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课改发言稿

2020-06-1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教师课改发言稿


《课改之路,从我们起步》

104中学 张恩家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课改之路,从我们起步》,一个月之前我是带着困惑、质疑甚至抵触情绪走进这个大厅的。都教了是十几年书了,还改什么呀,瞎折腾白白占用了我们的休息时间。

常言道“天不变则道也不变”,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没有变,我们为什么要变呢?高效课堂是不是只是理想的境界,只是一种镜花水月、空中楼阁甚至是海市蜃景。但是听了房涛老师和梁恕检老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也让我对常常挂在最边上、写在论文中的高校课堂有了新的认识。但是我也有一点担心,这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有可操作性吗?会不会“水土不服”?

后来太和教研室的李磊专家来我校指导课改,和我们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也展示了一些教案和导学案。但是他告诉我你们英语学科进行课改是最难的特别是八年级。的却如此,这三周一来,我们一直被如何构建小组,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所困惑,一直被编制导学案所折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第二反抗期,不如七年级的学生那样听话,他们对课改对小组活动更有抵触情绪,根本不容易调动。小组长也不愿意去落实我布置的任务。八年级的学生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优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而后进生往往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因此每堂课我都在不断的尝试以致都不知道该如何教书了,同时由于小组活动消耗了许多课堂时间,以致每天我们都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一拖再拖。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天津鉴开中学的专家组来到我校传经送宝,为我们指明了课改的方向,解答了课改的困惑,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导学案编写、集体教研”三个方面毫无保留的把他们积累多年的成功经验与我们分享,让我们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

- 1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们的指导让我们每个参与课改的教师受益匪浅,彻底打消了我们对课改的疑虑,坚定了我们将课改进行下去的决心。

昨天在我校开展了专题讲座,两位专家给我们解读了新课标,开展了如何进行说课的“八说”的专题讲解,针对课标、教材和建议三方面来对教材进行解读,并开展了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全新的知识树模式让我们耳目一新,有关教学准备、教学导入、教学评价几个环节做得丝丝入扣。特别是刘颖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英语课,虽然是借班上课,虽然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但是在刘老师的调动下小组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刘老师对后进生的帮扶和鼓励,那么不厌其烦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了快乐找到了久违的自信,这真是一个充满爱的课堂。这堂课没有虚假的作秀,但是却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享受到了快乐,也让老师体会到了幸福。这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已经不再仅仅是老师展示个人的教学技能的舞台,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感悟人生的过程。”

通过这一轮的培训学习,学习了专家的宝贵经验也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总结为三句话“I came. I saw. I got.” 接受了天津鉴开中学的专家的指导我收获了三件东西,一本书—《100问》这就是《少林七十二绝技》可以给我们答疑解惑;一张图—卡包式座位图这就是《天罡北斗阵》让我们的小组构建更加合理;一棵树—知识树,充满智慧的树,一棵给我们希望的树教会我们如何去备课、上课、说课。鉴开中学的专家们给我们留下了一棵知识树的小苗我们104中人一定会,让它茁壮成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此外天津鉴开中学在集体教研方面开创的“221”模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教师是兴校之基,强校之本,名校之魂,一个学校的精神内涵在于它的教师。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成为卓越的教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理想和追求。卓越课堂需要卓越的教师,而卓越的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包装和打造更需要培养,教师的成长更需要依托教研团队,名师的培养与教研组建设密不可分。

- 2 -

教研组是培养教师的基本单元,每一所成功的学校都有许多优秀的教研团队。仅仅从教4年数学老师崔老师就已经有如此深厚的教学功底这么精湛的教学技艺。由此可见鉴开中学在开展教研活动培养新教师的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他们的高效教研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在网络上收集资料。我发现鉴开中学把“抓科研、促教改、促发展”作为基本的工作思路。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尝试创新型校本教研活动。把“变教材为学材”作为学案的设计理念,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分层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获。把常规教研制度化,他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备课组为单位研读教材,进行微格分析,鉴开中学教师钻研课标、研究教材已经蔚然成风,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使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学校建立了校本培训名师工作室,校长带头进行了几十次专题讲座,全方位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引领老师专业化发展,使学校的校本教研驶入快车道。激励老师们在“半亩方塘”三尺讲台上,愉快地、卓有成效地工作。

