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子
“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
` “云山珠水,一城相系” ——广州古城的特色精华 传统中轴线 天河新轴线 历代广州城分布图 设 计 说 明 —— 1 广州“负山面海”, 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山水形态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
广州地处南海之滨,珠江自西向东蜿蜒流经城市,城内白云山、越秀山郁郁葱葱。作为一个具有二千八百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千百年来极富匠心的城市建设形成了广州独特的城市景观,并由此积淀而成丰厚和弥足珍贵的城市文化。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广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修建和改造了大量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现在对于大多数广州人和观光客来说,城市形象总是与雄伟的高楼大厦和毁誉参半的高架路桥联系在一起,正在兴建的地铁二号线将更好地补充一号线,使人们出行通勤更加便捷;东站广场、人民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正在高标准地建设,并得到了与基础设施同等的重视。
然而,广州的老城建设改造,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却进展甚微,并淹没在现代广州建设的大潮之中。我们认为,高楼大厦、通衢大道、宏伟的市政工程只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如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历史名城建设经验所昭示的那样,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质、场所意义、市民性及其与自然条件的互动和依存关系才真正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是名城之所以成为名城的根本所在。本次城市设计的内容------传统中轴线地区正是广州市历史文化与山水城市集中体现的核心。
基于这样的认识前提,我们认为广州市规划局本次组织的设计咨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设计编制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现状,整体引领,以人为本,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明确理想,发展与保护结合。
我们基本设计目标是:理想形态结构的追寻,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化,社区价值和场所性的维系,环境特色和品质的追求。
总的说,我们的设计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试图创造一种相对理想的、与广州现代都市形象相得益彰的传统中轴线空间形态结构和环境,体现未来广州城市的发展追求和公众意志。这种目标和理念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在深入调研分析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谨慎提出的。我们坚信,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城市建设是一项伟大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事业,它需要远期的规划设计意识和长期不懈的向既定方向努力的工作精神。
这份设计研究凝聚了一组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学者和莘莘学子近三个月的心血和辛勤劳动成果,希望能为广州市在传统中轴线地区的未来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
一、 项目背景:
为促进和改善广州老城中心区的更新和建设,塑造充满生机又富有传统魅力的城市空间形态,重视城市传统轴线并促进轴线地区的有序建设,广州市政府暨市规划局决定开展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咨询。
本项目设计范围北起越秀山中山纪念碑,南迄海珠南广场,西到连新路、解放路,东至吉祥路、教育路、泰康路、迴龙路,总面积约144公顷。
二、 区位及背景
1. 广州城的历史变迁: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南海郡尉任嚣在今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上建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始。
•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了南越国,扩建番禺城,城周十里,史称“赵佗城”。
•唐城广州:广州是隋唐时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也是唐代唯一的通海口岸。城市建设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当时城区向西有所扩展,成千上万的阿拉伯商人来广州经商,并居住在北起中山路,南到惠福路,东至解放路,西至人民路的番坊中。
•宋广州城:宋末珠江岸线已推移至一德路、万福路一带,今之高第街、濠畔街、清水濠街宋已有之。广州经济发达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手工业、商业中心和对外通商口岸。公元1072年,广州扩大城区,建成中城、东城和西城。
•明广州城:将宋元时期的三城合一,扩大东城、北城,北面扩展至观音山(越秀山)东北山麓,于制高点建镇海楼(当时北城门楼)。现越秀山上之明城墙,便是扩建的城垣遗址。当时城区扩至珠江,形成后倚越秀山,南临珠江之势。 •清广州城:至清一代,城垣无大发展。
•1918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市政公所拆城墙、筑马路,到1920年广州成为“无城之市”,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骑楼商业街构成了广州新的整体风貌。 2. 中轴线的演变:
传统广州城市中心历经二千八百多年的发展而未受城市剧烈变动和扩展的影响,这在中国传统城市发展历史上是罕见的。从汉唐宋到明清城,城区位置没有大变化,始终沿一条南北中轴线对称发展,北京路在隋唐时已建成北有衙门,南有厅门的城市中轴线,一直持续至今,且为古城轴线。自民国起,随着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碑、市政府、起义路、海珠桥的建设,形成了广州近代轴线。
解放路以西以光孝寺、六榕塔、五仙观等文物景点形成传统文化活动轴。
北京路一线的南越王宫署遗址、古城墙遗址、书院群、大佛寺、也形成一条传统文化活动轴。 因此广义上的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应当是一组自越秀山向珠江发散的轴线束,这些南北向轴线
