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教育理论素养丛书——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

2024-07-16 来源:爱站旅游

 

语文教育理论素养丛书

丛书主编 王松泉 钱威

 

 

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

 

王松泉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名单

 

 

 

王松泉  王静义  王柏勋  曹颖群

曹洪顺  吴静芳  袁  蓉  谢  澹

石国江  冯国生  张曙光

 

 

 

 

 

 

 

 

 

 

 

 

 

 

前  言

 

本书是作者们近年来在课题研究中已经发表的论述,包括约稿的结集,是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规律,重点是阅读教育。

书名“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昭示本书的关键词有二:一为“语文课程新理念”,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语文教育新理念,它是本书的指导思想,贯穿全书始终;二为“导读”,即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它是本书论述的范畴。本书的研究目的则在于探索阅读的真谛,探求导读的规律。

以“新理念”为指导,以“导读”为范畴,以探索真谛、探求规律为目的,使本书顺理成章形成了以下三“探”:第一部分“理念探新”,是关于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育理念的探索;第二部分“读法探微”,是对如何以新理念指导阅读的探求;第三部分“课文探胜”,是以新理念发掘文本新意的探讨。

本书适宜于中小学语文教师、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广大中学生阅读。“理念探新”侧重面向教师,但学生也应了解;“读法探微”侧重于指导学生,教师则可用作参考;“课文探胜”师生咸宜,均可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目  录

 

 

 

前  言…………………………………………………………(   )

 

理念探新

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   )

试谈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   )

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   )

普通高中文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   )

语文创新教育要转变四个观念…………………………(   )

语文教学应强化情趣观念………………………………(   )

 

读法探微

人生有书就有赢…………………………………………(   )

为学当如金字塔…………………………………………(   )

要得一把金钥匙…………………………………………(   )

攻无不克金刚钻…………………………………………(   )

边动笔墨金不换…………………………………………(   )

读书赏画两相通…………………………………………(   )

求知毕竟为素养…………………………………………(   )

我为作者画思路…………………………………………(   )

记忆背诵有诀窍…………………………………………(   )

多元发散天地宽…………………………………………(   )

自主合作共探究…………………………………………(   )

此处无字胜有字…………………………………………(   )

 

课文探胜

且住,且住,莫使“新读”别去

——关汉卿《窦娥冤》解读探胜…………………(   )

“漫想”的由来与妙处

——刘征《过万重山漫想》探胜…………………(   )

美的发现与审美心态

——宗璞《紫藤萝瀑布》探胜……………………(   )

品尝周密之美  体味严谨之趣

——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探胜 …………(   )

游园赏景话审美

——叶圣陶《苏州园林》探胜……………………(   )

语言因思维而美丽

——孙犁《黄鹂》探胜……………………………(   )

浓抹淡妆  各尽其妙

——《七根火柴》与《勇气》比较阅读探胜……(   )

字里行间话自省

——鲁迅《祝福》探胜……………………………(   )

细腻传神见真功

——欧文·斯通《梵高传(节选)》探胜…………(   )

讽刺艺术的失真与真实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探胜……………(   )

陌生化的魅力

——房龙《〈宽容〉序言》探胜 …………………(   )

学会倾听

——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探胜………………(   )

诵读揣摩出语感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探胜…………(   )

涵泳其中  方觉其妙

——袁宏道《虎丘记》探胜………………………(   )

亲近自然  感受生活

——高风《金黄的大斗笠》探胜…………………(   )

意象奥秘探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探胜………………(   )

言为心声  对话传情

——张之路《羚羊木雕》探胜………………………(   )

传统美中的病态之嫌

——郑愁予《错误》探胜……………………………(   )

别样情感细体察

——郑振铎《猫》探胜………………………………(   )

走近大师

——川端康成《花未眠》探胜………………………(   )

披文入情品美文

——郁达夫《故都的秋》探胜………………………(   )

清新通俗话成熟

——刘增山《秋魂》探胜……………………………(   )

繁与简

——《木兰辞》精妙构思探胜………………………(   )

梦笔生花说浪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探胜…………………(   )

体验阅读乐趣  感受文化熏陶

——刘义庆《〈世说新语〉三则》探胜………………(   )

搭准皇帝的脉搏

——李密《陈情表》探胜……………………………(   )

风景这边独好

——沈从文《边城》探胜……………………………(   )

常读常新话《祝福》

——鲁迅《祝福》探胜………………………………(   )

一字激起千层浪

——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探胜…………(   )

非凡诡怪的艺术魔力

——刘征《庄周买水》探胜…………………………(   )

一个“现代农民”的写照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探胜……………………(   )

人是思考的芦苇

——朱光潜《咬文嚼字》理性随笔探胜……………(   )

一种思想的另类表达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探胜…………………(   )

 

 

 

 

 

理念探新

 

 

 

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兼谈语文“姓”什么

 

 

    人各有姓,或赵钱孙李,或诸葛司马。语文亦有其“姓”,有人认为姓“语”,有人认为姓“文”。笔者却认为,语文非姓“语”,非姓“文”,实乃复姓“语文”。

    近些年来,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强调语言的,主张语文姓“语”,因而被称为“语言派”;偏重文学的,主张语文姓“文”,因而被冠以“文学派”。据说,“语言派”的标志是“工具论”,“文学派”的旗帜是“人文论”。于是有人问我:你是什么派、什么论?

