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琐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不切实际,空泛无效。所提问题远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推出缺少台阶,空洞浮泛,令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丈二和尚难摸头脑,反而浪费了许多课堂教学时间。
(二)枝蔓繁杂,凌乱无序。一堂课内问题提了不少,葡萄串似地一嘟噜一嘟噜,不分大小轻重主次,呼啦圈般连着往学生头上套,变“一灌到底”为“一问到底”,但因为问题的设计求量不求质,使学生缠入问题的网中,失去了学习目标。
(三)方式单一,思维疲劳。教师提问总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或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要依据文本顺藤摸瓜,总能顺利找到答案,这种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价值不大,学生易产生思维疲劳,疏于动脑,甚至懒于动脑。
(四)问题过于简单,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所提问题班上百分之百的同学都知道。这样的问题极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松散,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课堂失去兴趣。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掌握好“提问”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问题设计不失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个好方法。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它能调动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潜能。怎样使课堂问题具有引发性并能激活学生的思考欲望?
1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
如《鱼游到了纸上》,仅课题就足以引起学生极大的疑问: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去呢?一位教师由“鱼本来是在水里游的,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这一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细细品读课文,通过读、思、议,学生抓住了“举止特别”、“鱼游到了心里”、“忘我境界”、“一丝不苟”、“唯一”等词句,深刻体会到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使学生对“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这一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心灵受到触动,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这个主问题牵引,在问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极大地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抓住文章脉络设计问题。
语文课堂提出的问题不能凌乱,以免把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即,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主线,围绕学习目标,把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避免架空分析教材,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如教学《猫》这一课文,我们可设计问题:1、课文写了哪两种猫?2、这两种猫各有什么特点?3、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细读课文,把这几个问题归纳,恰好就是文章的脉络:课文介绍了大猫和小猫。大猫则主要介绍了其古怪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有时胆小,有时勇猛。小猫则主要介绍其可爱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小猫在屋里和院子里各种方式的玩耍。
3抓住文章重难点,化顺为逆,设计问题。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只有遵从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的原则,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才能开拓学生思路,突破重难点。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化顺为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顺,就是顺问,即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 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我在教学《完璧归赵》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不是顺问“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而是逆问:“假如和氏璧未能毫发无损地回归赵国,有可能产生几种情况?完璧归赵,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从而加深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的认识。
通过逆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在逆问中,文章的重难点也就突破了。
4从联结点入手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段落,把握课文的某些联结点,诸如一个中心句,甚至一个过渡段,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是非常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
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抓住文中的:“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关心马克思,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密合作。”这个过渡段,设计了两个主问题:恩格斯在生活上怎样热忱地帮助马克思?他们在共产主义事业上,又是怎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教师根据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朗读课文,品词析句,领会主旨。
这种居高临下式的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5从文章特色入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