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6期 总第209期 THE SILK R0AD 囊lI《三殇 历史研究I 甘肃陇南地区有关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考察和研究 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一 郑国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本文主要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视角对甘肃茶马古道及其文化遗存做了考查和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考古遗 存和地志文献所记载的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方式,在探究甘肃茶马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走向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甘肃茶马古 道沿线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甘肃陇南、甘南、临夏地区,历史上就是南下四川、陕西,西进青海、西藏地区必经的中间地带, 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其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相对丰富。 [关键词]甘肃;陇南地区;茶马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茶马互市 【中图分类号]K2O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18—010 如同“丝绸之路”之学术命名虽与丝绸贸易关系甚 大.但绝不仅仅局限于丝绸的交换,而是涵盖了丝绸之外 的其他大量货物运输贸易,茶马古道也是一样。茶马古道 上来来往往的货物,也是不仅仅局限于茶叶、马匹的运输 和交易。茶马古道是古代以茶、马贸易为主的交通运输道 路.茶马古道涉及地域范围也不仅仅限于西南地区的马 帮运输茶叶到藏区销售的道路,而是包括广大的西部地 区分布的内地茶叶运往藏区以茶易马的往来道路。①在这 些道路上的凡是与茶马贸易有关的涉及茶叶的生产加 工、马匹培育、茶马运输、茶马互市、茶马集散地等各个环 节的所有的古遗址、古城址、古道路、古驿站、古关隘、古 桥梁、古渡口、古摩崖题记、古碑刻、寺院(遗址)及石窟寺 等各类文物点,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作 为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遗产构成,其涵盖传统文物的方 面甚广。这些相关的各类文物“点”串起一条日益清晰明 部诸番从各地长途赶运马匹到马场或茶马司换运回茶 叶,其来往所走道路及其所辐射的区域无疑就是茶马古 道文化线路遗产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所以.茶马古道文 化线路遗产主要是青藏、川藏和滇藏线的说法是不全面 的,这种说法忽视了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茶马贸易中担当 最大的茶马交易集散地区的重要角色,也就是没有足够 重视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中的川甘、川陕通道及青唐 路的客观存在。当然.这种忽视或者不重视有其客观的原 因,就是以往研究的不深入或者说是研究者只是单纯从 交通史的角度孤立地去考察,很少有人从文化线路遗产 的视角去系统、科学地审视这些文物点,没有深刻挖掘作 为文化线路遗产的茶马古道所呈现的各文物点间勾连起 来的点一线一面的内在关系。 甘肃的陇南、甘南、临夏地区所处地理位置是茶马贸 易的主要地区之一。历史上在茶、马运输交易过程中的来 朗的“线”。其沿途所覆盖的广大历史文化区域,也就是这 往所经道路,自然就是茶马古道的主要路线。考察这些遗 些文物点所辐射的区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分布 的“面”,这个点一线一面的逻辑关系,就是文化线路遗产 构成的一般关系。 留下来的各种相关的历史遗存,结合历史文献和地方史 志的记载来研究.就会越来越真实地复原茶马古道线路 遗产的本来面目。