1
清末明初广州鸟瞰 三十年代广州鸟瞰 同福西路街景 广州近年航片 设 计 说 明 —— 2 保留有不同时期的历史遗存,构成城市传统空间的基本骨架。
但是,在这些轴线群中,只有近代轴线体现了山、水、城一体的空间格局理念。因为近代轴线位居中央、有明确的南北开放空间联系,而其它传统文化轴在形态上都是隐含的。所以我们认为,近代轴线对广州城市形态更具有决定性的驾驭意义。在物质形态上,近代轴线可以成为广州传统中轴线的标志和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的“脊梁”(spine)。
3. 规划用地概况:
本项目涉及的范围属老城区的核心地段,从中山纪念碑至海珠桥轴线南北总长约3.3KM。以中山六路、中山五路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主要包括越秀山公园、中山纪念堂地块、市政府地块和人民公园、中央广场;南段北起中山五路,西至解放路,东至教育路、迴龙路,南端经海珠桥到海珠南广场,南北长约1.7KM。考虑到中轴线的核心地位和与周边地区的环境和形态的整体性,高第街传统街区的完整性和部分文物古迹的相关性,研究范围局部放宽至北京路。
设计范围内有南北向的主干道解放路疏解白云机场交通,向南跨越珠江接江南大道。东西向干道有东风路、中山路连接天河新区和两侧城区,南北向有正在兴建的地铁2号线,东西向沿中山路有地铁1号线。轴线北依越秀山,南临珠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中山路、北京路为市级商业中心,解放路也将建成商业大道,东西向分布有惠福路、大南路、泰康路等特色商业街和高第街传统街区中的商业步行街,商业设施全、购物便利。轴线北端有省政府、市政府和市级机关,是广州的重要行政中心。轴线地段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其中包括镇海楼、中山纪念堂、南越王宫御花园、城隍庙、广州公社旧址、大佛寺、六榕寺、光孝寺、怀圣寺、海珠桥等,是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的重要见证。
越秀山公园、中山纪念堂地块、人民公园、海珠广场绿化环境很好,是市民重要的文化休憩活动场所。
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也是广州重要的滨水景观轴线,展示了广州城历史的变迁和城市面貌的变化。
中轴线地段是广州古城的核心,是现代广州的文化、行政、游憩核心地段,是广州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三、 设计依据:
《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任务书》 《广州市总体规划》 《越秀分区规划》
《广州市广场体系规划》 《中央广场地区城市设计》 《海珠广场地区城市设计》 《海珠南广场地区城市设计》 《北京路城市设计》 《解放路城市设计》
第二部分 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对给定设计范围以及我们认为与项目密切相关的放大范围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基本摸清了传统中轴线及其周边地区的资源潜力、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我们本次城市设计的要点。其中传统中轴线调查研究分析报告已另用附件形式表达。 一、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多数市民对传统中轴线并未形成共识,定位不明; 2. 山、水、城空间格局不明显; 3. 交通系统和结构不尽合理; 4. 市民空间缺少;
5. 地段内建筑形态凌乱,高层建筑布局缺乏章法; 6. 街区环境较差,社区氛围不够积极; 7. 城市环境细部和街道建筑小品考虑不足; 二、 传统中轴线现状调查和分析: 1. 传统中轴线存在的问题:
•特色不明显:广州市民和旅游者都未能明显感觉到这条轴线。起义路与古城其它道路没有明显的区别;功能定位不明,气氛比较萧条和冷落。整个区域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活动使用的可达性尚有欠缺。市民心目中意象不明,无轴线连贯印象。
•行为不连续:从中山纪念碑至海珠桥,不论步行或车行都很难从南到北体验轴线。对于步行者来说,应元路、东风路、中山路东西向道路不断地打断步行路线,现状东风路中间交通护栏隔开上下行车流,人行天桥远离轴线。由于交通组织未考虑中轴线空间秩序,机动车更不可能从北到南穿越轴线地区。
•绿地功能不连续:轴线北段越秀山公园、纪念堂地块、人民公园绿化环境较好,但互相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应元路分开了越秀山公园和纪念堂绿地,市政府人大和东风路隔开了纪念堂绿地和人民公园;纪念堂绿地四周有围墙封闭管理,也未形成对普通公众免费开放的休憩场所。
轴线南段起义路沿街有中学(华侨中学)、大学(广州教育学院)和机关(公安局)、文物单位(广州公社)、商店、高层商住(侨力大厦)、商办、宾馆(广州宾馆)等,沿街建筑功能连续性差。
2
2. 山、水、城、绿化和生态问题:
山与城 城与水 东风路 临时停车场 设 计 说 明 —— 3 “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是对广州古城山、水、城一体格局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古人“负山面海”、“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州城市千年不衰的基本保证。
广州全年主导风向频率北向占半数,但大风主要来自东南向,尤其以夏秋之际东南风为主。白云山、越秀山是广州城的市肺,为市区输送新鲜氧气,涵养水源,改善地区小气候。
但是,虽然广州有山有水,今天却行不见山,游不见水。 现状城区建筑正向越秀山脚滋生蔓延,蚕食山脚缓坡绿地。尤其是传统中轴线起点应元路一线,不少路段已被建筑占据,看不见绿色山体,山与城相互依存关系已经非常脆弱。
海珠广场为传统中轴线的终点,该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建筑布局具体反映了水与城的相互关系。现状岸线绿化用地太少,高层建筑有沿江一字排开之势,不论是从景观和城市主要风向考虑都不合适。海珠广场与珠江之间的联系则被滨水机动车道所阻隔。现有滨水步道不仅狭窄,而且平铺直叙,缺乏序列和高潮。
珠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母亲河”,珠江的岸线变迁记录了广州市区的发展进程。珠江江面晋代曾宽达1500米,唐代变为1400米,宋代900米,明代700米,清朝为500米,到今天珠江最宽处约400米,最窄处仅180米。珠江岸线的自然淤积和人为破坏问题今天已经迫在眉睫。同时,10多年前,珠江还是一条碧绿江河,可现在老百姓连吃鱼都不放心。根据国际滨水区改造开发经验,如果水质不加以改善,滨水地区的公众市民性和亲水性是难以实现的。
老城区居民多,建筑密集,普遍缺少街坊绿地。由于高强度的城市活动,形成“热岛效应”,影响居住环境的热平衡。
3. 交通系统:
老城区交通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本身交通规划的问题;二是交通规划与城市环境景观的配合问题。
(1) 道路交通:设计范围内涉及城市主干道三条:东西向有东风路,红线50米,中山路红线36米,南北向解放路红线42—45米。现状道路车流量很大,高峰时段,中山路(未全线拓宽)堵车严重,尤其是与北京路交叉口。解放路为新拓宽的南北向主干道,高架方案主要解决车流问题。由于解放桥有收费站,车过珠江南岸仍须接到江南大道。现状过境车流主要从一德路经海珠桥过江,加大了海珠广场的交通压力。
