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述评

2020-05-15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述评
第28卷第lO期 宿州学院学报 VOI.28,NO.IO 2 0 1 3年l 0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ct.2 O 1 3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3.10.003 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述评 宁炳龙,吴 杰 1.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2.安徽省农业银行宿州蛹桥支行,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通过对企业成长定义的回顾,发现企业的成长既包括在量上的优化,也包括在质上的跨越。从企业在量上的 优化、质上的跨越及两者的结合三个方面把收集到的企业成长理论分为三类,即为企业成长的量变理论、质变理论 和混合成长理论三个部分。通过对收集到的企业成长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的成长既离不开在量方面的增加, 也离不开质方面的提升 在展望部分,希望后来学者在不同的行业建立一个个由量与质相结合的成长理论模式,让 企业家对企业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能使企业走得更远更好。 关键词:企业成长;企业创新;产品生命周期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再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3)1O—OoO9一O4 企业成长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 同的定义。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规 1成长的量变理论 模的扩大;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成长没有明确的 所谓量上的优化,即对企业成长成熟有利因素 概念,企业的成长也许就意味着企业规模不断实现 在量方面的体现。既包括企业资本在量上的增加,比 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企业的成长 如产业规模的扩大、利润的提高、员工数的增加 被认为是与企业边界的改变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可 等【2],也包括生产经营费用的减少。本文收集的企业 以看出,西方学者所理解的企业成长基本上是与企 成长的量变理论由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规模经 业规模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1】3 。而国内学者对企 济理论、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彭罗斯的企业成长论 业成长概念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 和德鲁克的经营成长论组成。亚当・斯密是英国著 者明确提出企业的成长既包括量的优化,也包括质 名的经济学家,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斯 的跨越。将企业成长概念的内涵分为量和质两部分, 密在研究过程中观察到分工给英国工厂带来的竞争 但这两部分内容的变化不应是分立的,而是相互联 优势,因而十分推崇工厂中的劳动分工。他在著作 系的。 《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劳动生产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成长概念的理解,首先, 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 都认为企业的成长应该体现在企业的某种规模的增 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3]规模 长上,特别是销售规模的扩大。但笔者认为,在企业 经济理论也是古老的经济学理论,许多古典的经济 资源保质的前提下,企业资源规模的扩大也应是企 学家都对规模经济有所论述。如杜冈・巴拉诺夫斯 业成长的一种表现。其次,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所 基在论述工厂这种工业基本形式时指出,在工业部 谓企业在质方面的跨越是企业成长的更为根本的一 门里,大生产比起小生产有巨大的优越性,最大的优 种体现,可以说,企业只有在质方面的提升才是真正 越性就是可以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设施、厂房和工 的成长[1]3 。而笔者认为,不管是在量方面的优化还 具等C411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 是质方面的跨越,或是量与质双方面的共同影响,只 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要是能促进企业成长成熟的理论,就认为是企业成 企业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而出现的,企业扩张的动 长理论。本文基于企业的量的优化、质的跨越、量与 力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这一论述开创了“交 质的共同作用,将企业成长理论分为三个部分,即成 易成本”分析的先河[5]。1959年,英国霍普金斯大学 长的量变理论、成长的质变理论和成长的混合理论。 彭罗斯教授的《企业成长理论》问世,奠定了现代企 收稿日期:2013—07—30 作者简介:宁炳龙(1989一),安徽颍上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成长和国际企业管理。 9 业成长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从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的 人力资源被认为是衡量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 标Ⅲ 。 角度研究企业如何实现快速增长和提高质量的企业 成长论。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成长机会来源于 表1概述了上述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企业 企业内部的成长准备,企业是否具备有成长潜力的 成长的指导作用。 表l成长的量变理论 上述理论主要针对企业在量上的优化,包括分 在其著作《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中 工与规模经济理论的产出规模的增长、交易成本的 提出企业通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结合企业自身的 降低,企业成长理论的销售规模的增长以及经营成 资源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赢得市场L4]3 。1965 长论的员工的增长。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量方面 年,安索夫在著作《企业战略》一书中论述了企业产 的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新企业、新产品来 品——市场战略决策过程,并探讨了企业发展的范 说,利润率不会很高,因此只有靠销售量方面的增长 围和方向问题【4]3‘。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运用大量 或成本的降低来获得企业的生存。这时的企业处在 的史料分析发现,伴随并支撑现代工商企业诞生成 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只有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量 长的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即由管理阶层和相关组 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向质变的企业成长转变, 织机构组成的企业管理协调机制[4]3 。企业核心竞争 因此可以说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力理论最早由美国密执安大学商学院两位战略管理 2成长的质变理论 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 篇论文中提出,并就“核心竞争力”作为竞争优势的 所谓质的跨越,即经营资源性质的变化、组织结 源泉作了精辟的描述和论证[4J3 ≈。。1995年,美国学 构的重构、支配主体的革新等,比如创新能力的提 者高哈特和凯利提出了企业蜕变理论,他们认为,企 高、适应能力的增强、经营领域的拓展等。本文收集 业不是由可以替换的个别零件拼凑而成的没有灵魂 的企业成长的质变理论由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波特 的机器,而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即有生命、有意志、有 的竞争战略理论、科特勒的市场发展战略理论、安索 脆弱、有发展的生物活体——生物法人[4]3 。