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A

2021-08-24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A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小结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题A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名词解释(2’*5) 1.人格 2.法律 3.内省 4.公民意识 5.劳动合同

二、单选题(2’*20)

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 )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 2. 交往礼仪的核心是 ( )

A 团结和互助 B 平等和互利 C 尊重和友好 D 诚实和守信 3. 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 ( ) A 敬业 B 奉献 C 守业 D 文明 4.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 A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诚实守信

5.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规范 D 道德原则

页脚内容1

)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小结

6.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7.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 A 内心信念 B 社会舆论 C 传统方式 D 评价方式

8.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 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9.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

10.“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 A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 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力和自由的 C 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D 公民的合法权力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是( )

A 党的领导 B 依法治国 C 执法为民 D 公平正义

12.下列哪项是一种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尽业的升华和高层次展现( ) A 专业 B 勤业 C 乐业 D 精业 13. 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

页脚内容2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小结

A.已满14周岁 B. 已满16周岁 C. 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 已满18周岁 14.下列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 B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C 违法犯罪的人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C 法律具有裁决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 15.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法律的强制性

C 法律的普遍约束力 D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16、关于节约的现代意义,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不懂得享受生活的表现 B不符合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要求 C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D对腐败现象不起任何作用 17、“俭以养德”指的是( )。

A注意节约 B俭朴生活能培养人的情操 C俭朴是治国的法宝 D俭朴是持家之本 18、职业活动中要想树立艰苦奋斗的品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正确理解艰苦奋斗的内涵 B树立不怕困难的精神 C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过苦日子

19、关于“节约”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节约是美德但不利于经济增长 B节约是物质匮乏时代的要求,现在过时了 C财富的产生主要靠节约来实现 D节约不仅具有道德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

页脚内容3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小结

20、某公司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也没有制定打扫卫生的轮值制度,办公室的卫生由公司职员自己打扫,如果你是该公司职员 ,你会采取哪一种做法( )

A. 上班后,看有没有人做卫生,如果没人做,就自己做 B. 不管别人做不做,自己都做 C. 如果公司有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可以让他们去做 D. 等领导安排自己做的时候再做 三、多选题(3’*5)

1.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B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C 以勤奋求学为荣,以好逸恶学为耻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 ( )

A 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B 仪容仪表整洁端庄 C 服装饰物搭配得体 D 言谈举止真挚大方 3.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 ( )

A 平等互尊 B 互惠互利 C 团结友爱 D 诚实守信

4. 下列关于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表现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上 B在解决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时,要设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C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突出强调个人利益

D无法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 5.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

页脚内容4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小结

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团结友善 D 勤俭自强 四、是非判断(1’*10)

1.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就意味着失去自由。 ( ) 2.依法治国离自己太远,是大人的事情,于中职学生无关。 ( ) 3.不知者不为罪。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律平等。 ( )

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国家相应机关批准、执行,不受任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 )

6.不履行义务就不得享受权利。 ( )

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有诉讼和非诉讼两种途径来解决。 ( ) 8.审判机关的审判工作要严格服从上级领导的具体安排。 ( ) 9.只要不与案情当事人是近亲的审判人员不必回避审理。 ( ) 10.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无权为自己主张权利。 ( ) 五、简答题(5’*2)

1.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职业道德有什么作用?

页脚内容5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小结

六、案例分析题(7’+ 8’)

1.中学生小刘每天骑自行车上学,路上要通过几个路口,由于这几个路口不是每天都有交警值班,为了避免等候浪费时间,于是他经常闯红灯。一天,他不小心被交警逮了个正着,现场被罚款20元。有人认为:小刘的行为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知识缺乏安全意识,应当批评教育,但不应给与法律处罚。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小李是小张的表哥,2007年1月,小张因做生意需要筹款,想开小厂的表哥小李借款5W元,说好一年后还。虽然小李自己资金周转也紧张,处于亲戚情面,小李把5万元借给了小张,并表示不用写借条,当时也无旁人在场。1年后,肖厂长推托生意亏本没有主动向小李还钱。于是小李只得找小张还钱,但小李只承认借了2万元。要不回钱,小李无奈把小张告上法庭,在法院了解情况过程中,小张一口咬定只向小李借了2万元,小李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小张借了另外3万元,致使有理说不清,小李只得自认倒霉损失3万元。

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页脚内容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