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的必要性及尝试
广州市铁一中学 蒋茂霞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与新课程要求一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结合学科模块特点,精选并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把推荐读物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巩固、拓展教材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学业水平成绩。
关键词:推荐读物;新课程标准;高中生认知特点
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普遍只给学生推荐教辅读物,以教材讲解和习题演练为主,旨在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然而此种单一的方式并未能开拓学生除课本之外更广阔的视野,也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结果往往是扼杀了学生对政治课程的热情。理论性强本身就是高中政治的特点,假如脱离了生活,限制了拓展和运用,学生就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知识,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然而与各模块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林林总总,学生受认知能力和精力的限制,通常不能作出有效选择。所以教师有必要自身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然后结合学科模块特点,选择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是必要的、可行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与新课程要求一致。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高中政治课程构建了多个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怀抱常识原理走向更广阔的认识天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大大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这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
(二)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准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分配好时间,处理好课外课内的任务;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高中生观察能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对一般性的常识读物已能做到深刻理解;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此外他们的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使我们不得低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望,。
笔者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广泛阅读各类书籍的基础上,于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中做了一些推荐课外读物的实践尝试,与同行商榷。
(一)必修四册推荐书目表
模块 必修1《经济生活》 必修2《政治生活》 推荐读物 1、《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2、《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美)弗里德曼著,中信出版社 1、《政府工作报告》(当年) 2、《政治学是什么》时和兴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社 必修3《文化生活》 2、《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编委会编,吉林出版社 必修4《生活与哲学》
(二)选择依据和推荐理由
1、《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本广受赞誉的经济学普及读本。作者茅于轼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这是一本“家常式”的经济随笔,紧扣生活的日常琐事,阐发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及经济学原理,通俗易懂。学业繁忙的学生,只需片刻闲暇,就可以读上一两篇,有时间再作思考和分析,必能有所收获。
2、《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指出,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生活中我们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总会有意无意地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该书为理性生活提供了基本指南,它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不了解这些,很可能会被生活的洪流所淹没。本书通俗易懂的风格、充满睿智的论述可以成为在经济学迷宫中摸不清方向的学生最好的教学辅导书。
3、《政府工作报告》时政性较强,其内容包括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和当年政府的主要工作。通过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时政,了解社会,加强对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的理解,树立社会责任感;政府的具体工作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政府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教材知识。
4、《政治学是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九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既有基础读物的通俗性,又有教材的系统性。包括诸多学科,每一学科由一位专家撰写,涉及广泛,通俗易懂,属常识性读物,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
5、《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
1、《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孟云剑著,作家出版社 2、《苏菲的世界》,(挪威)贾德著,作家出版社
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此书行文优美,富含文化哲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胸怀,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6、《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一书精心挑选了100余处世界遗产,采用生动的文字叙述与精美的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使读者可以充分领略自然环境的精华与人类文明的结晶之美,极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增长他们的见识。
7、《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是以通俗的故事为背景来透彻引读哲学命题的哲学普及性读物。通过哲理性很强的文学故事,向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解读了生活的哲理和重大的哲学命题,《半知一解》融知识、思考、探险,解谜于一体,将从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开始的艰深奥涩的哲学思想,化解成一个个意趣盎然的故事,既不失哲学的有气味,又能让学生轻松将哲学思维化为强有力的分析思考能力。
8、《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高中生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它不仅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他们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明亮的桅灯。
(三)实践方法、结果及反思
实践方法:1、学生可以在本模块的推荐读物中选取一本阅读,也可以两本都阅读,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而定;
2、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了学生太多的时间而影响了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茶余饭后读上三五页,相互讨论以获得收益。
3、教师要精心备课,把推荐读物与教材内容的教学密切联系起来,落实推荐读物的阅读价值,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常引导学生用教材原理分析推荐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教学中可以常利用推荐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情境,或在推荐读物中找合适的切点集体讨论,以理解、强化教材知识。如《文化生活》模块,在“文化遗产”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请学生交流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一书中最震撼自己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并由此归纳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保护意义;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时,可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
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与《经济生活》模块的内容联系就更紧密了,书中的很多案例都可以在教材里找到相关的原理;而教材中的原理几乎都可以在此读物中找得到相应的案例。
4、定期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
实践结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结果表明,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反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是对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影响更大,有的几乎是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整体态度。
反思:1、在推荐读物选择方面,首先要注意精选,不宜过多。其次注意要选择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不宜推荐专业化的学术类书籍。推荐不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和学识水平的读物,无异于拔苗助长,是垫高求知的门槛而不是打开求知的大门,无助于学生提高兴趣,增长知识。
2、在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
3、最重要、最困难的一点,也是对教师最大的考验,就是要把推荐读物与教学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课内课外相一致。巩固、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07年版.
2. 王玲.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