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游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 的文学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 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 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 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 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 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 人。
游玩崭水清泉寺,寺庙临近小溪,小溪中的水向西流 去。 山脚下兰草嫩芽一小部分泡在水中,松林间小路清净 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时不时啼鸣叫着。谁说人老不能再 回到
少年时代?
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方呢!不必因为烦恼而 抱怨
年老,而过度感慨时光的流逝。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 者热
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 深,溪
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 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 间的杜鹃在潇潇细
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 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
“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中的“渐”字一样,均 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 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 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 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 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 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 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 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 川东
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 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 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 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 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 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
人所能 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 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 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己失”诸句, 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
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 颜己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 状态。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古典诗词鉴赏:苏轼五首《浣溪沙》词赏析
[Wj考研究 2014-07-00020
苏轼五首《浣溪沙》词赏析
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 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 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 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 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苏东坡全集》和《东 坡乐府》等。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缜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 簌簌:花飘落的样子。
2. 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3. 村南村北:泛指整个村庄。
4. 缜车:即缜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绿”同 “缜” o 5. 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汉书〃
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 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 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 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 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 依',乃知'牛’字误也。”
6. 欲:想要。
7. 漫:随意。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 哪个
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 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 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村子里响起纺车织布的吱呀 声。身
着蓑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路途遥远,酒 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会儿。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 忍。敲门试着问一下有人在吗?只是想讨杯茶喝。
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 公元
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 轼曾率众到
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 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 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 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 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着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 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 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 不同的音响在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 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 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 悦之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 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 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 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 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 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 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熟悉的缜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 括“缜车”声,说明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 从响声中,意识到,他已进入
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 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 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 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 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 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 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绿
车声,还是瓜农的叫 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 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 求雨途
中行路的艰辛,突出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 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 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 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 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 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 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走了 一村又一村,这时己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 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 “试问” 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 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 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 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 得亲切自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 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 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 外”。为何要“敲门试问”呢? 1.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 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刚刚在 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 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
《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 一句,实为“枣 花
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 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 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略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 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略。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略,清 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 息浓
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 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 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 记下了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 地。
浣溪沙
游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
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鸡。
1. 崭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淆水县。 2. 兰芽:指溪边的野花野草都已发芽。 3. 浸:泡在水中。
4.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5. 潇潇: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6. 子规:布谷鸟,也称杜鹃鸟。
7. 无再少:不能回到青少年时代。
8. 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 唐书》
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 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 一行进去 请业,”而门前水当却西流”。
9. 白发:老年
10. 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 伤衰
老。白发,老年。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因黄鸡可以 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 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 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去游览崭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 泥,在傍晚的细雨中子规鸟悲伤地啼叫。谁说人生在世不能 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为年老时光流逝 而叹息。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
任黄州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 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 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 初发,
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 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 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 而是振
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 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 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 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 似浅显,却值得回味。 先着 《词洁》 卷- 一谓:”坡公韵高, 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 子规啼
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 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 愈忠厚,令我神往。”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 深,溪
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 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 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 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 名的由来。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 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 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 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 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此时之 清
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 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 思。
默写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
翻译: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 雁又飞
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 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 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 宪那
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 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 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 了伤时的眼泪。主旨: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所作的诗词,被选入《宋 词三
百首》。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 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 气在回荡着。这首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途的艰苦生 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 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 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其中“渔 家傲”
是
2、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字统领全部 景物
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 词中
的关键词语回答。
“异”统领的景物有:
4、 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四面边声 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谈谈 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
5、 理解填空: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词的下片 重在
抒情,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
6、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是全
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你的 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
7、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的 理解。 8、 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 王维
《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
9、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默写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词人于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期间 所作。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 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译 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 细雨中杜鹃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 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注:《浣溪沙》 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①子规:杜鹃鸟; 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语自白居
易《醉酒》 诗,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 象构
成的?请简要叙述。
3、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句富
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 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4、 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 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 水尚能西” 一句也富含哲理。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5、 白居易《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
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 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己失。”苏词和白诗都写道“唱黄鸡”, 两者表达的感情一致吗?请简要分析
6、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
7、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
情?
8、下面是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
项是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 松间
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 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 鹃的
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 由西
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 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 言,
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 的情怀。
9、词的上阕描写了 “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 雨规
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 其中的一幅图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