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普惠金融下中小银行与中小微企业的关系引发的思考

2020-12-12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普惠金融下中小银行与中小微企业的关系引发的思考
荫金融研究《经济师》2019年第7期

普惠金融下中小银行与中小微企业的关系引发的思考摘要:普惠金融是全球一直关注的

难题,我国已经将普惠金融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但是还没有真正的解决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上的问题。文章通过讨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中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中的优势,发现了利用关系型贷款既可以发挥中小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中小银行关系型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9)07-120-02一、

引言2018年,国家在加强中小企业发展和建设、完善普惠金融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指导性的文件。

不仅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方面有了政策,

对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方面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也有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普惠金融是全球一直关注的事实。我国已经将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在积极地实施着,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现实中

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

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总会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

乱”的局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在于中

小微企业自身的弊病,

而且中小银行也没有认清自身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独特的优势。

二、相关理论回顾———关系型贷款银行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资金供给一般分为两种———交易型和关系型的贷

款。贷款如果是偏向交易型的,

那么就很看重像财务报表这种信息,

方便在所有的信贷员之间传递;而关系型贷款依据的主要是“软”信息,采用具有人格化的交易方式,很好地防御了风险。

Berlin和Mester(1998)的观点是,

交易型的贷款主要是一次性的交易行为,不

会反复地发生信贷方面的需求,

而关系型贷款是一种长期的模式。Berger和Udell2002)提出市场交易型贷款主要依赖于硬”信息,这些信息是借款人便于表达、量

化和传递的,而关系型贷款依靠的“软”

信息可以意会却难以量化和传递。何韧等2012)认为,关系型贷款下,商业银行与企

要120要

业建立长期关系,

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借贷风险。胡莹和仲伟周(2009)提

出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银行可以获得中小微企业的私有信息,并且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一种贷款优势。

三、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中小微企业代表的是富有创新能力的一条产业链。中小微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促进财富快速积累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占全国企业数的九成以上,不仅贡献了GDP,还解决了一大部分的就业问题。中国大多数的发明专利、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

小微企业完成的,

若是没有中小微企业的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放缓许多。

曾有报道指出“:

国外500强选择是否进驻一国的产业园时最关心的问题是

‘有多少家5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这是因为创新最容易出成果的基本上是在5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

企业,通过一定的银行信贷扶持后,

很可能迅速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我国一直在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但是在中小微企业融资这个方面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企业自身问题最基本的方面,我国中小微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大,可以提供的抵押品是很少的,贷款给中小微企业意味着金融机构承

担的风险是很高的,

对于银行来说次级贷款就会增加,因此银行更愿意贷款给稳定

的大型企业;其次,

中小微企业缺乏系统的现金流信息,经营数据也比较稀缺,

向外界披露的财务信息不透明,真实度比较

低,投资者难以获得有效的决策信息;

最后,同样一笔贷款,

贷给中小微企业银行承担的成本更高,

风险更大。(二)金融体系完善程度

许多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都比较复杂,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要求,不能及时满足中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政府的监管多数为常规政策,并不

能进行真正有效的扶持;

没有一个统一的征信系统,对于银行来说,

获得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时消耗的成本过大。

●周

祥李惠青

以上各种情况,都使中小微企业不能很好地融资,以至于一些具有创新潜力的企业无法生存发展,我国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四、中小银行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

中小银行没有IT技术、全球连网的

优势,但是中小银行的区域性、

平民化使其在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上具有地缘、人

缘、血缘(三缘)和时效这些优势,

更加容易实现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可持续性。

例如在浙江萧山区,

萧山合作银行实行着这样一种机制———

只招当地人,每个人只做自己方圆七里的贷款。因此该银行的成本虽然高但是还款率同样非常高。由于三缘优势,就算没有担保公司的担保证

书,该银行也可以给小微企业贷款,

为真正需要发展的项目融资,实现双赢,进一步促进银行的流动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关

系型贷款,银行利用

“软”信息来规避风险的方式。

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利用关系型贷款会让具有

发展前景的新技术项目更容易被

“识别”,资本自然会流向更具有投资价值的技术创新领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对于贷款人,中小银行是非常了解

的,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中就排斥了

“信息不对称”的大问题,让中小银行贷款给

那些富有创新但“信用等级”

无法确定的中小微企业,同时控制了违约的风险。这也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果让大银行运作中小微企业的关系贷款,将会花费不必要的成本。与大银

行偏好与大企业发展业务不同的是,

中小银行由于发展于地方经济中,

对于当地中小微企业的各种“软”信息更为熟知,有助

于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建立稳定

的关系型信贷。鉴于此,

中小银行在其转型发展中应切实将中国小客户的管理、

地方经济的扶持放在第一位,

形成专业为中小微企业与小客户服务的金融机构,

积小成大。

五、中小银行的发展与中小微企业融资相互促进

近年来,我国发展普惠金融,

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

(“(《经济师》2019年第7期

持政策,各大商业银行也已经意识到服务

在政策的鼓中小微企业业务的发展潜力,

励下,已经有一些银行开始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提高审批率。但是对于大银行高层级化和复杂的组织结构来说,进行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时其成本还是过高。中小银行就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用和大型银行抢占市场搞得自己遍体鳞伤。中小银行的长远发展靠的是和大银行形成差异,产生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关系型借贷解决融资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中小银行参与金融竞争的重要优势。中小银行避开中小微

依靠“软”信企业的缺点,抛开“硬”信息,

息,开辟一条关系型贷款新途径。同时,关系型贷款的发展又很好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形成相辅相成的机理。

