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时代特征与现实路径分析
作者:周春晓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2期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从儒家学派到民国时期,课程思政有着悠久且持续的历史逻辑;“课程思政”体现出“育人为本”的课程本质观、“以德为先”的课程价值论、“立德”“求知”相统一的课程发展观等时代特征;践行“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理念转变是前提,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是核心,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 关键词:课程思政;历史逻辑;时代特征;现实路径
“课程思政”源于上海高校自2014年开始开设的“中国系列”课程,提出并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课堂教学中。2018年10月教育部制定《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强化课程思政,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着重着力点。在此背景下,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梳理历史逻辑,阐释时代特征,探讨改革的现实路径,既是提升理论认识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实际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课程思政”的历史逻辑
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1]思政是一种精神教化形式,将一定的价值理念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活动。课程是思政的主阵地,核心在于思想意识、精神素养的提升。“课程思政”理念在我国由来已久,回溯历史,我国历史上众多教育家均有相关理论论述与教育实践。 (一)“以德为学”的大思政理念
“以德为学”,持美德即智慧的观念,践行的是思政贯穿全部教育内容的理念。儒家教育理论奠基人孔子用其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课程思政的活教材,开“以德为学”的大思政理念先风,孔子的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不学礼,无以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孔子运用对话的形式传授给弟子知识,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核心是培养他们的德行,孔子的教育无时无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在践行大思政理念。儒家学派中的孟子认为教育就是扩充“善性”的过程,善性就是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孟子的教育理念更加直接地体现了课程与思政的融合,甚至有课程即思政之趋势。宋朝的理学,也就是冯友兰所谓“新儒家”学派,虽然道德教育的内容随着时代在变化,但道德教育仍然是理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并贯穿始终。 (二)“学以进德”的课程思政体系
“学以进德”的教育体系指的以“道德境界”为顶点的课程思政体系。代表人物是民国时期的蔡元培,他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2]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后三育超越于前两育之上,是为达到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划分中的“道德境界”。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中每种教学科目虽于“五育”各有侧重,但又同时兼通其他几育,这跟当代“课程思政”理念不谋而合。蔡元培构建了“学以进德”的课程思政体系并且依此实行,对我们现在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从历史上典型的教育家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窥见我国课程思政理念的悠远历史,“以德为学”的大思政理念、“学以进德”的课程思政体系为当代“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二、“课程思政”的时代特征
“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是我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和“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现实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课程思政”突出了“育人为本”的课程本质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课程思政”正是联系人的精神世界进而寻求课程意义之维的深度理解:学校课程应当首先满足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而不是单单关注学生理智能力的培养,或是仅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围绕课程的教育活动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之外,必须要让年轻学生具备扎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品格与价值观,这才是他们迎接未来挑战所需的关键准备。[3]这些可谓“育人为本”课程观的核心内涵。
(二)“课程思政”提出了“以德为先”的课程价值论
课程价值问题是推动“课程思政”繞不开的本源问题。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给出的回答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具有时代局限性的答案。“课程思政”既体现了课程对个体精神成长意义的追问,也表达了课程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引导的历史使命。切合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对我国立德修身的教育传统的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从本质上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思政”体现出我国课程关于坚持“立德树人”的主体性表达,关乎于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对课程价值问题中国化的诠释。 (三)“课程思政”构建出“立德”“求知”相统一的课程发展观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涉及到“立德”与“求知”的关系问题。我国“立德树人”在实践中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将“立德”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传授道德与价值观的知识;二是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客观、中立与价值无涉”,认为学科课程应该在价值问题上采取消极的态度。前者造成了高校德育课程单一的知识化倾向,因为“知识本身并不意味着品德的形成和价值的养成”。[4]*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价值,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促进思政理论课与高校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地发挥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这就说明了落实“课程思政”需要兼顾“立德”与“求知”两方面,正确处理各育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非此即彼,实施“课程思政”是为了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价值,把知识学习与学生个体成长、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将学生长远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大教育之势。 三、“课程思政”的现实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地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影响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政教育理念转变是前提,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是核心,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 (一)转变思政教育理念是前提
在改革理念上,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坚定树立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也是学校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借鉴一些成功经验来树立课程思政的信心和解答课程思政实施中遇到的困惑,比如上海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推出“中外时文选读”课程,由思政课教师梳理提供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外大会演讲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由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反响热烈。[5]这些有益尝试与成功经验都为转变思政教育理念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二)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是核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有的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一方面,“课程思政”建立在每一门课程的基础上,每位教师都要深挖自己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建设要与学科体系建设相结合,挖掘学科育人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比如,人文社会课程要注重政治导向,挖掘政治文化的育人价值;自然科学课程要挖掘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点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生态文明精神的培育;应用技能型工科课程实践环节较多,可以通过整合教育实践资源,探讨有效的实践活动形式来挖掘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6]要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协同育人,不能生搬硬套,要善于发现育人资源,发挥课程的潜移默化育人的作用。
(三)明确“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
落实好“课程思政”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學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这些无疑都需要明确的制度保障,总之,“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每一位教师、教育管理者积极参与,只有把课程管理者和实施者充分动员和组织起来,才能使“课程思政”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课程思政”在我国由来已久,特别是儒家学派恪守着这一教育理念,当代“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高校学科专业划分复杂,专业自身又具有其特有的学科属性与知识体系,这需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和指导意见,着力解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发展、课程设置、教学评价、育人效应等一系列问题。高校教师不仅要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还要落实到教学大纲、教材、教法、课外拓展等各方面。总的来说,“课程思政”在理论上还需进一步探索论证,在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5:158.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51.
[3]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03):54-60.
[4]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05):38-43.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