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

2022-12-10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
201 3.02 西部大开发・中旬 WEST C;HINA DEVELOPMEN1 经济研究 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 杨丽华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红旗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内蒙古锡林郭勒盟027000) 摘姜: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的第4大粮食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自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现年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总产6500万吨。马铃薯被誉为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 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但就中国而言,长期以原产品食用及简单淀粉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难以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必须加速推进产 业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3)02—0011—01 备受冷落.生产、科研、加工等均不为人们重视.缺乏对马铃薯产业 化的专门研究,缺少促进发展的硬措施。其次,投入严重不足。不管 是从国家投入还是生产者投入看,投入水平明显偏低。对种薯更换 不够重视,物质投入水平明显偏低,使马铃薯的产量潜力难以发挥。 第三,科研推广滞后。作为世界第一马铃薯大国的中国,专用品种十 分缺乏。大面积种植用于炸片的品种只有大西洋,炸条的只有夏波 蒂,而且这两个品种都是引自国外.唯一能够作为炸条替代品种的 就是2O世纪70年代育成的克新1号。从技术推广来看,全国推广 较好的脱毒种薯覆盖率也仅30%,地膜覆盖、起垄栽培、平衡施肥等 大批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率很低。最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标准化 程度低。目前我国种薯生产单位普遍对开放条件下的种薯扩繁和合 格种薯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技术研究不足。特别是在种薯商品质量控 制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种薯质量检测、 认证与监控中心。同时,我国马铃薯及其产品的标准体系也不够健 全,产品的质量、分级、包装、贮运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一、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本分析 (一)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扩大 2o03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6783万亩.较1950年的2339万 亩增加了4444万亩,增长1.9倍。建国后马铃薯生产大致经历了发 展、调整和回升三个阶段,上世纪5O一7O年代为发展期,到1970年 面积稳定增加至5200万亩:上世纪7O一80年代为调整期,在小麦、 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马铃薯面积下滑,在 4000万亩上下徘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回升期,到2000年已达 7085万亩,为有史以来最大种植面积,较1990年增加65%。近两年虽 有所调整,但基本保持稳定。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布虽广,但区域 相对集中.马铃薯四大生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占 到全国总面积的90%左右,中原二作区和南方二作区仅占10%。 (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总产成倍增加 建国以来.随着马铃薯品种的不断更新改良和脱毒种薯、地膜覆 盖等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马铃薯单产(鲜薯)水平不断提高,亩产 已由1950年的327公斤提高到2003年的1004公斤,提高2.1倍。 加之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马铃薯总产(鲜薯)成倍增长,已由1950年 的870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8l0万吨,增长6.8倍。 三、几点建议 (一)以推进加工转化为中心的产业化经营是今后马铃薯产业发 展的基本道路选择 (三)消费利用正在发生积极转变 传统的马铃薯被列为粮食生产,更为准确地说,应是高产粗粮作 物,因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大上面积,缓解细粮供应不足。 上世纪80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高涨,主 要粮食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除在贫困山区外,马铃薯已从口粮范 围退出。上世纪9O年代后,马铃薯生产再次升温,但已与六七十年 代的大发展有明显区别,更多向蔬菜、加工原料和饲料角色转换,而 中国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也在一度出现回落后再度迅速增加。 (四)马铃薯贸易量不断扩大,贸易入超特征明显,与第一生产大 国地位极不相称 马铃薯的主产区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业以推动工业化进程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途径。马铃薯是西部优 势特色产业,有发展的基础,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主导产业之一,。在 提高政府认识与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必须提升马铃薯产业地位。切 冻马铃薯的大量进口主要是国内缺乏适宜种植的品种和产品品质 实加强政策投入、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信贷投入等等,形成一 不稳定。 个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应加大对西部马铃薯产业 二、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的推介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优势资本介入产业开发;下力气改 善马铃薯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马 分析 铃薯产后的销售、运输与加工等产业链条的延伸。 (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三)依靠科技进步是今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长远保障 首先,从生产层面看,产量低而不稳。目前我国马铃薯亩产水平 是品种问题。首要的任务是加强科研攻关。培育专用化品种。 为10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再就是生产波动大。全国马铃 其次要加强品种管理。现在马铃薯未能列入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管 薯多种于山区.总产和单产受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的影响比较明显。 各地管理不一,主产省份应率先规范起来。再就是品种推 其次,从加工利用层次看,整体滞后,产业链短。市场上目前最为需求 理范围,的是精淀粉、变性淀粉及其系列加工产品。于是形成了一个怪圈,一 广。应在主产区建立有层次的品种展示体系,推动品种更新的系统 脱毒种薯是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 方面淀粉市场供不应求,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产品滞销。第三,从消 化。二是脱毒种薯问题。实践证明,费层次看,直接消费比例高。近2O年来,国外对马铃薯的开发利用, 的重大举措。当前的重点是降低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提高种薯质 以加工食品和淀粉多途径利用为主,直接食用数量越来越少。 量,解决群众用不起,用了增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全面提高普及 (二)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率。解决“用不起”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改 首先,对马铃薯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马铃薯处 革各级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的运行机制,解决“增产效果不明显”的问 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农业生产中排不上位置,在市场上价格低廉 题,要靠标准化,即建立健全种薯质量检测体系与标准体系。 一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并非强国,这从贸易角度更 易得到体现。2002年我国马铃薯出口产品以鲜马铃薯为主,进口产 品以冻马铃薯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鲜马铃薯出口出现了少有的 迅猛增长态势.冻马铃薯的出口近几年虽有进展,但相对于庞大的 进口来说,依然微不足道。贸易格局出现从顺差到逆差的变化,冻马 铃薯成为贸易格局变化的关键。贸易格局的逆转出现在20世纪的 9o年代中期.进口产品的高附加值与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成为贸易 逆差的主要原因,出口产品均价为147为美元/吨.而进口为742美 元,吨,相差4倍。特别是冻马铃薯进口量的猛增,成为决定性因素。 结合我国实际,主攻三个方向:一是马铃薯精淀粉及其深加工, 其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并长期看好。二是传统粗淀粉食品加工 业的改造升级。主要是对粉条、粉丝等传统加工工艺的改造,如马铃 薯粉条明矾添加工艺的改造问题。三是马铃薯加工食品。目前发达 国家的马铃薯加工业70%是食品加工,中国属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应将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确定为推进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重心, 尽快改变加工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同时配套建设马铃薯专用化生产 基地、产业市场体系、信息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高度重 视马铃薯加工食品的市场开拓。应充分把握现代社会人们食品消费 心理特点,由大的行业协会联合营养健康学会大力宣传马铃薯低脂 肪、低热量、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营养特点,努力推广马铃 薯泥、马铃薯面包、等新型加工食品,引导消费,这对推动马铃薯食 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调控中的积极作用是今后马铃薯产业 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者简介:杨丽华(1975一),女,现供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红旗镇农牧业服务中心,研究方向:西部旱作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规划。 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