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约定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终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包括:合同期满、享受养老保险、死亡、用人单位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解散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终止条件,只要不违背法律规定,该约定有效。
法律分析
《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通过该规定可以看出,在《劳动法》调整下,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分为法定条件和约定条件,即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只要约定的终止条件不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该约定就有效,就可以依据约定来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
但是《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44条所规定的内容就是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争议解决方式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争议解决方式涉及到当劳动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对于终止条件的解释产生分歧时,如何解决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解决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争议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尽可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双方律师的参与来帮助促成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当双方无法在协商中达成一致时,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通过调解达成争议解决方案。3.仲裁解决: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给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由仲裁机构根据法律和相关规定做出裁决。4.诉讼解决:作为最后的手段,当事人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进行诉讼解决,由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做出判决。总之,对于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争议解决,双方应该充分了解各种解决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
结语
通过《劳动法》第23条和《劳动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分为法定条件和约定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终止条件,只要不违背法律规定即有效。而《劳动合同法》第44条列举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对于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争议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双方应充分了解各种解决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三条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