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
”康肃笑而遣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二)
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廉以故人子,引令坐。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又通。乃跪谢曰: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请诵之,果通。复请倒诵,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
览而倒诵。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⑤引令坐________⑥复请倒诵________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4)两文末,陈尧咨
”
“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
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A;B
(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
“称叹久之”体现②高士廉责怪他说:
(4)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了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① 释:动词,放下
;② 忿然:形容
词,气愤的样子;③ 安:疑问代词,怎么
。
;④徐:形容词,慢慢地;⑤ 引:动词,
拉;⑥ 复:副词,再,又
⑵辨析一词多义,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于是就跪下道歉说。
① 谢:道歉,古今异义词,句意是:
② 向:先前。句意是:而是我先前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
”的原则,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① 颔:点②怪谓曰:责”
”不是没有根
⑶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头。句意是:(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怪他说。句意是:高士廉责怪他说:
“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⑷陈尧咨的“笑而遣之”,表现卖油翁的绝技征服了大家,证明他“ 但微颔之
据的,体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同时也对他的高超的赞同;高士廉叹。
“ 酌油”技艺的
“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记忆力出众、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
故答案为:⑴①放下;②气愤的样子;③怎么;④慢慢地;⑤ 拉;⑥再,又。⑵A;B
⑶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
“称叹久之”体现了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
“小
⑷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一)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此自夸。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园圃外,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不离开。这个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不过是微微地点点头。康肃公问道: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十分生气地说:
”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
”老翁说:“凭我
“你
倒油的经验知道(你射箭也是凭手熟的)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
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
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了。”陈肃公笑着将老翁送走了。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
(二)卢庄道是范阳人,被天下公认为有学问的人,他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古今所有的人,他的父亲卢彦和高士廉的关系很好。卢庄道从小丧父,十二岁的时候去拜见高士廉,高士廉因为他是故人的儿子,让他坐下。恰巧有人送来文章向高士廉请教,卢庄道偷着观看,然后对高士廉说:
\"这篇文章是我写的。
\"高士林责怪他说:
\"小孩子不要说大话!
\"认为他
轻薄,让他背诵,卢庄道果然背下来了。又让他倒着背诵,他又背下来了。罪说:\"这篇文章实在不是我作的,而是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府文书叫他读,卢庄道全都能看一遍以后就能倒背下来。
卢庄道跪下请
\"高士廉取来其他文章和官
高士廉称赞感叹不已。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邴原泣学
邴原
①
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
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注】①邴(bǐ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如果。
(1)选出下列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邴原少孤C. 二则羡其得学
孤:失去父亲
)
B. 一则羡其不孤
羡:羡慕然:……的样子
②恻(cè):心中悲伤。
③苟:
③
有志,吾徒相教,不求
其:代词,自己 D. 师恻然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从邴原泣学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答案】(1)C
(2)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3)示例一: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贫不丧志,立志学习和他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示例二:书塾的老师不向邴原收取学费,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解析】【分析】⑴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词,他们,那些有父母的孩子。
⑵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苟:如果。徒:白白地。资:学费。句意是: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⑶根据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归纳道理启发。要点:向邴原学习贫不丧志,立志学习和他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书塾的老师不向邴原收取学费,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故答案为:⑴C
⑵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C项有误,
其:代
⑶示例一: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贫不丧志,立志学习和他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示例二:书塾的老师不向邴原收取学费,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点评】⑴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
“一一对应,字字落
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⑶本题考查分析启发和道理。答题时应注意,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从中明白道理或得到启发。
【附参考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
”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
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
“你想读书就来吧!
