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保释后追诉期限如何计算?

2023-10-06 来源:爱站旅游

取保候审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案件在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应当立案而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不存在追诉期。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取保候审的,案件已经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已经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拓展延伸

保释后追诉期限的计算方法与法律规定相关吗?

是的,保释后追诉期限的计算方法与法律规定相关。根据不同法域的规定,保释后追诉期限的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计算从保释开始的日期起算,根据法律规定的相应期限来确定。这些期限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犯罪的性质、具体的法律条款、当事人的行为等。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案件事实进行计算。保释后追诉期限的准确计算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结语

保释后追诉期限的计算方法与法律规定相关。根据不同法域的规定,保释后追诉期限的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计算从保释开始的日期起算,根据法律规定的相应期限来确定。这些期限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犯罪的性质、具体的法律条款、当事人的行为等。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案件事实进行计算。保释后追诉期限的准确计算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五条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四)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八)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从事特定活动或者与特定人员会见、通信两次以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