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以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弊病

2021-03-22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试以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弊病
试以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弊病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长存1300多年,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国际社会也起了一定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曾仿照中国实行科举制。在西方,有人称它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那么科举制度又有怎么样的利于与弊?

A. 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科举制度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决定人才是否合格与取舍的标准是考试的成绩,它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应考者是否有真才实学在这里成了决定的因素,因此科举制度是一种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它为那些出身微贱但却富有才华的人提供了出人头地的可能和机遇,从此,一个人不凭门第和出身,依靠个人奋斗同样也可以拥有辉煌的人生。

1、公开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比如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酸(算学)、俊士、进士”等五十多种。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如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及第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明经科先帖文,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及第亦四等。虽然考试内容有些死板,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这样已经是进步的了。封建统治者从参加考试者中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朝廷做官,这不得不说是统治者的高明之处。

3.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随着科举取仕的到来,读书做官的观念才开始一步步深入人心。科举时代,读书、及第、做官成为广大读书人的追求,这个时候的启蒙教育也都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子夏的名言,其实它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朱熹解释说:“优,有余力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政者如果尚有余力,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读书人如果有余暇时间,应该去做官,检验平时所学。子夏在这里提出了政府官员要终身学习的主张,强调学习和时间要结合。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科举制度的盛行及其造成的文化风尚对唐代小说的繁荣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科举行卷之风导致唐代小说的兴起;科举制度的盛行给唐代小说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科举制度造成的读书士子人群构成唐代小说作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度造就的重文尚辞的文化风尚推动了小说的成熟。

B .科举制度的弊端又是显而易见的。

1.由于科举考试一旦被取中就可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地位,所谓“十年寒窗人不知,一举成名天下闻”。对社会底层的人来说,这更是改变他们的处境和命运的唯一出路,虽然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但却有着走通的现实可能性因此,科举制度有效地牢固地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将科举看成了读书的唯一目的,看成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所在,少小开卷,皓首穷经,不断在考场博杀,耗尽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在科举下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意志和人格,成为了自觉的奴隶,科举的这种效果,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早就意识到了,唐太宗就曾难以抑制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科举制度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取向。由于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是做官、在很多时候甚至还是出任宰相的必要条件,因此以后将要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另眼相看,被目为“白衣宰相”。这一方面有助于知识和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这一价值取向又是畸形的,使读书带上了非常强的功利性,人们重视读书是因为这是通过科举最终做官的必由之路,知识的价值、读书的目的,都在于做官。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一个人读书是否有成,就是看他是否通过科举做到了官,至于学问是否真有造诣,精神和人格是否健全是并不被看重的,这就严重毒化了人们的思想,对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使人们对做官以外的一切实业统统视为末流,不予重视,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3.由于科举对读书人的命运关系极大,因此科举的内容自然就成了人们读书的内容、日常的功课,科举注意什么,社会也就崇尚什么。唐代科举很重诗赋,因此当时诗教成了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直接促成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

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精彩的内容;科举要求应试者要有好的书法,因此练字成了读书人必修的功课,也促进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科举的内容对社会风尚虽有过这样一些有益的导向和推动,但由于它内容的偏狭,对社会所起的负作用则是更主要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从一开始注重的就是儒家经典,从此儒学成了每一读书人自觉研习的内容,除非科场或官场失意,一些人看破红尘会到释道二门寻找精神寄托,否则儒学基本成了读书人所掌握的唯一学问。虽然汉武帝时期就已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学真正独尊,被所有读书人自觉尊奉,应该说还是借了科举之力。宋明理学的兴起,同样也是由于科举,因为科举考试答题必须合乎圣人之意,而宋明理学正是最合乎统治者胃口的注解儒家经典的标准答案。科举内容的狭隘,使人们不去重视儒学之外的一切经世致用的实学,甚至产生“六经外无学”的错觉,学习兴趣和研究范围变得十分狭窄,严重妨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发展。

4.科举制度后期发展的标准化,格式化的八股文的形式,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科举既然是一种通过考试选取人才的办法,对试卷的评审必然就会有客观公正的内在要求,而评卷要做到客观,尽量不受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使试卷标准化、格式化,这样评卷时用标准答案一对照就可立判优劣高下。唐时已有近似现在“填空”的所谓“帖经”、“墨义”的考试方法,明以后产生的八股文,更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高度格式化、标准化的东西,在内容上,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 、“五经”,答题要求模仿宋儒经义,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上,八股文更有严格的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行文必须按起承转合的要求分八层意思(八股),句法也要求排偶。这种对试卷标准化、格式化的要求,开始初衷也许是为了评卷更加客观公正,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完全扼杀了读书人的独立思想,使他们完全变成了只会死记硬背教条的木偶,不敢用也不会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术的进步并造成了国民的愚昧。

C.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先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