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安龙县招堤街道兴隆幼儿园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研究幼儿
在自我服务能力方面的现状,从而提出教育建议。文章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研究幼儿在吃饭、入厕、午睡、穿衣服、洗手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在不同项目上发展不平衡,同一项目在幼儿园和家里也存在不同的表现等。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小班幼儿
是指幼儿园里按照年龄划分的由较小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的幼儿,年龄为三周岁到四周岁的儿童。
(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1.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强调了:“幼儿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从学习基本生活开始,生活自理能力便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1]并且在“社会领域”“要求:3-4 岁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2.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4年4月11号《美国人重视婴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中提到: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穿衣服、拉拉链、刷牙、洗脸、吃饭、入厕等等。[2]
3. 林晓萍在《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中指出:自我服务能力是幼儿对自己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能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主要包括能自己进餐、穿衣服、梳头、洗脸、刷牙、收拾玩具等。[3]
综上所述,本文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定义为:是指幼儿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内会处理自己的基本生活事件、进行简单的劳动、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小班幼儿的自我服我能力主要包括盥洗、进餐、入厕、睡眠等方面。
二、研究思路、方法
1.研究思路
在阅读有关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文章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正在幼儿园带班,根据实地观察、记录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独立进餐、穿脱衣服、洗脸、洗手等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情况。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对策的思路,分析现状,最后提出对策。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在幼儿园带班期间对幼儿进行观察,了解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行为表现,用观
察记录的方式制定观察记录表。记录表是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编制完成的,对目标幼儿进行追踪观察。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问卷调查表,对100名家长及4位小班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在家的基本自我服务情况,(如幼儿在家进餐、洗手、入厕等);教师对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策略等方面,通过访谈幼儿家长和班级老师,为本研究提供“第一手”实践依据。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研究情况
经过与家长的访谈调查,得出以下情况:
1.家长对是否应该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态度如下:
图1家长对孩子是否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的态度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对于“您觉得有必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服我能力吗?”这一问题中,67%的家长认为“有必要”, 28% 的家长认为“没必要”,而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占5%。大部分家长对应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持肯定态度。
图2家长在家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情况
从图2中可以看出家长对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情况很不乐观,有67%的家长在家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27%的家长偶尔会让孩子去做,只有11%的家长会让孩子在家做事。图1与图2之间,家长的想法和实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图3家长关于孩子在家做事时的态度
图3中,对于“您的孩子在做事时您是什么态度?”这一问题,有38%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了,等长大自然就会做了;有26%的家长是不愿意让孩子做事,
因为他们觉得孩子做过之后自己还得重新做一遍;24%的家长是嫌孩子太麻烦,事情越做越乱;只有12%的家长不怕麻烦,愿意让孩子动手做事情。
2.幼儿在家自我服务的情况 (1)幼儿在家自己吃饭的情况
图4幼儿在家自己吃饭的情况
通过图4可以看出;在家能够每次独立吃饭的幼儿占17%,经常自己吃饭的占25%,偶尔自己吃饭的占36%,而从来不自己吃饭的占22%。
(2)孩子在家入厕情况
图5幼儿在家入厕情况
图5反映的是幼儿在家入厕的情况;在家不会自己上厕所的幼儿占28%,有时能自己上厕所的是38%,经常自己上厕所的占27%,而一直是自己能够独立上厕所的只占12%。
(3)幼儿在家午睡的情况
图6幼1儿在家午睡的情况
从图6中可以看出对于“您的孩子在家有睡午睡的习惯吗?”这一问题,有8%的幼儿在家每天有午睡的习惯;20%的经常会睡午觉;有42%是偶尔;从不睡午觉的有30%。从结果看出,有睡午觉习惯的幼儿很少。
(4)幼儿在家会自己穿脱衣服的情况
图7幼儿在家穿脱衣服的情况
图7是幼儿在家会穿脱衣服的情况调查,从图中可以看出;有13%的幼儿会自己每次穿衣服,经常会自己穿衣服的有27%,偶尔会自己穿的有45%,而完全不
会自己穿的有15%。
(5)幼儿在家会自己洗手的情况
图8幼儿在家洗手的情况
如图8,家长对于“您的孩子在家会自己洗手吗?”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有35%的幼儿在家能够每次自己洗手,有35%的幼儿能够自己经常洗手,26%的幼儿会偶尔自己洗手,不会自己洗手的幼儿占4%。相对于其他问题来说,幼儿在能够自己洗手的问题上比其他问题好的多。
四、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家长认识存在误区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且家长的认识是“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幼儿很小就开始识字、算数等,而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却很不关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 (二)家园配合机制不完善
在幼儿教育中存在 “5 +2=0”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教育要求不一致,教育方法不统一等,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应与幼儿园教育达成相应的共识。
(三)孩子平时锻炼的机会不足
孩子的劳动机会总是无处不在,关键是看父母放不放。大多数孩子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在其能力范围内,不存在危险的情况,就让孩子去实践,给幼儿练习的机会。 (四)家长缺乏耐心,教育方法不当
在生活中,父母也希望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也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帮忙扫地等等,不过当孩子做的不好或是做的不正确时,父母就会失去耐心,甚至会嫌弃幼儿做的不好,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幼儿。
五、解决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首先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多鼓励和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欲望,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以暗示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其次是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为幼儿“玩”的环境提供材料。
(二)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是一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以巩固孩子掌握一些技能和技巧。例如:送玩具宝宝回家,小小手真能干等等。老师通过总结游戏,分析技巧和技术,在原有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鼓励表现不佳的儿童继续努力,及时表扬等。 (三)注意个别差异,提高每一个幼儿的能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孩子做的都是相同的,应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四)家园合作,制定共同培养机制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共同的配合。幼儿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洗手、穿衣服,但是回家以后这些事变成了家长替孩子做,不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这些需要家园的合作,家长可以和老师交流,形成一致的教育方法。
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根据需要幼儿身心发
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它需要不断重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教养。教师要把握时机,也要创造机会和合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晓婧-乐东县江北幼儿园-贯彻实施《指南》——培养幼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014-11-22
[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美国人重视婴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004.4.11.
[3]林晓萍.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1(5):64-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