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大学生信教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本研究参考相关理论,通过采用数量化分析方法,发现大学生信教受到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网络因素的影响。高校应该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信教的不同影响因素采取妥善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信教 个人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网络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1-0028-02 在当今世界,宗教热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现象。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和落实,宗教组织得到了发展,信教人数也大量增加,在众多的信教人群中,大学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团体,大学生信教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
一、 文献回顾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大学生信教问题进行研究,一种是根据自己所做的调查进行分析,另一种则是根据他人的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二者都集中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信教现状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但是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基本上都集中于对大学生信教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在方法上也只是采用了描述统计分析。在对大学生信教的原因或影响因素的分析时只是进行了单纯的理论分析,而没有采用数量分析方法。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在对大学生信教现象调查的基础上,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数量分析方法对大学生信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 研究假设
根据不同的理论视角,可能对大学生信教的影响因素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关注点。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父母的文化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常常在家庭中通过长辈的耳濡目染得以完成世代传承。在信教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信教的可能性往往也就更大。
根据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以及社会成员在其中的位置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处于网络中成员的行为和态度。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在所处的社会网络或人际网络中的位置,将对其行为和观念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反映在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上。
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社会成员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文化和规范,而是主动地参与者和创造者,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特性。是否信教以及信仰何种宗教,归根到底是个人选择,受其个人因素影响。
因此,本文就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根据上述理论,分别从家庭因素、社会网络因素和个人因素三方面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1. 大学生是否信教受到家庭因素的显著影响 2. 大学生是否信教受到社会网络因素的显著影响 3. 大学生是否信教受到个人因素的显著影响 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1. 因变量:大学生是否信教
2. 自变量:共包括家庭、社会网络和个人三方面因素 三、 基本状况描述
本研究采用北京某高校2007年金钥匙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金钥匙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29份,经过对各变量的缺失值处理,纳入本次最终分析模型的共有942个样本。其中信教的大学生比例为9.8%。根据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对样本的其他基本情况进行大略描述。 (一) 个人特征状况
性别方面,男性比例为39.1%,女性为61.9%;年级上,本科一年级的比例为29.3,本科二年级的比例为27.8,本科三年级的比例为21.9,本科四年级的比例为19.6;学习状况方面,在班里成绩属于上等的有11.4%,属于中上等的有30.1%,属于中等的有38.6%,属于中下等的有16%,属于下等的有3.9%。 (二) 家庭状况
民族方面,汉族学生最多,比例为87.5%,接下来依次为满族,比例为2.6%,回族,比例为2.2%,蒙古族,比例为1.6%;父母婚姻状况方面,92.2%为初婚,3.5%为再婚,2.3为离婚,2.1%为丧偶;家庭平均月收入方面,收入不多于300元的比例为3.4%,收入在301和1000元之间的比例为22.2%,在1001元至3000元之间的比例为25.9%,收入在3001元到6000元之间的比例为26.7%,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1.9%。 (三) 社会网络状况
遇到问题会和几人讨论方面,26.5%的调查对象会和3个人讨论,24.1%会和5个人讨论,18.5%和2个人讨论,13.6%的调查对象和4个人讨论,;参加过的社团数方面,9.4%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社团,26.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1个社团,35.8%的调查对象参加过2个社团,28%的调查对象参加过至少3个社团;对班级活动参与度方面,每次都参加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29.2%,经常参加的为42.2%,在意义的参加,没意思的不参加的所占比例为25.4%,很少参加的仅为3.2%;宿舍人际关系方面,认为宿舍人际关系非常好的为39.8%,比较好的为51.2%,不太好的为7.6%,非常不好的为1.4%。 四、 模型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为了分析家庭、社会网络和个人三方面因素哪一类对大学生是否信教有显著影响,首先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对大学生是否信教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然后得出最终回归模型并在对自变量标准化的基础上比较不同自变量之间对因变量的贡献率大小。 (二)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1) 变量预处理
在模型中,因变量为大学生是否信教,信教的赋值为0,不信教的赋值为1。 对自变量中的离散型变量进行虚拟变量处理。性别以男性为参照类,年级为本科一年级为参照类,在班里的成绩以上等为参照类;家庭平均月收入以300元及以下为参照类,民族以汉族为参照类,父母的婚姻状况以初婚为参照类;调到问题与几个人讨论以与0个人讨论为参照类,参加过几个社团以没参加过任何社团为参照类,班级活动参与度以每次都参加为参照类,宿舍人际关系以非常好为参照类。此外,为了比较不同自变量的对因变量的作用幅度,还对自变量进行了标准化。
(2) 筛选显著变量
为了找出解释能力最强的自变量,采用SPSS中Logistic回归中向后筛选变量的策略(Backward:Wald)筛选出显著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分步回归概率临界值
0.05进入,0.10剔除。经过计算,最终进入模型的有成绩、家庭平均月收入、民族和宿舍人际关系四个变量(见表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从输出结果看,-2Log likelihood=502.566,Nagelkerke R Square=0.197, Model Chi-Square=91.222, df=18, sig.=0.000,从预测分类表看,模型的整体预测正确率为90.4% 。
由于对自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因而可以根据发生比直接比较自变量不同选项的对因变量的作用幅度。从最终模型看,在民族方面,与作为参照类的汉族学生相比,满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的学生信教的概率要高出很多。从发生比来看,不同民族学生的信教概率大小排序为维吾尔族、藏族、回族、满族、其他民族、汉族、蒙古族、壮族。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是否信教问题上的显著差异反映了民族传统与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宗教观的影响。
在家庭月收入方面,与作为对照类的家庭收入不多于300元的学生相比,其他三类学生在是否信教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其信教概率明显要低。总的来说,家庭月收入处于两端的大学生信教概率要高,但这二者相比家庭月收入极低的学生其信教概率又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最高的学生。
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看,与作为参照类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上等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生的信教概率则要相对较低,特别是成绩属于中上等的学生与参照类在是否信教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从发生比对其信教概率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则其依次为成绩处于上等的学生、中下等的学生、下等的学生、中等的学生和中上等的学生。
在宿舍的人际关系方面,与作为参照类的认为宿舍人际关系非常好的学生相比,认为宿舍人际关系不太好的学生信教概率要低于参照类,其他两类学生其信教概率则要比参照类要高,其中认为宿舍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信教概率与参照类大体相等但略高一点,而认为宿舍人际关系非常不好的学生其信教概率则显著要高于参照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追求归属感的需要,宿舍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在宿舍以外寻求归属感,而宗教则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 五、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作为显著变量进入最终模型的自变量中,民族和家庭平均月收入属于家庭因素、成绩属于个人因素、宿舍的人际关系属于社会网络因素。这三方面因素最终都进入模型说明大学生信教受到三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也证明了本文前面所做的假设,即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社会网络因素三方面均对大学生是否信教有显著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学生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理论前沿,2004;8 [2]郑晓丽.丽水市大学生信教基本情况.社会调查,2006;2 [3]黄月.当前大学生信教原因浅析.学习月刊,2008;3
[4]黄月.大学生信教现象的功能主义分析.学习月刊,2008;4
[5]左鹏,何进.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调查研究,2009;1 [6]余彬.大学生信教心理历程分析及其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08;7 [7]姚南强. 宗教社会学.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8]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