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原创卷A卷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7)________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8)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9)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10)《登飞来峰》一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木兰诗》与《古诗为焦
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它是由光未然创作的,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
彻中华大地。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朗读者》精心挑选经典美文,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节目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理念。其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分享的故事同样精彩。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历,却有着深刻的【甲】(A底蕴 B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儿子
之间的矛盾、分歧、隔hé乃至冲突,与观众【乙】(A分享 B共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隔hé(______) ②感慨.
(_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 【甲】_____ 【乙】______
(3)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
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
6.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
当涉猎 1
③及.为相 ④家人发.
箧视之 7.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非/复吴下阿蒙 C.太祖/常劝以读书 D.家人/发箧视之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9.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二点)(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22分)
永恒之树 章 红
他是个小男孩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这么大、这么粗了。它大概有50米高,树冠像一片巨大的绿色云彩,许多遒劲的树根裸露在地面,像闪电一般朝四面八方辐射。苔藓在树下铺开了一张绿色的绒毯,沿树干攀援上升。
它这么大,这么高,来到这个地区的旅人们总是把它当成路标。对于小男孩来说,这棵树则是他的玩伴,他每天都要带着他的大狗来到树下玩耍。
有时候他爬上树,在桌面一般平坦的枝丫间坐上很久,眺望远方,感受风在树枝间的穿行,大狗安静地卧在树下等他。有时候他环绕树干奔跑,跃过一处又一处树根,它们像横躺在地面的巨龙的脊背。大狗跟在他身后,兴奋地玩着同样的游戏,把一股股热气喷吐在他耳边、颈后。
就这样一年年过去了……不知为什么大狗渐渐奔跑不动了。它变得衰弱,总是被树根绊倒。爸爸说大狗生病了,它一天天消瘦,像雪人一样融化,他为大狗不安。
有一天早上,起床后他没能见到它。他四处寻找、呼唤着大狗的时候,妈妈拦住了他,将他温柔地圈在自己的胳膊中,“亲爱的,不要找了,它已经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那是哪里?”
“它和大树在一起,那差不多就是天堂了,你觉得呢?”
他同意。但他还是迷惑地问:“可是,它为什么要消失呢?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 妈妈更温柔地抱紧他,“亲爱的,无论是一条狗还是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地待在这儿,我们不得不学会说再见。”
他不太明白这些话,但是他听懂了大狗和大树在一起,真的,那差不多就是天堂了。 他再也没养过另外一条大狗,幸亏他还有大树。
又一些年头过去,他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了一位年轻人,拎着旅行箱从家里出发,去城市里上学,爸爸妈妈温柔地吻别了他。
后来这一切都相当习以为常了:一次次离开,一次次返回,他也成了旅人,大树是回家的路标。家里等待他的永远是舒适的床铺、寒冬里噼啪作响的炉火、刚出炉的面包的香味……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两张亲人的面容。
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离开与返回中,这两张亲人的面容在发生微妙的改变:多出的一些白发,新添的几根皱纹,往下陷落的皮肤与骨骼……
而他,也成了一个中年人,有了自已的孩子。
大树底下,又有了一个小男孩的身影了。他爬上爬下,围绕树干奔跑,或者安静地坐在树下。跟当年的他那么像,但绝对不是他,那是另一个崭新、独立的生命。
有一年回庄园,他告别的人是父亲。他和母亲往父亲棺木上撒下最后一抔泥土,母亲已快被哀伤击倒,他不得不尽全力搀扶着蹒跚的妈妈。妈妈看着他,眼神里全是软弱,他知道这软弱的眼神是在提一个问题,那是童年的他曾经问过的:
“为什么要消失呢?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 那一瞬间他的心也跳动得非常非常软弱。
妈妈去世的时候,雪白的头发与雪白的枕头融为一体,洁白的被单覆盖住她的身体,像一面洁白的雪坡。
现在,他很老了,甚至到了他自己都快要离开的时候,他重新坐在大树下。真奇怪,从前的小男孩变成了这么老的一个老人。小男孩圆圆饱饱的脸蛋变成了老人瘦削凹陷的双颊,蓬勃茂密的头发变成了疏落的白发。
他生命中亲爱的人,都一一离去。他不得不一次次说再见,直至自己也要对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时候。只有大树依然存在,他感到了一种仅有的安慰。他仰望着伸入苍穹的绿叶,耳边回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
“……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
那或许是大树底下又一个小男孩的提问,或许是从岁月深处泛出的回声,他想他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我亲爱的孩子,这是必须的,我们不可能永远待在这儿。但大树将在地球上留存下去,并在人们死去之后继续存在。”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对大树的描写,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大树的茂盛、生机勃勃。
B.文章中的“他”因为亲人的离去,感受到生命逝去的无情,对大树有了新的理解。
2
C.小男孩与大狗的和谐互动,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D.文章借物说理,赋予“树”丰富的含义,读来韵味深远,发人深思。
11.文中的“大树”伴随着他的一生,他和“大树”的感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1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3分) 妈妈拦住了他,将他温柔地圈在自己的胳膊中。
(2)“妈妈看着他,眼神里全是软弱..
