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常见佛教词汇的梵语

2023-06-03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常见佛教词汇的梵语


常见佛教词汇的梵语

佛教术语

究竟菩提心 Absolute Bodhi Citta - 完全觉醒、见到现象之空性的心;

甘露 Amrta (藏文dut tsi) : 一种加持物,能帮助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复元。

阿罗汉 Arhat (藏文Dra

Chompa):已净除烦恼障的小乘修行者暨成就者。他们是完全了悟的声闻或独觉(或称缘觉)圣者。

观音菩萨 AvalOkiteSVara

(藏文ChenreZig):大悲心本尊,是西藏人最广为修持的本尊,因此被尊为西藏之怙佑者。观音菩萨的心咒是「嗡嘛呢贝美吽」,六字大明咒或六字明咒。

中阴 (藏文Bardo):字义为「介于两者之间」。中阴总共有六种,一般指的是介于死亡及再度受生之间的状态。

菩提心 Bodhi Citta (藏文Chang Chup Sem):义为「开悟或证悟之心」。

菩萨Bodhi SattVa (藏文Chang Chup Sem

Pa):义为「展现证悟心者」,亦指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而誓愿修持以菩

提心为基础的大乘法门及六波罗蜜的修行者。

菩萨戒 Bodhi SattVa Vow (藏文Chang Chup Sem Gyi Dong

Pa):修行者为了引领一切众生皆成就佛果而誓愿修行并领受的戒。

佛性 Buddha Nature (梵文tathagatagarbha,藏文deshin shekpe nying

po),又称为「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皆具有之原始本性。开悟就是佛性的彰显,因此,佛性往往被称为佛的本质,或开悟的本质。

释迦牟尼佛 Buddha Sakyamuni (藏文Shakya Tubpa):往往又称为瞿昙佛(Gautama

Buddha),指贤劫千佛当中最近出世、住于公元前五百六十三年至四百八十三年间的佛。

法道 Buddhist Path (藏文lam):得到正觉或证悟的过程,亦指修行的三种逻辑次第;根、道、果「」中的道。

圆满次第 Completion Stage (藏文dzo

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圆满次第是密续禅修的方法,在这个阶段,行者由于体内气脉及能量的变化而得到大乐、明性及无念的觉受。

依因缘而存在 Conditioned Existence (梵文SamSara,藏文Kor Wa)

:即轮回的现象。

勇父 Daka (藏文ba

wo):相对于空行母之男性,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士。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空行母 Dakini (藏文khan

dro):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女。她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生起次第 Development Stage

(藏文Che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在生起次第的阶段,本尊的观想逐步建立并持续下去。

法、佛法 Dharma (藏文Cho): 一、指真理;二、指佛陀所教导我们修正言行的方法与修持成佛的法门 (即佛法)。。

法性 Dharmata (藏文Cho

Nyi):义为「如是」、「事物之真实本性」、「事物之如如真相」。法性是完全开悟者所见到的现象,没有任何的障蔽及曲解。

法轮 Dharma Chakra (藏文Cho Chi Khor

Lo):佛陀的法教可分为三种层次:小乘、大乘及金刚乘,分别在三次转动法轮时所传授。

法界 dharmadhatu(藏文Cho yings):一切现象所升起之片遍在界,无始亦无终。

法性 dharmata(藏文Cho nyi):现象的真实本性,亦称为「如如自性」、「事物之真实本性」或「事物之本然自性」。

证道歌 Doha(藏文gur):金刚乘行者随顺觉受及悟境而自然唱造的歌。通常是九字一句。

勇父 Daka (藏文ba

wo):相对于空行母之男性,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士。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空行母 Dakini (藏文khan

dro):已经全然开悟而且证量很高的瑜伽女。她可能是已经得到此种成就的人,也可能是一位禅修本尊证悟心的非人道化身。

生起次第 Development Stage

(藏文Cherim):在金刚乘,禅修有两个阶段: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在生起次第的阶段,本尊的观想逐步建立并持续下去。

