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5期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1.24 No.5 0ct.2017 2017年10月 文章编号:1009-2269(2017)05—0126—04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传统手工艺的文化重塑 ——以安徽竹编为例 刘娟绫,宋 怡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应抓住地域文化特色,借助文化 重塑提升竹编产品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分析。深入挖掘特色文化. 定位竹编文创产品的产品方向,提出应将徽派建筑、徽州民间工艺、徽州民间服饰等艺术元素融 入安徽竹编产品的造型与图样设计之中。 关键词:传统工艺:竹编:文创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1 推动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发展的 意义 我国竹产业发展水平居世界第一位,竹林面 积、竹材产量都居世界第一。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 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都可以提高地方乃至安 徽省的美誉度。利用竹产业的有利条件,在现有竹 编产品的推广下.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拓展竹 编的发展空间.走出自主创新的道路是很有意义 的。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安徽竹编发展提供 了较好的契机.由于近年来工业园区的大量出现导 候,降雨充沛,气候温和,地形复杂,适宜散生竹类 致了许多竹林被砍伐,在现代产业发展的情况下. 安徽竹编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塑料用品.替 生长发育[1]。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其中竹种资源 比较丰富。其中毛竹、红壳竹、紫竹、水竹等在安徽 省竹种分布中比重较大,这些丰富的竹类资源为推 动安徽竹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自然资 源。《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代了很多竹编用品,竹编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 的生活,如何让竹编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生机。结 合文化大发展的当下,发挥安徽地方特色,与现代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相结合,重塑竹编产品.目 前大多数竹编产品缺乏地方特色.设计在其中显得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_2 充分说明古人善于 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造物思想。安徽地理优势成 为安徽竹编手工艺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在加快新 越发重要.因此开发具有展现中国元素韵味的竹编 产品势在必行,也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调研和观察发现,现在市场上许多竹编 手工艺品都是同一个厂家制作出来。就在竹种丰富 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培育了农村经济增长点,缓 解农村的就业压力,竹编产业也会成为当地农民提 高收入的重要来源。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当 地农民的收入;再者依托于竹林资源和竹编产品开 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弘扬竹文化,满足和丰富 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从竹编工艺的经济价值、社会 的旅游景区竹编产品依据旅游纪念品商店销售.品 种也很有限,手工艺者无法靠这门手艺生存,也无 法继续传承与发展竹编手工艺,因此竹编手工艺逐 收稿日期:2016—09—0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SK2016A0498);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教学研究重点项目 (2015jyxm604) 作者简介:刘娟绫(1981一),女,湖南湘潭人,副教授,硕士. 第5期 刘娟绫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传统手工艺的文化重塑 ・127・ 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外包装、竹编生活用品(餐具和炊具)和竹编工艺 2地域特色带来的安徽竹编产品的 品为主,在样式和图案上比较陈旧。用现代设计造 文化价值和文化重塑 过去。竹编手工艺作为民生的基本经济来源, 促进了竹编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在当下乡村城镇 化的进程中,当地的年轻人由于对传统手工艺文化 价值的认识和传承意识缺乏,选择更有保障性的工 作。竹编手工艺传承者都无法或不主动传承下去, 作为民间手工艺的竹编逐渐失传从而消失。竹编 手工艺发展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具有时代 的烙印。它蕴含着从生存到生活理念的智慧,具有 时代的烙印。传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传统既然是 过去人的创造和经验。也就带着过去的习惯和缺 点 ]。让竹编艺术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需要与 时俱进,注入新认识和新信息,在当下文化创意产 业发展的趋势下,继承和发扬竹编的文化价值需要 以传统技艺为根本。只有恪守传统,才能把握工艺 的发展方向 4]。让传统手工艺在当下文化语境中 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提升文化价值是传统 手工艺发展的核心内涵,切入点在于围绕地方特色 文化,将这种文化特色用在竹编产品中,让竹编产 品重新走进大众的生活。 竹编作为民间手工艺品,它的传承方式通过师 傅创造的一套经验。靠口传心领。逐渐延续发展下 来。民艺就是民众生活一部分,作为艺术形态是静 止的,但同时又具有生活的意义和内涵。而且在其 发挥功能过程中,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强烈 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底蕴。