设计范围内其它道路没有明显的分级定位。现状吉祥路、连新路由于东风路交通栏隔离,北段交通量很小,南段交通量较大,以公交和小型机动车为主。
起义路目前是单行线,不算拥挤。与中山路交叉口因地铁施工,路面收窄,堵车严重。
教育路、西湖路、惠福路、大南路车流量一般。西湖路与北京路交叉口常堵车,部分原因是广百地下车库入口缺少回转空间而占用城市道路。
东西向的沿江路和泰康路车流量很大。
(2) 公共交通:设计范围内涉及公交线路约70多条,公交站场严重不足,设施落后,线路网点设置不尽合理,同时停靠15条以上公交线路的站点有十几处。高峰时间公交车站成为马路的囊肿,公交车进站难,出站难,乘客上车难,尤以海珠广场站问题最为突出。
(3) 停车设施:设计范围内公共停车场地严重不足。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多未对外开放,目前集中的公共地面停车场有三处,多为临时用地。部分路段(教育路)占用路面停车,摩托车、自行车停放一是占用沿街人行道,二是占用街巷、里坊空地,干扰居民出行,高峰时间堵塞街坊。
(4) 标识系统:城市交通标识系统不够完善,缺少整体设计,容易增加交通矛盾。
4. 建筑形态:
现状设计范围内建筑形态和布局问题突出,缺乏统一的规划,且建筑风格各异,空间环境的总体性和协调性较差。高第街传统街区多年来缺乏规划管理,插建了不少大体量建筑,破坏了原有的空间结构,与传统街区清晰的肌理形成鲜明的对比。
建筑与道路结合的问题很突出,不少建筑物压在了道路红线上,甚至占据了城市道路转弯处的视距三角形。
街区内建筑以住宅为主,大都破旧,间距不够,有很多“握手楼”。很多住宅虽是高层,却缺少电梯等设施。高层建筑布点缺少研究,原分区规划控制在起义路西侧60米内禁建高层未能控制住。现状起义路两侧高层有:百汇广场、西湖路口的民政大厦和一未完工的高层、侨力大厦,给起义路全线道路线形的拓宽整治带来困难,也影响起义路的街景和空间尺度。尤其是民政大厦板式高层的大体量阻碍了从越秀山通过轴线南眺珠江的景面。
越秀山周边街区建筑形态未考虑与山体的协调关系,中旅商业城等高层建筑体量太大,与现状街区空间关系不好。
5. 文物古迹和重要建筑:
设计范围及周边地区主要文物古迹和重要建筑见下表: 广州虽是二千多年的历史古城,但代表古城的东西太少,公众不易感受到古城的历史文化氛围。现状文物古迹和重要建筑周边环境较差,缺少保护距离。整体性差,周边建筑体量、风格不够协调。各景点散落在旧城区中,市民和旅游者可达性差,相互之间缺少联系。
原有的骑楼商业街缺少整体连续保护,因局部地块大尺度新建筑的出现,打破了原有街道的连续界面和特色空间格局。
3
市政府 广州公社旧址 设 计 说 明 —— 3 中山纪念碑 人民公园 设 计 说 明 —— 4 设 计 说 明 —— 4 保护的级别 名 称 地 址 建成年代 南越王公署 中山四路 西汉 国家级 秦造船工场遗址 中山四路316号 秦汉 光孝寺 光孝路29号 1924年 广州公社旧址 起义路 清末 石室(圣心堂) 一德东路 1888 六榕寺 六榕路 1097 镇海楼 越秀山 1380 药洲遗址 教育路 917 南越王墓 象岗山 西汉前期 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1374 省 级 惠福西路 怀圣寺光塔 光塔路 明代城墙 越秀公园内 1380 中山纪念堂 东风中路 1931 中山纪念碑 越秀山 1929 “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越华路小东营 清末 广州解放纪念碑 海珠广场 1959 庐江书院(何家祠) 西湖路流水井29号 1808 大佛寺 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 1663
市 级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 北京路 1915-1919 城隍庙 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 清 三元宫 应元路 东晋 海员亭 越秀公园内 1932 越王井 应元路 西汉
中央银行大楼 沿江路 20年代 许家祠 高第街 海珠桥 1933 海珠广场 五羊雕塑 越秀公园 1957 广东科学馆 连新路 1958
重要建筑 广东贸易中心 海珠广场 1959 广州宾馆 海珠广场 1968 人民公园 府前路 1918 传统骑楼商业街 北京路上下九等 20年代 大小马站书院群 西湖路大小马站街 清
6. 建筑功能和街道性质:
中轴线北段建筑以行政楼、机关为主,中轴线南段街区中建筑以住宅为主。起义路北段除住宅外,还有机关(公安局、民政大楼)、学校(华侨中学、广州教育学院、回民小学等)大型公建(中旅商业城、百汇广场、侨力大厦等)、文化设施(南方剧院)。
起义路南端除住宅外,沿街商业建筑较多。大德路以南展览馆地块和五仙门发电厂地块中有大型批发为主的商场。轴线地段中起义路性质很模糊,沿街商店散布以锦旗、舞台用品、服装、饮食店等,不是主要的交通道路,商业气氛也不浓。北京路市级商业中心街道繁华,解放路现状
以交通为主,只有部分路段有连续的临时商业店铺。中山五路因地铁施工和在建工地的影响,未恢复商业气氛。
轴线地段中有不少特色商业街:大新街为象牙雕刻画瓷街;惠福路以五金、无线电配件为主;大南路以鲜花、布艺、灯饰为主;高第街以日用百货为主;江南大道为婚纱一条街;泰康路为建材五金一条街;北京路、西湖路、教育路、小港路有夜市。
7. 开放空间和绿化:
轴线地段内开放空间系统级差也不合理,除了越秀山公园、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海珠广场等市级大型开放空间外,街区中型开放空间几乎没有。尽管建筑稠密,市民利用街巷节点,植以花草藤蔓,营造了一些小型室外公共活动场所。
除中山纪念堂封闭管理外,越秀山公园、人民公园和海珠广场绿化良好,是市民的主要的活动场所。广州气候温暖,适宜室外活动,从早到晚,公园广场使用频率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作为开放空间,轴线地段尤其是南段,街道空间环境较差,机动车交通量大,污染严重,人行道被自行车、摩托车占用。
西湖路除了夜市外,每年春节的花市也是广州重要的民俗活动。
8. 城市景观:
作为传统中轴线,城市景观没有形成明显可感知的传统意象。轴线北端问题主要是轴线起点的空间意象不鲜明。连新路北端越秀山脚处建筑杂乱无章,多数多层住宅见缝插针,严重遮挡山体景观,吉祥路北端也与之类似。市二中教学楼和城建展览馆也遮挡了越秀山景观,使人感受不到越秀山绿楔对于广州城区形态和生态的重要性。
轴线南段主要是起义路现状景观缺少特色,缺少对人活动的支持,气氛比较冷清,沿线缺少标志性景点。海珠广场周边原有建筑质量好,与绿化组成的城市景观较好。滨江路景观较好,沿江路看珠江南岸景观缺少主题,景观单调。
轴线地段的夜景也没形成整体意象,除人民公园夜景照明较好,其它部分缺少照明设计,尤其
4
人行道铺地现状 解放路规划平面 北京路步行街规划平面 海珠广场规划平面 海珠南广场规划鸟瞰 设 计 说 明 ——5 是起义路夜晚很萧条。广州市民有夜间“出街”购物、休闲的习惯,改善夜间光环境能支持人的活动,振兴轴线地区。
9. 环境小品:
设计范围内人民公园和纪念堂地块环境较好,其余部分城市环境细部和街道建筑小品考虑不足。人行道铺装简陋破旧,图案色彩也缺少整体设计。调查结果表明,街道小品和设施缺乏且分布不均匀。
第三部分 相关研究评述
一、 解放路特别意图区规划
作为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0条南北向城市快速干道,解放路承担着白云国际机场的疏解任务,且在拓宽前就是一条颇具岭南特色的骑楼商业街。解放路重建规划的定位是城市快速干道和商业大街,结合现状解放路重建规划以迎宾馆为界,北端以交通为主,南端以商业为主,中山路——大德路沿街地段进深小,报建方案以商住为主,大德路至珠江段以高级写字楼、宾馆为主。规划在迎宾路南至大德路段建设二层公共步行系统,大德路至珠江段以空中连廊和过街天桥为主。
