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下册生物

2022-03-27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七年级下册生物
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一、人类的食物 1、食物的营养成分

2、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营养物质 水(无机物) 无机物 糖类(有机物) 蛋白质(有机物) 脂肪(有机物) 维生素(有机物)

种类 脂 溶 性 水 溶 性 维生素D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与能量的产生直接有关,促进生长发育和细胞的再生,增加视力 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于红细胞的形成 佝偻病、骨软化症 脚气病 炎症 尚未发现症状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 维生素A 主要生理作用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 缺乏症 夜盲症 主要功能、特点 占体重的60%-70%左右,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水。 仅占体重4%左右,作用十分重要、如:钙、磷、铁(血红蛋白) 。 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通常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有调温作用。 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①消化管:具有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等功能。(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②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这些酶促进消化管的食物分解。

(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

口 腔→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咽 食管

胃 → 胃 腺→ 胃液→ 胃液蛋白酶 肝脏(最大)→胆汁(乳化脂肪) 胰 腺→ 胰液 消化作用 小 肠→ 肠腺→ 肠液 大 肠 肛 门 2、食物的消化 现象 材料 实验前 实验组 淀粉液 + 唾液 对照组 淀粉液 + 清水 3、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4、口腔内的消化:淀粉 麦芽糖(食管呈管状,长约25Cm) 。 胃蛋白酶

5、胃内的消化:蛋白质 氨基酸(胃呈囊状,能容纳1-2L食物,有平滑肌、胃液。 6、小肠内的消化

淀粉酶 小 1. 长

小 淀 粉 葡萄糖 肠 2. 环形皱襞(有绒毛) 肠 蛋白酶 结 3. 丰富的毛细血管 吸 蛋白质 氨基酸 构 4. 毛细血管壁 收 特 5. 绒毛壁很薄 脂 肪 甘油、脂肪酸 点 6. 毛细淋巴管 7、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成分→ 上皮细胞→ 血液

①可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 ②消化、分解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人的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水分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 三、合理膳食

计算方法 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 ² ) 营养不良 <18.5

评价指标 正常 18.5—25 营养过剩 >25 蓝色 蓝色 蓝色 淀粉检验 试验后 不变色 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结论 淀 粉 检 测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血液:红色粘稠的液体;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55%);下层呈深红色—红细胞;

两层之间有一层白色物质——血小板和白细胞。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运载红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 ①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②血细胞

形状 结构 大小 数 量 作用 红细胞 圆饼状 有细胞核 中 男:5.0×10 ^12个/L 女:4.2×10 ^12个/L 运输氧 有血红蛋白 男:120-160g /L 女:110-150g /L 2、血量、输血和血型

①血量(占体重7%—8%);失血不能超过30%(约1200-1500ML),会危及生命,需及时补给血液。 ②输血(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同血型为原则)和血型(A、B、O型) 。 ③大力提倡无偿献血: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 二、血液循环: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1、血液流通的管道——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①动脉;②静脉;③毛细血管。 ④血管

结构 动脉 管壁厚、弹性大 血流速度最快 分布 方向 止血 较深处 心脏→全身 近心端 静脉 管壁较薄、弹性小 管腔大、流速慢(有瓣膜) 在身体深处、有些位置较浅 全身→心脏 远心端 毛细血管 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 血流速度最快 全身 (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 防御和保护 止血、凝血 白细胞 球状 有细胞核 大 (4-10)×10^9个/L 血小板 无规则 无细胞核 小 (1-3)×10^11 2、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①心脏的结构

②心脏的功能:心脏的脉搏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③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到的次数叫做心率)、心输出量(每分钟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75次/分) (5250ML/分) ④心动周期=时间 / 秒÷次数。 ⑤心脏的锻炼:参与运动。 3、血液循环途径

①体循环(动脉血→静脉血):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物质交换,动脉血→静脉血)

②肺循环(静脉血→动脉血):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动脉血) ③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各个组织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4、压力与脉搏

①压力: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收缩压 / 舒张压(高:>18.7>12;低:<12<6.7) ②脉搏: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炎症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一、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

全部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部分水

呼吸系统 水、无机盐 少量无机物 皮肤 汗液 少量水 尿素等含氮废物 尿素(主要)