法、佛法 Dharma (藏文Cho): 一、指真理;二、指佛陀所教导我们修正言行的方法与修持成佛的法门 (即佛法)。。

法性 Dharmata (藏文Cho

Nyi):义为「如是」、「事物之真实本性」、「事物之如如真相」。法性是完全开悟者所见到的现象,没有任何的障蔽及曲解。

法轮 Dharma Chakra (藏文Cho Chi Khor

Lo):佛陀的法教可分为三种层次:小乘、大乘及金刚乘,分别在三次转动法轮时所传授。

法界 Dharmadhatu(藏文Cho yings):一切现象所升起之片遍在界,无始亦无终。

法身dharmakaya

又称为「自性身」或「法性身」,是佛陀的全然证悟身或圆融智慧身,是超越形相的真知智慧,显现于报身及化身。

法性 Dharmata(藏文Cho nyi):现象的真实本性,亦称为「如如自性」、「事物之真实本性」或「事物之本然自性」。

证道歌 Doha(藏文gur):金刚乘行者随顺觉受及悟境而自然唱造的歌。通常是九字一句。

八有暇、八种自由 Eight Freedoms (梵文Astaksana,藏文Tel Wa

Gye):未生于地狱道、未生于饿鬼道、末生于畜生道、末生于长寿之道、末生于不利修持佛法之地、末生于无正法或持邪见之地、末生于无佛出世的世界、末生为心智不全之人等无暇或难以修持佛法的状况。又称为「离八难」。

八知识障 Eight Intellectual

Complcations:没有八种知识造作就是没有始见、终见、断见、常见、去见、来见、离见及无离见。

空性 Emptiness (梵文sunyata

藏文tongpanyi):佛陀在二转法轮时开示道:外在现象及内在现象或「我」的观念,皆没有真实的存在性,因此是「空性的」。

五无间、五逆 Five Actions of immediate

result:五种导致即身堕入无间地狱的极其严重之恶行: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亦称为五无间罪业或五逆罪。

五毒 Five Poisons (梵文klesas,藏文nyon mong):即烦恼障或心识障 :

相对于知识障。烦恼障主要可分为三种或五种。所谓约三毒是指: 贪、瞋、痴:五毒则指三毒加上慢及疑(嫉)。

四不共加行 Four Extraordinary Founndations Orpreliminary

Practices:四不共加行包括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遍的皈依大礼拜、清净业障金刚萨心咒、献曼达及上师相应法之祈请文

四种极端或四偏 Four Extremes (梵文CatuSkoti,藏文mu bzhi):相信一切事物的存在性 , 即常见 ;

相信一切事物都不存在性 , 即断见 ; 相信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 , 即常见 ; 相信事物超乎存在及不存在

四加行 Four Foundations Orpreliminary Practices (藏文Ngon

dro):在金刚乘中,行者通常由四加行契入法道。一般所谓的「四加行」包括「四共加行」(Four Ordinary

Foundations Orpreliminary Practices) 及「四不共加行」(Four Extraordinary

Founndations Orpreliminary Practices)。

四无量心 Four Immeasurables (藏文 tsam med pa): 无量有四,慈、悲、喜、舍;

慈,愿一切众生具乐及乐因。 悲,愿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 喜,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妙乐。 舍,

愿一切众生远离怨、亲、爱、憎,常住大平等舍。

四共加行 Four Ordinary Founndations Orpreliminary Practices (藏文tn mong

gi ngon dro Shi): 将心转向佛法的四种禅修或思惟,包括观修或反复深思

「观人生难得」、「观死无常」、「观业报因果」、「观轮回过失」,以培养坚定的修道心。如三年关前的三个月作此观想,或者修大手印前四年空观禅修的第一年作此观修。四共加行是大手印的基础法门。亦称为「转心四思惟」或「转心四法」、「四正观」。

四圣谛 Four Noble Truths(藏文pakpay den pa Shi ):

佛陀以在印度鹿野苑(撒拉那,Saranath)开示四圣谛而开始转法轮。苦谛、集谛、灭谛及道谛是佛教小乘的基础思惟。

转心四思惟 Four Thoughts That Turn The Mind (藏文lo dok nam

shi):即四加行的基础思惟。

冈波巴大师 Gampopa (l079-1153 A.D):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主要传承持有者。着有《解脱庄严宝论 (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

上师瑜伽 Guru Yoga:四不共加行的第四加行,强?#123;对上师的虔敬心。

小乘 Hinayana (藏文tek pa chung

wa):字义为「较小之车乘」,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传授的法教,强?#123;仔细检视自心及其迷惑。又称为上座门徒,即上座部,之道

(Theravadin path)。

饿鬼 Hungry Ghosts (梵文preta,藏文yidak):永远在饥、渴之中的众生,生于轮回六道中的饿鬼道。

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 (藏文ten drel):

相互依存的理论指出,一切现象皆是空性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的显现都是相互依存,互有关联,并系决于彼此,而没有任何实质的存在。事物的显现主要有十二种缘起,称为十二因缘。

