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2020-02-07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12期 总第150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No.12。2006 Serial No.150 [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色 食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篆 徐文燕徐立新 [摘要]我国绿色食品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出口面临很大障碍。本文分析了与食品贸 易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现 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对策,包括绿色食品企业国际市场定位策 略.以及政府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食品;绿色壁垒;国际市场 [中图分类号]F'/5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06)12一Oo45一o4 由于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与要求较高, 因此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较大。据世界贸易中心统 计预测,2003年有机食品零售额:欧洲为100亿一110亿 美元、美国为llO亿 130亿美元、加拿大为85亿~100亿 美元、日本为35亿~45亿美元。虽然我国绿色(有机)食 品只有十几年的发展,但每年的出口额增长却很快,2001 品结构不断优化,深加:【产品比霹占42.1%,初加工产品 比重占26.4%,初级产品占31.5%;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占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 20%。但绿色食品出口企业数量少、规模小。2O02年,我 国绿色食品出口企业仅为273个,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 15.5%,出口产品数为301个,仅占绿色食品产品总数的 9.8% 年和2002年出口额为4.O亿美元和8.44L美元,1996年到 2002年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76.3%。这说明绿色(有机) 食品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的出[1 提供了机遇,但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设置的极为 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即绿色贸易壁牟,已经成为我国绿 色(有机)食品出口的重要障碍。 一表1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生产情况 1996 1997 1998 1999 200o 2o01 2oo2 钜 钜 任 正 ,焦 笠 芷 企业数 (个) 463 544 619 742 964 1217 1756 生产量 (万吨) 363.5 629.7 S4{).6 l105.8 1()0o 2O00 250o 资料来源:http://www.hljgreen.net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在1990年开始发展并正式出口绿色食品,并于 2000年发布绿色食品AA级和A级标7伟,其中AA级绿色 食品相当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至今得到认证的有机耕种 面积达16万亩,有机食品产品品种达200多种,广:品主要 用于出口,出口国主要是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发达旧家 . 1.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怏 我目绿 3.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但AA级绿色食 品(有机食品)比重过小。我国目前已开发的绿色食品涵 盖了我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农 色食品产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9o年代。1990年绿色食 品产品数仅为127个,经过 年发展,2000年绿色食品产 品数为1831个,2002年达3046个,同时我国绿色食品fij 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粮油、蔬菜、水果等)、言禽类产品 (肉、蛋、奶类制品)、水产类产品、饮品类产品(饮料、洒类、 荣等)、其他加工食品(糖果、糕点、调味品等);其中初级产 品占30%,加工产品占70%;农林产品占56%,畜禽蛋奶 l口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1997~2000=}卜为 42%、2000 2002年为105%;出口额:21300年为2亿美元、 与17.6%,水产类产品占2.5%,饮品类产品占18.7%,其 2001年为4亿美元、2002年为8.4亿美元。 2.绿色食品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出口企业规模 他产品占5.2%。从2002年绿色(有机)食品出口产品结 构ilI看,出口的绝大部分产品是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而困际巾场需求巨大的畜产品和水产品所占比重较小 (见表2)。从产品的级别【=.看,与大量的A级绿色食品相 -----——小、数量少。在发展速度高增长的同时,我同绿色食品企 业数量、规模、产量、产品结构也在不断提升(见表i)。产 4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徐文燕徐立新: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比,AA级所占比重较小,由于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少 量农用化学品而不被国际市场接受,因此我国绿色(有 机)食品的出171量受到很大限制。据统计,2000年,绿色 食品产品总数为1831个,AA级产品仅为38个;2001年, 绿色食品产品总数2000个,AA级产品仅为48个;2002年, 绿色食品产品总数已达3046个,AA级产品只有68个。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 的一些弱点也制约了我国绿色食品的出口。 表2 2002年我国绿色(有机)食品出口产品结构 数量 占出口 出口额 占出口 (个) 产品比重 (亿美元) 总额比重 农林产品 178 62.5% 6.5 77.4% 畜产品 42 14.7% 0.9 1O.7% 饮品 33 11.6% 0.5 5.9% 资料来源:http://www.cnfoodnet.cDnl 一是相关产业未能有机结合。生态农业、无公害农 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生 态农业产出无公害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后产出绿色食品 (A级),再提高后产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级)。