狠抓校本教研活动,让鉴开中学一批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在区市及全国作课中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攀升。

由此可见只有教师发展了才有学生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作为课改的参与者,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研读新课标做到心中有纲才能纲举目张;认真分析学情做到目中有人才能因材施教;钻研教法才能做到手中有法;每堂课后进行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提炼文字才能实现理论的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

向教研组长们提一点建议 能否开展校际间集体备课

高校课堂需要高效备课集体,新课改既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也应该发生在教师身上,集体备课可以做到资源共享、统一进度可以把教学中的失误减到最低;还可以减少无效劳动从而降低老师的工作强度;比如导学案的编制特别劳心费力,个人是无法完成的,我们英语学科已经开始尝试开

- 3 -

展校际间网络备课,在此我向在座的英语教研组长发出倡议,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与其“孤军奋斗”何不“抱团取暖”。大家都能摒弃门户之见,都来认真的编写导学案。每位教师可以精心打磨一个话题,每个学校精心设计一个单元最后生产一本经典的导学案。

向教研员提一点建议 能否构建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高校课堂也需要高效教研。我们也期盼构建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正式的教很重要但非正式的教研活动也同样重要,我们应该利用好教研QQ群。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在时空层面上的局限,有利于消除教师的戒备心理、发表真实的感受。有利于老师跨年级、跨学校、跨区域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教案、课例,共同解决教学上遇到的难题。

利用QQ群这个平台可以将某节英语课的视频上传从而实现网上晒课。例如我们将本校张老师的一堂区级教研观摩课《Unit 1 Topic 3》的视频制作成FLV文件传到了优酷网上,全组的教师们通过QQ群围绕着本节课谈优点、找不足、提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网上晒课就像照镜子一样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教学反思,让大家受益匪浅、感慨良多。这种方式既能克服大家上课时间不一致的瓶颈,又能给大家充分的时间来消化、酝酿,从而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依托网络平台教研员还能将文件信息在网上发布,能让全区教师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从而提高教研效率。此外通过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参与或在线交流,对广大教师所关心的教学疑难进行深入的讨论,对整个网络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引领。这样就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开拓教师教学视野。

向进修校的领导提一点建议 能否更加注重青蓝工程

“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新老交替是普遍的自然规律,再优秀的教师和团队都必须面对的这个现实问题。因此抓好年轻教师培养和第二梯队建设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培

- 4 -

养应该突破学校的限制,多开展校际交流区内教师新老搭配、取长补短,有计划的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我区的市、区级骨干教师的授课应向全区教师开放,倡导全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任意随机听课。还应该安排优秀教师上教学研究课、期末作复习引领课、专题复习课。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活动,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

向教育局的领导提一点建议

这轮培训主要是把专家请进来给我们做指导,今后能不能多我们这些课改的参与者走出去,到课改搞得比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什么叫高效课堂,去感受高效校园的文化内涵。

我们万盛在汉代是夜郎国的属地,但我们万盛人绝不会夜郎自大;我们万盛是一座移民城市,因此我们万盛人在思想上更加宽容、开放不会做井底之蛙;在经历风雨后我们万盛人会更加团结坚强。这就是“万盛精神”。“课改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汹涌澎湃的课改大潮面前,我们万盛人也一定会做勇敢的弄潮儿,开创出适合我们万盛区教育发展的“万盛模式”。 课改之路,从我们起步,课改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必定会荆棘丛生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实的走好每一步,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在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进修校领导、专家的引领下;在全区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让课改的精神在万盛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接力赛

感谢幼教工作者 催开新芽,感谢小学老师 茁壮成长

初中的同仁 无私的奉献 百炼成钢 高中的老师 展露锋芒

都是万盛人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