阿修罗 Jealous Gods (梵文asura,藏文lha ma

yin):嫉妒心极强之众生,因有染污的善业而生于上三道中的阿修罗道。或称为半神。

圆满智慧 Jnana(藏文ye

she):乃原始的明觉,也是开悟(自心本性不再受到障蔽)时所显现的智慧。梵文之发音为「佳那」。

噶举派(藏文kagyu):西藏佛教的四大派之一,由马尔巴大译师所创始,以大宝法王

(噶玛巴)为至高的导师。藏传佛教其它三大派为:宁玛

– 红教、萨迦 – 花教及格鲁– 黄教。

劫 Kalpa (藏文yuga):数百万年之长的时间单元,是「劫拨」的简称。

业、业报因果 Karma

(藏文lay):字义为「行为」,亦指宇宙之因果定律:善行(善因)必导致善果,恶行(恶因)必导致恶果:善果必出自善因,恶果必出自恶因。

三身 Kayas,three(藏文ku sum):佛有三身:化身、报身、法身。

烦恼障 Klesa (藏文nyon mong pa):有情的痛苦,通常又称「defilement」染污。

烦恼障可分为三毒:贪(贪恋、贪欲、贪执)、瞋(瞋恨、瞋恚、瞋怒)、痴(愚痴、迷惑、嫌恶);

亦可分为五毒:贪、瞋、痴、慢(傲慢)、嫉(嫉妒)。

固速鲁

Kusulu:修习佛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研读佛教经典:另外一种是直接禅修,研读的功夫较少,这就是「固速鲁」或瑜伽上的方法。

喇嘛、上师 Lama (梵文guru):西藏传统中崇高的老师。

大手印 Mahamudra (藏文Cha ja chen

po):字义为「大印鉴」或「大符号」。此种禅修传统强?#123;直观自心,而不是经由善巧法门认知自心。

大班智达 Mahapandita(藏文 pan di ta che

po):伟大的佛教大学者;班智达,pandita:大学者。

大成就者 Mahasiddha (藏文drup thop chen po):证量极高的修行者

大乘 Mahayana (藏文tek pa chen

po):字义为「大型车辆」,是佛陀二转法轮时所传授的法教,强?#123;空性、慈悲心及遍在之佛法。

曼达拉或坛城 Mandala(藏文chin kor):各种金刚乘修法所用的图形,通常中央是本尊,并有四个方向。

咒语 Mantra(藏文ngak):代表各种能量的梵音,必须在各种不同的金刚乘修法中复诵。

中观 Middle Way(藏文u ma),或Madhyamaka

school:龙树(Nagauna)所建立的一个哲学派别,以阐述空性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基础。

莲花生大士 Padmasambhva (藏文Guru

Rinpoche):于第九世纪应邀至西藏,降服邢秽及魔障,并建立宁玛派传承,为藏传佛教之祖师。

别解脱戒 Pratimoksa Vows (藏文so sor tar

pa):僧尼所受持的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等戒律。

缘觉或独觉 Pratyeka Buddha (藏文rang sang

gye):意为「孤立的证悟者」,又名辟支佛。为已开悟的小乘修行者,依修十二因缘而悟道,但不具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愿;其修行动机是自利,而非利他之菩提心。

前行法 Preliminary Practices :修持本尊禅修之前必须完成的基础或预备修持。

相对菩提心 Relative Bodhi Citta -

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波罗蜜)、万行,并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的愿心。

轮回 Samsara (藏文kor wa):依因缘而存在的存在形式。众生因为贪、瞋、痴 (三毒或烦恼障)

而流转于轮回,并承受轮回之苦。

僧、僧伽 Sangha (藏文 gendun):法道上的伴侣。或泛指法道上的一切行者,或特指已开悟的圣僧。

六波罗蜜 (Six):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

轮回六道 Six realms of Samsara

(藏文rikdruk):由于不同的烦恼或心识染污特质而受生于轮回的六种形态:天道:天人或天道众生具有强烈的傲慢心,必须历经变易之苦:阿修罗道:具有强烈的嫉妒、猜疑心,必须历经斗争之苦;人道:是六道中最幸运的,因为人道众生具有达到证悟的最佳机会,虽然他们有生、老、病、死之苦:畜生道:由于强烈的愚痴而受生,有深切的闇哑之苦:饿鬼道:由于强烈的悭吝而受生,有极端的饥渴之苦:地狱道:由于强烈的填瞋归鬼恚心而受生,具有极端的冷热之苦。

声闻 Sravaka (藏文nyen

th):指亲闻佛说法的弟子,或泛指修习四圣义谛而证悟成道,已经完全了知无我的小乘修行者(阿罗汉)。

十圆满 Ten Assets or Endowments (梵文dasasam pada,藏文jor wa

chu):益于修持佛法的十种因素:生于人道、生于佛法盛传之地、具有健全的心智、无极大恶业、对佛法有信心、值佛出世、值佛传法、值法传世、有修行者与修行的自由及具善知识之慈悲教导。