”邴原说:“(我)没有钱”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
交学费。”老师说:“如果你有志读书,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八哥与蝉对话鸲鹆②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
⑤
③
①
而调④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
日所言,唯数句而已。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曷若
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②鸲鹆(qú yù):即八哥。
③罗:张网捕捉。
④
【注】①本文据《叔苴子》改编。调:调教。⑤曷若:怎么像。(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②但能效数声而止③唯数句而已④鸟俯首而惭
但:________唯:________俯:________
①久之能效人言效: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言也。
(标四处)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②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①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4)八哥为什么“俯首而惭”?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3)①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
②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
(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
意。启发: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
“但”:只。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效”在现代汉语里有“仿效,模仿”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蝉谓之曰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蝉鸣于树”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八哥
“俯首而惭”是因为八哥听了蝉的话,才意识
“笑”“曷”“意”等字词的翻译。
/子能人言/甚善/然
到自己的浅薄,没有能抒发出心意。启发可从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的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3)①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
②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
(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启发: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
“鹦鹉学舌”是不行的。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答题时应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但”古今义不同,“效”、“俯”是动词。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翻译划分: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鸣于树:在树上鸣叫,曷若我:怎么能像我一样,自鸣其意:鸣唱自己的心意。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附参考译文】
八哥这种鸟生长在南方,有人张网捕捉后调教
它的舌头,时间长了,它能像人一样说
话,但是只能仿效几声就停止了;整天说的话,只有那么几句罢了。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八哥低下头感到惭愧,以后再也不学人说话了。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
”蒙乃
”蒙曰:“士别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选自《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
【乙】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
②失
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
·烈女传》)
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1)用“/给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①见往事耳________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③当日知其所亡________④遂七年不返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的句子意思。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何异断斯织乎?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
A. 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 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
“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D. 甲文段孙权
【答案】(1)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2)了解
;到了……的时候;每天;于是(3)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4)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
②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妻跪问其故思/无它异也。译为: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羊子曰/久行怀
(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见”:了解。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
“辞”“异”“斯”等词语的翻译,
“蒙辞以军
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中多务”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4)A项“而且要钻研经书”说法有误。可分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意思。
故答案为:(1)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2)了解;到了……的时候;每天;于是(3)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4)A
【点评】(1)断句首先要注意句子停顿的技巧,其次要理解清楚句子的含义,根据这两点做起来就比较容易。
(2)理解文言文的重点词的关键是能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含义来推断词的含义。平时学生要多积累书本中文言词语。
(3)文言翻译是固定题型,做题时要注意翻译的原则,其次是能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并翻译出来。
(4)读懂文言文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在阅读文言文时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去推断文章的意思,如遇读不通的内容可暂且放过。【附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来推托。孙权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
②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
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
”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
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了。
【乙】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出行在外久了,
“这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
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
‘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
’,用来成
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羊子被他妻子的
5.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①有仙则名________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③可以调素琴________④何陋之有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渲染了居室恬静
“何陋之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A.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的气氛。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陋室
(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极力形容
不陋”,表达了一种________的情趣。
【答案】(1)出名,著名;学者;弹奏;简陋
(2)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3)C(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安贫乐道
②没有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陋室铭》的阅读理解能力。(1)句意分别为:①有了神仙就出名。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
②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③可以
④有什么简陋的呢?据此提取字词意思即可。
②“丝”指弦乐器,“竹”
(2)①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指管乐器;乱耳:扰乱双耳。据此整理句意即可。(3)A项“龙”和“仙”是吉祥、高尚的象征,符合情理;项并没有刻意贬低无学问的人,说法错误;
B项属于环境描写,符合情理;
C
D项是作者内心的独白,符合情理。
“陋室不陋”所表达的生活情调。
(4)从环境、交往、日常三方面分析即可总结出故答案为:(1)出名,著名;学者;
弹奏;简陋;
②没有奏
(2)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3)C;
(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安贫乐道。【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作品的中心意思。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注意:名:今为名词,文中用作动词。(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译。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关键词句的理解能力。注意:作者重在言论自己的陋室,无闲谈他人的意思。
(4)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归纳、整理能力。作品包括环境、交往等方面的描写,内容充实。立意明了。
“无丝竹之乱耳②
”的“之”是语气助词,不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
”蒙乃
”蒙曰:“士别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以故意
②
①
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
待之,君宜顾
④
③
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
⑤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
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
⑦
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⑥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之,拊
⑧
其背曰:“吕子明,吾不
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
·吕蒙传》)
②故意:这里指原来的态度、眼光。
③顾:拜访。④虞:意
⑧拊:轻拍。
【注释】①尚:还,仍然。
料,预料。⑤造次:鲁莽,轻率。(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②或说肃曰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⑥因:于是,就。⑦就:靠近,接近。
(3)【乙】文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先是为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鲁肃与吕蒙
________ ,吕蒙给他出谋划策之后鲁肃的态度转
“结友”的原因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吕蒙的形象。【答案】(1)重新;有人
(2)①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度。
(3)轻视;尊重和亲近
(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
②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
【解析】【分析】(1)尤其注意古今异义词语更:重新
(2)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这里应注意
“孰”“乃”“至”等关键词的理解。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文段突出的是鲁肃对吕蒙态度由轻视到叹服的变化。
(4)理解文章内容,可知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有了惊人进步。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看他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做这些事,揣摩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结合甲、乙两文可知,吕蒙是一个善于听劝、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有所成的人。故答案为:(1)重新
有人
②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
(2)①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度。(3)轻视
尊重和亲近
(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
【点评】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翻译两篇文章,抓住吕蒙的言行分析,吕蒙起初不爱学习,在孙权的几番劝说下最后学有所成,他能马上为鲁肃策”,令鲁肃“刮目相待”,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知错能改、谦虚勤学、自信率真、计谋过人的吕蒙。【附参考译文】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仍然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
“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
“您受到重任,与关羽作“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
“画五
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
”鲁肃轻率地回答:
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定好应急方案呢?