大部分水 尿 大部分尿素、无机盐 液 主

要 泌尿系统

尿液(排遗) 主要 二、尿的形成与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①肾脏(肾单位);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 肾小球(皮质部、毛细血管球)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髓质部)

⑤肾脏:功能:形成尿液;一侧有一凹陷—肾门。

⑥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

正常 病人 问题 红细胞 - + 肾小球 蛋白质 0 30 葡萄糖 0 1.0 肾小囊 尿素 2.0 2.0 尿酸 0.05 0.05 无机盐 11.0 9.0 肾小管 2、尿的形成:原尿: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 由肾小球→肾小囊。

①正常:产生原尿150L、排出的尿液1.5L。

3、尿的排出:肾脏(形成)→尿液→肾盂→输尿管→膀胱(在膀胱暂时贮存) 。 4、泌尿系统的卫生 三、皮肤与汗液分泌

表皮: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1、皮肤的结构

真皮:弹性纤维、胶原纤维。 2、汗液的形成与分泌:汗腺(调节体温的作用)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一、健康及其条件(WHO):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

社会适应能力。

1、养成健康 ①生活有规律

的 ②膳食合理 生活习惯 ③合理用药

④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①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2、创建健康的环境:创建良好的居室环境。 二、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概述:(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病和流行性。 2、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

①传染源 ①控制传染源 流行 ②传染途径 预防措施 ②切断传染途径 ③易感人群 ③保护易感人群 虫病 3、认识几种传染病 结核 毒性肝炎 三、人体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①非特异免疫:皮肤和黏稠——屏障作用;②白细胞——吞噬作用;③唾液——杀菌作用(先天性) ②特异性免疫:机体与外来物质侵害物质接触后才获得的免疫特征。

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健康

③免疫: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稳定。

(正常情况下,免疫反应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反应)

④抗体——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原——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2、计划免疫:疫苗:小剂量的已灭活性的病原体→注入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四、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1、心血管疾病及预防: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2、癌症及其预防。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神经调节(主导)和激素调节。

一、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调节过程十分复杂。 1、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直 接 联 系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12对) (31对) 大脑 小脑 脑干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神经细胞——神经元。

胞 周围神经:神经节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 神 体 中枢神经:灰质(表层) 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层) 经

元 突 轴突:只有一个

起 树突:不止一个

3、发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①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神经中枢。 4、反射可分为非条件(低级、天生就有)反射和条件(高级、后天性)反射。 ①条件反射:一般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实现。 接受:上行传导冲动 5、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同时

(表层有灰质) 发出:下行传到冲动

①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外膜:①角膜(前)、无色透明;②巩膜(后)白色。

1、 眼 眼球壁 中膜:①虹膜(前)、控制平滑肌大小;②脉络膜(后)黑色。

与 内膜:视网膜(成像)(视觉感受器→视觉中枢) 。 视 房 水 觉 内容物 玻璃体

晶状体:凸透镜。 睫状体:曲度。

①近 真性:眼球前后径加长 ②远视:凸透镜。 视 假性: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凹透镜

③光→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成像 冲动)→视神经→视觉中枢。 感光C

3、耳(外耳、中耳、内耳)与听觉 听觉感受器。

耳 廓 鼓 膜 耳 蜗:听觉感受器 ①外 ②中 鼓 室 ③内 前 庭 位置感受器 耳 外耳道 耳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耳 半规管 听觉、干湿位置变动 耳 蜗→听觉感受器AQ ④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内耳 前 庭 位置变动→ 半规管 大脑皮层相应中枢 4、嗅觉(嗅觉感受器—嗅粘膜)与味觉(味觉感受器—味蕾) 。

5、触觉(肢体与外界接触是的感觉)与温度觉(皮肤温度下降时—“冷”;皮肤温度升高时—“热”) 三、激素调节

1、内分泌系统 外分泌腺(有导管)

与激素 内分泌腺(无导管)

①激素含量极其微少、调节作用却非常显著: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激素的调节作用是不可缺少) 。2、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垂体——生长激素(最重要) 。 卵巢(女性)——雌性激素 3、性激素的调节作用 睾丸(男性)——雄性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缺碘—甲状;碘过多—甲亢) 外分泌:胰液(消化液) 胰腺中 5、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胰岛素(激素、降低血糖浓度) 的胰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