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到法院起诉离婚有以下的程序:
1、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
2、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对符合要求的案件准予受理;
3、人民法院依法审理;
4、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5、人民法院依法执行。
一、法院起诉需要的流程是什么
法院起诉流程有以下三点:
1、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自收到起诉状七日内以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案件的,会向起诉方发送受理通知书;
3、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的,依法审理、判决、执行。且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二、拆迁协议拆迁办不履行怎么起诉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拆迁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流程提起诉讼:
一、确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持相关材料提起诉讼
1、应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处理
拆迁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是民事纠纷案件,应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处理。
虽然《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因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拆迁办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而不是诉该补偿决定违法,因此,案件的性质是民事纠纷,应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处理。
2、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拆迁办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对该案件具有管辖权。
3、应当提交的诉讼材料:
(1)民事起诉状及其相应份数的副本:载明原告的身份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联系方式)、被告的身份信息(名称、住所等)、诉讼请求、基本的事实与理由。
(2)相关的证据及其副本:如所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等。
(3)原告的身份信息证明。如身份证复印件。
(4)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诉讼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二、立案
1、经人民法院审查,符合以下条件的,应予立案: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垫付案件受理的诉讼费用。
三、庭前准备与诉讼材料的送达
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
2、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告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3、送达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4、调解
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对案件进行调解的,可以先行调解。
四、审理与判决
1、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视情况分别作以下处理:
(1)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
(2)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
(3)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4)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
2、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的,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人民法院应当根据适用的程序,在审理期限内完成对案件的审理,并出具相应的裁判文书:
(1)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即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民事调解书;
(2)原告(即发卡行)决定撤诉的,人民法院应裁定准予撤诉;
(3)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判决欠款人按时还款的,应制作民事判决书;
(4)被告下落不明或无法同被告取得联系的,人民法院可以对案件进行缺席判决。
4、人民法院将裁判文书送达给原告和被告。
若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未提起上诉的,判决书将在送达15天后生效;调解书自送达之日生效;裁定书自送达10天后生效。
三、法院起诉多久立案
法院起诉的立案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民事诉讼案件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行政诉讼案件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刑事自诉案件
对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十五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决定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