通过对解放路重建规划与传统中轴线相关部分研究,我们认同: 1. 传统中轴线不宜按商业街样式改建;
2. 惠福路、高第街把解放路与北京路商业联系起来,大德路南以商业为主,加强六榕寺与解放路的联系。
解放路重建以下几点值得传统中轴线设计时注意:
3. 由于交通组织需要,解放路拓宽改变了旧城骑楼商业的空间格局,此作法不宜推广;
4. 大块商业垫层上建高层的开发模式,容易形成超级街区,与旧城格局反差过大,北美经验和北京东方广场的案例说明这一模式是不可取的;
5. 从旅游线路组织的角度,规划也应考虑解放路与光塔、五仙观、石室、六榕寺等观光景点的关系;
6. 分区规划规定解放路为高密度多层区,由于以地补路,形成高层高密度的城市更新态势。 二、 北京路规划:
北京路规划范围北至越华路,南至珠江沿岸,东侧从北向南分别从仓边路和文德路为界,两侧从北到南分别以吉祥路、教育路、迴龙路为界,总面积95公顷。
北京路地区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市级商业中心,城市设计确定北京路北段(应元路至大南路、文明路口段)为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南段(大南路、文明路口至沿江路口段)为商业高峰时间内仅公交车通行的公交优先商业步行的原则。
肯定:
1. 城市商业中心地区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居住人口,以平衡地区活动的昼夜差别,使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可缓解大量居民外出导致长期形成的社区网络解体;
2. 北京路规划为步行街,加强教育路南北交通功能; 3. 保留传统商业骑楼街的空间格局,并强调接口连续性;
4. 结合防洪将堤岸的标高提升到+7.8米,满足总体规划中二百年一遇的防汛要求。 5. 39中搬迁至北京路东 改进:
1. 地价高,开发强度大,北京路规划绿地所占比例较难提高;
2. 高第街、财政厅、南越王宫署、大小马站书院群、大佛寺等文物古迹的相互关系缺乏系统考虑;
3. 妥善处理旧城建设和历史保护的关系,避免大拆大建,形成超大的建筑体量; 4. 商业宜延续广州以街和近代骑楼为主的空间形式; 三、 海珠广场城市设计:
设计范围:东起迴龙路,西至解放路,北起大新路与高第街,南至珠江。本项城市设计包括海珠广场近期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和远期城市设计。
肯定:
1. 解放军雕像为海珠广场的视觉焦点,是区域的开放空间控制核心,应保持现有的自然开放,以绿地为主的空间效果;
2. 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3. 标志:心形图案的保存;
4. 结合地铁站建设地下步行系统。 改进:
1. 已报建建筑形体、大都市广场、侨光西路西侧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欠考虑; 2. 海珠广场与江面的联系仍被交通性沿江路阻碍;
3. 海珠南北广场及其与珠江的关系应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 4. 高第街传统街区的价值必须重视; 5. 维新横街开放空间气氛好,应保留。 四、 海珠南广场城市设计:
该城市设计重点是海珠桥南桥头绿地和绿化广场,实际研究范围扩大到东起小港路,西至同庆路,南起同福东路,北至珠江沿岸,总面积约30公顷;
肯定:
1. 江南大道北婚纱街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场所感,现状绿化和街道尺度宜人,空间格局宜保留;
2. 设大规模绿地以补旧城中心区绿地的不足
5
改进:
1. 绿化广场被交通分隔成四块,整体感稍差 2. 滨江路阻碍了海珠广场与珠江的联系;
堪培拉城市中轴线 华盛顿城市中轴线(麦克米兰规划) 华盛顿城市中轴线 1巴黎城市规划 1巴黎香榭利榭大道与沿街建筑关系 设 计 说 明 ——6 3. 建筑体量和尺度及形态上的相互关系尚需在城市设计层面上来优化和调整;
第四部分 城市设计对策
一、 项目编制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1. 贯彻整体优先原则,并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突出强调广州山、水、城一体的空间整体格局;
2. 文脉整合原则:深入研究传统中轴线(群)与相关的文物景点和历史街区,突出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文化历史内涵的场所相互之间的整合关系。
3. 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和手段,更新开发与保护继承相结合;
4. 立足现状,理念先行,适度超前原则:即设计既要考虑与规定的现行城市规划程序有机结合,尊重已研究或正实施的相关城市设计项目,做好衔接和深化工作,又要突出体现传统中轴线在未来广州建设发展中应该呈现的理想空间特征。
5. 注重系统性和先进性,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建立体系;
6. 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注重社区文化保存和延续、多样性、人的尺度、社区场所感等,一直是人类都市理想的基础。这些恒久的价值应以一种新的方式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形成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城市模式。 二、 项目设计的总体构思和规划结构
广州建城二千多年,城址中心位置始终未变,并以传统中轴线为核心向周边拓展。由于城市人口增长迅速,老城人口密度加大,生活环境恶化。为缓解老城人口,规划城市向东向南发展,在天河形成新的城市轴线。传统中轴线,新城市轴线和珠江轴线确定了现代广州城市的基本空间格局。广州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保护旧城格局:“强调广州旧城与自然山水的依托关系,保护由南湖乐园经白云山至越秀公园的白云山山脉,通过越秀山峰上的中山纪念碑将南北走势的白云山脉与旧城传统轴线连为一体。城市传统轴线南端海珠广场作为珠江两岸风景河段保护控制区的核心景点。城市传统轴线东西两侧规划有解放路高架步行区和北京路高架步行区,共同构成广州旧城空间结构的核心”。
本项目设计遵循总体规划的原则,以现状调研分析成果为基础,确立了以下总体思路和规划结构:
1. 从历史文化名城角度,突显“云山珠水,一城相系”为最主要特色的传统中轴线精髓。设计重点是通过对旧城核心区的梳理整治,突出传统中轴线的统领作用,致力于弥补和重塑从越秀山景区一直到珠江滨水区的步行观光、绿色开放空间和建筑形态的连续性。
2. 从现代广州城市的角度,设计重点强调突出传统中轴线的特有肌理形态和历史氛围,与天河城市新轴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时空的变化和城市的有序发展;
3. 设计确定以中山纪念碑到海珠广场这一近代形成的中轴为核心,结合北京路为代表的古代轴线和解放路西侧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筑形成的轴线,形成南北向并互相依存的轴线群。
4. 保护体现古城形态从北向南扩展特征的东西向路网和建筑形态格局,对旧城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进行整合,使整个旧城格局清晰可辨,并突出其鲜明的公众性和高品质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5. 加强市级商业中心第十甫、上下九、北京路步行商业街经由传统中轴线的空间和行为联系,并明确传统中轴线北段(中山纪念碑——中山路)以纪念、行政为主,南段(中山路——海珠桥)以游憩、休闲、商务为主的功能格局。