1990 夫的成长战略论、钱德勒的管理成长论、核心竞争力 年,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博士 理论、企业蜕变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再造理 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 论组成。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出版了《经济 务》一书中掀起了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 发展理论》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他认 潮 ] 蚰。1993年,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 为,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来自企业的创新 姆斯・钱皮共同出版了《再造企业——工商业革命 能力C47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 宣言》一书,引起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 以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其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 随后,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中掀起了一场工商管 势》中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企业的发 理革命,反省过去的理论和正在运作的流程,开始了 展壮大 ]2 ∞。世界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 更为广泛的企业改造的探索与实践[4Jl4 。 。 10 表2概述了上述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企业 成长的指导作用。 表2成长的质变理论 上述理论主要针对企业在质上的跨越,包括企 周期理论和企业一体化理论组成。1966年,美国哈 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 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 论L‘】2 船。19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发生 了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并购多发生在经营相同产 品的企业之间,企业开始追求横向一体化经营。2O 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再次发生企业并购浪潮, 这次并购主要发生在有纵向联系的企业之间,企业 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竞争地位的强化、对市场的适应 能力的增强、组织结构的改进、学习理念和组织变 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质变的需求是不可避免 的。例如,组织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组织规模的进一步 扩大,就像是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如果不进行质变, 则会永远停留在现状,不能前进一步,否则,会遭受 巨大的损失。只有经过质变,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天 地,才会有进一步量变的出现,因此,可以说质变也 是量变的基础。 转向追求纵向一体化经营[4]。。 。表3概述了上述理 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企业成长的指导作用。 上述理论主要针对企业的量与质两方面来说, 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说,产品在不同的阶段在量 3成长的混合理论 所谓混合理论,就是在量与质两方面都起作用 的理论。本文收集的企业混合成长理论由产品生命 与质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在成长期就注重产 出规模的扩大,在衰退期就要考虑产品的转型以及 1 1 新产品的研发;而在一体化理论中,横向一体化主要 做大做强,就必须将量与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适时 的期间量变,在适当的时机质变,这样才能使企业走 是为了扩大现有企业的产业规模,纵向一体化则主 要是为了扩大现有企业的经营范围。如果企业想要 得更好、更远。 表3成长的混合理论 4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通过对企业成长定义的回顾,针对企 对企业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他们在企 业发展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让他们可以根据这 些成长模式享受他们的企业成长之旅。 参考文献: 业的量的优化、质的跨越或两者的结合,将收集到的 企业成长理论分为三个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 得出企业的成长既离不开量方面的增加,也离不开 质方面的提升。如果只有量的增加,则会导致组织的 臃肿、效率的低下。如果只有质的转变,则会导致企 [1]杨文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成长研究[D].上海:复 旦大学管理学院,2006 [2]李占祥,杨杜.矛盾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9 业内部的混乱,始终会处于一种变化的过程中。因 此,只有量与质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向前发 展。只有在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企业无法继续使其继 续增长的时候,此时就要考虑质的跨越,就像是钻牛 [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4:5 [4]许晓明.企业成长:打造“百年老店”的战略选择[M].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角尖一样,始终想不明白的一件事情,如果换一种视 角思考,也许会豁然开朗。同样,经过质的提升,企业 的成长好似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量的增长将 继续主导企业的成长。以此循环下去,企业才能不断 地发展壮大。 笔者认为,未来的企业成长会按照一个由量与 [53秦志岗,黎东升.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1,8(1):254-255 [6]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1937 (4):385—405 [7]李军波,蔡伟贤.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6):19 质相结合的成长理论模式走下去。可以就不同的行 业,将在这一行业做得成功的一些企业挑选出来进 行调查分析,找出它们共同的成长经历。比如,这家 [8]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赵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7:1-55 [93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9:10 企业的原始资本是什么样的?通过什么样企业成长 理论得以发展的?这家企业在哪些量的方面分别积 累到什么程度时发生的质变,此时企业自身的哪些 [1O]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重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 [11]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特征以及做了哪些质的转变;企业从初创到成功经 历了哪些质的转变,又发生了以哪些情况为特征的 企业危机等。本文认为,以这种方法作为许多行业成 功企业的成长模式,也许不会那么精确,遇到什么情 况就做出什么反应。但是,对于企业家来说,让他们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 79—91 [12]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 隆,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91-180 (责任编辑:周博) l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