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对陇南地区的有 甘肃、青海、西藏地区虽不是茶叶的产区,但却是茶 关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情况作一简单梳理。 叶的主要消费区,历史上也是马匹培育的主要基地之一。 甘肃与青海、西藏地域上相连,历史上就是与藏区和其他 一、陇南至甘南、天水的茶马贸易通道(经康县、 宕昌、武都、西和县境段)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的重要文物点 中。陇南市宕昌县有一处通北口崖墨书题记,②位于甘江 头乡甘江头村,东临黄家村,南临甘江头,西临岷江,北l临 少数民族紧密相连的地区之一,从历史地理和地缘政治 上就决定了其在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位置。西北地区是宋、 明以来官方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茶马司、马场、卖茶场 在西北地区多者设置.成为茶马互市交易的主要集散地。 无论是从川、陕运输到茶马司的以备易马的茶叶,还是西 8 熬Sll 魏《》A;.》 曲关山。墨书9行,因崖面不平,书写随意,布局不整,每 行字数不等。自右至左为: 大明岁次庚午年/ 岷州管辖临江里地名洞冰后尖佛嘴/ 边踩人马难过/ 近蒙/ 三司老爷过往/ 该宕昌地方旧地/ 地方总甲黄世龙/ 带领众人开斩阶州口伦/ 明嘉靖二十四年 题记写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叙述了嘉靖二十 四年冰冻后,通背口尖佛嘴道路狭窄,人马难过。总甲黄 世龙带领众人开山修路之事。 通北口崖明代嘉靖年间的墨书题记.位于岷江向南 汇人白龙江的宕昌县城一官亭镇一两河口的交通要道 上,也就是陇南到甘南藏区的茶马贸易通道上,是川茶 (也可能有康县本地产茶)北上进入藏区的必经之地。题 记中提及地方总甲主持修路,而且有“三司老爷”过往, “三司”即都察司、布政司、按察司。明代在全国实行“两京 十三布政司”、每省分置都察、布政、按察三司的制度,甘 肃陇南明代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所辖。“三司老爷”即陕 西省的三司官员,可见该工程绝非一般的小工程,而是有 官方授意下的新修开路事务,所修道路在当时肯定是重 要的官道之一,也是茶叶流通的主要通道之一。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田野调查中。康县文化馆 的普查队员发现了望关茶马古道遗址,③位于康县望关乡 政府西北约100米处的石猫梁上.一条在石山上开凿的 小路呈东西走向跨越石猫梁。调查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刻 有“茶马贩通番捷路”等字的残碑石一块。其文字信息直 接点明是有关通往番区的茶马贸易便捷道路。加之现存 的古道遗址的存在。是关于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最直接 证据,无可争辩,成为甘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 现。可惜该碑仅存碑体上半段,碑体宽70厘米、高90厘 米、厚18厘米。残碑碑文字迹大体可辨,为阴刻楷书。约 49字,其中首题横书“口察院明文”,正文,竖书7行,现 残存每行7—8字,辨识为: 口巡按陕西监察…/ 示知一应经商人等…/ 茶马贩通番捷路…/ 旧规诸察俱许口…/ 口有仍前口便由…/ 官兵通口口放者…/ 口口 从可辨碑文初步分析.这是朝廷有关机构颁发的类 似“告示”性质的文书,告知沿途过往望子关的茶马商贩, 要接受驻关把守官兵的检查才能放行等。同时碑文明确 说明康县望关是茶马互市与藏区通商的便捷通道。事实 上,望关自古以来就是商旅要道和重要关口,其地名特征 也表明了其历史上重要交通要道和关隘的地位。该遗址 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西北至西南茶马古道的线路走向 和文化交流等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考古研究依 据。 康县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自古属交通要道。康 县南部自古产茶,种茶历史悠久,阳坝镇太平村至今还存 活着一株千年茶树。通过对望关茶马古道遗址所在地理 位置的初步分析判断,康县望关是茶叶贸易北上秦州、西 进藏区的茶马古道支线的中转站。 