为试用期没有签订合同,只有等试用期到期之后签订合同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条件满足之后,才可以转为在编成员。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试、考察;(五)体检;(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事业编制有哪几类1、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又称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全额的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中待遇最好,也是最稳定的,如证监会,银监会待遇比照公务员标准,也许将来也能转成公务员;2、差额拨款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差额事业单位非常多,包括报社、电台、学校、邮局、医院、市政等部门,因为这些部门的创收能力有限,必须得到政府的补贴;3、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说白一点就是为了以后变成股份或者国企做准备,已经改了的有公汽之类的事业单位,将在几年内变成企业化管理。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要看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辞职的,事业编制的试用期一般是一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事业编可以考公务员,不管是不是在试用期,但是原则上要取得现在单位的同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满十八周岁;(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2种观点: 事业单位一般都会有服务期,最低年限一般是5年,最低服务年限是指在聘用单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的年限,具体以招聘公告为主。 因为依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事业单位服务期多少年是没有规定的,一般是由事业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的,并且签订书面协议。 考事业编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具体的报考条件是: 1、年龄要求: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招聘岗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要按招聘岗位的要求确定; 2、品德要求: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3、身体要求:身体健康、体检合格,能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 4、委培、定向毕业生及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要求:委培、定向毕业生须征得原委培、定向单位同意,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须按管理权限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和同级人社部门书面同意。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2、在人事考试中违规违纪且在禁考期内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中明确应当回避的; 6、尚处于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和现役军人。 事业编的考试流程是:1、在人事考试平台进行报名;2、填写信息:包括姓名、居民身份证号、密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3、缴费:审核通过后进行缴费;4、缴费成功后即可完成报名,需及时打印准考证,最后参加考试即可报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事业单位是不可以考公务员的,在基本服务期间内,原则上有三个不得:第一:不得辞职。服务年限内,除遭遇不可抗力的原因外,不能申请辞职。第二:不得调离。允许在单位内部或本地区相近岗位之间调整、提拔重用,但不能调离服务区域,第三:不得报考公务员或其他事业单位。服务期内,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进入面试环节,要求单位提供同意报考证明,将不予出具。事业单位有服务年限,不达年限考公职考试,万一考取肯定意味着要离开原单位,这就是违约了,这个最低服务年限肯定是与单位签了协议的,一旦违约是要缴纳违约金的。另外事业单位与公职考试的行政机构都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国家机构,即便考取了的人员,想要离开原单位到公职考试的录取单位,是要走人事档案手续的,原单位的服务年限不够肯定不会顺利地开具人事档案调动手续,没有这个手续,公职考试单位也没有办法录取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十五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公务员领导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级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