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鲫赠 j; 第16卷 第4期 Vo1.16。 N0.4 辽宁高职学报 毫 鞑j誊誊 J0URNAL OF LIAONn、IG HIGHER VOCAT10NAL 目瞳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杜红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抚顺 1 13122)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素质结构 上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人文素养不足,这不仅影响学生将来的社会竞争力,也不利于学校的可 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基于此,从学 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应从教学、教师、校园文 化等三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议。 关键词:人文素养;人文课程;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600(2014)04--o107 3 Study on Humanities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DU Hong (Fushnn Teachers College,融un 113122,China) Ab|电a睫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eliver high-quality,high-skilled graduates for local economical construction.But the students'quality structure is not very desirable at present.It is maily shown inn the lack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ir social competitiveness。but also influenc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s.Therefore。 improving the students'humanistic quatity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task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s.111is article analyzes the 托la 恤for the lack of the vocational students’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from three aspects,that is,the colleges,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enhance students’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from也e teaching.the teachers and campus culture. Kay w讲ds: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humanistic curriculum;campus culture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综合素质高、专 业技能强的合格人才的重任,而人文素养是综合素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如果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将直接影响 到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因此,加强对高职学 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十分紧迫 的任务。 一素养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素质和修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 把上述人文科学知识和思想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品质所 达到的程度。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可以从这个人对自己、对 他人、对社会和对自然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具 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通常表现出热爱生命、善待他人、自 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亲近热爱自然等态度和行为。人文 素养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耳濡目染,认真践 、人文素养教育的界定 人文是指包括历史、哲学、美学、文学、法学等在内 的人文科学知识以及这些科学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以尊重 行人文科学知识,最终使学生在知识上掌握人文基本知 识;在情感上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在思想观念上拥有 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观念体系; 收稿日期:2014.02.12 作者简介:杜红(197O一),女,辽宁抚顺人,讲师,硕士。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道德上诚实守信,富有责任 2014年第4期 WorkResearch 第16卷 第4期 辽感;在言谈举止上高雅文明的人[1】。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一)缺少必要的人文知识 宁高职学报 Vo1.16, NO.4 具体的工作任务相对接的,因此其课程体系具有实用性、 针对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开 设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而文、史、哲等人文课 程少之又少,加上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短时间内显现不出 由于高职院校入学门槛比较低,因此高职学生普遍文 化基础薄弱。例如。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差,作业、课 堂笔记、试卷中常写错别字;一些学生缺少最基本的文、 史、哲知识,以至于闹出笑话;还有一些学生虽然了解一 些人文知识,但也多是“略知”的水平,对人文知识的掌 来,使得许多人认为人文课程可有可无,因而更加受到排 挤,导致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在所 开设的人文课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知识零散, 体系不完整;内容陈旧、过时;教学时只注重知识灌输, 握缺乏深度。 (二)缺少宽广的人文情怀 一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对他人缺少起码的礼 貌和尊重;一些学生自我中心严重,对自己缺乏克制,对 别人缺少宽容,遇事时一味埋怨别人,推卸责任;还有一 些学生当别人有困难时,态度冷漠,缺少同情心。 (三)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学习能力普遍较 低,由于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遭受过挫折,他们普遍自尊 心和自信心不足。一些学生缺乏理想,对人生没有规划和 思考,时常感到精神空虚和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得过且 过;还有一些学生受社会上拜金思想的影响,将金钱和名 利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思想浮躁,投机取巧,缺少踏实 和诚信的品质f2]。 三、问题分析 (一)学校方面 1.领导者重视不够 高职教育从类型上看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 是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素质高、技术过硬的应 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许多领导者把管理 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 围绕着开展专业教育和进行职业训练来进行的。在一些领 导者看来,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实用知识和技能,毕业时 才能顺利就业,而学校的就业率提高了,才能实现学校的 长远发展。这样做的结果是,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重专业 能力培养、轻人文素养教育的倾向。还有一些领导者认 为,高职教育学制短,学习时间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 里,不可能给学生面面俱到的教育,因此心安理得地挤占 着人文教育的时间,而把全部工作都放在教给学生专业知 识和培养学生实际岗位能力上。有些学校的人文教育甚至 仅剩下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这些内 容的教学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这些做法使得学生得不到 足够的人文滋养,导致学生人文素养薄弱。 2.课程设置重专业轻人文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其设置 课程所遵循的依据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知识结构为 课程设置的依据,强调的是为学生打好理论性和学术性基 础;而高职教育是从实际岗位需求出发,其课程设置是与 2014年第4期 不关注教学效果;缺少实践环节,使人文知识难以内化为 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等【31。 3.