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
[摘要]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线造型是工笔人物画中最基本的语言,因此,要做好工笔人物画艺术创作,就应该培养好自己用线造型的观念、意识和能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古今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寻找其在用线造型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旨在为如何用线造型,画好工笔人物画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 人物画 用线 造型
一、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用线与造型上的发展变化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经历了先秦时期的早期萌芽,秦汉时期的初步繁荣,魏晋时期的日臻成熟,隋唐时期的鼎盛,五代两宋的变异,元明清的衰微,20世纪以来的复苏和振兴几个过程。
(一)先秦时期
先秦美学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诸如艺术的目的、作用、任务以及创作规律、审美评价等都有所接触。
当时以《人物龙凤图》、《人物奴龙图》这两幅帛画为代表,人物形象准确生动。两幅帛画均以墨线勾描,仅在局部施彩,如在《人物龙凤图》中的女像的唇及衣袖上施朱色。从《人物御龙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平涂以外已经采用了渲染的技法。由此可见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平面装饰性的特点在战国以前就已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人物画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统一了全国,但是仅维持了15年,根据1974年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兵马俑,可以想象出当时的人物画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汉代的主要绘画作品是以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中发掘出土的帛画为代表。帛画分为三段,首先图上穿壁的蛟龙将人间地下两部分连成一体,又通过昂首的龙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景象,使画面三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将墓主画在旌幡的中心位置,并通过跪迎与随从婢仆的衬托,显示出墓主的高贵身份,墓主形象或画成平侧或画成五分之三半侧面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
(三)魏晋人物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玄学,玄学的发展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创作。
顾恺之是被当时和历代极为推崇的士大夫画家。也是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
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并认为绘画中人物形体的美丑对绘画的意义不是最重要的,而传神的关键是描绘眼睛。他擅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所画的人物的肖像,都能以微小的细节衬托出人物的个性、风貌。
(四)鼎盛时期的隋唐人物画
唐代是中国人物画的鼎盛时期,人物画名家辈出,留下了不朽的人物画名作。继承传统又有进一步成就的主要是以下画家:
1、初唐人物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
阎立本擅长人物、工笔写真。在技巧上,他重视人物精神的刻画,用笔有精有细、有松有紧,极富有表现力,用色吸取了六朝盛行的晕染法,成功地把对象的质感和厚度表现出来,他的主要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
尉迟乙僧以擅长佛像和外国人物的绘画著称。他画外国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脱有气概,“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这种铁线描,设色侧重晕染的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对唐代吸取西方画风有很大的影响。
2、盛唐的张宣和周昉
张宣,盛唐时期的人物画家,尤工仕女题材,其作品如《贵公子夜游图》、《宫中七夕乞巧图》、《按乐仕女图》等。作品勾线工细劲建,设色富丽匀净,“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正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周昉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擅长画肖像。他的作品主要表现贵族阶层的生活,作品《簪花仕女图》精细描绘,层层敷色,色彩浓重艳丽,头发的勾染,面部的晕色,衣着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明松软,皮肤的细润光泽,都表现得肖似精彩,表明了当时宫廷人物画有着高度的技巧。
3、晚唐的李真,擅长肖像画,他的唯一存世作品《不完金刚像》是今存唯一的一件绘画唐代密宗法师的写真作品。图中不完全金刚合掌跌坐,目光炯炯,若疑视物,表情既严肃又虔诚,生动地刻画出一个机敏善辩的高僧形象。
(五)酣畅淋漓——变异多样的五代两宋人物画
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内容上注重反映现实生活,技法上力求写实,仍将贵族生活作为主要表现对象。
顾宏中与周文矩同时为南唐画院待诏。顾宏中以画人物肖像著称,现存《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荡不羁的夜生活。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及手的动作都处理得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也反映了他的放纵。
两宋时期,人物画开始从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是从重彩走向水墨,北宋的文人画家李公麟,把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另一方面是在北宋后期出现了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风俗画与可以借古鉴今的历史故事画。