”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
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后分别。
“吕子明啊,
”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家。(2)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可爱者甚蕃(值得)C. 陶后鲜有闻(新鲜)
)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D. 亭亭净植(竖立)
(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答案】(1)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2)C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表转折,“却”;从;十分,很
(4)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5)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寄寓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解析】【分析】选自《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朝代:北宋。(识,要注意识记《爱莲说》的作者、朝代等。(
1)此题考查文学常
“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
之________ 而________自________ 甚________
2)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
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的“鲜”是“少,很少”的意思。(3)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
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表转折,可翻
译为“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
”中“自”翻译为“从”。“甚”翻译为“很”。(4)此题考查
“予”、“染”、“濯”、“妖”、“鲜”、“闻”的意思。(5)此题既考查所
使用的手法,也考查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文意可知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蒜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
“叟能如是”叟笑曰:“垂
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
“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
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旁睨而揶揄之________②卒不肯告人姓氏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3)选文塑造了两个人物: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读了以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答案】(1)斜着眼睛看;最终
(2)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3)杨二相公:骄傲自大,仗着自己精于拳术,哗众取宠,炫耀于世。卖蒜叟:武艺超群,深藏不露。
(4)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
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注意“斜着眼睛看”,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睥”解释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或翻译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本题中要注意
“纵”“外”等词语的解释。翻译的时候还要
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3)分析人物形象,结合
“二人”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做这些事?揣摩
“二人”的心理、态度
和情感。结合原文分析,杨二相公是一个骄傲自大,仗着自己精于拳术,哗众取宠,炫耀于世的人;卖蒜叟是一个武艺超群,深藏不露的人。
(4)第一问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写作背景等去把握文章的主题。这则故事说明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的道理;第二问属于个性化阅读,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语句合理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附参考译文】
南阳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功夫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就好像一堵墙一样。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
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
“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
人笑着说:“我一个都快要死了的老头,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
”原来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
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老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是非木柿/如是再啮 B. 尔辈不能究物理/唯手熟尔C. 遂反溯流逆上矣/肃遂拜蒙母 D. 但知其一/但微颔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寺院的僧人一开始认为石兽顺流而下,往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B. 讲学家认为沙性松浮,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应该在原地深处找。C. 老河兵认为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从上游寻找,最终果然找到它们。D. 作者认为天下的事情不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应该实事求是。【答案】(1)B
(2)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3)A
【解析】【分析】(1)A.是:两个“是”都是古今异义词,是代词,解释为B.尔:第一个是代词,解释为
“这”“此”。
“罢
“你”“你们”;第二个是语气助词,表限止语气,解释为
了”。C.遂:两个“遂”都是副词,表承接关系,解释为词,表仅限于某个范围内,解释为
“就”“于是”。D.但两个“但”都是副
“只”“只是”。故选B。
“(于)下“颠”意思是“颠
(2)本句中,“求之下流”,“求之地中”是倒装句、省略句,翻译时补充调整为流求之”“(于)地中求之倒”“错乱”。(3)从文中第一段
”;“下流”指的是水的下游;
“固”意思是本来;
“众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
”可知,一开始,僧人们是在原地水中寻找石兽,没有找到后,A的表述错误。故答案选
A。
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才到下游去寻找,所以选项故答案为:⑴B;
⑵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⑶A。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⑵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即可做出选择。【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
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
”大家
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10.阅读理解
(甲)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
”蒙乃
”蒙曰:“士别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晋平公
①
②
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③
”
”师旷曰:“盲臣安敢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
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④
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
③炳烛:点燃蜡烛。
暗。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喑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恐已暮矣________③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④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3)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解释。(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答案】(1)到,等到;晚;推脱;怎么,哪里(2)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了。②
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3)示例:吴下阿蒙: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4)示例: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师旷委婉,巧妙设喻。
【解析】【分析】(1)本题中,“暮”是形容词,理解为语气,理解为“哪里”“怎么”。
(2)①句中,“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原句式;“而”表转折关系,解释为
“却”。
”中可知吴国大将吕蒙原来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因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②句是一个反问语句,翻译时保留“晚”;“安”是一个副词,表示反问
(3)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此成语“吴下阿蒙”就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从吕蒙
相待”的答话中可以想象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因此成语
“刮目相待”就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学”的必要性,即因其
“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
“学”的可能性,使
(4)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
“不可不学”,可见孙劝劝学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吕蒙无可推辞,
“乃始就学”,可见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
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可见孙劝是在平等对待吕蒙,态度坦率真诚。而师旷劝学比较委婉,他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少年好学比作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比作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比作蜡烛的光明,而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仍旧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这样运用比喻,很形象,让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故答案为:⑴到,等到;晚;推脱;怎么,哪里⑵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了。的呢?