”,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13.“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用意?请从内容、
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3分) 1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四)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2分)
【权威调查】201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2012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其中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4/MP5/PDA阅读等)的接触率等数据引发人们的关注。
表一:2011、2012年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电子阅读器阅光盘阅年度 手机阅读 网络在线阅读 MP4等阅读 读 读 2011 27.6% 29.9% 5.4% 2.4% 3.9% 2012 31.2% 32.6% 4.6% 1.6% 2.6% 表二:2012年18~70周岁国民手机阅读人群的手机阅读内容统计 手机QQ与工作学习有关信内容 手机小说 手机报 电子邮件 等 息 比例 64.1% 47.3% 41.1% 17.1% 10.2% 【你说我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科技发达会改变阅读方式。尽管纸质阅读呈下降趋势,但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纸质书的阅读量下降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纸质书籍的地位。不论是读纸质书,还是读电子书,最重要的是推动全民阅读,阅读形式其实是次要的。
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金丽红: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增加了阅读的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娱乐化容易让读者忽略阅读的本质,趋于浅薄,而深阅读、重阅读必定是归于纸质传媒的。中国是出版大国,但不是阅读大国。纸媒出版人多出些好书,对阅读内容就有主流的引导。
作家周国平:青少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一时期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有可能终生也难成为一个真正爱好读书的人。网络虽好,但是游戏、聊天、看八卦,信息太多,不及纸质图书让人精神愉悦。
作家王蒙: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更多的是一种浏览,在速度和精力集中的程度上,与读纸质书是不一样的。这种网络的浏览,有助于信息的民主化、文化的普及和各种信息的传播,但同时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简单的量化,并缺少深度,缺少思考。所以我尤其希望我们的青年人,坚持认真阅读,坚持经典阅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更有系统和深度。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新京报》李大超文章: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5.下列表述,不符合...
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数字化阅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B.周国平和王蒙论述角度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数字化阅读的态度是相同的。 C.一般来说,手机阅读属于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 D.对于数字化阅读,金丽红和李大超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16.根据【权威调查】的信息,概括出我国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的基本情况。(4分) 17.根据【你说我说】的内容,概括出数字化阅读被广泛接受的原因。(5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材料一:2016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福建莆田、泉州等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部分调查结果见下图:
中学生购买零食频率 学生因零食问题身体不舒服 每天一次 18.39% 3
每天一次以上 每周3-5次 极少或从不买 18.74% 40.84% 22.03% 有 没有 很严重,还去过医院 31.49% 66.24% 2.27%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
请你以“我渴望得到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写成记叙文,适当使用描写、修辞手法等;④文材料二: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案例。2012年5月20日下午,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116名学生因食用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
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的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家长要明白,给孩子零食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
材料四: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除了路边摊零食香气诱人、美味可口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食物容易让人上瘾。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18.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相符..
的一项( )(3分) A.因为建立了大超市的索证制度,所以大超市里面出售的零食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放心食用。 B.路边摊零食容易使人上瘾,这是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的原因之一。
C.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人,大脑
内部会发生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D.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吃零食的途径,给孩子补充营养。 19.请仔细阅读材料一,写出三项探究结果。(3分)
20.邻居家读五年级的小女孩月月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劝说她少吃或者不吃零食。(4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牵回了五匹骆驼。(______) (2)“痛苦地活着,委屈地死去”是祥子命运的写照。(______)
(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攒下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张侦探给洗劫了。(______)
22.请简述《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100字左右)(2分) 三、写作(60分)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