我国 绿色食品起步于1990年,比生态农业晚近1O年;无公害 农产品行动计划提出于2001年,叉比绿色食品晚近1O 年;有机食品的认证分属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国 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两个部门。不仅发展不同 步,而且管理、标准也相对独立、不相统一;不仅内部协调 不利,更难一致对外。 二是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区域 资源优势已经初步显现,部分地方已经形成绿色食品集 中产区(见表3),但是具有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还 没有最终形成。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一种按最佳方式将某 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索有效组织起来从事本地区最有竞 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一个包含了某一 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 的经济组织系统,其核心是地方的优势产业。我国绿色 食品产业的发展已经发挥了地方的资源优势,产业集群 已经初露端倪,但是与产业发展相应的各种支撑体系还 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如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信息、 客户等。因此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还没有 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绿色食品的出口总量。 表3 2002年我国绿色食品集中产区 地区 产品 类产品比重 占全国同 黑龙江、吉林、江苏 大米 48.0% 内蒙古、黑龙江 乳制品 41.4% 湖南、福建、江西 茶叶 52。2% 山东、福建、河北、北京 蔬菜 30.6% 资料来源;http://www.hljgreen.net 三是产品差别化程度低。从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 结构上看,产品的质量差别、品种差别、加工技术差别均 没有很好体现;高质量、高等级、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数量 ————46--—— 有限,大量产品属于无公害食品、A级绿色食品。这与国 际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食品、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 差距甚远,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口绿色食 品的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虽然出现较晚,但 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且名目繁多,已经逐渐渗透到从产 品原料、生产制造、包装销售、消费者使用到报废处理的 各个环节,涉及到有关生产方法、加工过程、包装储运、产 品成分、性能及使用等方面。在食品贸易方面,发达国家 利用食品安全问题设置了极为严格的市场准人制度,从 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产品质量、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对食品的生产环节控制严格,对有机农产 品产地的生态环境、食品的生产条件、卫生条件、加工环 境以及产品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对进口食品设置 了极为苛刻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例如:日本规定,生熟 食品加工必须严格分开、封闭加工,做到“人流、气流、物 流”分开,并对进口偶蹄类动物加工标准有严格规定;欧 盟对食品生产加工用水的标准达6o多项。对加工场地的 温度标准也有严格规定。 (二)产品标志、认证制度 发达国家对于在市场上出售的食品都有产品标识、 标志、认证的相关规定。有机食品的检查认证是通过权 威认证机构对有机食品生产中农药使用、轮作、土地利 用、灌溉、生产记录、产品质量、标签等进行跟踪检查。为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欧盟规定对进口鱼类、水产品必须标 注品种、产地、捕捞区域,并开出安全捕捞海域名单,除此 之外的水产品严禁进入欧盟市场。有机食品必须取得欧 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的认证才有可能进入欧美市场,并 且在2OO2年底,欧盟又出台第1788/2001号法令,对欧盟 以外国家有机食品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程序、认证机构有 了更严格的规定。 (三)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制度 发达国家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对食品卫生要求极为 严格。发达国家对进口食品的卫生检验、检疫制度主要 涉及两方面问题:农药、兽药、化学品残留检测及疫病防 治、传染病菌检疫。日本对进口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的检 验以及欧美各国对进口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检验均 极为严格;欧盟已经更新了动物源性食品检测监控法规, 对鲜肉、水产品、奶制品的检测监控措施和法规更加严 格。此外,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美国、 加拿大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管理均有专门的机构以及相 关的法规和标准。 (四)食品的绿色包装规定 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已经从食品本身扩大到 食品的包装及运输。有的国家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 料,有的国家规定某些产品必须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 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规定食品的容器以及食品的 包装材料必须是卫生、安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以上分 析表明,一方面,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具有极强的 针对性,对不同的食品、不同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以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徐文燕徐立新: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不同需求,确定投放市场的产品品种、数量,在一个集中 的消费区域内进行一种或几种产品的市场定位。如:欧 洲市场对水产品、畜产品的需求量大,美国市场对肉类产 品需求量大,而日本、韩国对蔬菜、水果、粮油食品需求量 不同的消费方式均有各不相同的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 理的法规健全、监管体系严密,体现出食品安全管理的严 格性、法制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具体做法 虽各不相同,但在食品生产的全过程:从产地到加工、包 装、保存、运输、销售,甚至消费,都有不同程度的环境限 制。