⑶示例:吴下阿蒙: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⑷示例: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师旷委婉,巧妙设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②
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
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⑶本题考查对文言成语的运用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注意其一生的理解。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路,结合文章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
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始学习。等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旷,说:乐师旷回答说:
“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
”
”吕蒙于是开“你现在军
”吕蒙说:“与读书”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
“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乐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啊!”
”平公说:“讲得好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
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
,终不肯俯。主曰:
“父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
“卧虎”,歌之曰:“稃鼓不鸣董少平。
”
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京师号为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視,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礼。
(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横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后特征为洛阳令
/故其欲卿治经为博士也
)
“董宣廉洁,死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
B. 及主出行/及鲁肃过浔阳D. 乃驻车叩马/蒙乃始就学
C. 大言数主之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3)“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案】(1)C
(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3)“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解析】【分析】(1)A.做,担任。B.等到。C前者结构助词“的”;后者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独,不译。
D.于是。故选C。
/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宣不从
俯。译为: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之间划开。(3)“天子不与白衣同
”: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结
合下文“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等句分析,作为天子,要胸怀宽广,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还要善待像董宣这样坚守法纪的人。说明文中的皇帝是个明君。故答案为:⑴ C
⑵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⑶“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⑶本题考查句意的把握,通读全文,把握为天子应该具有的品行。【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
“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
”皇帝说:“想说什
“天子不与白衣同” 的含义。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作
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
”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
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
”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
”于是就敕封董宣为
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
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冤之鼓不再响。
“董少平做洛阳令,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
”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董宣清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
”康肃笑而遣之。
“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乙】
南方多没人
①
,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
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1)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①公亦以此自矜②康肃笑而遣之③夫没者岂苟然哉④见舟而畏之
矜:________遣:________苟:________畏: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断句,请用斜线标出。(限断三处)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4)【甲】【乙】两文都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夸耀;打发;随意、随便;畏惧
(2)①(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3)故北方之勇者 / 问于没人 / 而求其所以没 / 以其言试之河(4)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熟能生巧。
【解析】【分析】(1)本题要注意“遣”解释为“打发”。
(2)本题要注意“但(只是)”“颔(点头)”“得(学会)”等的翻译。(3)这句话意思是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
”,据此可断句为:故北方之勇者
/ 问于没人 / 而求②(南方人)天天
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
其所以没 / 以其言试之河。
(4)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写作背景等去把握文章的主题。【甲】文卖油翁因为倒油的技术娴熟而得到陈康肃的尊重;【乙】文写了南方人潜水的本领高强,北方人也来学习。因此,通过分析可知,两文都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故答案为:⑴① 夸耀;② 打发;③ 随意、随便;④ 畏惧。⑵①(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⑶故北方之勇者 / 问于没人 / 而求其所以没 / 以其言试之河⑷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熟能生巧。
【点评】⑴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原文,通顺规范。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意,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按词语断,主谓之间断句;语词后停顿;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介词前停顿。
⑷本题考查分析启发和道理。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从中明白道理或得到启发。【附参考译文】
【甲】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此自夸。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园圃外,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不离开。这个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不过是微微地点点头。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十分生气地说:
”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
”老翁说:
“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的原则,把文言②(南方人)天天与
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你射箭也是凭手熟的)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
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练罢了。”陈肃公笑着将老翁送走了。
【乙】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那么即使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