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论文
学 号:姓 名:专 业:题目:
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
【摘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以及政策效果大小在于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
根据不同的学派大致可以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多方实证研究证实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信贷传导机制,所以进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的比较很有必要。本文对国外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和国内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分别进行论述和比较,并且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进行综述。
一、文献综述
(一)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到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即某一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和传导的过程。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过程中,会涉及各种中间环节相互间的因果联系,如利率的变动如何实现对总产出和总需求的影响,这个过程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目前理论界基本形成了比较公认的看法,即按照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性,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分为两大类: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信贷渠道又分为银行信贷途径和资产负债表途径。由于我国的学者大多都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所以本文的文献综述按照信贷渠道理论的发展脉络,分别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比较和评述。
(二)正文
1.国外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途径,认为货币政策能通过影响利率,进而影响企业支出。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托宾提出了Q理论。Q-企业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 资本的重置成本,Q值与企业投资支出是正相关关系。托宾的Q理论认为:货币供给(M)的变化会引起企业股票价格(Ps)的变化,也就是说企业的Q值变化,从而导致投资支出(I)的变化,进一步使得总产出((Y)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Robert Roosa (1951)提出信用获得性理论,认为存在传统的利率途径不能解释的现象,应该重视金融中介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这
一理论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会引起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导致金融机构调整其资产结构,从而引起信贷量的变化,最终实现央行的政策目标。这可以认为是信贷传导渠道的最初形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不对称理论被引入货币政策的研究中,信贷渠道开始得到学者的重视。Stiglitz, J.和A. Weiss(1981)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微观基础。
Bernanke and Blinder (1988)提出了信贷渠道的概念,并从理论上论述了在传统利率渠道之外存在信贷渠道。他们认为债券和银行信贷不是完全替代的,将凯恩斯的货币、债券资产组合修改为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的资产组合,从而将工S-LM模型发展为包含银行信贷渠道的CC-LM模型。 Bemanke和Gertler 在1989年又提出了外部融资溢价的概念,利用这一概念阐述了货币政策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传导的机制。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认同了信贷渠道的存在。
Bernanke (1995)将信贷渠道分为“银行借贷渠道”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认为货币政策不仅能通过改变银行贷款行为影响宏观经济,还能通过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情况,如净现金流、抵押品价值等,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并通过VAR模型对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企业资产负债表传导渠道的存在。后来Bemanke又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的概念,认为资产负债表的传导机制包括企业投资效应和家庭消费效应。 C.D.Romer & D.H.Romer (1990)通过分析1933-1986年美国实行存款利率上限控制的Q条例期间的数据,发现在存在金融管制的市场条件下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更明显。Oliner和Rudebusch (1996)的研究发现,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渠道更能发挥作用,而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作用有限,在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政策转换情况下则几乎不起传导作用。
在最初关于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不同商业银行的特征差异,而假设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相同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研究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的行为差异在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作用,认为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尽相同,在货币政策发生转变时商业银行往往采取各种手段规避政策变化对其资产负债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所以虽然货币政策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但是每家
银行的反应可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Christian (1999)通过研究发现,央行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由于商业银行考虑到信贷风险的增加,信贷配给的状况并没有显著改善,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有限。
贷款行为是银行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商业银行内部来看,影响因素是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委托代理理论已经证明了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影响公司的行为,不同治理结构的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不同。Sumner(2009)认为银行董事会结构是影响银行贷款行为的重要因素,因为董事会有权利审核和批准银行的信贷政策,并且对高管有监督作用。Sapienza发现银行的股权结构会影响银行贷款行为,国有银行通常会将贷款投放给大型公司或不发达地区的公司。John Kose, Mehran Hamid和Qian Yiming (2003)认为监管者会对银行的行为进行干预和监督,使得董事会监管作用弱化,外部的监管机制替代了银行内部监督机制。
Kishan和Opiela 在2000年研究美国的银行信贷数据发现,银行的流动性越强、规模越大、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贷款量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小。Altunbad等在2001年对欧洲货币联盟国家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更强烈,但并不认为这说明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是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的主要载体。Ehrmann等在对欧洲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商业银行的信贷量更多的取决于自身的流动性,与银行规模无关,同时货币政策并不能改变银行的信贷量。Ogawa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由于小企业更依赖银行信贷,信贷渠道对小企业的影响大于对大企业的影响。
2.国内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
我国学者也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由于实证方法和数据上的差异,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大多认为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王振山和王志强(2000)在对我国1981-199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是信贷渠道。黄飞鸣(2002)认为在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绝大多数企业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使得银行信贷渠道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周英章和蒋振声(2002)对1993-2001年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Grange因果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
