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 第12周 数学 科 教师: 肖 梅 星期 4 第 1节 1年级 1 班 星期 第 2节 1年级 3 班
课题: 连加连减 课型:练习课 第 1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算式表示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算理,能熟练地计算出10以内的连加、连减。
2.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让学生在计算的活动中,养成认真读题、计算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减少审题中的“误读”现象。
2.初步感知“连加算式中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 口算。
2. 看图列式并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对连加连减的知识进行专项练习。(板书课题:连加、连减练习) 【进行新课】 1.整理归纳。
(1)复习连加。师:现在我们跟随蓝猫到停车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生:有4辆小汽车,开来了3辆大货车,又开来了2辆面包车。一共有几辆车?
师:一共有几辆车怎么算? 生:4+3+2。
师:4+3+2等于几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己说出计算的方法:4辆小汽车加上开来的3辆大货车合起来是7辆车,再加上又开来的2辆面包车,就是现在一共有9辆车。
结合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7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3+2+4=9,2+3+4=9。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这些都是连加的,都是从左到右计算的。 (2)复习连减。 ①课件出示情景图。
②提出探究问题:有7只燕子,飞走了1只,又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燕子? ③两个同学一组列式并计算。 ④展示学生的算法。
⑤小结:从7里面减去先飞走的1只,还有6只燕子,再减去飞走的3只,就是现在剩下的3只燕子。
(3)复习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连加连减的题归纳运算顺序:按什么顺序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呢?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了连加连减,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前两个数的和或差与第三个数运算,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运算。
2.练习指导。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仔细观察第2题左边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上的情境,想一想,这幅图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加法呢?
②第2题右边的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列式?
(2)练习十四第4题。
①看左边的图,思考:8辆表示什么?(总数)说题意,停车场上原有8辆车,先开走了4辆,又开走了2辆,还剩几辆车?
该怎样列式?8-4-2=2
②看右边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10-3-1=6
(3)练习十四第6题。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说说思考过程。思考过程是:横行:9-2-3=4,最右方框里填4;竖行:9-1-3=5。最下方框里填5。
【课堂作业】
1.练习十四的第1、3、5题。
2.看图列式。
3. 算一算。
4. 用1,3,10,6中的3个数分别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进行连加、连减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计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五、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46页。 六、教学板书
第12课时 连加连减(2)
4+3+2=9 7-1-3=3 3+4+2=9 8-4-2=2 10-3-1=6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连加问题时,学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列式方法。如:对于“有4辆小汽车,开来了3辆大货车,又开来了2辆面包车,现在一共有几辆车?”的问题,一种是4+3+2=9,另一种是3+2+4=9,还有2+3+4=9,对于学生的这些方法我都给予了肯定。在解决这道题时,我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