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略论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2022-01-28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略论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略论“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谢锡龄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1)

要: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恢复设置已有20多年。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语文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需要革新。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审美性等教学

观念虽各有合理的成份,但囿于某一方面。总是有失偏

观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大学语文进入了以人

文教育为本的轨道。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人文教育、加强做人的教育.使社会

颜。应该把各方面有机综合起来。将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特别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要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包括创造性在内的各种能力。要改革考试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发扬不同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大学语文观念教学方法创新

“大学语文”是上lfl:纪八十年代在高校恢复设置的

一门课程.一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这门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高校非中文

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提高协调一致,适应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趋势,方向是正确的。一时,“大学语文”显示了新的生命力,喝彩之声不绝。

但为时不久,在这种一味强调人文性的实践中,又出

现了忽视语文工具性作用的倾向,一方面是离开语境空谈人文。一方面是人文知识的术语使非中文专业的

学生扑朔迷离,人文教育的要旨又比较虚空,这一来,“大学语文”人文内涵似乎高远了,但感染力却降低了。加强“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是必要的。但是人文内

涵绝对不能脱离语文的工具性表达与感染功能——

在彰显人文性的同时。我们务必不能离开文本,只有

吃透文本,有效延伸,才能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又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还有人强调“大学语文”的审美性。把审美教育当作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这当然也是必要的,

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沿成习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又使这门课程的内涵与功能得不到提升

发展,因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

学校、有些人就以加强专业知识及相关能力为理由。提出了取消“大学语文”课的办法。这种忽视母语教育。抹杀“大学语文”维系文化认同、强化人文素质、孕育创造精神作用的主张自不可取。但是这却促使我们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我们认为,要使“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对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加以革新。

革新的关键在于对“大学语文”功能的定位。

恢复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助于他们学好自身的专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这种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知识性、思想性的定位。就使“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继续和延伸,固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却重复出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只见知识点不见活灵魂的旧疾。

篇篇美文被解读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词语解释,经此一番支离破碎的肢解,母语的魅力也就不复存焉。这

在实践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大学语文要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审美活动的能力。这一切,都是人们所共同认可

的。但是,能否恰当地把诸多方面联系起来,形成了一

种新的定位,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培养人才.最终目的是要使其具有创造的精神,

创造的能力。从而去创新新的生活。我认为,大学语

文教学观念的革新,应该把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统一起来.也就是要把工具载体与精神内涵有机结

合的创造性作为这门课程的定位。事实上,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文科需要,理工科也需要。具体地说,我们就是要既不离开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又注重人文、审美,培养激发学生为了真

善美而积极创造的精神和能力。舒婷的新诗《祖国

啊,我亲爱的祖国》,用生动的想象和象征,激情如泻

地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含蓄深沉地显示了

样的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并非没有合理的因素.问题是单一的思维定势形成了认识上的局限性。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放弃了人文意识这一根本,忽视了人文内涵的整体性,忽视了审美性与工具性的密切联系。大学语文的教学自然难以尽如人意。

近几年来,加强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势头很猛。不少人甚至提出:把大学语文上成人文素质课。这样的

214

对祖国的深厚感情。陆游的《金错刀行》用咏物的形式倾吐了“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爱国心声。不同的语境,各有特色地表达了爱国主

义这个永恒的主题。在学习这几首诗歌时.我们不仅

着重地研讨了爱国主义感情的可贵。也探索了创造

性地运用个性的语言和恰当的艺术手法在表达感情

上所起的作用。学习以后,学生不但培养了运用语言

和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创造性,也激发了为祖国作贡献的创造精神。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风尘女子杜十娘的不幸经历既表现了封建社会有理想有追求的妇女的不幸命运,也揭示了这个下层女子的可贵价值观。这对现实社会的人们也有深刻的启示。学生们既懂得了这样的价值观是如何塑造的,又产生了按照健康的价值观去创造的要求。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创造性的表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学

观念的多元化是正常的.但一味地执着于一个方面,而不将其有机综合起来。不免有所偏颇。但突出创造

性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倒是可以积极探索的。突出创造性这一教学观念.不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而且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可以相应地进行积极的革新.从而开拓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在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革新上.最重要的一环

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能表现出积极的创造精神。这样。那种单纯的课堂讲授情况就必须根本改变。一般

地说。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

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由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而更

加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从而学好大学语文是完全

可能的。在学习自居易的《长恨歌》时,就这首诗的主

题.我在作了适当的背景介绍后,让学生去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激烈,最后比较接近地认为,诗

人是用一种感伤意识表现了讽喻与歌颂的双重主

题。这是诗人直面现实的富于创造性的创作成果,这样的成果正是由诗歌的具体语境表现出来的。学生们懂得了要反映复杂多变的世界需要有创造性思

维。当然。要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也需要有创造性的思考。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使这门课变活了。

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环境.除了课堂讨论之外,专题研讨、辩论都是可用的方法。当然,引导学生主动积

极参与不仅仅是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想参与进来,形成生动的师生互动局面。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来的方

法多种多样.我们曾经做过让学生在有准备和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分析的尝试。学生们以其独特的

身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新鲜的见解,这样做,既

给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反复的实践,一味的讲解形式是很难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和

写作能力来的。

在学生积极参与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的阅读和

写作中.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增强形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相对于抽象思维的理性而言就是感情的思维。丰富的感情和想象。有助于人们突破思维定

势,有利于创造创新,这对包括文科理工科在内的大

学生在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创造性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要特别注意加大大学语文

教学的信息量,否则就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诸如过去

的大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几乎都是传统的人文精神。而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人文思想,还有现代的人文

意识则很少涉及。生活在中西方文化交流非常迅速时代的当代大学生。非常需要汲取中外古今的文化精髓,从而开阔自己的创造天地。在教学手段上。光盘、网络与纸质教材可以综合运用。这里,特别要提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它以形象、直观、便捷等特点受到青睐。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形式,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最根本的还是理解大学语文教学的文

本,不能喧宾夺主。

与教学方法改革相应的是要改革大学语文的考核方法。一定要把重实践、重能力、重创造性作为考核

的依据。过去的那种死记硬背、空发议论的考核方法让学生学得无味。学得厌烦,学得无用。学得活,才能考得活。考试考得活,反过来可以促进语文教学要教

得活。

在学生发挥主观能力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作用也

不能忽视。大学语文教得好不好,关键的一条是教师能

不能揭示出文本的底蕴.能不能说出文本之好好于何

处。对学生有所启发,从而引领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包括创造性在内的各种有关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改变过去千人一面的教学状况。根据各人的专业背景、人生体验、文化积累,显示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不同的侧重点。这种个性化的授课.在传递审美和发掘文化内涵方面会使学生更有特色有新意。当然。主张教学风格的多样化不是提倡信口开河的自由讲学,因为前提必须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当今的高校,外语必修、计算机必修,母语的地位

也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作为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语

文.在高校的地位已被明确地肯定下来了。但是,要开

好这门课,就必须总结“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以来的经验.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以不负重望,不辱使命。

2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