经康县望关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为以下四条: 一条是北线:沿康县望关一平洛镇(中寨古镇一团庄 龙凤桥一药铺沟三功桥)一太石(沿西汉水北上,经仇池 山西侧)一大桥(西汉水南岸峭壁,鱼洞峡古栈道)一石 桥一礼县城一盐关.或者经望关乡过平洛镇——翻越太 石山(过巩家山廊桥)一西狭古栈道一成县城一纸坊镇一 石峡镇(沿石峡河北上,唐开元年间“新路颂摩崖石刻”) 一西和县城一石堡(北魏开凿法镜寺石窟)一长道镇(古 长道县)一盐官镇(盐关),进行茶、马、盐等商品交易至天 水。 这条古道就是接续唐宋时期的洮、岷州至长安商贸 古道的南道:马务堡(今马坞乡)向东南经今礼县再折向 东北经祁山堡、盐关(今盐官镇)到秦州(今天水市秦州 区)。此道在西和境内分作东、西两道,中间以仇池山、西 高山两高山左右分隔,在两山之间是洛峪河,在洛峪河和 石峡河之间的西高山的八峰崖上.有唐宋时期以来开凿 的八峰崖石窟寺,八峰崖对面即为著名的仇池山遗址。西 汉水峡谷中的鱼洞峡栈道遗址和石峡河岸的新路颂摩崖 石刻,分别位列东西两条河流峡谷中的古道沿线,分别印 证了东、西两条古道支线的存在。 鱼洞峡栈道遗址位于西和县大桥乡河口村牛儿台至 赵沟段西汉水的峡谷中,在西汉水南岸峭壁上,残存栈道 孔3处,共63孔,一号栈道处49孔,距水面0~2米,方形 孔,孔径20厘米左右,孔间距50—80厘米;二号栈道处 14孔,距河面3—4米;三号栈道处孔眼因距离远,暂时无 法估计。栈道始建与废弃时间不详,木制构件已毁。现已 在栈道对面的悬崖峭壁上新开辟了公路龙昌路(大桥龙 凤至武都昌河坝)。鱼洞峡在河口村牛儿台自然村,隔西 汉水北岸为仇池山脉,杜甫《在秦州杂诗》中提及“神鱼”,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 i ;i。 ROAD 19 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宋老白云边。…‘神 鱼洞”因而出名。诗中提及的“仇池”即指隔西汉水的仇池 山遗址。鱼洞峡古栈道的发现,为研究西和大桥地区古代 河流、道路的变迁提供了新的资料。 新路颂摩崖石刻位于西和县石峡镇坛土关村西南 200米,刻于石峡河西岸青石崖壁光滑平整的石面上。这 是一处唐代石刻,距地面O.5米,幅宽0.8米,高0.9米。 字体楷书竖行12行,计210字,部分字迹漫漶不清,能辨 者190余字.碑文记载唐开元年间开凿石峡新道的过程 东线。即望关至陕西的路线,大致走向是:望关一长 坝一巩集~云台大山岔(古散关)一白马关一大南峪(古 兰皋镇,大南驿)一窑坪出境,经陕西木瓜园到略阳,再往 东可到汉中。其间的“大山岔(散关)一大南峪一窑坪”段, 文献记载早在东汉建宁年间(168~171)由武都郡太守李 翕督修过。“窑坪东行50里,至置口,是陕、甘两省交界 处。”置口,汉时名析里,汉时李翕主持建造的析里大桥郁 阁栈道即位于此,有著名的《邮阁颂》摩崖颂扬其功德,位 于嘉陵江边今宝成铁路徐家坪车站南嘉陵江西岸山岩 上。 及歌颂修路官汉阳郡太守赵承功绩。尾题“时开元口口口 口”。石峡新道大概是沿望子关向东北沿平洛(经团庄龙 凤桥、药铺沟三功桥)翻越太石山(过巩家山廊桥),经石 峡镇(沿石峡河北上,唐开元年间“新路颂摩崖石刻”)、西 和县城、石堡、长道镇(古长道县)、盐官镇(盐关)到天水; 或者向东经成县到达天水的古道中途经西和县石峡镇石 峡河(坛土关村)的一段。 另外一条线路是西线:沿康县望关一佛崖一米仓 山一安化一武都一两水一石门一角弓一沙湾一两河口~ 官亭一宕昌一岷县一临潭、卓尼,进入甘南藏区,进而到 达青海藏区进行的茶马交易。 这条道路就是接续唐宋时期的洮、岷州至长安商贸 古道的宕州一岷州段,时间上应该较晚,兴盛于明代晚期 到清代,可能与茶马古道川藏道有联系。宕昌县甘江头乡 的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通北El崖墨书题记,位于岷江 向南汇入白龙江的“宕昌县城一官亭镇一两河口”的交通 要道上,也就是陇南到甘南藏区的茶马贸易通道上,是川 茶(也可能有康县本地产茶)北上进入藏区的必经之地。 其中,两河口是岷江和白龙江的汇合处,两河口以北路 段,是沿岷江河谷北进,最后经官亭、宕昌、哈达铺,沿迭 藏河到岷县进入藏区,此古道沿岷江上还有邓桥栈道遗 址(宕昌县官亭镇邓桥村)、明崇祯九年(1636)复修邓桥 摩崖(宕昌县官亭镇邓桥村)、康熙己酉(1705)刊“天沆永 博”摩崖(舟曲县东山乡谢家村侯儿坝岷江西岸石壁,与 宕昌县化马乡隔河为界)、④青林岭子握桥(宕昌县官亭镇 官亭村)等遗存,都可以见证古道线路的历史。两河El向 东南到武都(古阶州),向南可到文县,走阴平古道入川, 向东可达望关,向南折经康县出陕西,向东经成县、徽县 等,分别也可以出甘入陕、川。两河口向西,可到舟曲(古 西固),再往西北,进入峰贴峡,一直可到藏区。 据《康县志》关于历史上康县境内有五条骡马驮道⑤ 的记载,可以大致勾勒出以望关为中转点的四条走向不 同的古道线路。需要说明的是,古驮道与茶马古道还是有 所区别,古驮道未必是茶马古道,而茶马古道必定是古驮 道。