(六)清逸雅趣——步入低谷的元、明、清人物画
元、明、清是人物画的衰落时期,元代人物画的表现多以文人归隐的生活内容为主,在笔墨形式上规唐仿宋,追求温和清雅,单纯静美,仍以“逸格”和“士气”为美学准则。
明代主要画家唐寅,字伯虎。他精于山水、人物、花鸟;他的人物画,多取材于“高人韵事”、神仙故事以及宫伎、歌女等。作品如《东方朔偷桃图》、《猛蜀宫伎图》、《秋风纨扇图》等。在画法上工整巧丽、洒脱飘逸、健拔劲锐、色彩雅致。
清代的主要画家有高其佩,他善于以指作画。手指不像毛笔那样能储墨,必须时蘸时画,线条短促,时断时连。指甲指肉的各个部位触及纸面,常常出现一些特殊意外的效果。“以笔难到处,指能传其神,而指难到处,笔勿能及也”。
二、现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对用线与造型的要求
现代工笔人物画是指1949年以来的工笔人物画。70年代中期以后,工笔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世界范围绘画和现代绘画流派的某些精华,从而形成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手法的新工笔画。
现代工笔人物画对用线与造型的要求表现在:
(一)白描——中国画独立画种和学习工笔画的基础
白描,源于古代“白画”。白描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主要归功于中国画线条的艺术魅力和功能。今天我们把白描练习作为工笔人物画的必修基础课。初学者应从白描入手,通过临摹和写生,掌握用线的基本规律,为日后的白描,淡彩和重彩创作奠定基础。
(二)线条——人的主观创作产物
中国画观念中的线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把立体的物象描绘成二维空间的线条组合,这本身就是抽象化和形式化的过程,是人的主观创造。白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于画坛,是和中国画线条特有审美价值分不开的。中国画的线条与它所描绘的物象之间并不存在依附和摩拟关系。
(三)线描——在线条的变化与统一中奏出优美乐章
工笔人物画以线描为造型手段。初学者不必死记硬背一一描摹,应先总结前
人用线的一些规律:
1、完整性:中国画线描的每一条线都有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运动过程。一条线的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是无限时空的统一体,符合自然界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的客观规律,是千变万化运动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抽象。
2、具体性:线描中的每一条线在运动中显示着自己的特点,各有各自的形态、动势、个性,长短轻重不同,曲直刚柔有异。
3、统一性:在线描中各个变化着的线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笔意不断,气势相边,统一在整体线描之中,在变化中求得统一、和谐,形成画面线条的节奏,旋律。
造型是人物画之首要,没有造型,人物画就不能成立。那么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到底是什么样式的呢?得先了解一下传统人物画的造型观念,比较它与现实人物画造型的不同之处。传统人物画造型强调的是“以形写神”、“意象”造型,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自始至终都不进行直接的人物写生,由画家对对象进行观察、认识、理解之后,用线条造型的方式勾勒平面形象,这是传统文化审美特征的产物。由于这种“尚意”的造型原则,人物画发展到盛唐高峰时,其造型从样式走向程式并成为历史的经典,明清画家沿着这一程式一直走下去,但最后被极大的束缚住了。宋元之时,轻造型重笔墨的文人画兴起,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物画的发展。今天的工笔人物画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和生活,西方艺术的影响使人物画的造型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对面的直接写生成为人物画最基本的训练方式,这种直接写生的方法为研究人、表现人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用线造型是工笔人物画最基本的语言。如果能够把线与造型的形态美结合好,便能充分体现工笔人物画的美感。在造型上工笔画有着广阔的自由空间,线是语言,造型是创造,也就是说用语言去创造,当然语言也可以被创造。创造型必须先有意识,即造型意识。造型意识的人脑感觉物象并能创造形的一种思维,在工笔人物画训练之中培养自己的造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用造型意识去感受、观察对象,并敏感地、本能地处理好画面上形与形之间的关系,使画面成为有意味和具有感染力的形式,这就是衡量你是否具备高素质审美和造型意识的标准。工笔人物画中的造型与形式构成是绘画本体的基础,要画好工笔人物画,就必须培养好自己的造型观念、造型意识、造型能力,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三、结语
用线造型是中国画的根本,在工笔人物画中如何用线造型,如何进行白描写生,是一个难题。要画好白描最根本的问题是要真正的理解造型的线的组织结构是怎么一回事。单线不成型,线与线的有机组合才能够成美的画面。即使素描功夫再好,如不能用线来进行人物写生或是进行创作,这也说明还没有真正理解线的含义。
线可以是轮廓、是边沿,但又不完全是。线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如何才能
把线组织成品味高雅、有情感的形式,这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线条的认识,掌握用线的规律和技巧。传统工笔画中勾线讲究中锋用笔,毛笔含墨浓淡、饱渴适中,落笔、行笔、收笔力量均匀,或柔和匀洁,或瘦硬刚劲,追求流畅自然,意蕴长久,这都是值得我们反复体味的。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线造型风格,这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做得到。
参考文献
[1] 林飞.中国艺术[J].长春摄影出版社,2003年12月
[2] 黄均.中国名家名画—工笔人物画[M],2004年3月
[3] 网文:张晓凌.人物画集.中国人物百年史,2004年5月
[4] 网文:刘晓军.中国人物画基本技法.用线与造型,2004年11月
[5] 网文:曾来.中国工笔画的发展,2004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