三宝 Three Jewels (藏文kon chok sum):佛宝、法宝及僧宝。

赤松德赞 Thrisong Deutsen

(790~858A.D.):西藏国王,邀请伟大的印度圣者及瑜伽士至西藏,并建立了西藏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桑耶林」(Samye

Ling)。

三藏 Tri

pitaka:佛教的法教通常分为三藏,经藏、律藏及论藏。经藏,佛陀所说的经文;律藏,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论藏,佛弟子所造的论述,主体是现象的分析,是法教的阐释或论述传统。

龙树 Nagauna

化身 Nirmanakaya 又称为「应化身」,示现于世间,如释迦牟尼佛于此世间之化现。

涅燊 Nirvana(藏文nya ngen lay day pa):完全证悟时所达到的境界。在文字用法上和轮回形成对比。

莲花生大士 Padmasambhva (藏文Guru

Rinpoche):于第九世纪应邀至西藏,降服邢秽及魔障,并建立宁玛派传承,为藏传佛教之祖师。

波罗蜜多 Paramita(藏文pha rol tu phyin

pa):能超越轮回的具德行为。大乘道所修持的种波罗蜜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颇哇

Phowa(藏文):一种高深的密续法门,是关于在死亡时将意识投射到善道的法门。

般若 Prajna(藏文she

rab):在梵文的意思是「圆满的知识」,也可以表示智慧、理解或辨识能力。通常它是表示从比较高超的角度(例如,非二元)来看事情的智慧。

别解脱戒 Pratimoksa Vows (藏文so sor tar

pa):僧尼所受持的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等戒律。

缘觉或独觉 Pratyeka Buddha (藏文rang sang

gye):意为「孤立的证悟者」,又名辟支佛。为已开悟的小乘修行者,依修十二因缘而悟道,但不具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愿;其修行动机是自利,而非利他之菩提心。

前行法 Preliminary Practices :修持本尊禅修之前必须完成的基础或预备修持。

相对菩提心 Relative Bodhi Citta -

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波罗蜜)、万行,并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苦海的愿心。

世俗谛 Relative truth(藏文kun

dzop):和胜义谛(或译为圣谛、真谛)合称为二谛。世俗谛是尚末开悟的世俗人对世界的看法,亦即他们基于错误的自我信念而做的投射。

仪轨 Sadhana(藏文drup tap):密续修法的法本,详细地叙述如何观修本尊的坛城及禅定。

三摩地 Samadhi(藏文ting nge dzin):又称为专一禅定,是禅修的最高形式。

止 Samatha or tranquility meditation(藏文Shi nye):基本的禅修方法。

修「止」的时候,行者通常盘腿而生,专注于呼吸并观察心的活动。

报身Samb Hogakaya 又称为「法乐身」,示现给菩萨。

轮回 Samsara (藏文kor wa):依因缘而存在的存在形式,和涅乐相反。 众生因为贪、瞋、痴 (三毒或烦恼障)

而流转于轮回,并承受轮回之苦。

僧或僧伽 Sangha(藏文gen dun):修行道上的伴侣。僧众可能是法道上的一切修行者,或是已开悟的出家众。

经典

Satra(藏文do):记录佛陀亲口所说的法,所集成小乘及大乘典籍,有别于金刚乘的密续(tantra)法教及阐释佛陀之语的论注(Sastras)。

经乘 Satrayana:经乘的证悟方法包括小乘及大乘。

悉达 Siddha(藏文grub thab):有成就的佛教修行者,即成就者。

悉地 Siddhis(藏文ngo drub):佛教成就者的修行成就。

轮回六道 Six Realms of Samsara (藏文rikdruk):由于不同的烦恼或心识染污特质而受生于轮回的六种形态:

天道,天人或天道众生具有强烈的傲慢心,必须历经变易之苦 阿修罗道,具有强烈的嫉妒、猜疑心,必须历经斗争之苦;

人道,是六道中最幸运的,因为人道众生具有达到证悟的最佳机会,虽然他们有生、老、病、死之苦

畜生道,由于强烈的愚痴而受生,有深切的闇哑之苦: 饿鬼道,由于强烈的悭吝而受生,有极端的饥渴之苦:

地狱道,由于强烈的填瞋归鬼恚心而受生,具有极端的冷热之苦。

蕴 Skandha(藏文pang

pa):蕴的字义为「积集」。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等五蕴,是将物体的存在

转化为知觉的五种基本功能。

声闻 Sravaka (藏文nyen

th):指亲闻佛说法的弟子,或泛指修习四圣义谛而证悟成道,已经完全了知无我的小乘修行者(阿罗汉)。

气脉 Subtle

Channels(藏文tsa):气脉指的是有气的能量或「风」,《梵文「波若那」(Prana),藏文即「隆(Lung)」》,循环于其中的微细管道,而不是解剖学上的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