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连拱隧道中大跨度施工技术的探讨

2020-11-22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对连拱隧道中大跨度施工技术的探讨


对连拱隧道中大跨度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对连拱隧道进行了介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中导洞施工、中隔墙施工、中隔墙顶部防排水、正洞开挖等方面对连拱隧道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强调了隧道监控量测的重要性,从而完善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积累连拱隧道施工工艺。

关键词连拱隧道;大跨度施工工艺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连拱隧道也越来越多。连拱隧道一般应用于中短隧道,常常与边坡结合在一起,同时连拱隧道施工过程非常复杂,不同的施工方案带来不同的力学行为,故有必要对连拱隧道在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在边坡影响的情况下。

1工程概况

某隧道全长450m,为双向六车道,隧道采用三心圆结构(r1=850cm,r2=600cm),双洞总跨度达34.39m,设计标高为5m,设计时速120km/h。

隧道地处钾长花钢岩构成剥蚀低山、丘陵区,山体东坡较缓,西坡相对较陡,地表植被十分发达,主要灌木及少量松木、杉树,进出口段表部为含碎石亚粘土,结构松散,下伏基岩为某山早期侵入强风化钾长石花岗岩,岩石节理发育,呈破碎结构,稳定性差,在隧道开挖后,改变了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在应力释放和应力重分布过程中,岩体向洞内产生变形,如不及时支护,极易造成坍塌现象的发生。隧道中间段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微风化钾长石花岗岩,岩石呈块状构造,岩体呈镶嵌结构,受风化程度小,硬度系数f≥13,围岩整体性强,利于洞身开挖的安全。该区内地震烈度为Ⅵ度区,地震强度低。

2施工方案

针对施工工期较为紧张,我们结合了本设计及地质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同类隧道施工的成功经验,优化了设计方案,采取了中导洞、中隔墙超前,隧道正洞与中隔墙平行作业的方式,其具体的工艺流程为:先施工中导洞,贯通后浇筑中隔墙墙砼,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并能独立完成岩体承载后进行正洞施工,仰拱及二次衬砌跟上,正洞施工到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另一侧正洞施工。

1)辅助施工措施。①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隧道进出口属于浅埋段,属五级围岩,为保证安全进洞,本设计设置了长管棚支护,管棚钢管采用外径中108mm,壁厚6mm热轧无缝钢管,每根钢管总长为40m,由节长4m、6m的钢管采用15cm连接套管丝扣连接,相邻接头错开不小于1m,沿线路纵向同一横断面接头数不大于50,钢管以0.50~10夹角打设,每个洞口设置47根,环向间距40am,钢管上注浆孔径为10mm,呈梅花型布置,间距15cm,为方便插入,钢管前端做成尖形。打设完毕后,注浆机注入水灰比为1:1的C25水泥浆对围岩

进行加固,注浆压力为2.0~2.5MPa,注浆过程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注浆结束后及时用锚固剂塞堵注浆口,防止跑浆。②小导管注浆。除大管棚范围外的四、五级围岩,均采用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小导管采用外径为中50,壁厚4mm,长5m的无缝钢管,五级围岩每隔两榀拱架共设置一环,每环设置47根,环向间距为40cm,四级围岩每隔三榀拱架设置一环,每环设置53根,环向间距为35cm,前后两排搭接长度不小于1m,钢管前端呈尖锥状以便插入,尾部焊上中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中10压浆孔,在施工过程中,小导管穿过钢拱架已设置好的孔洞,与洞轴线成60~90角打入围岩拱部,小导管尾端焊接在钢拱架上,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其浆液的水灰比为1:1,注浆压力为1.0~1.5MPa。

2)中导洞掘进施工方法。中导洞开挖对连拱隧道施工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当显著的,它既可对洞身岩层情况起到先行探察的作用,可以为主洞开挖积累资料和摸索情况,指导正洞的施工,在明洞开挖完毕后,经过精确测量定出中导洞的开挖轮廓线,五级围岩采用微台阶法施工,上台阶采用手持式气腿凿岩机进行开挖,每次开挖进尺为0.7~0.8m,下台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与小型挖掘机相结合进行,上下台阶相距3~5m,四级以上围岩采用台阶施工,微差控制爆破,严格控制单段药量,以降低爆破垂振动速度对围岩的扰动。

3)正洞开挖方法。在强预超前支护的作用下,正洞开挖采用三台阶法,先拱后墙、自上而下、分部开挖,上台阶采用拱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开挖高度以中隔墙基准面至主洞拱顶之间部分,以便能及时对拱部进行支护,中台阶为边墙顶至上台阶之间,下台阶主要为边墙部分,为方便机械化配合施工及出碴,每个台阶间距控制在5~8m之间,由于跨度大,危险性高,在开挖过程中,控制爆破是关键,拱部开挖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以10~20cm为宜,遵循着“多布眼,少装药” 的原则进行,采用毫秒微差控制爆破,分片、分区进行,为防止爆破过程飞石将中墙砼撞出,应保证中导洞未拆除初期支护部位距离掌子面不小于10m,同时,为保证开挖安全,两侧正洞开挖需错开一定距离,以30~50m为宜,此时有可能形成了对中隔墙的偏压,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中隔墙受力抗弯破坏。

4)初期支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新奥法理念,对每个循环开挖完成后及时对围岩进行初喷与支护、喷射砼,保持围岩自承状态,防止严重的松弛卸载钢支撑在初喷2cm后架设,拱脚必须置于稳固的基础上,钢筋网片与锚杆、拱架必须焊接连成整体后喷射砼,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自下而上依次进行。

5)砼衬砌施工方法。①中隔墙砼浇筑。中隔墙作为整个隧道的受力平衡支撑点,其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洞身的整体安全性,对基底的承载能力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不小于300KMp,因此,对五级围岩中隔墙基础设置了Φ22mm早强砂浆锚杆长3m,间距为80*75cm,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采用自制的定型模板,7.5m为一组进行循环施工,钢筋安装好后,认真对模板进行了支撑加固,严格控制中隔墙顶标高、尺寸,采用输送泵泵送施工,中隔墙顶部空隙采用C25喷射砼回填密实。②仰拱施工。仰拱随正洞的开挖一段距离后及时施工,以形成封闭结构,与拱圈初期支护组成一个整体的受力环。为不影响前方施工,我们采用半幅错开旅工,为保证厚度,施工过程中准确测出仰拱基底标高,待仰拱砼强度达到70%后,采用C10片石砼进行回

填。

6)防排水施工技术。隧道内防排水坚持“以排为主,防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结合隧道水文地质情况,结合环保要求,本着将地下水和冲洗水分开排放的原则。隧道施工前应先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洞顶、洞口的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应清理洞口附近地面,开沟疏导封闭积水洼地,不得积水。勘探用的坑洼、探抗等应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并宜在洞口3m~5m位置设置横向截水设施,拦截地表水流人洞内。洞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机械排水,排水方式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等情况选用排水沟或管路,或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施工废水应通过管路及不透水的沟槽排泄到隧道范围以外,临时开挖面底部不得积水。施工中遇到地下水应逐段取样化验,了解有否侵蚀性,以便及早采取防腐蚀措施。

3结语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整体式设计频频出现,伴随着出现连拱隧道,但在很多情况下,连拱隧道施工存在着很多的施工问题,给工程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隧道基本施工过程来谈谈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协调导洞与主洞施工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