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4-03-06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辅导

作业1答案

. 一、名词解释; 1、柔性领导P29

所谓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2、不充分授权P58

不充分授权,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3、矩阵式P83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4、文化生态学P132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文化生态学主要分为两大学术派别,一种是“强”式文化环境关系说,另一种是“弱” 式文化环境关系说。 二、单项选择题

. *** Hidden to visitors *** 答:错的。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机制教材中介绍了三种: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 2、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P92

①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

②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党的一元化领导逐步发展为集权化的领导模式。

③1966—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 ④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党在社会主义时期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领导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f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党和国

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为改革领导体制确定了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

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党政领导实行分任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一部分成员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地方各级党委的第一书记一般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事定单位开始试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恢复行政领导的地位,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进行了机构的精简合并与城市机构的改革试点;

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在农村,废除了政社合一模式,建立乡镇政权等。

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政治稳定。 3、简述领导文化的功能。P137' (1)内化功能。

领导文化的内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为个体的行为提供理性支持,提供判断和选择行为方式的内在依据。②决定个体活动的动机和热情。 (2)规范功能。 (3)导向功能。 (4)调适功能。

①在领导活动中调节个体行为。 ②在领导活动中催发个体行为。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1、列举领导的三种功能,并做简要分析。(P18—P20)

2、结合WTO的要求,试述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前景。(P104—P107)

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道德素质P152

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道德素质是领导干部的自身行为的准则和良好素质的一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心和使命感;二是进取心;三是胸怀宽阔;四是公正;五是自身廉洁。 2、非正式群体P191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3、决策树法P239

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一般性方法。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树状图一般由决策点(常用方块表示)、方案枝(常用细线表示,一个方案枝代表一个方案)、状态结点(常用圆点表示)、概率枝(常用细线表示,每条概率枝代表一种自然状态)、结果点(收益值或损失值)几个关键部分组成。2 H% p' S! J% Y5 e8 B0 i. t$ A' r 4、近因效应P274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A、2C、3A、4A、5D、6A、7B、8A、9C、10D+ B 三、多项选择题

1BCE、2BD、3CDE、4ABC、5BC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错P159; 2、P196;3、P285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1、P224—P225;2、P261

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然性影响力。又叫非权力性影响力,源于个人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

2、领导行为方式。是一种具有权威性与结果性的组织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是领导主体以其特定的作风、习惯、性格、态度、倾向、思想和教育素质在特定的领导环境制约

下形成的、对领导客体做出反应并施加影响的基本行为方式。

3、模拟测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能。

4、虚拟政府。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涉及精髓,是跨越时间地址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虚拟政府是在以网络建设,政府与公民互动、垂直整合、水平整合阶段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最终得以公民为中心“一站式”和无缝的公共服务,即公民能够在网站上方便地实现所有与政府打交道的事物。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 3A, 4A, 5C, 6 B, 7C, 8B, 9A,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 ABD 2 ABC 3 AB 4 B C 5 CD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简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思维创新中的作用与关系。

答:从作用看,发散思维在思维创新中拓展了思维主见角;而在创新思维中又必须集中于有价值的东西,设定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收敛思维的作用。二者的关系表现在:在创新的开始阶段,领导者首先要开拓思维的自由度,采取发散思维;而在最终确定创新方案时,则需要以创新目标为核心进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扩散性思维活动,收敛思维则确定了思维关注的方向,明确了创新的目标。任何思维创新都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对立统一。在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在对立中相互转化。

2.请你谈谈有益冲突有哪些作用?(P350页)

答:有益冲突是能够促进组织发展的冲突,如果没有这种冲突,组织就会停滞不前。有益冲突的有益性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群体内的分歧与对抗,能造成一个各社会部门相互支持的社会体系;二是让冲突暴露出来,恰如提供一个出气孔,使对抗的成员采取适当方式发泄不满,否则压抑怒气反而会酿成极端反应;三是冲突增加内聚力,组织在外部压力下反而会更加团结,一致对外;四是两大集团的冲突可以显现出它们的实力,并最后达到权力平衡,结束无休止的斗争;五是冲突可以促进联合,以求共存,或为了战胜更强大的敌人而结成同盟。

3.简述政府与公民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答: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主要

包括政府对居民和居民对政府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如通过建立全国性教育平台,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提供给学校和学生;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等。

第二,电子医疗服务,即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公民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公共医疗账户的情况;查询国家新审批的药品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详细数据,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

第三,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即政府通过电子网络建立覆盖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细情况,加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普及;通过网络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补助,增加透明度;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

