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别 实验姓?国贸1班 名 实验室恺?之恺 学号 ?002 号 成绩评?4D407 ?CIF+L/C进出口操作业务 名称 所用软件 ?通过SimTrade上机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实 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验 和方法;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目 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的 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或 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通过SimTrade要 外贸实训平台,使学生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求 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SIMTRADE V4.0 指导老师姓名 ?倩倩 定 实 验 过 程 、 结 果 、 心 得 或 体 会 一、实验过程 一、交易准备阶段 1.我以进口商角色登录,创建公司。 2.发布需求信息广告。 二、交易磋商阶段 1.我向出口商发送希望建立业务关系的邮件、询盘邮件。收到出口商回复询盘邮件后,根据出口商的报价计算各项费用及利润,写出进口预算,如利润满足预期则接受报价,反之向出口商还盘。 三、签订与履行合同阶段 1.收到出口商的合同之后,填制进口预算表并确认合同。 2.填制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申请开立信用证。 3.收到出口商发送装船通知后,向出口商付款、取回单据、换提货单。 4.填制进口货物报关单,报关后缴纳税款,然后领取货物。 5.进行付汇核销。 6.最后销货,交易完成。 二、实验结果 1.熟悉和掌握一般贸易的实际运用。 2.参与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磋商,熟悉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环节的实践过程,掌握合同条款的具体规定与表达。 3.掌握国际贸易货物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货、证、船、款等内容。 4.了解国际贸易买卖中货款的结算方式,熟悉与掌握L/C、T/T的结算程序和运用技巧。 5.熟悉与掌握信用证的申请、开证、审证要点。 6.熟悉海洋运输方式的具体操作。 7.熟悉各种单据的缮制与运用技巧。 8.了解如何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过程中减少风险,熟悉与掌握价格术语CIF、FOB的细节与运用技巧。 三、实验心得或体会(1篇500字的3人1组实训工作总结) ?经过这次SimTrade模拟实训,我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现在我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 在头一两实训中,我处理起业务的时候不知从何做起,填写单据那是相当的慢,算一笔进出口预算表都要算上一个多小时。经过这一两个星期的不间断练习,在后来的操作练习中我们处理的比较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从国际贸易理论,到国际贸易实务,再到上学期的外贸函电及本学期外贸合同的制定、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在本次模拟训练中都一一体现,通过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本次的模拟实习,我们可以发现以前学习中薄弱环节,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会实际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次模拟训练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操作细节的细腻及流程的缜密,各个流程相互衔接,此流程的疏忽将会导致彼流程无法完成,某一细节的不慎错误或纰漏将会导致整个流程操作前功尽弃,这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敲响了警钟:做贸易一定要仔细、谨慎。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充分利用了SimTrade提供的各项资源。我们充分使用邮件系统进行业务磋商,这是我们未来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过模拟系统我们可以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不足之处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查阅相关资料又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模拟中对不同的业务和角色我们采用不同的贸易术语和方式,我们可以掌握不同价格术语在海运、保险方面的差异。在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的磋商过程中,灵活运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是我们在未来的贸易实务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SimTrade的检验系统可以在我们做完每一笔业务后对我们实习过程的结果计算出准确的误差及正确的结果,让我们明白正确的结果,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在类似的业务中的错误。 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将面对困难要复杂得多,要培养适应环境、应对各种角色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SimTrade模拟训练中同学们分别扮演三种角色,而工厂、进口商、出口商这三种角色是我们未来工作时将会扮演的角色,SimTrade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的不断上升,我们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们要掌握有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也要不断增加,这次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实习锻炼机会,就是让我们模拟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从而从中掌握国际贸易流程。 本课程实验报告务必在每次实验结束前完成;不交此报告者,本次实验为“不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