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 D )
A.鲁诗 B.齐诗 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 A )
A.国风 B.大雅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 A )
A.《尚书》 B.《春秋》 4.《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B )
A.论辩体 B.语录体 5.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C )
A.抒情散文 B.描写散文
C.韩诗 C.小雅 C.《左传》 C.对话体 C.史论散文 D.毛诗
D.颂
D.《国语》
D.记事本末体
D.时评散文
6.东汉前期散文的特点是( C )
A.情感浓郁,文气纵横 B.引经据典 C.崇实诚,通达深刻 D.抨击时弊,愤世疾
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 B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 A )
A.《天子游猎赋》 B.《二京赋》 C.《校猎赋》 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杂言诗 10.曹丕在七言诗发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作了( C )
A.《同声歌》 B.《七哀诗》 C.《燕歌行》 1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是( B )
A.许穆夫人 B.蔡琰 C.左芬 12.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D.表
D.《羽猎赋》
D.楚辞体诗
D.《善哉行》
D.薛涛
俗
A.曹植 B.阮籍 C.嵇康 D.陶渊明
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 B.元康诗风 C.元嘉诗风 D.永明诗风
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 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16.下列诗句出自谢月兆诗的是( A )
A.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7.《木兰诗》一般认为产生于( B )
A.魏晋 B.北朝 C.南朝 D.隋唐
18.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C )
A.反复推敲 B.呕心沥血 C.洛阳纸贵 D.韦编三绝
19.被杜甫称为“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作家是( D )
A.鲍照 B.陆机 C.徐陵 20.“初唐四杰”中长于歌行体诗歌的是( B )
A.王杨 B.卢骆 C.王骆 2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 A )
A.刘希夷 B.刘禹锡 C.刘长卿 22.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的是( C )
A.《出塞》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C.《登黄鹤楼》 23.在李白诗中出现得较多的、最感亲切的形象是( B )
A.清风 B.明月 C.落花 24.杜甫的《秋兴八首》属于( A )
A.七律连章体 B.七绝连章体 C.七言排律
庾信
卢杨
刘琨
《登高》
流水
七古组诗
D. D. D. D. D. D.
25.顾况诗歌的主要体裁是( D )
A.五古和七绝 B.七律和七绝 C.五律和五绝 D.古诗和乐府
26.元稹的《谴悲怀三首》属于( C )
A.艳情诗 B.感伤诗 C.悼亡诗 27.李贺的诗被称为( A )
A.长吉体 B.武功体 C.简斋体 28.韩愈的散文中,最多的一类是( A )
A.碑志 B.书 C.序 29.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亦即后人所说的( A.性灵 B.神韵 C.格调 30.唐传奇初兴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是( B )
A.《古镜记》 B.《游仙窟》 C.《霍小玉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我国神话的几个主要特征是( ABCE )
D.讽喻诗
D.山谷体
D.记
)
D.肌理
D.《李娃传》
B
A.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一主题B.英雄人物充满着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C.塑造了鲜明的形象,想象力丰富 D.是一种集体创作 E.充满悲剧色彩
32.《诗经》大致可以分为( BDE )
A.社会政治诗 B.情爱诗 C.闲适诗 D.史诗 E.农事诗
33.东汉时所出现的杂史类著作为( BC A.《洛阳伽蓝记》 B.《吴越春秋》 杂记》
34.骈赋的表现形式是( ABCE )
A.对偶精工 B.事典博赡 丽
35.下列诗句出于王昌龄诗的是( ADE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E.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C.《越绝书》 D.《汉武帝外传》 E.《西京 C.声韵和协 D.主客问答 E.藻饰华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
36.《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这三个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这三个说的是手法,这就是“六义”。
37.东汉抒情小赋: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38.《咏怀》八十二首:《咏怀八十二首》是三国时期文学家阮籍的诗作。这八十二首诗是阮籍随感而写,后加以辑录,都是有感而作,而非一时之作。这八十二首诗可称千古杰作,为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9.高岑诗派:高岑诗派是盛唐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属于这一诗派的重要诗人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崔颢等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什么是“互见法”?在写人方面有何作用?
答:“互见法”,本指司马迁所创作的一种述史方法。旁见侧百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在其他方度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回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答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4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何书?是什么时代的作品?基本的情感内容是什么?
答:(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是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2)《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朴实的情感的思绪。
包括:
①思乡和怀人,如《明月何皎皎》。
②哀思和愁怨,如《迢迢牵牛星》。
③人生失意,游宦挫折,如《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
42.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答:北朝乐府民歌其内容分为:
第一是社会的离乱,战争的残酷,以及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
第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使他们固有的勇敢刚毅性格和尚武精神有了充分的发展;
第三是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四是揭露了阶级社会的不合理;
第五是大胆而直率的婚恋 内容;
第六是反映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
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色。
43.律诗定型在唐诗发展中有何意义?
答:(1)律诗定型使诗歌形式出现了古、近体之分;
(2)近体诗格式的规范化、程式化,又使后代诗人在创作上有了可资遵循的完整样式,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艺术领域;
(3)它显示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质。
此后,近体诗在盛唐诗坛独标新格,至中、晚唐大放异彩,在创作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高峰。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与楚辞起源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楚辞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答:相关因素:
一.楚辞首先是楚文化的产物。
1.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2.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
3.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等。
二.楚辞的产生还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
1.南北的思想文化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所汲取。
2.战国时期北方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当也对楚辞有不小影响。
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楚辞的文体特点:
一.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如《天问》。
二.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式。
1.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2.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45.温庭筠、韦庄、冯延巳在词的发展史上各有什么作用?
答:温庭筠是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在开创“词境”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温庭筠可以视作是由诗变词的开创性人物。
韦庄以词名世,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但他的词写得疏朗、显直,主导风格与温庭筠是不相同的。如果说温庭筠开创词为艳科的传统,注重藻饰,以浓艳见长;那么,韦庄则是对民间抒情给以艺术的加工和提高,多兴会酣畅之作,以疏淡为美。他写词以抒情为主,深入浅出,心曲毕露,故不着力于藻饰,唯将一丝一缕之深情真切地写出。
韦庄和温庭筠各有所长,各自开辟了一种新的词风,反映了词由仅供歌儿舞女演唱的“伶工之词”,到抒情写怀的“士大夫之词”的渐变过程。温庭筠词中触目皆见精丽字面和绮丽意象的结合,以及香软词境,对于词在晚唐五代迅速兴起是有决定性意义的。韦庄相对淡漠词体佐欢酬宾的实用功能,直接抒写情怀意绪,开启了文人词自抒情情的传统,成为南唐词的先导。
冯延巳作词不追求人、物描述的具体、真切,而是重在抒发触景所生之情,情思千回百转,若有寄托,又若无寄托,深婉蕴藉而缠绵悱恻,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又推进了一步。冯延巳于词中着力表现的是雅致优美的意境。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他的绝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