    首先,我不赞成人为地分作语言派和文学派(自命的除外),因为据我所知,有些被称为“语言派”的,并非反对文学;有些被称为“文学派”的,也未必否定语言。但若依据“主要倾向”定要分为两派,那么,我既非“语言派”、“工具论”,因为语文中除了语言因素还有文学艺术,除了工具运用还有个性理念;我也不是“文学派”、“人文论”,因为语文中除了文学形象还有逻辑思维,除了人文因素还有科学基础。

    照我看来,语言与文学、工具与人文,在“语文”这一范畴中是可以互相弥补、辩证统一的。——从本义出发,从本质着眼,我主张“语言派”和“文学派”互相兼容,“工具论”和“人文论”辩证统一。究竟是什么派、什么论?一言以蔽之,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我的语文观

——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

 

    什么是语文?迄今最有权威的,不能不说仍是叶圣陶先生的论述:“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一名称是从1949年下半年用起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①他还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②按照叶老的意见,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简言之,语文就是语言。

    然而,从叶老历来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所指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实际上都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知识系统和语言规则,又包含着按照本民族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规则所进行的言语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言语作品。也即叶老所说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包含着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完整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全民性的交际工具,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等等。它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构成,所有这些又都是由社会集体意志决定的,任何人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运用现实生活中那套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符号系统,才能为社会所接受。毫无疑问,叶老主张“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③,其所指当然是这样的“语言”。

    ——言语则是人们对那套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结果,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和成果,例如讲话、议论、写作等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作品,是一种个人行为。试想,叶老强调“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④、要学生“尽量运用”⑤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中,不更包含着这样的“言语”?

    正如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指出的:语言行为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共性,它指的是“语言”;对它的研究,属于社会心理方面。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它指的是“言语”;对它的研究,则属于物理、生理与个人心理方面。由此可见,语文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不但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语言,更包含了言语。

    语言和言语虽有质的区别,但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互为前提,互为因果。首先,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都必须从言语中汲取新的营养和要素才能不断发展。同时,言语也离不开语言。任何个体只有借助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借此接受他人的言语活动的影响。

    所以,要我说,语文,就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是语言规则及其运用这一规则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言语活动并形成言语作品的过程的总和。它可以表述为以下的“公式”:

 

    语文=(口头+书面)(语言+言语)

 

也可以表述为以下的图示:

 

      ┌口头──语言

    语│    ╲╱

    文│    ╱╲

      └书面──言语

 

    诚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习惯于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无法区分的。例如,说到“口语”或“语言”,往往是指口头的“语言”;提到“说话”或“论述”,指的就是口头的“言语”;讲到“词汇”或“语法”,多指书面的“语言”;至于“写话”或“作文”,当然就是书面的“言语”了。值得指出的是,与日常生活不同,在语文教育中区分语言与言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区分和把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同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那么,包含语言和言语的语文有些什么性质呢?理所当然,它的性质应是由语言的性质和言语的性质决定的。

    关于语言的性质,我倾向于用符号性、工具性和社会性来描述。

    顾黄初先生说:“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借以表情达意的符号。语言,是‘声之符号’;文字,是‘形之符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记录思维成果的工具,是使交流的思想得以传之久远的工具。”“语言和文字都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工具。”⑥

    至于言语的性质,我认为主要在于它的技能性、人文性和个体性。若说语言作为符号是相对静止的,那么,言语作为对语言符号的动态运用则是一种技能。若说语言作为工具和规范是相对固定的,那么,言语作为运用工具所形成的活动及成品却注入了人的文化创造的灵性。若说语言因与社会共存而体现为共性,那么,言语则产生于个体而显现出个性。

    当然,就主要倾向说,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言语的基本特征是人文性,语文正是语言工具性与言语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具有客观依据的。

 

我的语文学科观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

 

    语文与语文学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于这一点,朱绍禹、顾黄初等先生都有过精到的论述。

    语文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首先,它是一门人文学科。

    所谓人文,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显然,这是广义的人文,也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无论粮食机械、思想艺术,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论数理化、文史哲,以及一切“工具性”、“人文性”的事物都是人类文化现象,都属广义的人文。但就狭义言,它仅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的人文因素与单纯的科学技术因素(尽管它也是广义人文的组成部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丰富学生的智慧,而且丰富他们的个性。由于本文是在广义的人文范畴中进一步研究狭义人文范畴的语文学科,因此,下面所论的人文则是指狭义的人文。