第四,公民信息服务,即通过政府网站为公民提供方便、容易、费用低廉的接入政府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的渠道;通过网络提供被选举人背景资料,促进公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通过在线评论和意见反馈了解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改进政府工作。

第五,交通管理服务,即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司机的管理与服务。

第六,电子证件服务,即允许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到有关证书。

第七,公民电子税务,即允许公民个人通过电子报税系统申请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

第八,报警服务,这主要包括盗窃、医疗、急救与火警等,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居民需要向政府报告并要求政府提供的服务等。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1.结合实际论述领导效能测评的原则。

答:测评是对客观存在的领导效能状态的主观反映和认识,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因此测评的基本原则和总要求,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实事求是,即反映与被反映的东西相一致。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 ”这样的一个总原则和总要求的指导下,我们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在测评工作中坚持以下5个原则:

⑴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效能测评过程中,既要测评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分析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客观环境,坚持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

一是要分析时间因素。在评估领导者工作效能时,不能不分析他继任时前任留下的基础以及这些给后任留下了什么影响,尤其在实行任期责任制的情况下;二是要分析空间因素,例如资源、气候、交通情况等;三是要分析人际关系因素。对一个领导者来说,上级组织对他的工作是否支持,给他配备的助手是否得力,他所在的班子结构是否合理,他所领导单位的员工整体素质如何,都会影响其领导效能的取得。

⑵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需要结合起来,即从静态把握动态,从

动态理解静态。

比如考核一个单位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这就是所谓静态考核。但是,这样还不能发现成功与失误的原因所在、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所在。因此必须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回溯领导过程,进一步考察领导者德能表现和勤勉程度,辩证地分析能力与效能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发现领导过程中哪一个环节是成功的,哪一个环节出了毛病,领导者哪一方面能力较强,哪一方面能力较弱。

⑶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原则。就一般意义而言,领导活动总是重追求直接效果的,因此测评工作重视直接效果,一般地说也没错。但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到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两个方面。

⑷定性、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基础,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测评工作的科学化。

⑸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测评领导效能时,需要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在领导效能测评中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有助于领导者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自觉地以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在完成本部门、本组织的任务与目标的同时,促进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政令畅通、上下一心,克服地方主义与本位主义思想,改变“上有政策,卜有对策”的不良局面。

2, 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台湾国民党中央社驻巴黎记者王家松要求参加,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事后周恩来知道了,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新闻联络官说;要警惕王家松在这里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周恩来蹩了蹩眉头对他说,不能抽象地讲警惕,警惕要有事实根据,“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接着周恩来向他分析了蒋介石的基本政策也是坚持“一个中国”和对美国人又投靠又不信任的矛盾心理。然后说,你把人家拒之门外,这于情理不合,也不利于人家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没有根据地说人家是国民党的官方代表,反而给人家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假象。当新闻联络宫认识到自己错了之后,周恩来又教给他补救的办法。

请你根据领导学的原理,谈谈周恩来在处理该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领导艺术。

答: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二节(P339—352)“领导艺术的实现途径”这一知识点,从多角度的原理去分析。本题的答案如下:

第一,体现了周恩来处理该问题时的领导艺术静态美。领导艺术美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善,表现为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即静态美。王家根要求参加日内瓦会议,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周恩来批评道:“不能抽象地讲警惕,警惕要求事实根据,没有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这就说明了周恩来的事实说话,客观、公正的处理问题的领导艺术静态美。

第二,体现了周恩来领导的团体艺术。团队是一群人,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相互配合,相互依赖也相互尊重,在行动上规范一致,并为一个目标或多个目标共同努力。中国代表团赴日内瓦会议,这就是一个团队,而台湾国民党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这是与中国此团队的目标不相符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坚持一个中国,而将王家根拒之门外,正如周恩来所讲的:“这于情理人合,反而给人家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假象‟”。

第三,体现了周恩来领导沟通的艺术。周恩来这所以批评我新闻联络官将王家根拒之门外,是因为你还没有根据说人家是国民党的官方代表,再说,也不利于人家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也就是说,让人家参会后,我们可以了解人家是什么观点和态度,也让人家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更便于我们进行沟通,做好转化工作。通过沟通,使自己团队内部达到思想一致,行为一致。

第四,体现了周恩来领导协调的艺术。所谓协调,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当我新闻联络官认识到自己的错了之后,周恩来又通过自己的领导协调艺术,教给我新闻联络官的补救办法。这都体现了周恩来领导艺术的非凡才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