6. 轴线延伸:北段主要控制越秀山至白云山一带的建设,严禁新建项目侵占山体绿地,逐步拆除山坡、山脚与游憩无关的建筑,保护绿楔的完整。在山脉制高点上点缀景观建筑,通过与电视塔、中山纪念堂的联系,使传统中轴线向白云山脉延伸。轴线南端,加强江南大道的绿带建设,结合海珠南广场建设和地铁站建设,强化海珠南广场、江南西路和江南大道交叉口节点,通过江南大道和云桂涌把传统中轴线意象向南延伸至小港公园地区。
7. 起义路定位:
(1) 山、水、城格局的联系中枢; (2) 观光林荫大道、礼仪大道
(3) 突出历史内涵、文化品位和传统价值; (4) 休憩型商业区;
(5) 介于步行与公交优先的机动车道路之间。
三、 土地利用
1. 轴线北端范围包括吉祥路、连新路到北边越秀山公园,其中中山纪念堂地块、市政府办公楼地
块、人民公园(包括南广场)已经形成,经规划确定了比较固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连新路西侧地块和吉祥路东侧地段已基本定型,以办公和机关用地为主。
2. 起义路地段现状总的以居住用地为主,沿街一层基本为商业。起义路地段更新总体适当降低住
宅用地的比重,提高商业、商住用地的比重,调整并扩大现有中小学校用地,降低建筑密度,增加绿化、广场用地,改善环境品质。同时,通过调整和置换部分单位用地和出入口方向,使起义路沿街界面更加连续,旅游、礼仪、休闲等主导功能更加突出。
3. 海珠广场景区规划仍以绿地为主,周边以宾馆、商务用地为主,但广场空间设计地上地下综合
利用,交通组织等结合本次设计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并突出强调了广场与珠江之间的空间和步行人流的连续性。 4. 地下空间利用问题:
6
设 计 说 明 —— 6 旧城轴线分析 步行系统的连续 设 计 说 明 ——7 在有限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城市建设中的开发行为、商业行为、公众行为等等都可以表现为空间争夺行为。必须经过变革传统的以二维平面规划为特征的土地利用观念。建立以空间效率为核心,在三维空间中化解利益矛盾,综合平衡的新理念。在发展地上空间的同时,适时开发地下空间,并且应改变以全部建筑单体为限,独立建设地下空间封闭式行为。提倡多种开发策略并存的系统化概念,以求得城市地面上下部空间协调发展的格局。
根据本次城市设计研究范围内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要求,广州市传统中轴线相关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宜采用重点地段成片联合开发,结合地铁站建设适度开发,以及地铁结合建筑单体开发三种方式并存的多元策略,以地下浅层空间开发为主,构筑系统化的地下空间发展计划。其中海珠南北广场地段的土地利用矛盾最为明显,应积极引导该地段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联合开发,形成较为完整的立体化空间网络。人民公园地段结合地铁2号线和5号线地铁站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地下交通换乘体系,并适度开发商业空间。中山纪念堂西侧连新路地段结合地铁站建设,综合考虑延伸地下人行步道,跨越东风路,以保障南北向步行行为的连续性。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的其余地段一般宜结合建筑开发构筑地下空间。与此同时,地下空间开发应贯彻如下主要策略: (1) 在地下浅层(1—2层)内提供尽量多的公共活动空间,将地上的部分开发容积转移地下,改
善地面空间环境质量。同时谋求地上、地下、公共步行空间的系统连通,提高地下空间的开放、通透程度; (2) 地下停车库应尽量连通建设,避免独立设置难以克服的坡道重复占地的弊端,提高设施利用
效率; (3) 地下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以建立有明显可识别的意象形态为前提,并应强化地下空间的标识
系统; (4) 积极利用不同规模下沉式广场,建筑骑楼的敞廊、中庭等公共空间连通步行路线在地上、地
下之间的转换。 四、 交通与停车
本项目设计的交通组织以分区规划路网为基础,局部加以调整,主要措施如下: 1. 第十甫,上下九路(路板11米,红线18米),原交通规划为30米宽城市次干道,并连接大德路,直切起义路,并横穿高第街街区至北京路、泰康路。现任政府决定保护上下九骑楼传统风貌,故不会拓路拆骑楼。因此高第街更无理由单独设路。此路如开出来对广州古城区形态破坏极大,是出于单独考虑交通功能的方案,设计应予以调整。
2. 起义路、教育路等路段规划道路红线与现状有较大出入,按红线拓宽比较困难。起义路定性为游憩林荫大道,以公交、步行、自行车为主,从原分区规划的次干道改为支路;
3. 西湖路向西延伸,加强与怀圣寺的联系。同时也改善了原街区南北长达500多米的交通组织。
4. 解放路为城市南北的主干道;起义路以公交、步行、自行车为主;北京路规划为步行商业街;教育路交通功能必然要加强,规划拓宽道路至红线26—30米。教育路向南穿过高第街区延伸至泰康路,为保持旧城形态,教育路、高第街路段拟建骑楼至人行道边,在不影响道路能力的前提下,缩小街道尺度与老街区协调。
5. 为加强海珠广场与珠江的联系,及保护五仙门电厂历史建筑滨江立面,设计把沿江西路经海珠广场路段改至地下一层,东出地面接八旗二马路。原侨光路和侨光西路改为步行广场,广场周边建筑从迴龙路和解放路组织机动车流线。只有华厦宾馆尊重目前现状,划出特定路线范围供其机动车出入。
6. 由于同样的考虑,海珠南广场也把滨江路段改地下穿行,南华中路和南华东路在南广场部分改成以海珠广场为核心的圆弧线型,加强海珠南北广场的联系。
起义路的定位决定了不允许大量机动车通行,结合分区规划,在起义路西侧街区中分散设置公共停车场,主要从解放路和教育路进出。不过多设置公共停车位,保证轴线核心地段的环境品质。
地铁二号线建成以后,沿起义路公交线路会大大减少。交通问题的重点是人民广场和海珠广场两个地铁站与公交站的换乘组织。人民广场已定方案为地下一层公交站,本方案结合沿江西路的下行,也在海珠广场地下一层设公交站场,和地铁站组成立体交通枢纽。
五、 步行系统
传统中轴线未形成共识的一大原因是行为不连续。本设计着重改善步行系统,使轴线从北到南连成一体为市民和旅游者提供环境优美的、景观感觉丰富的、连续的步行街道系统。
主要问题一是改善步行空间的环境品质;二是如何连接被城市交通阻碍的步行道。设计把市政府地块建筑内收,东西两侧留出25米的步行景观林荫道,这样加强了人民公园与纪念堂地段两大步行区的联系。沿起义路缩小车行道,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扩大,这样设计增加了步行区域。高第街步行街保留,通过有机更新,配合起义路、教育路入口广场建设,改善原有步行环境,并加强与北京路步行街的联系。越秀山为轴线起点,为避开应元路的交通影响,结合原登山步道标高,架设对称的两座宽体景观人行天桥,把越秀山与纪念堂地块联系起来。
东风路红线宽50米,城市Ⅰ级主干道。如果考虑优先步行,东风路从地下穿越一是工程造价高,二是还必须留有两车道供人大和纪念堂入口使用,影响总的通行能力,与步行仍有交叉。如果考虑在纪念堂地块和市府地块架设人行天桥,影响东风路与吉祥路、连新路交叉口欣赏纪念堂和越秀山的景观面,最后我们利用地铁2号线设有中山纪念堂站的机遇,采用地下人行过道的方式组织步行路线。为改变一般地下步道的缺点,在通道出入口结合室外环境设下沉式小广场,自然过渡标高;二是加宽地下通道,在通道两侧设旅游纪念品等特色小商店,改善地下步行环境。