道共同发挥了作用,但信贷渠道是主要的传导渠道。王国松(2004)在对1994-2002年的数据研究后发现,货币渠道的传导在通货紧缩时期受阻,而信贷渠道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蒋瑛馄等人(2005 )通过对我国1992年1季度一2004年2季度的数据实证分析后发现,在对物价和产出的影响因素中,银行信贷最为显著,M2和MI相对不显著,表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江群等人(2008)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估计1993-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动态轨迹,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信贷渠道变动的主要动因,结果表明信贷传导渠道作用有逐步弱化的趋势,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制和央行信贷管理政策以及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创新是信贷渠道弱化的重要动因。高山等人在2011年的研究表明,2002-2010年汇率传导途径和利率传导途径不顺畅。刘慧悦(2012)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的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结果表明多个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了作用,而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是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商业银行是否根据货币政策来调整自身经营行为,同时这种调整是否符合政策意图,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国内的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夏斌(2004)通过分析1996-2002年时间段内中央银行多次降息但效果却不明显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利差收入,加之我国商业银行一贯的高比例超额准备金,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穆争社(2005)的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一方面有助于抑制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另一方面使得货币政策的时滞延长。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对1998-2009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方法后发现,大型银行的信贷行为更易受到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中小银行的信贷行为更易受到流动性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受到规模特征的影响。
曹廷求和朱博文(2013)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研究商业银行的特征变量与贷款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贷款规模与贷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的差额成显著正相关,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抑制。在银行治理特征方面,董事会的规模和独立性对信贷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当股东与股东大会治理水平较差时或高管
层和监事会治理水平较好时,银行贷款行为对利差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但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相对不敏感。在股东结构方面,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或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相对更小,对利差的敏感度也更低,但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反应更敏感。由于上市银行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其信贷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的约束更小,其放贷规模也相对较大,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应不够敏感,但对利差反应更加敏感。
(三)评述
由以上对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国内外发展的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国内国外的货币政策最开始都是被认为是以货币渠道进行传导的,但随着信贷渠道的崭露头角而使其不断受到重视。国内外的研究也都表明,处于一国不同的时期,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对货币政策发挥的有效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不同特征的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不同,在面临货币政策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这种行为模式的异质性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另外一方面,不同的国情,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从理论上分析,信贷渠道在我国目前状况下仍具有一些天生优势: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存度过高和央行容易影响商业银行的核心贷款这两大前提条件的存在,很好地保证了在利率市场化暂时缺位的情况下,信贷渠道事实上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的作用发挥。因此,从理论和实际的层面,我们都应该重视对信贷渠道理论的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层面,理论上鲜有建树;实证层面的检验也多利用国外既有模型,对我国特殊经济金融环境的各种约束条件是否适用未加考察,因而后期的研究应着力于构建能够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经济模型和动态效应,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实证参考。所以说,并不是说信贷渠道一定优于货币渠道,只是囿于我国现有条件,信贷渠道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主导地位,因此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疏导其传导渠道,消除在传导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限制条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传递和经济健康增长都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60-63. [2]黄飞鸣.从信用传导途径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财经研究,2002,09:24-30. [3]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09:34-43.
[4]王国松.通货紧缩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4,05:6-11. [5]蒋瑛混,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05:70-79.
[6]江群,曾令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03:40-46.
[7]高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汇率传导渠道的VAR模型分析[J].武汉金融,2011,04:12-17.
[8]刘慧悦,刘金全,张小宇.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检验与识别[J].上海经济研究,2012,11:3-12+54.
[9]夏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J].经济前沿,2004,09:4-6
[10]穆争社.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5,01:74-81. [11]范从来.中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06:35-41.
[12]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J].管理世界,2011,05:24-38+187. [13]曹廷求,朱博文.银行治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吗?一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3,01:107-121.
[14]Roosa, Robert V Interest Rates and the .Central Bank in Money;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Honor of John Henry Williams [M]. New York: TheMcMillan Company, 1951.
[15]Ben S: Bernanke,Alan S. Blinder. 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S):435-439.
[16] Ben S. Bernanke, Mark; Gertler.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Z].NBER Working Papers, 1995:27-48. [17]Christina Romer.The Great Crash and the Onset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0(8):597-624.
[18]Stephen D. Oliner, Glenn D. Rudebusch. Is there a Broad Credit Channel for Monetary Policy? [J].Economic Review, 1996(5):3一13.
[19]Summer Steven W. and Elizabeth Wenn, 2009,\"Does corporategocernance determine bank loan portfolio choice?\SanDiego, San Diego, California.
[20]John Kose and Senbet Lemma W., 1998,\"Corporate governance andboard effectivenes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