安徽竹编产品植根于安 徽文化土壤中,吸取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展现地 域文化价值。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展现竹编的文化 价值,用文化重塑的方式可以使竹编传统手工艺更 好地传承与发展。“重塑”即改造,通过改造让竹 编手工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找到在当下语境中的 位置,成为现代生活中“新产品”,去适应和满足人 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这对传统手工艺是一次突破和创新。使安徽竹编 “重生”,从而融入现代社会。重塑的方式既可以 打破竹编原有的样貌,吸取安徽地方特色素材.从 样式和图案两个方面重塑。目前安徽竹编以竹编 型方式展现竹编产品,可以加人其它材料。例如茶 杯的设计上可以加入陶瓷材料,将陶瓷与竹结合, 既可以比较方便地手握也可以使杯子的造型更加 具有传统韵味,装饰图案上可以利用竹子原本色和 竹胎色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安徽徽派建筑的建筑风 格。编制方式也可以多样。展现同一系列产品的不 同之处。文化重塑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找到竹编 更好的表现方式,从而提升竹编的文化价值.使安 徽竹编传统手工艺在当下文化语境中更能适应现 代改变,不断创新。 3文化重塑衍生出的安徽竹编传统 手工艺文创产品分析 3.1 竹编文创产品的产品方向 对于安徽竹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创造良好的 环境,培养更多民众热爱传统手工艺,在加强对竹 编手工艺的推广和宣传的同时,让竹编产品重新走 入千家万户,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疑给传统 手工艺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新的发展模式下可 以从使用意义和纪念意义两个角度对竹编产品进 行重新设计,从使用意义的角度。让传统竹编重新 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如家居用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 相关,它可以作为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的表达载 体,让人们重新开始使用竹编产品,因此需要在产 品上再设计。从纪念意义的角度。安徽是中国旅游 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借助特色旅游的发展为安徽 竹编搭建更广阔的推广和宣传空间.旅游纪念品可 以作为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形式之一. 如小型纪念品物件,对竹编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尤 其是安徽特色食品包装,设计出适合现代时尚需求 并能展现其文化内涵的独特的包装形式,体现设计 本土与科技的结合。安徽竹编要想使其大放光彩. 就应该与时代接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满足 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3.2安徽竹编产品的造型 安徽竹编重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在保留 其特色的基础上融人安徽传统手工艺造物思想,充 分发挥竹编制品所具有的自然亲近的特质。在功能 ・128・ 兰州 工业学院学报 第24卷 和形式上顺应时代的潮流,造型的运用和符号的表 现能力直接影响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它 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在原有竹编造型的基础 审美意识。在装饰纹样上有龙、人物、花鸟和几何 图案,这些图案都表现出徽州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 境,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图案文化系统。例如徽 州建筑门窗上的木雕多用冰裂纹饰,用它来象征寒 窗苦读的学子,时刻提醒读书的学子经受住寒窗苦 上结合产品特质进行产品造型改良,因此安徽传统 手工艺的造物思想也可以运用到竹编的造型设计 上。例如徽州三雕艺术非常尊重设计结构,以实用 为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物以致用” 读的历练,充分展现了图案背后蕴含的徽州人的治 学精神。 和“物尽其用”的造物思想,也正是当下设计以功 能为第一要素的原则。在尊重结构的同时又与徽 州建筑和谐统一,也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融人了审美 的诉求,不是在木雕成型后再加上一些装饰纹样, 而是在制物的时候随着自然造型的发展逐渐渗透 到造型中审美。既实用又美观,既要体现安徽竹编 工艺的特色又要表现安徽地域装饰特色.两者如徽 州三雕与徽州建筑的关系,相互统一,互不分开,在 当下设计语境下也需要体现这样的和谐关系。在 和谐关系中体现传统手工艺富足的“情感”表达, 随着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不仅仅满足于 产品的日新月异,更多期待文创产品的艺术性和体 验性,使公众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也能带给他们内心 的愉悦体验。 4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装饰设计元 素挖掘 安徽的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选取具有代表性 的徽州元素.从共性中找到安徽装饰纹样的个性。 4.1 徽派建筑、家居元素 封建社会后期.以皖南地区为中心形成了具有 浓郁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徽派建 筑融合了徽州山川I的灵气、文化的精华,尤其以民 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徽州古建三绝”得以成 名。封建社会时期的徽商虽然富甲天下,但是社会 地位并不高.建筑的装饰布局上受社会地位的限 制.因此更加追求建筑装饰造型如雕刻艺术的运 用,集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的徽州“三雕”,与徽 派建筑相融合。是古代徽州人聪明才智的艺术结 晶,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雕艺术的广泛 应用几乎涉及到建筑、装饰以及家居用品各个领 域.