中山路红线36米,利用公园前地下公交换乘系统联系中山路两侧的步行区。沿江路下沉后,海珠广场成为纯步行区,与珠江面的联系更加紧密,步行环境有很大改善。
除了地面步行系统外,结合解放路商业街二层步行系统的规划,起义路南端地块(展览馆地块、
7
连新路北望越秀山 海珠南广场透视 沿江路透视 大新广场透视 设 计 说 明 ——8 大新广场地块、五仙门发电厂地块)也考虑了二层步行系统,加强此区域的商业联系和行为的整体连续。
六、 高度控制和高层布局
实体的建筑形态是城市景观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强化中轴线的空间格局,整体建筑形态的控制至关重要。从单体建筑角度看,涉及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从街区建筑群来说,涉及控制由单体建筑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的街区建筑肌理,其中建筑高度控制是主要问题。
中轴线地段建筑高度控制和高层布点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从越秀山至海珠桥景观视廊; 2. 文物古迹的保护控制范围; 3. 主要交叉路口的景观视域控制; 4. 街道的广场适宜的空间尺度;
5. 土地利用和开发的可行性、经济性。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 越秀山坡拆除与景区无关建筑,新建建筑控制为低层景观建筑。 2. 应元路至府前路、吉祥路和连新路新建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以突出中山纪念堂和市政府。 3. 人民公园尺度大,东西现状建筑已形成一定高度的连续接口,结合现状,人民公园东西接口建筑高度控制在50米以下。
4. 起义路沿街控制为15米以下三至四层骑楼建筑,骑楼后街区内建筑高度控制为24—32米。 5. 高第街传统街区有机更新,沿高第街步行街,建筑高度15米以下,街区其余建筑不超过24米。
6. 海珠南北广场为商务旅游区,建筑为多高层混合区,高度不作控制,主要注意体量。
7. 高层建筑主要结合商业街道和沿江商务区,沿中山路、解放路和教育路东侧,海珠南北广场布置。
七、 旅游观光线路组织
广州古城也有不少古迹文物,散布在新旧建筑混杂的街区内,缺少整体联系。本项目把旅游景点的串连和观光线路的组织作为构思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来强化传统中轴线意象。
旅游线路组织主要以南北传统中轴线为核,通过东西向通道连接北京路和解放路传统文化活动轴,形成骨架,串连中轴线地区的文物景点,改善沿线地区的开放空间和绿地环境。同时,也注意沿线街区传统空间格局和氛围的保留,构成各种文物和纪念性空间的基质,完整地再现传统城市的肌理和风貌。
从越秀山到海珠桥作为传统中轴线的代表,主要连接的是近代文物和重要建筑,轴线起点越秀公园内有中山纪念碑、海员亭、黄兴将军墓、镇海楼、五羊石像、三元宫等,向南有越王井、广东科学馆、中山纪念堂,国民政府遗址、市政府、广州公社旧址、人民公园、广东展览馆、广州宾馆、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桥等。顺着北京路传统骑楼商业街串连的主要是古遗址和文化景点。从南到北主要有南越王宫御花园、宫署遗址、秦造船工场遗址、城隍庙、省财政厅、大小马站书院群、大佛寺、高第街传统街区、天字码头。
解放路西侧以六榕路南北线路为主,串连南越王墓、六榕寺、光孝寺、怀圣寺、五仙观和圣心堂。
东西向传统文化活动轴的联系主要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加强现有东西向道路的绿化效果和传统文化的空间氛围,引导游客从南北中轴线向两侧探寻;二是结合现状条件,打通中轴线与东西景点的步行联系,使游人通过标识系统,在中轴线上感知两侧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进而能顺着指示路线到达周边景点。
八、 景观设计
尽管人们不一定会从越秀山一直走到海珠南广场,但人们日常生活的片断体验会形成中轴线整体形象的感知。因此,中轴线整体空间序列和景观连续性设计非常重要。本设计通过连续的步行系统,建筑形态的控制、绿化环境的强调和外部空间的系统设计,形成了景观变化有致、感受丰富的空间序列。
从越秀山中山纪念碑起,从碑顶可俯瞰传统中轴线区域全景。全景浓缩清晰地表达了山、水、城一体的理念。把山、水、城连成有机整体的绿色图形在全景中成为突显要素。从北向南,浓浓的绿象来自白云山脉,从越秀山流淌下来,直至珠江边。又如小溪,向南延伸至小港公园。全景中的建筑要素为配合理念的表达,也形成了清晰的界面、街区、标志点。轴线北端大片绿地两侧的建筑形成整齐的界面,限定了绿地的形状,也突出了绿地中中山纪念堂和市政府的纪念性。轴线南段,起义路两侧,界面连续完整的街区强化了起义路空间线性特征。海珠南北广场周边的建筑形态强化了中轴线结束点的形象。尤其是南广场最南端两栋对称的超高层建筑,既是轴线强有力的结束标志点,又成为轴线向南延伸的新起点,与越秀山中山纪念碑形成南北呼应之势,也提供了从南向北俯瞰中轴线全景的视点。
登高远望,统揽全局。而近地步行,一幅幅舒展生动的连续画面,又给人以另一番感受。在中山纪念碑统揽山顶城市风光,穿过浓密的越秀山树林拾级而下至应元路绿化景观步桥,来到空间开阔、绿草如荫的中山纪念堂庭院。顺着浓荫下的步道南行,通过下沉小广场,穿过东风路地下通道,来到了市政府一侧。25米宽的步行区中,花坛、座椅、路灯营造了尺度宜人的休憩环境,步道一边市政府建筑的柱廊和对外服务的窗口也体现了政府的民主形象。而行至人民公园,从早到晚不断的人群和各种各样的活动成为主要景观。顺着中央广场轴向南望可看到起义路起点的标志雕塑。
进入起义路,首先感觉是一条林荫大道,而两侧建筑台阶状跌落,屋顶栽植强化了绿化效果。加宽的步行区和小广场为两侧特色商店、休闲茶馆的活动提供了延伸空间,也活跃了起义路的气氛。
8
枫香 南美蟛蜞菊 炮仗花 中轴线标识设计 设 计 说 明 ——9 起义路以广州公社起义旧址为代表,沿线设置的反映近代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雕塑,使人们感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解放军雕塑是起义路重要对景,也暗示将进入海珠广场。海珠南北广场大规模的绿地和高层建筑限定的大尺度空间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尤其是在海珠桥上,脚下的珠江轻诉过去,海珠广场陈述现在,而南广场展现了未来的图景。作为传统中轴线的终点,海珠桥成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结合点。
起义路是以近代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观光林荫大道,兼有礼仪性。而高第街展现的是以传统文化为特征的市民生活景观小尺度的街道,变化丰富的建筑立面和鳞次节比的喧闹店铺,配合以传统装饰纹样的铺地、灯具、小品等设施,使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继续。
夜景设计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在面上注重整体性格的把握,抓住传统文化和休憩空间这两个特点,营造柔和、恬静的气氛。慎用多彩霓虹和闪烁光源,照度也不可太高。在线上,重点强调起义路的连续性和线性特征。夜景设计最大的优势是景观强调的处理自由。轴线地区,夜景设计重点强调标志性景观和节点,主要是中山纪念碑、纪念堂、市政府、起义路入口标志、广州公社、华侨中学图书馆、大新广场和高第街入口,解放军雕像和海珠桥以及南广场双塔。而沿起义路的高层主楼可弱化处理,隐在夜色中。
九、 绿色空间设计 1. 绿地系统:
