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女孩惹的祸
那晚,妈妈坐在家里等消息,哥哥走之前还跟妈妈强调了如果是女孩,也要开心,男孩女孩一样。哥哥知道是女孩,打电话给妈妈,这时妈妈在我大姨那里喝茶。(补充:大姨女儿的事,大姨的女儿和儿子,都生了女孩,大姨一直对这两件事很抱怨,觉得上天待她们不好,我想这样的情绪也影响了妈妈)。
妈妈想着最近生意不好,又遇到这样毕竟不是很好的事,想着想着,妈妈很悲观。哥哥载着嫂嫂回家,哥哥去忙了点厂里的事。嫂嫂一个人先回家,妈妈比较冷淡,没说什么,嫂嫂就自己偷偷回到房间哭了。后来哥哥回来了之后,嫂嫂就跟哥哥说,妈妈可能生气了,怨我了,怎么办?哥哥一听,气不打一出,拉着嫂嫂就去找妈妈,说了一些:男的女的有什么关系之类的话,但语气不好。全家阴云笼罩。
据事后我打电话给哥哥,哥哥是这样说的:我们验之前,我已经千叮万嘱妈妈,不管男女都要开心,回来时她依然这样不高兴,而且不管怎么样,你嫂这么在乎妈妈,最起码妈妈也不能这么冷淡对你嫂,她心里也很好不受!
嫂嫂报着内疚不敢跟妈妈说话,妈妈心里说不上生气,只是堵得慌,觉得很不顺。(妈妈跟我说:其实她一点也不怪嫂嫂,妈妈自己生的第一胎也是女儿啊,也就是我大姐,妈妈知道这种事不能怪任何人,只是当很多不好的事聚在一起,人难免感觉消极。) 1. 争吵矛盾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不平衡? 2. 哥、嫂、妈妈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 3. 导致什么后果?
4. 解决问题的重点是什么?
案例二:
如何看待评先进工作者
高山是在某部委行政机关工作的一位公务人员,负责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去年他是全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他精力充沛、热爱工作、爱动脑筋、勤于动手,主任交办的工作他完成得相当出色;还经常承担起很多别的同事不愿做的事情,如打开水、清扫办公室等。但高山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绩平平,没有多大起色。
今年单位来了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生,改变了员工队伍的结构。这些人的特点是学历高、基础好、知识面广、尤其外语好,但并不象高山那样认真细致踏实地工作。
他们中最有名的是杨海,刚满33岁,博士毕业,来单位不足三月,就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其中有一篇论文在部委机关组织的一次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主任会上会下多次表扬。事后他还随主任出了一次国,据说是当翻译。后来有人传说单位为了提高知名度,加强同外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将调整先进工作者的标准,要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和著述。对这种说法高山并不相信,只认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做好岗位工作”。 可在今年年底评比时,杨海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奖金5000元,而高山却没被评上,尽管他至今还想不通,但他并未溢于言表。
1.高山为何想不通?请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分析。
2.主任应怎样才能做好高山的思想工作?请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解决。
行长的愤怒
又是一个没有纷扰的早晨,喝了一杯立顿奶茶,读了40分钟的英语,打开电脑,决定写点东西。其实这篇东西本来早该在上个星期就写下来了,这是我答应木子老师的,但由于在准备深圳市考就耽误了。
那天,一个周五的晚上,我(晴空)和木子老师通了43分23秒的电话。挂上电话那一刻,感觉心里特别舒坦,就像蛰伏了半个冬天的心情在她的鼓动下慢慢走进了我期待已久的春天。
电话中,我告诉她,我辞掉某银行的工作了,跟我周围其他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不一样的是,她没有随即表现出惋惜,也没有直逼问“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单位”之类的话。或许,因为她了解我,所以相信我一定有充分的理由去支持这一次的抉择。
其实,离开某银行是一月前的事情了。简单来说,我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离开银行的:有一天中午,我所在的支行要录制一个表彰用的视频短片,期间就找了几位所谓形象气质不错的同事(当然,我也在气质之列)陪同领导们一同合影。由于是用录像机来拍的,不像照相机那样直接按快门就定格,什么“茄子”、“田七”、“YEAH”等“常见招数”都用上了,一张简单的要求每个人都笑得露齿的照片拍了10几分钟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大家的笑容都僵的像被漆了502.当时我就想到了有一次我们班去桂林旅游时拍的照片——50几个人个个都笑得灿烂无比,记得那时是在我们跟导游的互动下拍下了这样相片——银行最多的是什么?钱!没钱怎么办?——抢!想到这,我也就脱口而出了。当然,在我讲出口之后,我意识到。在银行这些话是个大忌!但是。现场同事包括行长都没有什么异议。
第二天的晚上,我的主管打电话给我,我的那句话正中了行长的下怀,她是很迷信的,在她担任行长的5年期间,风险类的事故每一年都发生,所以,她是忌讳这些(话说,有一次一个新来的员工第一次进柜台后台的时候,见到整捆的钞票随口讲了一句“哇,好多钱哦!”,当时站在他后面的行长听到这句话当场就叫他走人了。)而且很巧的是,就在我们拍照的当天晚上这个支行上了报纸了——又一个记者假装成客户向个贷部经理咨询贷款的事情,而那个经理不小心也讲银行放贷资金紧张的内幕说漏嘴了,之后那个经理也被开除了。两件完全没关联的事情刚好在差不多的时间发生了,可能在这个行长看来是有因果关系的,也就对我产生了成见。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感觉,难免觉得有点委屈。我知道平时懂得分寸的自己当时讲的话失态了,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但天真的我以为自己带着真诚的态度,跟行长解释清楚就没事了,但是,我几次找她的时候她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个问题,不是说在开会就是说在吃饭。
„„
最后,在心情放晴的那一刻,真心的感谢身边很多朋友给我每段起伏路上的鼓励,就像木子老师一样,不管我是得意还是正处于低谷,每次跟她交流之后,我总会有很多的收获,无论怎么样,请身边的人继续给我信心,跟我一起相信晴空(我的Q名)雨后依旧会是晴空。生命本该是一趟精彩旅行,我会放准自己的心态,清醒地享受这个追求的过程。
木子老师的话:认识晴空纯属偶然,那是08年,三月女生节前夕,系里边组织“才女名师”活动,晴空是主持人,木子是嘉宾,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一个下午,如约来访的晴空出现在办公室里,微笑着、会说话的眼睛是晴空给人最初印象,这是第一次对老师的访谈;晴空第二次出现办公室,是编制好活动之后,征求老师意见,认真负责,活动安排井然有序丰富多彩,是进一步印象;第三次是活动现场,阶梯教室讲台
上,晴空主持得自然、活泼、妙语连珠,场上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互动积极,漂亮、责任感强、组织协调能力强、风趣幽默,形成了对晴空基本印象。
1、 行长为什么发怒?应该如何归因?(第四章第五节)
2、 在辞职事件中,我吸取哪些教训?心情真的放晴了吗?在案例中“我”所提的三个
方案有效吗?你认为在处理行长发怒事件中,哪种方案更有效?
3、 晴空给木子老师的第一印象如何?为什么几次交往能与木子老师建立良好关系?
(第三章第二节正面互动) 4、 从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理论分析“我”能主动将实习中的烦恼诉说给木子老师,我与
木子老师的关系处于哪个阶段?(第三章第二节) 5、 请为师姐回信,从三个方面讨论上述问题:提出处理行长事件有效方案;肯定师姐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能力,为下一步找工作树立信心;自己学到什么,与师姐共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