    人文学科有哪些?它包括历史、哲学、语言修辞、音乐、美术等,它们以作为主体的人为对象,关注的是促使个人成长,使其臻于完善和理想。

    吕叔湘先生说过:说到底,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跟别的人文学科一样,可以尽量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但是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吕先生在这里说的是语言学,语言学尚且具有人文性,何况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反映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母语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民族价值,它对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学做人、发展人。因此,语文当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当然是人文学科。

    但与此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有哪些?应当说,文史哲、数理化都是基础学科。在这些基础学科中,有些还是工具性学科,例如语文(包括母语、外语)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交流思想的方法和技能的工具性学科,数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方法和技能的工具性学科。

    语文学科既是人文学科,又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所以,它是“基础人文学科”。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在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然而,基础人文学科也不只有一门语文学科,还有历史和哲学等。语文学科与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应当说,语文学科的个性,就在于它是专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我们不会要求历史、哲学等学科着重于承担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任务。因此,培养语文素质,这是语文学科跟历史、哲学等其他基础人文学科的根本区别。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它既是基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又是学科共性和学科个性的统一。

 

我的语文学科教育观

——语文学科教育是一种语文素养过程

 

    如上所述,语文学科是专门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培养语文素质就是一种语文素养过程。因此,语文学科教育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素养过程。由此可见,语文不但有其“姓”,更有其“名”,它的大名曰“素养”——语文不正是一种素养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进行语文学科教育,当然必须以“语文素养”正其名。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强调的“语文素养”,不能无限扩展为涵盖灏渺的“人文素养”,以致将所有人文学科的教育任务都拉到语文学科身上;当然,更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将语文学科教育视为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

    所幸者,现在公开主张将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知识课或言语技能课的人已为数不多,但有意无意地主张将语文课上成“大人文课”的却不在少数。所谓“大人文课”,就是一味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全面的“语文素养”;也即单纯着眼于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共性,排斥了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相区别的个性。

    例如,近年有些文章竭力主张将语文课上成人文课,这从纠偏意义上说无可厚非,何况语文学科的确首先是一门人文学科。但是,当你将这些文章中所有的“语文”二字改成“政治”或“思想品德”、“历史”乃至“哲学”等人文学科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文章不但仍能成立,而且同样不失为一篇有理有据的好文章!这就说明,这些文章说的虽是语文学科,但言不及义,适用的却是所有人文学科,没有说到语文学科教育的点子上。可以说,它所主张的语文课,与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哲学课毫无二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呢?无形之中,他们提倡的是将语文课上成与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哲学相似的课。这就难免让人产生一种联想:如果说,片面强调工具性会将语文课上成工具课、语言课,或者思维训练课;那么,单纯强调人文性,是否会将语文课上成人文课、政文课、政治课,或者道德修养课?这种课与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哲学课的区别在哪里?

    原来,这些文章都只论及语文学科的“属概念”,而全然忽视了它的“种差”。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现象皆人文,只谈共性和“属概念”怎能说明全部问题!比如,我绝对承认语文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但他是怎样的教育工作者?我绝对承认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甚至认为,语文学科如果丧失人文性,那将是一种极大的失误和悲哀,但它又是怎样的人文学科?如果说忽视人文会陷入纯工具的泥淖,那么仅谈人文是否又会失去语文学科设科的本意?语文复姓“语文”,语文学科就是语文学科,它应当有自己的个性。

    为此,我不赞成偏执一端的“工具论”,也不赞成偏执一端的“人文论”,反对绝对化。我主张从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本意出发,还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说到底,所谓工具,不论说它是比喻也好,是实际也好,其实它也属于广义的人文,也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只不过它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形态这类狭义的人文。有人之所以强调“凡工具即非人文,凡人文即非工具”,只承认语文的人文性而否定工具性,或者相反,恐怕就在于忽视了人文的广义与狭义之分,仅从广义着眼的缘故。但这也正好说明,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截然对峙、势不两立,它们恰是广义人文范畴中对立统一的狭义两面。何况,平心而论,两者都是人的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互相兼容,互相弥补,共同融入“语文素养”的过程之中。这不是折中主义,而是辩证统一、实事求是。

    所以,我主张“素养论”。这种素养,是一种“语文素养”,是语文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统一,它指的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正确的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纯正的审美情趣、辩证的思想方法、健康的个性与人格,并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相应的文化修养和文艺鉴赏能力等等。试想,在这种素养之中,语文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工具性怎么能人为地分割呢?

    当然,语文素养过程应当是有规律的。为此,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辩证地处理语文学科教育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例如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的关系,思维与语感的关系,课堂言语学习与生活言语实践的关系,语文教法与语文学法的关系等等。⑦不过,从这些关系中探求语文素养规律,已是另外一篇文章的任务了。

 

————————

[注]

    ①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80年版,第138、730页。

    ③叶圣陶《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人民教育》1955年第8期。

    ④叶圣陶《听、说、读、写都重要》,《叶圣陶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⑤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叶圣陶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⑥顾黄初《语文教学导向》,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⑦详见王松泉《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新华文摘》1999年第7期。

     

(作者:王松泉;原载《当代教育》2003年第6期)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