(1) 轴线北段街区空间和绿地已成型,设计利用市政府地块两侧各25米宽的步行绿化加强纪念
堂地块与人民公园联系; (2) 轴线南段绿地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起义路、海珠南北广场、街坊绿地。
起义路绿化以连续多排行道树为绿化主体,强化中轴线空间。
海珠北广场绿化尊重现状,适当增加绿化层次,仍以自由形态为主。 海珠南广场绿化以向心的放射状网格为骨架,以几何规则式的处理为主,与北广场形成对比。 街坊绿地绿化形式可多种多样,重点注意多支持人的活动。 2. 绿化设计原则: (1) 为了提高轴线中有限绿地的生态效益,充分利用空间和扩大叶面积指数,较大面积绿地以乔、
灌、草复合的立体种植为主; (2) 沿中轴线的各种类型绿地应保持空间以及视线上的连续性; (3) 与中轴线垂直的道路绿地,在种植形式上应加强或丰富些,以便于原道路有所区别; (4) 树种选择除了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外,规划中还应充分利用植物材料丰富的季相、形式与
色彩要素来美化城市街景; (5) 绿地或步行空间中的铺地应尽量选用自然的材料,特别是可渗性材料或铺装形式。 3. 植物配置选择:
(1) 基调树种:细叶榕、大叶榕、羊蹄甲、白兰、盆架树、阴香;
(2) 辅调树种:风铃木、相思树、雨豆树、银合欢、红千层、掌叶草婆、芒果、缅树类、大叶
樟、刺桐、黄花槐、短穗鱼尾葵;
(3) 补充树种:大王椰子、假槟榔、婆罗密、紫薇、凤凰木、木棉、蓝花楹、鸡蛋花、黄花夹
竹桃、石栎、吊钱柳、刺葵、旅人蕉、露兜树类等。
(4) 抗污染树种:垂叶榕、细叶榕、大叶榕、缅树、风铃木、相思树、黄槐、木棉、台湾栎树、
羊蹄甲、凤凰木、夹竹桃等;
(5) 香花树种:白兰、广玉兰、九里香、紫檀、鸡蛋花、金合欢、含笑、栀子花、羊蹄甲、米
兰等;
(6) 绿篱用植物:木麻黄、细叶榕、黄金榕、尖尾凤、红叶铁苋、福禄桐类;
(7) 花坛、地被用植物:一串红、美人蕉、夏堇、鸡冠花、千日红、百日草、南美蟛蜞菊、波
斯菊类、四季秋海棠、台北草、假俭草、地毯草等;
(8) 蔓性植物:锦屏藤、牵牛花、炮仗花、珊瑚藤、星果藤、多花紫藤、凌霄花、簕杜鹃、木
玫瑰鱼黄草。
十、 建筑布局、风格、体量、色彩
传统中轴线设计的一个重点是展示历史的变迁和对不同时期文化的尊重。因此,对设计范围内的文化古迹和不同年代的重要建筑进行重点保护,拆除周边影响观瞻的破旧建筑,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旅游价值,成为标志性景点。
新建建筑不必模仿历史建筑的风格,除重要景点外应平淡处理。在建筑布局、体量色彩、材料上要考虑与周边环境协调。街区建筑布局仍以周边院落布局为主,强调街道界面连续,保持街巷、院落的传统空间格局。建筑体量不宜太大、太整,以免压迫街巷影响的整体形态均衡。
为了强调轴线地区的传统特色环境,需对总体设计作出统一的控制,在中轴线主要道路两侧建筑一层均设骑楼,具体骑楼形式和进深可根据不同功能灵活处理。建筑立面的虚实处理、尺度和划分处理不宜与环境差别太大。建筑饰面鼓励使用天然材料、地方材料,如使用新型饰面,应考虑色彩质感划分的协调,轴线地区不宜使用镜面玻璃和反光板材。
轴线北段吉祥路、连新路两侧建筑色彩以白色为主调,以陪衬纪念堂和市政府;轴线南段建筑色彩以浅灰为主调,可有丰富多变的色彩变化。高低街传统街区采取有机更新改造方式,建筑体量、色彩、装饰、构件和材料尽量与原建筑类似,以保持传统街区风貌。
十一、 环境小品、标识系统
整体轴线地段环境小品和标识系统以突出传统中轴线山、水、城一体意象为宗旨统一设计,通过标识系统形成整体形象联系。在此前提下又可结合不同地段特点进行扩展变化,形成丰富多彩的
9
中轴线起点鸟瞰 镇海楼地段 市政府地块鸟瞰 起义路鸟瞰 设 计 说 明 ——10 面貌。轴线北段环境设计强调纪念性,起义路以近代革命和历史文化为主题,而高第街更强调历史传统文化的内涵。海珠南北广场是时空的转折点,以珠江为主题进行设计。
起义路是中轴线的核心地带,是环境设计的重点。通过铺地、座椅、灯具、花坛、树木、雕塑小品和报刊亭等的精心布置,重新塑造起义路的形象。
第五部分 重要地段和节点设计(主要是设计要点和措施)
一、 轴线起点——应元路节点
轴线北段工作重点是对应元路节点和越秀山地区进行梳理,形成通畅的空间视廊和步行通道强化轴线的空间形象。主要措施如下:
1. 逐步拆除越秀山脚、山坡上的非景观建筑,恢复山体绿色景观。 (1) 西侧除三元宫和旁边小学及农行高层建筑外,其他建筑一律拆除,恢复绿化,增加少量景观
建筑为旅游服务,改善连新路北端对景越秀山的形象; (2) 东侧拆除城建展览馆和二中西部建筑,利用二中东侧住宅用地改建教学设施,原西部用地作
为操场、绿地使用,恢复绿化,不得再增建筑。为改进应元路线型,拆除二中对面东南角住宅楼,放大此节点,这样可保证吉祥路北端能看到越秀山为主体的景观。 2. 对越秀山地区进行整治: (1) 越秀山体育场顺应地形,依山就势而建,与环境相协调。因年久失修,看台破旧需维修,现
正建的看台雨篷尺度很大,颜色鲜艳,与环境不太协调。颜色应改柔和,体量上应尽量处理得轻巧些; (2) 镇海楼西南侧一组建筑较破旧,宜改造成坡顶,与镇海楼呼应; (3) 体育场东端建筑宜加建坡顶,作景观处理。
3. 科学馆围墙拆除,结合文物越王井作街头小游园设计处理;
4. 结合原越秀山登山布道标高在中山纪念堂两侧各建一座宽体绿化景观步桥,使步行流线避开应
元路交通,自然过渡到纪念堂绿地; 5. 中山纪念堂绿宜拆除围墙,对市民开放。 二、 市政府地块
市政府地块空间标高已基本定型,设计从整体优先步行优先理念出发,主要是加强纪念堂绿地和人民公园绿地的联系,同时改善市政府内院的环境。
1. 市政府东西两侧建筑内收,留出25米宽步行区联系人民公园与纪念堂绿地; 2. 结合地铁站建设东风路地下步行道;
3. 市政府东西两侧新增建筑底层设骑楼,宜布置对外部门;
4. 拆除政府大院中建筑,在原市政府后加建一组建筑,形成整体;
5. 政府大院硬地面积太大,改成绿地为主。椭圆形绿地可兼顾市政府轴线和人大轴线。大院设地
下停车场。 三、 起义路地段
根据起义路的定位(礼仪林荫大道、观光休憩大道、旅游特色商业大道),该地段重点是起义路街道开放空间的设计处理。以此为核心轴,空间延伸至两侧街区,从而改善整个街区的形象。 1. 起义路:
(1) 线型改造:起义路原线型蜿蜒曲折,且轴线与人民公园和海珠广场都不在一条线上。为保
留以解放军雕像为主景的原有街道空间和社区活动丰富的维新横街,大新路以南的起义路段线型不变,中山路至大新路线型取直,起义路与人民公园轴线的错位,通过起义路口的标志雕塑转折过渡;
(2) 断面形式:起义路的定位决定了车行功能减弱,步行要加强。起义路断面设计缩小车行道
至15米,扩大步行区,丰富街道景观和空间感受。道路断面主要分两种,一种是15米车行道,一种为中间有4米绿岛,两侧各7米车道。通过绿岛的不同种植和步行区环境的不同设计,起义路在行道树的统一下,空间景观变化丰富。
(3) 建筑:起义路两侧建筑破旧,结合线型改造需要,保留百汇大厦(高层)、广州公社旧址(文
物)、西湖路口(高层,未完工)、华侨中学图书馆(坡顶建筑)、教育学院教学楼(高层)、民政大厦(高层)、广东展览馆(文物)、广州宾馆(重要建筑)、维新横街住宅组团(传统街区),其余建筑拆除新建,增加后退红线距离。新建建筑以三、四层为主,底层作骑楼。保留建筑底层功能置换,尽可能设置与起义路定位一致的功能。
(4) 起义路开放空间组织:起义路改造通过加宽局部人行道,增设节点小广场和向街区渗透的
通道,丰富起义路线型开放空间。广场主要有四处:起义路北入口广场是轴线的转折点,通过雕塑、环境的细致处理点明起义路主题;华侨中学图书馆南小广场是以静为主的小型休憩空间,是校园与起义路的过渡空间;第三处为组合广场——大新主广场、大新小广场和高第街西入口广场组成。除为市民、游人、顾客、商家提供活动场所外,此组广场又加强了高第街与上下九商品区的联系;第四处广场是维新横街和对面的展览馆北小广场,是小型的市民休憩活动场所,也是与街区开放空间联系的节点空间。 2. 街区改造:
