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在现实中的意义--浅读《论语》(范文)

2024-09-06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论语》在现实中的意义--浅读《论语》(范文)
《论语》在现实中的意义--浅读《论语》(范文)

第一篇:《论语》在现实中的意义--浅读《论语》(范文)

《论语》在现实中的意义--浅读《论语》

如果现在有人提到孔子,大多数人马上就会想起《论语》,虽说《论语》只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并非孔子亲笔所著,但仍能在2500多年后拥有如此深的影响,在世界很多地方广为流传,很多学者、政治家、教育家等大力推荐,可见《论语》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初中课本有过《<论语>六则》、高中课本学过《季氏将伐颛臾》,可见《论语》不论是在文学、还是在人生哲理上,还是在政治思想和教育理论上,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对“仁”有着许多解释,比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等等;还比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观点在他日常教学中,乃至《论语》中都深深的体现着。

然而,由于每个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各不相同,那么如何能快速理解《论语》的意思呢,下面在理解《论语》上,试举一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的确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细想确是如此,在理解这句话时,大家可以用吃东西来比喻学习,吃东西时把东西放到口中,就如同学习的开始,而咀嚼消化的过程就如同思考一样,吃东西时只有消化后才能吸收到食物中的养分,同样学习时只有思考后,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思是学的升华。这样一举例,理解这句话就容易很多了。

古语有云:“学以致用”,只有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才能完成学-思-用的过程,那么如何把《论语》中的话语引申到现实中

呢?下面试举几例: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学习上不耻下问,多向他人请教,同样在生活中亦是如此,比如在生活中,有的人并不是很受大家欢迎,于是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是远离这个人,极端一点的,甚至会对其产生厌烦心理,而深谙这句话真谛的人会仔细发掘这个人的优点,学过来,据为己有,而真正悟透这句话的人,就会在学来他人优点的同时,像朋友一样去帮助他。这样的话,你即学会了他人的优点,同时你又交到了朋友,那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优点用来学习,缺点用来警惕,在警惕缺点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那么人生必会丰厚,社会必将和谐。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想必《论语》中的这段话必对其有所影响。在这段话中,孔子将仁分为五种道德规范,恭指为人要庄严自重,宽是宽厚,信是诚实,敏是勤快敏捷,惠指慈惠,有此五条,就会得到百姓信任,受到民众的拥护了。这段话说的是从政,为政如此,那么在生活中在对待家人和朋友时,这五点同样适用,一个人只要能尊重他人,宽待他人,并且讲信用,为人敏捷,待人慈惠,想必这样的人,不管地位高低,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

以上只是《论语》中给我留下较深影响的几句。然而,一部《论语》在历经2500多年风雨的洗礼后,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论是从做人,还是从做事,仍然具有其现实意义,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文化底蕴,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于是更应该求同存异,在对《论语》的理解时,不仅仅只可以从其表面理解,而且应该去发掘其更深一层的意义,联系现实生活,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例子,用各种方式来表述,所以在现如今与其说《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到更不如说是一盏明灯,一盏能将你指引向更广阔,

向着更和谐的人生去发展的明灯。 第二篇:浅读论语有感

浅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二是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三是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

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

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我们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追求君子的行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正确对待富贵贫贱。子曰:“君子食勿求饱,居勿求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解决它,就不会逃避。可见,精神上的快乐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

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礼有乐却又不仅仅

如此。“仁者先难后获”,仁德的人对艰难的事要抢在别人之前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人后。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味道了.。《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见其实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为一个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确确做到了。他对于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问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称为仁者,他也仅仅说弟子有某项才能,对仁,却“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维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做人要仁德到现在也是适合的。“仁德”是每个人在心中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箪食瓢饮在陋巷,我们也会“不改其乐”的。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当然,读及《论语》,不得不说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森严的等级观等,观点不一。“八栯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太过于追求周朝的礼乐制度,却没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实是历史的进步。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作为历史的推动者之一。“克己复礼”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又何必执着于固有的辉煌,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呢?

《论语》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是极其丰富的,它 应是常读常新的。我们只要记住其中哪怕是一句话,并依言而行,就足够受用一生的了。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 第三篇:读 论语

明月高悬,孤灯一盏。橙黄色的灯光笼罩着周遭的一切。我坐于桌旁,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又安详的夜晚,仔细背诵着一本蓝色仿线装的,薄薄的小书——论语心得。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却也总共也不过数百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著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其实《论语》我熟悉,于丹对于我却很陌生。但是《论语》心得这本书使她进入了我的视线,直至成为我所敬佩的人之一。而我也很幸运地能够在这样一位师范大学教授、古代文学硕士的带领下去发现《论语》的真谛,让古圣先贤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一个平淡的假期。

