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化尿素饲喂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消化营养的方式与单胃动物不同,其独特的瘤胃氮素营养方式是将所有摄入的氮素进行分解,再合成微生物蛋白进入真胃消化吸收,使得反刍动物能利用尿素、碳铵等一些化合物作为合成体蛋白质的原料,这一点是单胃动物无法比拟的。尿素、碳铵等虽然含有大量的氮,但并非以蛋白质形式存在,故称为非蛋白氮(NPN)。由于这些物质为化工产品,能够大批量生产,而且成本较低,可节约部分蛋白质饲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所以逐渐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尿素只能喂反刍动物,喂其它动物无效,并容易中毒。国外饲养反刍动物使用非蛋白氮已较普遍,美国每一年要拿出一百万吨尿素喂牛,我国近10年来也在大力推广用尿素喂牛和羊。从饲养效果上看的尿素和双缩脲最佳,综合价格因素则以尿素最为可取,尿素喂牛是20世纪养牛业一大发展。
我国是养殖大国,饲料粮一直比较紧缺,尤其是蛋白原料,近几年大力提倡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目前全国约有奶牛800万头,肉牛4000万头,羊3.5亿只,进一步加剧了蛋白原料的短缺,每年大量进口。根据反刍动物能利用非蛋白氮的特点,各地都在积极研究推广尿素喂牛。
纯尿素含有47%的氮,饲料尿素通常为防止结块而加入其他成分,所以含氮量一般在42%~45%,即每公斤尿素相当于2.6~2.8公斤的蛋白质,也就是说每1公斤尿素相当于6~7公斤豆饼所含的蛋白质。虽然尿素喂牛能降低成本,使养牛户获得较大收益,但直接使用尿素喂牛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方法不当将引起牛只尿素中毒,甚至造成牛只死亡。
原有日粮的蛋白水平可影响尿素喂牛的效果。当日粮中含有较多蛋白质饲料时(粗蛋白含量超过13%),饲喂尿素效果不明显。只有当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时,尿素才有可能代替部分蛋白质,试验证明当日粮含有9%~12%的粗蛋白时用尿素将蛋白质当量提高到16%~18%时效果较好,当然日粮蛋白质水平更低也可。
添加尿素的量也直接影响饲喂效果。这是因为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的能力有限,过多饲喂会引起牛只氨中毒甚至死亡。从理沦上讲当尿素占日粮总氮量的20%~30%时或尿素占精料量的3%是比较安全。
精料的喂量,特别是淀粉类饲料喂量直接影响尿素的饲养效果,这是因为尿素在瘤胃中分解速度较快,其分解产物需要与碳链结合,否则瘤胃内氨的浓度将会上升引起中毒。虽然粗饲料(如秸秆)与谷实类均能产生碳链,但粗饲料产生碳链的速度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需要添加一些易发酵的淀粉类饲料,如玉米面。
牛的年龄也影响尿素的饲养效果,牛利用尿素与瘤胃微生物相关,瘤胃中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建立对能否利用尿素至关重要,从12周龄开始饲喂尿素为好,但喂量要严加限制,生产上一般从6月龄断奶后开始。当然喂量和其体重也直接相关,育成牛每日可喂30克,而肥育牛每日喂80~100克或按每百公斤体重20~30克添加。除以上几点外,直接使用尿素喂牛还有几个缺点:
(1)适口性差。尿素苦味极浓,牛、羊不喜吃,影响采食量,反而起到一种副作用。
(2)吸收利用率低。尿素进入瘤胃后,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氨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进入真胃消化吸收。由于释放氨的速度很快,微生物来不及将其全部合成菌体蛋白,相对一部分进入血液中,最后排到尿中浪费掉了。因此尽管有人直接饲喂尿素,仍不见牛、羊生长快。
(3)易中毒。当血液中氨水平超过肝脏的负担阈值,就会造成血液氨浓度累积性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反刍动物中毒,甚至死亡。
由此可见,直接饲喂尿素可控性不佳,这也影响到尿素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利用膨化生成糊化淀粉尿素。
膨化技术在国内应用也有十多年了,主要用于猪、鸡、水产料和特种饲料生产。糊化淀粉尿素在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国内由于认识不足,生产应用还不多。96年北京市北郊农场奶业三分场用膨化机生产糊化尿素饲喂奶牛。经过两年的糊化尿素饲喂,结果表明,饲喂糊化尿素牛群可提高产奶平均为8%,对中低产牛群效果更明显,同时每公斤精料成本下降近一毛,每年节约饲养成本约二十万。并且据反映将糊化尿素用于肉牛饲养效果更明显。
近几年,一些专业饲料厂(尤其是牧区)纷纷开始生产糊化尿素,有的为进一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在产品中还加入瘤胃调控剂和天然促生长剂,并称之为(尿素)复合蛋白。
复合蛋白主要由玉米、大豆、尿素、瘤胃调控剂和天然促生长剂构成,平均含蛋白75%,根据试验测定:
饲喂玉米尿素,吸收率22%(适口性差,受限);
饲喂玉米尿素加纤维素吸收率60%(适口性差);
饲喂湖化淀粉尿素吸收率80%;
饲喂复合蛋白吸收率95%以上。
从以上比较可看出复合蛋白的吸收利用率是玉米尿素的4-5倍,既减少了尿素的浪费,又节约了蛋白饲料原料。使用糊化尿素复合蛋白主要优点有:
—适口性好。糊化后天然植物生长剂、玉米淀粉、尿素、大豆产生糊精和糖,变得芳香、酸甜,提高了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