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目的
第一,深入地了解国企的运营环境,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第二,在实践中掌握自己的不足,测试自己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提高自我,并在利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强化运用能力。
第三,结合理论与实际,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XX年12月6日,是中国石油旗下、中国最大的专门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的专业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肩负着为国“找油找气”的神圣使命。地球物理勘探是石油工业链条中的第一个环节,承担着探寻地宫奥秘、寻找油气资源的重要职责。
公司共有合同化员工21173人,其中,在站博士后6名,拥有博士51名、硕士756名。直接从事生产科研工程的技术人员4496人。公司总资产为196.48亿。
在长期的找油找气事业中,公司累计发现大小油气田260余个,找到石油地质储量80多亿吨,相当于616亿桶;天然气储量2万多亿立方米,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公司陆地地震勘探市场跃居全球第一位,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物探行业前三位。
公司将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服务公司为目标,始终把为国找油找气作为公司发展的根基,积极承担经济责任、思想责任和社会责任,秉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高擎以“精诚伙伴,找油先锋”为文化特质的先锋旗帜,践行“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全面实施“一体化、集约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战略,矢志找油,当好主力军,持续创新,再做新贡献。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20xx年3月,我在塔里木经理部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塔里木经理部研究院主要负责地震资料的研究、分析和解释。实习刚开始时,根据我的专业特点,我被分到资料部做资料保管员。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积累起经验。“在学校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资料部有4个库房,每个库房负责的资料有所不同。如一号库房库存数据资料,例如磁带、硬盘等;二号库房就库存纸张记录,例如剖面。每个库房分工很详细,并且有专门的记录簿。作为资料保管员也分成2个小组,每组2个人,设有专门的组长负责各组的日常工作。
上班的第一天,单位分了个李阿姨作为我的师傅。李师傅先带我在单位熟识了一下单位的环境,然后给我了两本小册子:一本是岗位责任制,一本是资料介绍,主要是资料的分类,用途,特点的介绍。
我和李师傅还有一个30出头的阿姨负责一号库房和二号库房,这两个库房的库存的是数据资料,正逢项目验收之际,开始的几天时间我们负责库房的资料入库,我们先要查看清单上的资料数量,然后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最后分类入库。如果有人来领东西,先在花名册和资料单上找到他的名字,然后让其签字,确认无误后根据规定发放相应的材料。两个月的时间都很充实,听李师傅说其他组的成员周末都要上班,因为研究院的单位处理资料需要加班加点,必须在规定时间上交资料结果,所以资料库不能没有人。
虽然上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凭自己对单位的认识和从李师傅的聊天中我可以看出这里的职工都很热爱他们的岗位,而且企业对他们激励也很看重。
企业的有效激励
1、建立科学的、公正的激励机制。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等。在制定激励制度时体现了科学性,企业系统地分析、搜集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另外,激励制度体现了公正的原则。例如,企业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本地居民,对于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本地兴建起了学校,为解决子女教育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2、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不可否认,高薪与良好的福利待遇在此发挥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效力,但随着员工需求的不断满足,其需求将会变化,产生更深层次的需求。此时,企业在激励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形式上多样化,保证了实现激励效应的最大化。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的优秀员工,企业采用精神激励的方法,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例如,管理者向干得好的员工表示祝贺,最简单的方式是说一句“干得不错”,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认可。对于渴望社会赞同的员工,管理者公开对他们的成绩表示认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为了加强团队的凝聚力,管理者还召开会议来表扬那些有成效的团队。
4、对员工分层次进行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的不同层次的员工对于激励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很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创造的价值较低,人力市场供应充足,对于他们采用物质激励是适用的和经济的,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对于,高层次的技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对成就的需要更多些,而且他们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企业希望将他们留住。因此,企业除尽量提供优裕的物质待遇外还注重精神激励和工作激励,如优秀员工奖、晋升、授予更重要的工作、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尽量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出国学习等来满足这些人的需要。
5、了解员工需求,实施个性化激励。在管理实践中,企业对职工中的个人实施有效的激励,首先是以对人的认识为基础。了解其动机和需求。对于不同的员工企业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例如,年轻的员工比较重视拥有自主权及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年员工比较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事业发展的机会,年龄较大的员工则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员工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例如对于新员工企业将其派往一线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并为其安排住处,一般都是年纪轻的住在一起;对于上了年纪的员工,企业考虑到其身体状况,基本都派往二线做些稳定的工作。而女性员工都会安排些较轻松的活。根据不同的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我是学管理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套经典管理理论,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即使在办公室中也很难处理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也许等到真正管理一个公司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谈判案例,似乎轻而易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短暂的实习转眼而过,回顾实习生活,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那就是对企业管理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
通过此次实习我结合自己所学,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1.对于人本管理的全员认知程度不到位
目前国企员工对于人本管理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员工的思维中旧的企业观念比较深,惰性强,消极等待的思想严重,对于现代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方式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研究。
2.员工队伍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由于旧的企业观念和长期形成的铁饭碗、大锅饭意识,使员工的积极性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呈现出平缓的发展趋势。尽管许多大型国企员工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在社会上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得到更多的报酬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仍然是员工关心的焦点,说明员工的价值取向还有偏差,金钱和享乐主义意识还比较重,忧患意识比较差。
3.组织机构庞大,员工超编严重
大型国企普遍存在组织机构庞大,而且主业、辅业、多经企业混杂,财务核算关系也不十分清晰的状况。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还存在“因人设事”的传统弊端,不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造成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4.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不深刻,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与公司战略、愿景目标相结合,在理念提炼上比较抽象,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视不够,投入力度小,缺乏制度保证,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口号化、公式化,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
个人建议
一,加强监管机制,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施行赏罚分明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提高认识、培养人才、促进发展。
二,施行竞争上岗,提高企业进入门槛,对于优秀者首先考虑其上岗或是提升,而不是根据工龄晋升。对于招进的本局子弟,应限制学历,这样一方面可促进少年儿童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本企业全名素质。
三,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做到精干高效,砍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减少非生产人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四,遵循一切活动始于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进行以目标为导向,活动的结果以完成目标的各种程度来评价的管理思想。
虽然实习的生活比较短暂但是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加深了我对工商管理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实际管理知识,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综合管理工作人员更要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认真学习钻研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领导不同时期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把政策具体落实下去化为实际行动,并强化组织协调能力,专业工作能力,检查指导能力,参谋咨询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熟练使用各种自动化办公设备的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业务精通的合格管理人员,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