除了上文已述及的北线、西线外,还有东线和南线。 20;;鞭 琏 ;; 南线,即望关至四川的路线,大致走向是:望关一长 坝一黑马关一咀台(康县城关)一岸门口一三河坝一铜 钱一阳坝~托河出境,经陕西燕子砭可南下四川。 这四条支线交会于望关,其中东线、南线分别是陕、川 进入甘肃的必经之道,北线、西线是茶叶等物资北上或西 进的大道。望关作为交通关口,其位置和作用相当重要。 自川陕向西进入西番,康县是必经之路,望关是名副其实 的“茶马贩通番捷路”,因此,康县茶马古道是川、陕、甘道 和川、甘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 支线是往西部番区贩运除了康县自产茶叶之外,大部分 的陕、川等地源源不断向西部输送的川茶、陕茶和湘茶。 不过,随着清代茶马治边政策的松弛和最终废除,这种茶 叶的贸易到了清代中后期不再是单纯的官营式的茶马互 市,私茶商人的增多,茶马交易中茶多马少,甚至最后不 再有马的交易,只是茶与布匹、食盐等民用品的贸易。 二、甘肃入四川的古道——阴平古道、西固古道 (经舟曲、文县境段) 从甘肃进入四川的古道.除了上文提及的康县境内 的望关一长坝一黑马关一咀台(康县城关)一岸门口一三 河坝一铜钱一阳坝一托河出境、经陕西燕子砭可南下四 川的路线外,还有一条进入四川的路线,以天水为起点, 经礼县、宕昌、武都至文县,从文县分出两条支路,一条从 文县循白龙江至碧口人川。进入青川县境而后至平武,另 一条是从文县东南经丹堡、刘家坪翻越摩天岭入川直达 平武。从平武经江油至绵阳,这条古道与金牛古道合二为 一,通往成都。而从甘入川的古道,因古时文县称阴平,南 北朝时,氐族首领又在此建过阴平国,因此被称为阴平古 道。阴平古道在秦汉之前就被开凿,三国末期魏将邓艾奇 袭蜀国走的就是这条路。这条道路是否也作为茶马互市 性质的茶马古道,担负起川茶入甘、再沿已有的到藏区的 商道进行茶马等的贸易,目前还没有详尽的证据。 石门沟栈道遗址⑥位于舟曲县城东南大川镇境内石 门沟峪口.此地为峡谷地带,呈东南一西北走向,峪口开 阔平坦,峪底有石门沟溪流,邻白龙江峪口地段依山对峙 两座石崖,酷似两扇石门,故而得名。石门沟也是位于陇 河谷去武坪必翻峡子梁(通向峡子梁的道路有三条.东南 一蜀古道上的一条重要线路,其线路走向部分与阴平古道 重合,因其主要在舟曲县境内(舟曲故称西固),在此暂且 称作“西固古道”。石崖壁分四层遍布栈道桩眼,另东侧崖 壁在高出河床90厘米处有宋皇{右四年(1o52)摩崖石刻 条是从宕昌县沙湾镇过白龙江上山到峡子梁。中间一 条是石门沟到峡子梁。西边一条是从舟曲县南峪乡经磨 儿坪到峡子梁),从峡子梁到武坪乡再到拱坝河谷的插岗 乡,一路折向西南去四川黑河南坪(今九寨沟县黑河乡)。 一处。阴刻103字录文如下: 圣宋皇祜四年孟冬尚书屯田员外郎口判 阶州/ 事朱处仁自十六日之本州故城口峰贴城 平定关/ 点检城寨后廿三日过此又巡历至武平沙 滩诸寨迥/ 廿五日题记河口镇西石门硖东壁上左班 口口口/ 马向宣右班殿直巡检李士宗福津县尉王 口口行/ 该摩崖记载了北宋皇裙四年(1052)冬,尚书、屯田员 外郎朱处仁巡察阶州境内峰贴城(今舟曲县峰迭,峰迭寨 遗址尚存)、平定关(今舟曲县坪定)、武平(今舟曲县武 坪)、沙滩(今舟曲县沙滩)诸城寨时之情形。该石刻对于 研究宋代舟曲的军事及其历史以及甘川陇蜀古道、我国 西北、西南的茶马古道的历史都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关于茶马互市的马匹来源问题,《宋史・兵十二・马 政》记载:“盖南渡前,市马分而为二:其一日战马,生于西 邮,良健可备行阵,今宕昌、峰贴峡、文州所产是也;其二 日羁縻马,产西南诸蛮,短小不及格,今黎、叙等五州所产 是也。”⑦可见当时川西的茶马互市仅为羁縻诸少数民族 而已,实际上,大量的战马来自西北的茶马交易。在北宋 灭亡之后。甘肃境内的白龙江以北地区被南下的女真族 金国所占领,南宋所占的西北地区买马场仅剩下秦州买 马司管辖的西和州宕昌寨买马场和阶州(武都)峰贴峡买 马场,茶马互市的重点开始从甘肃转入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舟曲石门沟宋皇事占四年(1052)摩崖石刻题记中所提 及的峰贴城寨,就是现在的舟曲县峰迭古城遗址,位于白 龙江西岸的冲积扇上,是宋代重要的茶马互市的买马场 所在地,历经南宋、金、元而不衰。 舟曲石门沟是自自龙江河谷流域翻越峡子梁山口到 拱坝河流域乃至白水江流域最终到达四川的必经道路之 一,北宋皇j右四年(1052)的摩崖石刻是这一时期石门沟 栈道作为古道的有力证据。自清代以来至民国,石门沟通 道也一直是民间通向四川的茶马古道。据舟曲文化馆参 与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同志调查,自舟曲到四川,从白龙江 从插岗行至博峪乡境内,翻青山梁到黑河若那寨,多为贩 卖鸦片、药材等生意。