校园文化单一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环 境氛围和团体意识,对生活在其中的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对人 生积极乐观的态度。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由于建校 时间普遍比较短,资金普遍不足,因而其校园文化存在一 些问题:其一,单纯追求扩大校园面积和硬件建设,使得 校园中人文景观少,图书馆中藏书不足,学校的人文气息 不浓厚;其二,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单一,学校对学生的 业余生活缺少引领意识,社团组织和第二课堂建设尚显不 足;其三,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还多以制度约束为主, 缺少服务意识,使学生感受不到人格尊重和平等,影响了 学生人文情怀的形成。 (二)教师方面 首先,受高职院校性质、任务的影响,在高职院校 里,专业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比人文教师居多,在专业发展 上所得到学校政策上的支持也比人文教师要多。这使得高 职院校人文教师流失严重,从而造成人文师资的不足。其 次,许多专业教师本身人文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除 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对人文知识了解甚少,这使得他们 在专业教学中无法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第三,高职院校的 人文教师在进行人文教育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 目标单一,仅满足于人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文价 值体系的建构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 只注重灌输,缺少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环节嗍, 使得学生所学的人文知识无法转化为学生的稳定的态度和 行为习惯,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难以提高。 (三)学生方面 针对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许多高职学生也意识 到了自己人文素养的不足,但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 学生普遍知识结构不完整,学习品质不完善,学习成绩不 理想。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通常很低,认为自己将来 能够顺利地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至于人文素养, 他们中多数人觉得与找工作的联系并不密切,因而并不加 以重视嘲。受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他们在三年的高职教 育阶段里,只对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 Work Research 第16卷 第4期 NO.4 V0I.16。 杜红: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学习感兴趣,目的就是获得一技之长或职业资格证书,以 便将来能够顺利解决就业问题,而对于像文学、哲学、美 学这样的人文知识,则认为这些知识并不能带来直接的利 益和实惠,因而缺乏学习的热情。由于学生的眼界仅局限 学生自省自悟、自我成长。只有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宽松 民主的氛围,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其次,无论 是专业教师还是人文教师,都应广泛涉猎人文知识,注重 人文知识的积累,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地渗透人 于狭窄的专业领域,使得他们的综合素质较低、人文素养 文教育。最后,教师本身应具有博爱、仁慈、责任、自律 不足,这影响了他们将来的社会竞争能力。 三、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建议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注重提高教学的 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市场变化快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修业年限都是比较短 的,由于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教学也是紧紧围绕实习、 实训来进行的,这就使得学校人文教育教学的时间非常有 限。而调查表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学这 个途径实现的,因此,应该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以保证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第一,专业课教 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中所蕴含的创 新、诚信、合作、积极进取等人文精神,不失时机地对学 生进行人文教育。第二,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各种人 文课程,并要求学生每个学年都要选修一定的人文课程, 以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人文知识嘲。第三,利用原有的思 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帮 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追求乐观、幸福、向上的人生。第 四,在人文教学中应该注重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更 新教学内容,加强人文教学的实际训练环节。例如,在教 学中注重人文案例的引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人文实践活 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文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人 文知识才能最终转化为人文素养。 (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韩愈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言行无时无 刻不在对学生起着示范的作用,教师的人文观念、人文底 蕴、人文魅力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教 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成败, 因此,教师应该从思想观念、知识储备、人格魅力等几个 方面自觉地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教师的职责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尊重和信任,引导 等美德,这样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对学生施加影响。 (三)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人文熏陶作用 优美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不自 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得到真善美的教育,这有助于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 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在基础建设上,大到学校 楼宇的布局,小到教室物品的摆放,都应给人以和谐和文 雅的美感;在宣传教育上,应增加图书馆的人文藏书量, 用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充实学生的头脑,加强校园网 络建设,利用网络阵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71;在制度管 理上,多些民主和服务,少些命令和约束,给学生以尊重 和自由;在校园活动上,努力开展讲座、辩论、竞赛、演 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鼓励学校人文社团的 建立和发展,用这些组织和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让学 生感受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l1居亚敏.科学与,h.3L,对立还是融合:浅谈高职院校的人文教 育【J].科技信息,2009(8):86.87. [2】张萍.人文素养对职业价值信念的影响[J】_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下旬刊.201 1(6):138.140. 【3】王珍.职业教育要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机械职业教 育.2009(2):38.39. [4]赵卫东.高职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养策略探析[J].继续教 育.2012(8):26-28. [5]: ̄Y--东.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 育.2012(27):120.122. [6】刘淑红.大学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若干思考[J】.菏泽学院学 报.2009(1):103.106. 【7]葛景陶.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如何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4—105. [责任编辑, 抚顺职院:于英霞】 2014年第4期 IN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