因此,发达国家的绿色(有机)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体 现出较强的技术性、较大的灵活性以及影响性。 在食品贸易中,发达国家利用食品安全问题设置了 诸多绿色贸易壁垒,这已经成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主 大;发达国家还有一部分高收入、高知识层的消费群体, 对我国的传统食品、特色食品情有独钟。 2.企业可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 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对有机食品(从级绿色食 品)的开发,增加有机食品的品种、提高产量、进行规模生 要障碍。国际食品市场的竞争已由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 产,降低成本,占领国际市场,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非价格竞争,并且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 1 技术标准差距使我国处于劣势。食品贸易的国际 标准目前基本上被发达国家所垄断。在采用国际标准方 面,2o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采用国际标准已达 80%,日本采用国际标准达90%,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只有 40%。从食品贸易角度看,我国产品技术含量低,采用国 际标准比例低,国外不合格产品很容易进入我国市场,而 我国出口食品常常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而处于明显的劣 势。由于食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 成为国际食品贸易争端时实行贸易报复的最好的借口, 同时也是抵御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工具。在我国的食品 贸易中,一方面发达国家以食品安全为由对我国出口食 品进行种种限制;另一方面我国对进口食品毫不设防,缺 乏食品安全意识和相应标准。 2.出口禁止。我国出口的许多食品因为不符合国外 有关进口的技术标准,在短期内又无法达到进口国的要 求而被停止进口。如1996年我国冻鸡因不符合欧盟卫生 检疫标准而被迫停止进入欧盟市场。1997年欧盟宣布由 于中国海洋环境恶化,出口的贝类产品不能达到欧盟的 进口标准,不再从中国进口贝类产品。2002年欧盟又宣 布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性食品。 3.出口限制。由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国际市场对我国 出口的食品提高了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标准,我国生产者 为了继续出口,将不得不相应提高生产、加工标准,从而 导致产品成本上升,我国国内可供出口的产品数量下降, 出口量受到影响。 4.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将受到不利影响。表现在: 由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较高,使我国绿色(有机)食 品出口市场范围、产品品种受到限制,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不高导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5.对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管 理体系还不完善,为达到进El国的技术标准,我国企业必 须进行产品检验、检疫、鉴定、测试、认证,过程复杂而手 续烦琐,这样必然导致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出口企业经济 效益下降。 三、扩大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对策分析 (一)从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角度来看,根据绿色食品 国际市场需求的特点,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应通过营 销调研进行市场细分,积极选择目标市场,达到企业最优 市场定位,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的出El。 1.企业可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普遍需求进行市 场定位。企业应进行营销调研,根据不同国家消费者的 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以进行A级绿色食品的生 产,满足国内市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在发展中逐 渐壮大,通过技术进步,最终向生产开发从级绿色食品 过渡。 3.企业可根据绿色食品发展模式进行市场定位。企 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 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企业可以开发同类食 品中的优质品种,将企业定位于绿色+优质模式;企业可 以寻找生态条件较好、产品具有开发价值、对生产资料的 控制成本较低的生产环境,将企业定位于绿色+低成本、 高效益模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可以开发新的绿色 (有机)食品,创造新品牌,利用其品牌优势,将企业定位 于绿色+名牌模式。这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模式 的特点,定位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针对发达国家非关税 措施的具体差别及国际市场的变化,出121企业做出相应 调整,积极申请认证。 (二)从政府有关部门对绿色食品生产支持的角度来 看,由于我国绿色(有机)食品主要出121国市场准入制度 极为严格、且经常变化,因此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采 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应尽快建立绿色(有机)食品国际市场准入制度信 息系统,为企业出121提供相关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支 持。我国的一些食品企业具备出121优势,但是对出121食 品的卫生要求、对发达国家的有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 及市场准入的具体规定缺乏了解,了解的渠道也很有限, 加之发达国家的非关税措施复杂多样、灵活多变,企业难 以掌握,影响了产品的出口。 2.政府检验、检疫部门应积极主动监管企业生产情 况,帮助企业获得产品的国内、国际认证,为企业提供认 证支持。一些成功的绿色食品出口案例表明,各地出入 境检验检疫部门对食品生产的有效监管,形成_r绿色食 品的国内绿色防线,有利地开拓了围际市场。一些有地 方特色的绿色食品的开发,不仪是生产者的问题,也是政 府部门的责任,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支持企业取得国际通 行的各种认证或标志,因为绿色(有机)食品的特殊性在 于它需要认证才能被承认。 3.