另一路为贩卖茶叶、中药材生意,从 插岗翻插岗梁到博峪乡的第二坎村.再翻野猪关梁到白 水江流域或沿江而下到文县、碧口,再到四川青川、江油 中坝.或者沿九寨沟县双河乡翻黄土梁到平武,再到江油 中坝.均为茶叶生意。 另外,在文县境内的几处古栈道或摩崖石刻,处在由 四川九寨沟县沿白水江东进文县境,经武都(古阶州)、成 县(古成州)的古阴平古道上,对于研究文县境内的古道 交通有着重要意义。 文县石鸡坝乡边地坪行政村西约2000米处的白水 江南岸.有一处清雍正时期的摩崖石刻题记——马尾墩 摩崖石刻,⑧在距地面2米的天然石凹处,高2.2米,宽1. 15米。摩崖题记中间为楷书竖行“秦蜀交界”四字,字径 长50厘米,宽4O厘米,四个大字左右侧楷书竖行64字, 自右至左录文如下: 四川南坪营所所属关外八寨/ 马尾山寨盐土山寨草地沟山寨杨家湾山 寨/ 登龙山寨水田山寨固水沟山寨邪坡寨/ (以上为右侧题记) 秦蜀交界 雍正七年口口二十六日/ 松潘卫守备罗林刻石/(以上为左侧题记) 摩崖题记文字多有不清,据当地人讲,摩崖上方石 嘴原刻有“秦蜀咽喉”四个大字。20世纪70年代因雷击 坠入江中。该摩崖石刻对研究甘川交界处的行政区域变 化及茶马古道交通史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文县边地坪行政村西2000米的白水江南岸山上.还 有一处摩崖石刻群:大字刻有“秦川锁钥”,高2.2米,宽 0.93米,尾题“大清光绪口口年”,并有书丹人及篆章2 枚,字迹模糊难辨。字径高80厘米,宽70厘米。旁有摩崖 “恭颂德政碑”一面,高2米,宽0.8米,正楷,77字。距大 字摩崖以西200米路旁有二面“新修路碑记”,该处摩崖 题刻对于研究甘川交界行政区划变革有重要价值。 边地坪村白水江南岸的这两处摩崖石刻,相隔不远. 都是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尤其所记清雍正七年(1729) {il 筵移Ai≥21 四川南坪营所所属的关外八寨:马尾山寨、盐土山寨、草 地沟山寨、杨家湾山寨、登龙山寨、水田山寨、固水沟山 东进甘肃文县境,经武都(古阶州)、成县(古成州);另一 路由九寨沟县西北至宕州(舟曲西,今宕昌)、岷州(今岷 县),也即古阴平古道、西固古道。接入其他的几条古代茶 马贸易大道(如:陇南到甘南、甘南到临夏),从而转运至 熙、河、秦州及其他地方:除了上文已提及的文县马尾墩 摩崖石刻、边地坪摩崖石刻群、滴水崖古栈道及摩崖之 外,在今武都区境白龙江沿岸的险崖栈道遗址(武都区桔 柑乡陈家坝村北1.5公里、白龙江东岸悬壁上,高出河床 20~30米,北起龙床沟向南沿白龙江东岸延续500余米, 寨、邪坡寨,此地归属松潘卫管辖,属四川I南坪营所。其山 寨名称及行政隶属关系都记载得清楚明确,是不可多得 的研究清朝雍正时期JII、甘交界地区行政区划和边界划 分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与阴平古道、西固古道等有关的 交通史研究的重要历史见证,无疑也是茶马古道线性文 化遗产线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地处由四川松潘经九 寨沟进入甘肃文县的古道主干线上。 另外.在文县城关镇滴水崖村滴水崖社北约2.5公 残留石桩孔200多眼。桩孔方形,边长0.12米,深0.14 里处有一处古栈道及摩崖石刻遗址——火烧关古栈道。 该栈道地处火烧关山脉,山势陡峭。火烧关是著名雄关之 一,险峻至极,为阴平古道关隘要塞。火烧关古栈道遗迹 现存栈道孔若干,在东西绝壁上下分布四层,中间两层间 距约1.8米,可能为栈道主体桩孔,上下层间距约1.5米, 可能各为安装栈道下部支撑或上部遮雨设施的桩孔。关 口以西有摩崖石刻,阴刻楷书残存可见的23个字:“万历 十四年九月内重修奉本府元功孔巷工冰凌丘大立。”此栈 道可能修建较早,摩崖石刻所记可能为明万历十四年 (1586)重修栈道或道路的记载,遗憾的是现在所见的摩 崖石刻题记并不完整,尚有部分文字已与部分栈道遗迹 一同掩埋于泥土之中了。所以除了纪年外,提供给我们研 究的其他重要信息不太完整。滴水崖的古栈道及摩崖,是 文县与武都区古代交通的重要遗迹,处在由四川九寨沟 县(古扶州)沿白水江东进文县境,经武都(古阶州)、成县 (古成州)的古道上,也是研究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 重要考古遗存。 甘肃陇南地区,包括渭水以南的白龙江、白水江、西 汉水流域,是甘、川、陕交界地带。历史上,JII茶北上入甘 的古道主干道,都是经威州(今汶川)、沿岷江东岸北上茂 州(今茂县)、松州(今松潘),分作东、西两路。 西路,即松洮路。由松潘西北出黄胜关,沿今若尔盖 县东部包座河谷北上进入甘肃境内,经叠州(今迭部)至 洮州(今临潭),或向西进人草原,或北上经今郎木寺、拉 仁关、博拉、合作、麻当、曲奥,过土门关、老鸦关,接通往 吐谷浑、吐蕃的唐蕃古道,到甘南、临夏、青海等地藏区。 