本来以为这样一本解读典籍的书应该是以一种说教的语气,用很多晦涩难懂的字句来向我们阐述大道理。我开始甚至怀疑我能不能看懂这本书,能不能理解几千年前人类留下的精神财富。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论语》心得,疑虑便烟消云散了。正如于丹常说的,《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他自己的解说也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谈阔论,也不像现在的许多学者那样咬文嚼字,弄一些专业术语、新名词来吓唬人以显示他们的成就。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来,那样一种从容谦仰的态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这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简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触颇深。老和尚背姑娘过河的故事让我理解了“仁者不忧”的境界;国王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的故事让我明白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网球明星和女孩买头花的故事告诉我应该以开阔的心胸去面对生命中的缺憾;茶师为

了最有尊严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让我看到了心灵勇敢的力量……这样的小故事于丹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些也许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对于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钉子的寓言我记忆犹新。在我们这个年龄,常常由于一时冲动而说出一些不经过大脑的话来,伤害了身边的人还浑然不自知。但是现在于丹提醒了我们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因为就像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篱笆上也留下了洞,不会复原了。现在我一想起这句话就不觉心惊,好像忽然发现自己做过那么多留下悔恨的事情,只愿今后不会再这样不谨慎地处世了。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放不下,怨恨一时难以消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看了这段话,我顿时明白了为

什么自己会因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么久都不开心,原来是自己放大了伤痛而已。一个“恕”字可以使自己拥有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

全部读完这本《论语》心得后,我觉得贯穿全书的思想就是注重心灵。那个有抑郁症的喜剧演员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现代人很大的启示。在纷繁的社会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们,在职业角色的外衣下,我们还有多少空间留给心灵呢?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生活得不够欢欣,不够幸福?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看物质太多,看心灵太少。这大概是这本书最触动我的一部分。我开始试着抛开与物质的纠缠,听一听心的声音,按照最真实的想法去行事,体验真正的快乐。那句话已深深烙在我心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同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这一刻,《论语》之于我的意义,我对《论语》的看法已经彻底改变。它不再仅仅是“三十而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熟悉词句的出处,而是我今后人生的心灵导师。以前我看《论语》是万万全全地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对待的,虽然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认为只有在那个民风淳朴,物资匮乏的古代才适用,而对于我

所处的这个人心不古的时代的意义并不大。可是于丹却游刃有余地将这部《论语》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发现这本语录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任何时刻都能引导帮助我们。只要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他就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而我们这些中国人,更应该为了血液里流动着儒家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我想以序言里的一段话来结束: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味,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第四篇:读《论语》

读《论语》

——另读于丹的《<论语>心得》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于我们有着深深的影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于丹说,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他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诚然,一个国家若有着百姓的信赖与支持,那么便有了坚实牢固的基础。失去了百姓的这种信仰之后国家极有可能崩溃和涣散。秦始皇,统一六国,南开灵渠攻越族,北筑长城防匈奴,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使百姓交流更加方便;但是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焚书坑儒。渐渐地,失去了民心,失去了立国的根本,所以,有了陈胜吴广的起义,有了刘邦项羽的帝位角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最常夸奖的弟子,也是将之视为传人的弟子。颜回好学,能闻一知二;他居处陋巷而不忧,用心钻研着文学,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知识。“颜回真正

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折磨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应该像颜回那样,面对着生活中的困难毫不退缩,乐观积极地看待自己的生活,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承认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走正路还是走捷径”。君子讲究“义”,走正道;小人追求“利”,走捷径。而且,君子和小人所惦记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所以,我们应当以君子为友,而非小人。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朋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益友正直、诚实、见识广博,损友善于谄媚拍马、夸夸其谈。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有可以为友的,也有不可以的,我们要做个有心人,交到好朋友,远离坏朋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光阴如流水一般,昼夜不停地消逝,含蓄却沧桑。“哲人眼中滚滚奔流的江河水,它不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难怪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发出那种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有限,自然永恒,天地悠悠,物序流转每个人都是一个渺小、转瞬即逝的生命,孔子望着流水兴叹,也描绘了一种人生轨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于丹说:“《论语》有温度。《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冰

冷,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我想,《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读《论语》,是在读人生;学《论语》,是在学做人。 第五篇:读论语

读《论语》,识孔子

《论语》,一部记录孔圣人言行的书,一部向世人揭示孔夫子人生的书,一部告诉你我如何成长的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些话,其实都出自于出于《论语》。就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等等。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仅仅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同时,我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的孔子,一个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的孔子。世人总喜欢将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具有一种自由的精神。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传言是为了自由。而孔子:“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但他却是中国的经典学术。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进入了可以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我们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也见证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诞生。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因为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虽然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我认为是有必要一读的。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许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的发扬,使之更好的传承。

孔子讲究孝道,孝道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

以说是尽到孝了。”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而在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天赋,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从大地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

造就了许多伟人。

有些人读了论语之后,他会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还有些人读了论语,他会被孔子的很多高尚品德所打动。因为孔子不仅教会他的弟子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所以,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圣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