起义路两侧街区改造主要是降低建筑密度,扩大外部空间,增加绿地,提高社区环境品质。 公安局地块内,把原停车楼调至西湖路与解放路节点附近,原位置改为旅游服务中心,公安局主入口改至教育路。
中旅商业城地块中有回民小学和中学一所,保留原有两座住宅楼。
中曦大厦地块为新建商住小区,与中旅商业城地块间设绿岛,加强西湖路与光塔的联系。 华侨中学地块中,重点调查教育用地。华侨中学主入口设在教育路,广州教育学院路西用地置换道路东地块。这样用地完整,也便于管理。
10
高第街规划设计鸟瞰 海珠南北广场规划鸟瞰 海珠广场透视 设 计 说 明 ——11 大新广场地块为新建街区,主要考虑高第街与上下九的联系,广场以绿地休憩功能为主,改善解放路沿街高密度开发缺少开放空间的缺陷。
展览馆地块,建筑周边布置,设内院二层步行系统与周边街区衔接。 四、 高第街传统街区
高地街区是轴线地区传统建筑形态保存最完整、清晰的街区,是形成传统中轴线意向的重要元素。由于建筑破旧,环境差,改造势在必行。只保留许氏宗祠、许广平故居、维新横街住宅组团和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设计是采取有机更新、重点保留原有街区的空间格局的建筑形态,适当降低密度,增加街坊绿地。
高地街区内部建筑以15米为高度限制,街区周边高度控制可放至24米。
高第街商业步行街是街区中最主要的开放空间,是联系北京路步行街与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的重要纽带。设计保留原有街道线型,在北京路、教育路、起义路节点重点处理。起义路节点设绿化广场和牌楼,教育路节点结合许氏家祠保护开辟广场,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第十中学扩大用地,设操场与高第街小学共用。
街区内在高第街南北各设东西向车行道通至各建筑,方便日常使用和货运。 五、 海珠南北广场
海珠广场(分南北两部分)是广州市城市级大型广场,它地处白云山脉向南延伸的传统中轴线与珠江水道交汇点。因此,也是广州老城区体现山、水、成一体格局的核心节点:
1. 海珠南北广场临江展开,二者应作为一个整体以实现与珠江大道及传统中轴线的交叉呼应。因
此应强调南北两个广场整体性形态,不宜彼此孤立看待;
2. 建设绿色广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与传统中轴线北端的绿色区域彼此呼应,强化传
统中轴线的绿色概念;
3. 充分尊重原海珠北广场的形态意象,继承与改造有机结合。形成与市民原有环境认知相吻合,
新旧融合的空间格局;
4. 鼓励景观环境与人群活动的互动支持,改善强化广场空间与珠江体系的密切关系; 5. 以综合效益和效率为前提,组织人车分流及其交通换乘体系; 6. 地面上下部空间协调发展,结合地铁站建设拓展地下空间利用; 7. 构筑整体协调、形体与开放空间彼此互动的建筑形态。
为实现以上规划设计理念,我们对海珠南北广场分别采取如下设计对策: 1. 海珠北广场: (1) 海珠北广场现状受机动车流的限制过大,机动车道将周边建筑与广场以及广场与珠江的步行
活动割裂开来,难以充分发挥广场的空间环境效益。为此,建议沿江西路广场段下沉。考虑到珠江防洪的实际问题,将原路段水平位置向北侧后退,东西两段分别与八旗二马路河沿江西路相接。侨光路和侨光西路改为步行区,与广场融为一体,只允许相邻地块建筑内部用车通行,大量机动车从解放路、一德路、泰康路和迴龙路组织绕行。如此可以强化广场的亲水性特征,并鼓励人群在建筑广场——滨水区之间的连续性。同时可以扩大绿色铺装的比例,尽力提升海珠北广场的环境质量; (2) 延续海珠北广场的“绿心”图形,其余铺装以点、线形态为主,并综合考虑广场休闲、交往
空间、环境小品设施的功能需求及景观质量; (3) 利用地铁2号线海珠广场站建设的契机,综合组织地下空间。除地铁站按原设计进行外,其
余地下部分以浅层开发为主。广场西部建设地下商场,并与广场西侧建筑群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统一组织。广场东部地下开辟为公共停车库。地下空间组织同时,统筹考虑地下跨街区、跨地铁步行体系的连通建设。下沉广场作为地下各部分之间及地上、地下之间的联系节点,实现地铁站与地下公交站点的换乘组织,且将广场东、西两部分在空间上连接起来,改善广场空间的质量。下沉广场的形状兼顾了与解放军纪念塑像之间的呼应关系,并结合人群活动的安排,使地上、地下自然过渡;
(4) 保留原五仙门电厂的沿街立面,并与覆盖下沉机动车道的二层步行平台及其北侧建筑形体
一体设计,强化了该地段的历史文化内涵。
2. 海珠南广场: (1) 滨江路海珠广场段宜采用沿江后退下沉的方式,在地下一层设公交站点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地,
通过下沉广场取得地面上下部的联系; (2) 总体空间形态采用以海珠北广场为核心的围合态势,建筑形体以珠江和广场地坪为基面由北
向南逐级攀高,建筑由疏至密,以突显水、城一体的城市设计理念,为滨水区建筑带来最大的景观收益。 (3) 在地上、地下和空中三个层面形成跨街区连续的步行线路,以激活广场及周边环境的生气活
力,也为广场与相邻建筑的联合开发建设带来操作上的可行性。 (4) 广场南端对称布置标志性建筑,并以跨路空间相连,加强传统中轴线南端门户地段的形态意
象。
结束语:关于日后的实施和管理
由于城市设计的阶段层次性,编制时间限制和城市发展中必然存在的某些不可预见性,传统中轴线的规划设计研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还需要在日后逐步完善并在实施和管理中逐步得到实现,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 确立规划特区(PUD)。确定一个规划设计负责者(研究机构或公司),与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
密切结合,在具体规划中能将规划设计意图上传下达。
二、 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筹措资金,积聚一定的土地用于环境和绿色开放空间建设,保护和
11
改善历史文物及街区的周边环境;
三、 制定发展分段实施政策,并体现开发在时空上的完整性。
四、 确定适当的发展催化剂(Catalyst),带动和刺激开发兴趣。通常是选取局部地块先期启动,
营造环境,先易后难,促进周边土地经济升值,并为后期建设的综合目标实现打下基础。有时,还可利用商贸、文化和艺术节活动和标志性建筑物的建设作为开发的“触媒”; 五、 公共、集体和私人合作,强调财政可行性; 六、 鼓励发展的多样性;
七、 在已确定主要的发展商或发展委员会的前提下,为近期发展地区编制更加详尽的规划设计; 八、 保留、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地段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必要方面之一,同时也是
体现城市特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方法。因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介入自生的保护和整治工作,不应当简单的“下放”给开发商。 九、 借鉴国外经验,划定“传统城市特别管制区”,并指定相应管理方法,统一协调传统城市中
的保护、整治和开发建设工作。
但无论如何,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空间架构及其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无疑是未来工作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设 计 说 明 ——12 说 明 ——12 设 计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