这些精美的三雕作品呈现出徽州民间图案艺 术,在艺术的表现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民众的趣味和 4.2徽州民间工艺 徽州地区独特的历史文脉和精彩纷呈的徽州 文化造就了技术精湛的民间工艺品如徽派盆景、漆 器、刺绣等。它们都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 化,无形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安徽人的文化修养。 徽派盆景的造型千姿百态,借景表达美的画境和美 的意境,不拘一格,匠心独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 色。在造型上分为规则类和自然类,规则类主要有 “游龙式”“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等。明代 徽州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 传至今的漆工专著。“非利器美材,则巧工难为良 器,故列于首。”_5]可见徽州漆器工艺在当时得到 了空前的发展。徽州漆艺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实 用与审美高度统一,它的工艺美是通过色彩、色光、 肌理、纹路、质感来诠释漆艺独特的视觉之美.运用 装饰纹样、色彩语言和装饰技法这三大表现语言展 现漆器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徽绣是工艺品种中的 瑰丽奇葩,其特征不同于其它地区,有着针法多样、 色调厚重、典雅的风格特征,表现题材多为吉祥如 意、花好月圆、多子多福、加官进爵等美好愿景。徽 绣注重刺绣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层次分明,色彩鲜 亮,栩栩如生,以通俗易懂的视觉形象表达徽州文 人风度,给人以雅逸平和的感受。这也是儒家文化 的一种表现。例如徽绣的珍禽异兽题材,用夸张的 想象表现动物的神态,细腻的刻画,栩栩如生,具 有很高的艺术性。徽绣图案的背后蕴含着徽州民 间文化的吉祥寓意.将吉祥寓意与竹编产品的装饰 图案融合在一起。将徽州的吉祥文化以不同的载体 传播出去。 4.3徽州民间服饰 《汉书・地理志》中写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 同俗,户异政,人殊服。”可见服饰具有地方特色,尤 其是服饰上的装饰图案,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与 第5期 刘娟绫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传统手工艺的文化重塑 ・129・ 审美取向。徽州服饰上的图案造型多以植物、动物、 人物为主。植物图案的题材一般采用莲花、牡丹、梅 花、竹、兰、菊花及各种无名花草;动物图案多采用飞 命力向世人传递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竹 编的传承与发展,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随着人 们审美价值的不断提高而创新。在文化创意发展 的大潮中重新找到属于安徽竹编独特的特色定位, 使竹编产品更贴近人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传播和弘 扬安徽竹编技艺的特色 成就安徽竹编所特有的艺 跃的鱼、跳跃的鸟等运动状态的动物。徽州服饰色 彩多采用清新雅致的色调,主色与配色以黑、蓝、白 及各种浅淡色系为主。徽州的服饰特点蕴含着儒家 思想的主流思想“天人合一”,服饰图案既要与自然 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有了对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保 护意识,相信安徽竹编工艺定能重现光彩。 参考文献: [1]胡晓倩.开发竹醋液:提高安徽省竹资源利用率[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5):455.457. [2]张道一.考工记注解[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 社,2001:10. 和谐统一,也要与人的精神和谐统一。这与徽州建 筑、徽州牌坊、徽州盆景等众多的物质文化有很对相 似之处。也影响着徽州服饰风格特点的形成,例如徽 州民间服饰多采用植物、动物、人物为主要表现内 容。动物图案多表现处于运动的姿态,比如飞跃的 鸟、跳跃的鱼、跑动的走兽等。对图案进行抽象的处 理,通过音、形、意的转借表达益寿、避邪、祈福的情 感追求。麒麟松子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 样,体现了徽州民众的审美情趣,为竹编装饰图案的 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3] 张道一.中华传统艺术论:传统工艺之旅[M].沈阳: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50. [4]柳宗悦.民艺四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95. 5 结语 今天,安徽竹编传统手工艺还在以其顽强的生 [5]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M].北京:三联书店.2013:3. RecOnstructi0n 0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Culture with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Take Anhui Bamboo as an example LIU Juan—ling,SONG Yi (The Art depatrment,Artistic Vocational College of Anhui,Hefej 230001,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hui bamboo craft has advantages in term of geology,SO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geological charateristic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value.By analyzing the bamboo handcraft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stinguishing cultural feature,proposes the orientation of cultural creation,integrating the elements of Anhui architecture,craft,costume into the design of bamboo cre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craft;bamboo weaving;cultural creation (责任编辑:朱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