从四川北上人甘进入藏区(今碌曲、玛曲、迭部、卓尼、临 潭境).多走白龙江上游,溯白龙江西行进入草原或北上。 有趣的是.红军长征中也经此古道的部分进入甘肃迭部 境。即由若尔盖过包座河北上经求吉,沿达拉河谷北进住 高吉(“俄界”会议旧址),再北出到旺藏(茨日那),然后才 沿白龙江东进突破腊子口天险北上岷县。 东路.即松扶路。由松潘北上翻甘松岭(弓杠岭)经九 寨沟县(古扶州)、再分作两路:一路由九寨沟县沿白水江 22 鬏 ij 米.为武都经文县至四川的白龙江沿岸的古阴平古道之 一部分,明代经过整修扩建)、观凤崖栈道遗址(武都区外 纳乡上外纳村北1000米白龙江东岸观凤崖岩壁上.观凤 崖又名“鲁贯崖”、“猫儿崖”,现残存栈道呈南北走向,长 20余米.宽仅剩10~30厘米的石桩。原栈道是在崖壁上 凿石孔、栽石桩、铺石板面而成。栈道孔呈方形,边长0.14 米,深0.14米。据清代《阶州志》载:“鲁贯崖,即邓艾凿山 人蜀之处……魏景元四年,晋公司马昭遣将伐蜀。邓艾同 子邓志,武都而进,直抵阴平”)是阴平古道此段历史悠久 的明证。前文所及舟曲石门沟栈道及摩崖题记即是西固 古道所在的历史遗存。 松潘,即古松州。位于四川I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东部。自古以来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有 “川西北重镇”、“边陲重镇”、“高原古城”、“战略要冲”之 称。唐武德元年(618)置松州,两宋因之,元代为松、潘、 叠、宕、威、茂等处宣慰司,明置松潘卫,清改松潘厅。松州 城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边陲军事重镇,明王在松潘设立了 专营茶、盐、马的茶马署,通过以茶马易法,在藏区换取大 批良马以充实军队,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商 贸集散地。据《松潘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二年(1379)平羌 将军丁玉在平定威、茂士官董贴里叛乱军,挥师北进,进 驻松州之后.上书朱元璋建议在松州设置军卫。松州古 城,现保存基本完好,城墙门堡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松州 卫和潘州卫合并为松潘卫时。松州城内城外廓,瓮城(月 城)、女墙(雉碟)、马面、炮台规模完整,有觐阳门、延荤 门、威远门、镇羌门、临江门、阜清门、小西门七道城门,每 道城门施马面、嵌石门楣,柱础雕石莲花。门洞用六面体 条石拱券,门基条石为奔马流云浮雕。 事实上,松潘自唐宋以来,尤其元代以后,政治、军事 地位尤显突出,明代早期到清前期也很重要,其管辖的地 域大概包括现今甘肃陇南地区、四川西北部和阿坝藏族 羌族自治州东部等地,这就更加便利于川茶北上流通,有 利于和藏区进行茶马交易等商贸活动,松潘实为川、甘两 地商贸交易线路上的重要枢纽重地。 三、甘肃入陕西、四川的古道(经徽县、成县、两当 县境段) 甘肃与陕西间的古道。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康县望关 茶马古道遗址至陕西的路线:望关一长坝一巩集一云台 大山岔(古散关)一白马关一大南峪(古兰皋镇,大南驿) 一深泥积水,相辅为害。颠踣腾箱,血流栈道……”这段文字 记述了青泥古道的艰险。所以才有唐德宗贞元十七至二 十一年(799~804)的五年间,任山南西道兴州节度使的御 史大夫严砺,为改善自兴州长举(今陕西略阳)至成州(今 甘肃成县)西界的军粮运输条件。加强边防,调用军币军 力疏浚了嘉陵江通往成州西界的由嘉陵江连通青泥河航 道之举。⑨李白入蜀时经过青泥岭,在《蜀道难》中发出“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避难 入蜀,唐末唐懿宗为躲避黄巢义军追剿入蜀时都曾路经 窑坪出境,经陕西木瓜园到略阳,再往东可到汉中外, 还有一条是由陕西略阳县进入甘肃徽县境.沿嘉陵江北 上,经自水江镇、大河店乡到徽县城,再北上到榆树乡(火 钻峪)、高桥乡,折向西北进入天水的大门乡,最后向西行 到达礼县的盐官镇(盐关)。此道据说是在唐玄宗时期就 青泥岭。已通行,是唐中央政府对藏区赏赐茶叶,换取马匹、麝香 等的最早的茶马通道,是否如此,有待考证。 现今,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在徽县境内保 存的遗迹仍然较多。这些各自分散的“点”串联起来.就复 原出一条古道交通线。这条古往今来、沿袭不断的甘川交 通要道,就是青泥古道,也就是唐宋以来的JlI茶进入甘、 青藏区的茶马古道,其大致走向基本一致。