政府应利用产业政策,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极扶 持地方优势产业,制定绿色食品产业群发展战略,从政 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并致 于 完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从总体上提丌 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力。 (下转第49页) --——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杨庆许:后配额时代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 正逐步产业升级,但出口的纺织品多是无品牌的中低档 3.更加具有关联性 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高。 后配额时代的绿色贸易壁垒一旦生效,这种措施容 3.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易从一个国家扩散到多个国家,产生连锁反应。由于涉 我国很多企业似乎没有对绿色贸易壁垒引起足够的 及面广,标准又不统一,隐蔽性与合法性相互交织,往往 重视。就现实的状况而言,我国纺织品企业是难以面对 容易产生分歧,难以协调。 国际上不断发展强化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我国大多数企 4.形式上更加复杂且技术性强 业由于自身体条件的限制,对国际标准和贸易对象国的 在环境意识较高的国家,多数消费者会自觉选择绿 技术性手段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且,我国纺织品出口市 色产品,因而取得绿色环境标志,也就取得了通向国际市 场过于集中,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的不幸大多数都发生 场的通行证。有些国家便借此大行贸易保护行为,严格 在欧盟及美国。 限制非环境标志产品进t:l。由于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业应该立足于现有的优势, 其环境标志所依据的环境标准不一致,对产品的评价方 应该彻底放弃单纯从数量上扩张的老路,从提高企业综 法也有差异,加之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态度,我国往往很难 合素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创建品牌,培养核心 获得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认证。 竞争力等方面人手,赋予产品更多的内涵,细分市场,避 5.具有更强的保护性 免同质化,同时还可以实行市场多元化,开拓其他市场, 后配额时代的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人们关注生态环境 以分散贸易风险;行业组织应建立出口预警和监测机制, 的心理,根据本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超高标准制定,先 加强行业自律,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规范出E1行为;政 人为主,制造进口产品的消费障碍,具有更强的限制进口 府应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制定纺织服装中长期产业 的壁垒作用。 政策,引导全国纺织行业健康发展,并尽快制定出与世界 三、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接轨的质量与技术准。 的原因 1.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我国出口 [参考文献] 的纺织品价格低,严重影响他国的纺织品在本国的竞争 [1]孙伟.中国纺织服装业如何应对后配额时代[J]. 力,因此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不断肌大 辽宁师专学报,2005,(3). 对我国纺织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力度,以限制我国出 [2]盂铁.关于政府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研究 口,保护本国市场和纺织品行业。 [J].生产力研究,2005,(8). 2.我国纺织品的相对弱质性 [3]杨树臣.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应对 发达国家利用信息产业的成果从事技术及资本密集 策略[J].辽宁丝绸,2005,(2). 型纺织品的生产,产品侧重个性化、环保化和高档化。我 [4j王海燕.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壁垒及对策 国的纺织品单位价值较低,创汇能力差,虽然中国纺织业 [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5,(2). -●…’●・・・・●…・●…・●…-lit…・lti----O… ̄O----O…-O…・●…-●…-●…-●u・-●…’●..”●…’●・…●…・●…-lti・・--lti…・O-…●…‘●--“●…-●…-●…-●…-●・…●…’●..・-●…’●・…●・・・・●…・●…・●…・●…-lti----lti…-0----0-…●・ (上接第47页) 4.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应与国际接轨。目前从 [参考文献] 国内情况来看,我国农产品认证有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 【1 JMinou Yussefi,Helga Wilier. e W0rld ofOrganic Ag— 食品、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国家环 riculture 2003一Statis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http:Ilwww.if- 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认证的 oalTl-org 标准依次提高,前两种为我国的国内标准,有机食品则是 [2]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1997 国际通用的概念。有机食品进入国际市场通常采用两种 —1999. 认证方式:一是进口国的认证机构按本国标准到出口国 [3]中外经贸信息,2002—01—24. 认证,加贴认证标志;二是两国政府(或双方的认证机构) [4]叶志平.论WTO框架下食品贸易的技术壁垒.中 在标准上达成相互认证,由出口国的认证机构认证产品, 国食品网http://www.China—foods.net.Clq. 加贴认证标志。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采取第一种方 I5]http://www.China—foods.net.cn 式认证,这样增加了成本,对出13不利。因此,扩大我国 [6]尚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黑龙江人民出 绿色(有机)食品出口,应当统一国内标准,建立国际标准 版社.2003. 的认证体系。 [7]http://www.greenfood.org.绿色食品网.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8]http://www.chinagreenfoods.con.cn.中国绿色食 黑龙江电力职工大学) 品网.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