中小银行要首先,在战略定位方面,

“中小微企业”的市明确服务“三农”、服务

场定位,致力培育地方企业成长,和地方经济共存亡;其次,在经营方式方面,从与大银行争资源转向发展自身优势特色业务,围绕普惠金融服务要求,创新信贷金

延伸服务链条;有融产品,拓宽服务触角,

创建新型的客效地整合现有的客户信息,

户关系管理系统,将“三缘”优势智能化,科

提示客户的风险度和学地分析客户关系,

贡献度,将客户分类以便实现更好地差别服务,从而创造出贷款的附加值,提高客户忠诚度及品牌认知度。

这些转变也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增加了优势。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不仅是自身具的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银行对大企业“偏爱”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等等一些外部原因也导致其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但是随着中小银行的专业化转型,更多的业务和定位都转向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方面,使其融资问题有所缓和。

六、思考

在为地方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业务

“三缘”的过程中,中小银行充分利用其优问题,势,切实解决好了“信息不对称”“三

缘”优势使得中小银行掌握了借款人无法擅自篡改的信息。中小银行和中小微企业之间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可以延伸至整个银企关系中,可以更好地助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企业和银行之间经基于关系型贷款,

过多次合作,有了良好的业务基础,那以后在利率和抵押担保品方面都会有一定

这些密的优惠。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考虑,

切的往来也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和风险控

当企业和制的一种监督。除了这些优势,

其他的一些信誉好的银行有了业务往来,

银行也会增加对该企业的信任,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资本市场上企业直接融资也会变得容易,所有这些都会减少融资成本,从根本

而不是跟随政策的强弱上实现普惠金融,

而改变效果。

银行在建立了关系型业务后,通过和企业的互信关系来获得更多企业内部的

其他银行一些信息,这是一种垄断信息,

不能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就阻止了其他银

荫金融研究银行还可以更好地行的业务争夺。此外,

对企业进行监督,防范道德风险。关系型贷款还可以帮助银行从传统的存、贷、汇及中间业务拓展至全能化的各项金融服务领域。

在所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我们

通过非财务、非定量也可以运用这种思路,

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06)

假说与中小企业[2]陈飞翔“.小银行优势”

关系型借贷[J].商场现代化,2007(09):161-162

[3]胡莹,仲伟周.基于价值分析视角的关系

,型融资研究述评[J].中国流通经济》2009(11):

71-74

[4]蒋涛.关系型银行贷款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2(15):229

王婧婧.银企关系、制度环[5]何韧,刘兵勇,

[J]境与中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金融研究,2012

(11):103-115

[6]丁永琦.关系型贷款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3(02):87-90

[7]Berlin,M.,Mester,L.J.,Ontheprofitabilityandcostofrelationshiplending.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2,1998,pp.873-897

[8]Berger,A.N.,Udell,G.F.,SmallBusinessCreditAvailabilityandRelationshipLending:TheImportanceofBankOrganizationalStructure.TheEconomicJournal,112,2002,pp.32-53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四川成都610073)

纪毅)(责编:

(上接第119页)PI考核中占一定的分值,促进基层行把纪检监

督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强调纪检监督指标

即在年度内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的,其业务成可实行一票否决制,

绩再好,也不能获得本年度的考核等次,直接考评为不合格级次。二是强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纪检监督工作实行动态

下级行管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纪检监督报告、检查工作制度,

要定期向上一级汇报纪检监督管理情况,上级行不定期向下级

建立定期考评制度,行检查纪检监督工作;省级分行要以内控制

度、关键岗位或重要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为重点,按季度对下一级行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量化打分,建立动态的纪检监督工作台账,在本系统内定期通报考评结果;对于重点工作实施现场检

组织上一级或本级纪检监督查制度,以季度或半年为时间节点,

人员组织重点检查工作组,集中到下一级银行对重点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现场点评和评分定级。三是实行年终考评奖励。根据日常考核和重点检查结果,年终在本银行系统进

分等级进行奖励与惩罚,以此来建行年终考评,评出不同等次,

立起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与惩罚导向。

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划为三类部5.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

门,纪检监察员队伍人员职务职级晋升通道窄,成长路径不清晰,

很有必要建立纪检监督激励绩效不及业务部门,人员转岗困难等。

利益驱动都应有所体现。建议:约束机制,在精神动员、思想整合、

牢记使命”,让其一是加强思想教育“,不忘初心、“自愿干”。二是厘

激发纪清岗位职责,将纪检监督的岗位风险与工资薪金报酬挂钩,

根据线索管理,检监督人员的自我激励和监督潜力。审理问责等岗

位职责的不同,确定工作风险系数,并以此来确定该类岗位的工作绩效发放基础与奖励数,让纪检监督员工自觉对照岗位工作标准在工作中自我实时跟进工作,把提高工作质量标准转化为内心自发的源泉“,愿意干”。三是将纪检监督履职质量与工资薪金福利挂

效钩,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各岗位工作的质量、

率进行指标化管理,使基层银行纪检监督工作相关责任人员自然成为利益共享群体,促使他们相互监督,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实现

团结起来“,一起干”使利益群体的共赢,。四是打通员工晋升渠道,

。员工工作成绩得到认可,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廖秋生.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的缺陷及加强途径分析[J].金融经济,2018

[2]王莹珺.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7)

[3]廖文龙.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8(1)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市分行云南曲靖

吕尚)655000)(责编:

要121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