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池塘养殖黑鲷常见疾病的防治

2020-11-15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池塘养殖黑鲷常见疾病的防治


池塘养殖黑鲷常见疾病的防治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鲷科,鲷属,又名黑格子、鸟格、鸟翅(福建)、黑加吉(山东),是海产名贵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栖息于沿岸。黑鲷以小鱼、小虾及贝类为主要食物,摄食量大,生长速度较快,在海水池塘养殖过程中能较好地使用人工颗粒饲料、鲜杂鱼等饵料进行人工养殖,虽然黑鲷的抗病力很强,但由于污染日益严重的海水中病原数量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养殖鱼类细菌性和寄生虫病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根据我们养殖过程的防治病害试验及在浙江沿海的养殖调查,对黑鲷常见疾病的防治进行归纳总结,报道如下。

一、隐核虫病

该病原为刺激隐核虫,属小瓜虫科。虫体卵形或球形,全身表面有均匀一致的纤毛,近于身体前段有一胞口,表膜较厚而硬,身体略小于小瓜虫。

鱼体发病初期,体表可见少量的白点,病鱼表现为烦躁不安,但摄食正常;随着病情的加重,白点逐渐蔓延到全身,甚至鳃上,鱼体受刺激后体表分泌的粘液遍布全身,形成一层混浊的白膜,鳃组织溃烂,摄食量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不摄食,鱼体消瘦,游泳缓慢。

治疗措施有: 使用

0.\"22ppm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连用3天;或福尔马林25ppm浸浴24小时。

二、单殖吸虫病

病原体为单殖吸虫。虫体白色,一般长叶状,有的为椭圆形、圆形或圆柱形,身体较小,具有前、后固着器,体壁由皮层和肌肉层组成。虫体寄生于鳃上,以血液、粘液为食。

1 / 5

被感染的鱼体表现为头部时而摆动,烦躁不安,游动迅速,基本不摄食;掀开鳃盖,肉眼可见白色的吸虫,鳃盖有充血现象;随着病情的加重,病鱼体色逐渐变黑,身体消瘦,同时伴有烂鳃现象。

治疗措施有: 使用

0.\"2ppm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连用3天,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三、淀粉卵甲藻病

病原为卵甲藻,是一种双鞭毛寄生虫。藻体多为球形,显微镜下观察其营养体细胞质浓厚,内有很多颗粒,不透明,多寄生在鱼的鳃部和体表。

鱼体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在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上肉眼可见许多白点,病鱼显得烦躁不安,鱼体消瘦,体色发黑,严重时停止摄食,鳃丝腐烂,鳃盖不闭合,呼吸困难。

治疗措施有:

淡水浸浴5分钟左右,连续2天~3天,每天1次;或90%晶体敌百虫 0.\"2ppm全池泼洒,连用3天~5天。 四、车轮虫病

病原属纤毛虫类寄生虫,虫体以吸盘附在鱼体的鳃丝及体表上,来回滑动刺激鳃丝分泌大量粘液,导致鱼体呼吸困难。同时,由于虫体寄生而使得鱼体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多发生在养殖高密度的水体中,夏季7月~8月是发病高峰期。

防治措施有: 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

1.\"0ppmCuSO4溶液全池泼洒,或

2 / 5

0.\"2ppm敌百虫全池泼洒,可以有效地杀死寄生虫。 五、\"类柱鱼虱病

该病原为长颈类柱鱼虱,雌虫成体寄生在鱼体的鳃丝上,呈灰白色,肉眼可见,虫体由长圆柱状的头胸部和长椭圆形的躯干部组成;雄虫成体较小,呈蚤状。虫体多寄生在鳃丝末端,摄食鳃上皮细胞和血细胞,造成鳃组织严重缺损,腐烂。病鱼呼吸困难,停止摄食,不久死亡。

治疗措施有:

使用福尔马林,在用药前先排掉2/3池水,然后按250ppm~500ppm全池泼洒,经10分钟~20分钟后将池水加满,第二天彻底换水;或使用90%晶体敌百虫

0.\"2ppm~03ppm全池泼洒. 六、烂鳃病

病原为柱状屈挠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此病多流行于4月~10月,夏季为发病高峰期。病鱼游动缓慢,常聚集停留于某个角落,身体消瘦,体表发黑,触摸体表有粗糙感,鳞片不紧密。掀开鳃盖,发现整个鳃部处于贫血状态,鳃丝末端发白,病鱼无法掌握平衡,头部朝下在水中打转,严重时鳃盖骨中间部分的表皮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鳃丝腐烂且带有污泥。多为继发性感染。

预防措施有:

保持水体清新,经常换水,定期使用药物对水体消毒。治疗措施有: 使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

0.\"2ppm消毒水体;或用土霉素5g/100kg鱼体~10g/100kg鱼体制成药饵投喂,连续5天~7天。

七、皮肤溃疡病

3 / 5

病原为弧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鱼体感染初期,体表呈斑块状褪色,体侧出现白色的斑块,多出现在背鳍下方及尾柄部位,摄食明显下降,随着病情的加剧,病灶部位逐渐变大,皮肤溃烂。病鱼游动迟缓,活动能力下降,基本不摄食。同时,病鱼的尾鳍及背鳍边缘缺损发白,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背鳍基部灰白色。

预防措施有:

鱼苗放养前,使用漂白粉彻底消毒;养殖过程中经常换水,以保持良好水质,定期使用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治疗措施有:15ppm~2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5分钟~10分钟,同时水体用溴氯海因、二溴海因或漂白粉消毒,浓度为

0.\"1ppm~

0.\"2ppm,连用3天,或有碘胺类药物100mg/kg鱼体~200mg/kg鱼体制成药饵投喂,连续5天~7天。

八、巴斯德氏菌病

又称腹水病,由巴斯德氏菌引起。病鱼食欲不振或不摄食,离群静止于网箱或池塘底部,不久死亡;病鱼腹部膨胀,内有腹水,肝、肾、脾等器官上有许多白点,肾呈贫血状,脾暗红色;流行于夏秋高温季节。

防治措施有:

池塘大量换水,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或用四环素70mg/kg鱼体·天制成药饵投喂,连续使用5天~7天;用氨苄青霉素20mg/kg鱼体·天~50mg/kg鱼体·天制成药饵投喂,连续使用5天~7天。

在池塘养殖黑鲷常见疾病的防治中,值得注意的事项是:

保持良好的水质,以减少病原的侵入;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用药期间,在每天用药前需换水50%~60%;准确估计药物的残留量,严禁超量用药和在水体中不均匀使用药物而引起黑鲷死亡;由于养殖条件的不同,需要

4 / 5

灵活掌握施药浓度,若鱼体出现反常现象,应及时换水,并采用其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