其中的木皮 岭、青泥岭、白水峡、嘉陵江一线,是这条道路上的主要关 津,也最为艰险,为历代史料和名人笔墨记载最多的地 方,至今仍存在和新发现的大量摩崖碑刻题记、栈道遗址 等考古遗存可证明其历史。 在徽县西南30余里处的栗11I乡境的木皮岭,其西与 成县东部诸山联属,东南与青泥岭相对,山势险峻陡峭, 形成县境西部天然屏障。木皮岭北倚龙洞山,南峙地坝 山。青泥岭,青泥山脉最高峰,海拔高达1746米,横亘徽 县东南嘉陵、大河、虞关三乡镇之间,绵延20多公里。西 北接木皮岭,东南临嘉陵江。汉代以来,经木皮岭、青泥 岭、白水峡至嘉陵江一线是秦陇人蜀的重要通道。唐代正 式开辟为青泥道,是古蜀道上的险关之一。宋以前在青泥 岭半山腰设立青泥驿站。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北,西北 接溪,山东即今通路,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陷泥 淖,故日青泥岭。东南四十里巾子山,其山巅望之形似巾 子,故名。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之青泥,宋始称铁山。 陡壁直上约五、六里至其巅,俯瞰城郭 ,西南倚山一角,有 虞关镇。”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初,杜甫从同谷出发远 赴成都,在栗亭(今徽县栗JlI)逗留后,攀越木皮岭,渡白 沙渡,再越青泥岭,在虞关乡老虞关渡处横渡嘉陵江,进 入八渡沟,沿略阳金池院离开了陇右地界。在此旅途中写 下了《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首诗。唐代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中记载:“自长举北至于青泥山.又西抵于 成州,过栗亭川,逾宝井堡(在成县城东10里),崖谷峻 隘,十里百折,负重而上,若蹈利刃。盛秋水潦,穷冬雨雪. 在徽县南20余公里的大河乡境内的白水峡,东接青 泥岭,南通嘉陵江,西连木皮岭,北望徽县城。其上游汇聚 栗亭、红川两河,经侯家坝、胡家河.在崇山峻岭间迂回几 十里,进入大河白水峡地界。今大河店乡小河铁厂附近的 古白沙渡因为大诗人杜甫当年在此路过,并写下了《白沙 渡》一诗出名。白沙渡,指洛河中游的官桥坝渡121,因过去 这里沙滩为一片白茫茫的白沙而名。白水峡的渡口也就 称白沙渡。白水峡历史上交通地位的突出尤其是北宋仁 宗嘉韦占二年(1057)白水路修通后。 在多年的考古调查中,徽县境内陆续发现了许多考 古遗址。尤其是至今残留的众多栈道遗迹,充分证明了这 条古道的存在。如瓦泉山栈道遗址,该遗址位于大河店乡 瓦泉村北1公里处徽白公路边的半石崖上,南1公里处 为“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有栈道孔的石崖全长25 米,现尚存栈道孔l3个,栈道孔分上下两排,该遗址为徽 县境内蜀道上的重要栈道遗址。手扒崖栈道遗址,位于虞 关乡八渡沟村西手扒崖半石崖上。栈孔高出八渡沟河水 3米。栈道已毁,仅存44个栈道方孔,呈一字形有规律排 列,孔距1~2米,方孔清晰可见。手扒崖栈道遗址南100 米处为“八渡沟修路碑摩崖石刻”。该栈道为明清之际从 徽县通往陕西略阳、汉中的咽喉要道。栈道所处峡谷长 200米,宽仅2 3米,抬头望天只见一线。另外,还有在虞 关乡嘉陵江西岸的双龙崖栈道遗址.也是处在通往虞关 古渡口的必经之路。 公元1236年,蒙古征行元帅安竺尔的铁骑破宕昌、 残文州,转而攻西和、定成州,所向披靡,攻占陇南,在礼 县设置礼店元帅府。安竺尔之子赵国宝承袭礼店元帅后 进而扩大为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蕃汉民元帅府。由原来 管理蒙古探马赤军的征行元帅府成为兼管汉军、治理民 事,由统辖今四Jlf平武到南坪、松潘一带两个吐蕃万户府 蒙古、汉民和吐蕃的军政综合管理机构,驻守及管理范围 由今陇南扩展到川北广大地区。礼店文州元帅府对陇南 和川北吐蕃地区的控制,配合元朝中央政权对甘青吐蕃 地区的管辖治理。元帅府军士屯驻陇南。使陇南社会稳 墨萋 lL ◇Ai一》23 定,屯耕定居蒙古军士也渐与汉族融合,陇南的社会经济 文化得到一定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元惠宗(妥 隧帖睦 尔)至元五年(1339),长官元帅武思信奉朝旨发动军民修 建规模巨大的嘉陵江上游水陆道路工程,历时数月,修治 略阳以上至徽县陆地行军运粮险道180渡,悬崖阁道 间的道路艰难程度。 马家梁摩崖石刻@位于虞关乡虞关村西10米处马梁 山中段的石壁上,东临嘉陵江,西靠宝成铁路,北侧近靠 虞关中学,属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新发现。