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掠影
2005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年10月,又有媒体报道,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其后,消息不断传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欲将“灯谜”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等。一时间,外国人争先恐后地将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蔚然成风。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四川新闻网南充11月6日报道,11月3日,南充市常委、宣传部长喻小广和国家地理杂志刘主编等一行深入南充市仪陇县石佛乡考察调研“川北大木偶”等传统文化情况。
喻部长一行和石佛乡年过七旬的肖兴林、罗兴成两位川北大木偶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得知曾在川北地区活动频繁且在1953年参加大木偶国家汇演的川北大木偶的生存现状却并不乐观,作为南充首屈一指的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呈现出传承人断代、无固定演出及演出阵地的无奈和尴尬。
这让人想到另一经典传统文化——昆曲。21世纪初,昆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瑰宝。然而进入现代以来,这个古老的剧种在艺术精神上时代严重脱节,越来越难以适应观众崭新的审美需求,因而遭到无情的淘汰。
不仅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和古建筑”同样遭受了灭顶之灾。从南到北,从东
到西,无数的古建筑被夷为平地。2007年某公司取得对梁林故居进行拆迁的资格;同年湖南襄樊唯一的明代古建筑被强行拆除;2010年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建筑苏氏书塾被拆除……
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逐渐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
在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对“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的影响”一题,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有40%的同学认为有作用;对“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一题,58.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是对于传统文化 ,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对于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居然有51.2%的同学“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能去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自身却对它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认识也很肤浅,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传统文化消失原因
为什么出现如此局面?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当代尤其是五四运动后却出现了断代。当时新文化运动直接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称其为糟粕,中国社会进入了直接“换心”运动,在这场文化浩劫中,中国人在“新心”没有存活下来的时候变得“没心”了,思想上左右摇摆。中国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新文化的功绩无法抹杀,中国社会从专制走向共和,由近代走向现代。但对传统文化的全盘抛弃现在看来有些矫枉过正,有些偏激。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淀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亘古绵延的长流。每个时代的人所创获的成果,都是传统的循环链中的一环。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泥沙和珠玉齐沉,糟粕和精华共存,它既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又滋养着影响现代化的毒瘤。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乱现象,不少人表现出的是茫然失措的价值尺度,他们很难分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难以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节。再者,现代人因历史原因,意识里已经存在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其中的“精华”埋藏在了“糟粕”的泥沙之下,绝大多数人无法看到传统文化中的闪光之处。
再加上现代社会纸醉金迷的糖衣炮弹,不少人逐渐迷失在横流的物欲中,遗忘传统文化质朴内敛的贵重本质。仅仅因其无法带来表面肤浅的利益与享受。
传统文化的观点和出路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贵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
它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
幸而越来越多的人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危机下意识到其之于国人的重要意义,国家也开始着手拯救传统文化,努力使其得到传承和发扬。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部重新提出昆曲文化工作的“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本着这一思想,一批专业戏曲工作者义无反顾地投入昆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门古老的艺术重放光彩。
近20多年来,随着昆曲院团建设的加强,昆曲创作也呈现一派兴旺现象。在当代戏曲研究领域,诸多专家学者辛勤耕耘,取得昆曲研究的重大进展。2000年3月31日至4月6日,首届中国昆剧艺术暨昆剧优秀古典名剧演在苏州和昆山成功举行。这次盛会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昆曲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昆曲艺术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优美的昆曲迷醉了中国观众,更倾倒了外国观众。近年来,各昆曲院团先后多次前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意大利、芬兰等西方国家访问演出,所到之处,惊叹声不绝于耳。这些对外演出进一步扩大了昆曲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了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如此实例近年来不在少数。这使人们看到了传统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文化的发展是为民族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通过本民族语言、文字、艺术、风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国土、同胞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亵渎民族感情的厌恶、仇视等,表现出自己的传统以及民族的自豪感、尊严感 。所以,我们自身也应该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其魅力所在,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所以个体必须吸取文化传统,必须登上他所出生时代的文化顶峰。”
人们自己创造的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没有对传承的继承,个体就不会拥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将失去前进的基础。在这里,请让我们来继承吧,我们不应更新传统,只有充分发挥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自觉性,主动性,社会文化才能再次勃发出活力和坚固的凝聚力。
我们在文化的重建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许前路艰险,但其就在我们脚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