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颈长尾雉_地花鸡_哑巴鸡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2024-04-08 来源:爱站旅游

黑颈长尾雉:别名地花鸡_哑巴鸡,为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云南、贵州、广西)、泰国、缅甸、印度。野生于海拔500-3000m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疏林灌丛、草地和林缘地带。1881年命名,共2个亚种。性机警,活动和觅食时常有一只雄雉极为警觉,不时的伫立张望,发现情况立刻钻入草丛或灌丛逃跑,紧急时亦直接起飞上树,或向上、下坡飞翔。2016年IUCN列为近危,我国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稀有的美丽鸟类,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因很少鸣叫,当地人称其哑巴鸡,夏季育雏时,身后总会跟着一群毛茸茸的雏鸡,在林间戏耍、饮水、觅食,十分可爱。一般飞行较低而速度缓慢,飞行时能在空中转变方向。

科目分类:雉科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性情分类:陆禽 ;最大体型:105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0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黑颈长尾雉形态特征:

体长47-105cm,重620-980g。雄雉额、头顶、枕灰橄榄褐色而微沾绿色,脸裸露、辉红色。颈、颏、喉灰黑色,背上部和上胸深铜蓝色。背的大部和下胸紫栗色,具略成三角形的蓝黑色近端斑,两肩白色,在背部形成一大的V形斑。下背、腰及较短的尾上覆羽白色而具蓝黑色斑。较长的尾上覆羽及尾羽灰色,具多条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最外侧尾羽仅具黑色横斑。虹膜棕红色,眼周裸出皮肤红色,嘴褐色,脚铅灰色,雄鸟具距。

黑颈长尾雉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小群游荡觅食。通常在亮天后下树活动,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1树栖1只,活动和栖息地一般较为固定。觅食活动主要在林下地面上,间或跳跃啄食较高灌木上的果实,有时也飞到树上啄食,仅偶尔到林缘耕地觅食。活动时甚宁静,有时除踩踏落叶或觅食扒动树叶弄出声响外,一般毫无声响。

黑颈长尾雉饲养方法:

尤其在海拔1000-2000m的林下蕨类、蒿草和灌丛植物发达而又多岩石的山坡混交疏林和林缘地带活动。食性杂,主要以橡实、浆果、种子、根、嫩叶、幼芽等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全年所吃食物种类达42种之多。常见的有:白栎、全皮栎、麻栎、云南松、杉、岗柃、杨梅、盐肤木、山稗子、肾蕨、扁担杆、狗笠耳、鼠刺鸟饭树、福建樱花、鸡骨草、蜘蛛、蚂蚁、白蚁、甲虫、尺蠖、蝉、蠕虫、钉螺、蛹、虫卵、草子、玉米和砂粒等。

黑颈长尾雉雌雄分辨:

雄雉体型较大。雌雉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大都栗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

黑颈长尾雉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一雄多雌制,2-3月出现争偶现象。通常营巢于林下植物较为发达的混交林中,巢多置于大树脚下地面上或小灌木和小树旁地上,甚为隐蔽。巢较简陋,主要在地面凹处,再垫以枯草、枯叶和羽毛即成。多在4月中上旬开始产卵,少数个体在3月中下旬即已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9枚,多为7-9枚。卵为椭圆形,浅肉色或微沾淡枯叶色、光滑无斑。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8天或21-24天。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