石刻高1.35米. 宽1.3米,碑文楷书,从左到右竖刻8行,每行字数不等, 共95字,字迹为7x7厘米,大小均匀,阴刻题记,自右至 左录文: 3600余间,桥梁64座,避水患200余渡,使这条陇蜀古 道“漕运流通,行人不苦,粮道不绝”。 徽县文化馆馆藏的元至元五年(1339)“渔关提领 印”,铜质,正方印,直钮,边长5.3米、厚1.7厘米,重1.15 虞关巡检许清(字)文澄因/ 斤,九叠篆印文“渔关口提领印”(第三字不可释,暂以 “口”代之)。印背右阴刻“行中书省发”,左阴刻“至元五年 润正月监遣官口口口”。 ‘至元”为元世祖忽必烈(1264~ 1294)和元惠宗妥懂帖睦尔(1335~1340)的年号,“至元五 年”就是公元1268或1339年。“渔关”,即水会渡,徽县老 虞关之鱼关渡。出土的元至元五年“渔关口提领印”,与 1339年长官元帅武思信奉旨发动军民整修嘉陵江上游 水陆道路工程在时间上同时,历史背景相同,可以印证经 略阳以上至徽县经过“渔关”的这条陇蜀古道在政治、军 事、贸易和交通诸方面的重要性.极有可能与这次大规模 的整修水路道路有关。 历代对于这条入蜀道路多有修造。在今徽县境内古 道沿线遗留的“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玄天神路”摩 崖碑刻、“远通吴楚”摩崖碑刻、“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碑 刻、大河店修路碑刻、“虞关义渡记碑”等北宋、明、清时期 的摩崖题记和碑刻,记载了历代对这条入蜀道路的维修 和管理,足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位于徽县大河乡王家河行 政村自水峡,徽白公路东侧距地面高约4米的悬崖上,当 地俗称“大石碑”,该石刻为碑形石刻,圆首长方形,通高 2.8米,宽1.88米。北宋嘉韦占二年(1057)刻,额篆“新修白 水路记”,首题楷书“大宋兴州新开白水路记”。@正文楷书 竖行26行,每行37字,计860余字,记载了白水路和青 泥古蜀道的修筑及变迁史实。为宋宣德郎守殿中丞知雅 州、军州、骑都尉雷简夫撰文并题.甘肃徽州知州宋洛刊 石。笔力遒劲,字迹工整。碑左下角有一摩崖诗刻,系明万 历二十一年(1594)陕西布政司陇右道按察司副使张应登 的七言诗一首,此碑形制长方形,高1.4米,宽0.89米,面 积约1.3平方米。楷书竖刻8行,计56字。“新修白水路 记”摩崖石刻所记为北宋至和二年(1055)利州路转运使、 主客郎中李虞卿请求朝廷新开白水路一事,他联络凤州 河池(今徽县)县令王令图与长举(古县,在今大河乡)县 令商应祥一道督领兵民于年底l2月修出了抛弃青泥岭 旧路的白水峡新路。使河池县与长举县之间的距离缩短 了33里.减去了许多的驿道开支,降低了河池至长举之 2A £ si 餮OAl》 见山路数处崎岖陡峻往来乘驴口/ 策马驮轻负重挨排难行坠没崖河/ 伤死者甚多澄发心令口许琳许/ 磷司吏卜连率领兵牌人等用工开修/ 更异坪坦立石为铭者矣/ 昔成化三年岁次丁亥三月吉日就石/ 尾题“成化三年岁次丁亥”,即1467年。碑文刻在天 然大石壁上,石壁面凹凸不平,但字迹清晰可辨,此石刻 为成化三年(1467)明代虞关巡检许清(字文澄)主持开修 道路的摩崖记事。此摩崖石刻题记所在地虞关古渡附近, 所记开修道路就是由甘入川、陕的青泥古道的水会渡(徽 县老虞关之鱼关渡)部分。现虞关中学所在地,为唐宋以 来虞关驿上的佛教寺院回龙寺旧址。马家梁摩崖石刻紧 邻的虞关老街,于2O世纪80年代被江水冲毁塌陷,现已 大部不存,冲毁地段多见宋元以来的瓷片等遗物。 巡检司为元、明、清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元朝 首创时。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既无行 政权,也无主官,其以军事管理功能为主。明朝依例沿用, 佐以行政权。到了晚清,中国人口大增,县衙数量却并未 增多,于是,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与功能上日渐增多, 也多有通判等官职设置。明统治者为何设立巡检司,文献 中有载,朱元璋曾敕谕天下巡检说:“朕设巡检于关津,扼 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万历《大明会 典》载:“关津,巡检司提督盘诘之事,国初设制甚严。”可 以看出。巡检司主要设置在关津、要冲之处,主要任务是 盘查过往行人,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 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 《明史・志第十八・地理三》:“徽州元属巩昌总帅府。 洪武十年六月降为县,属府,后复升为州。东南有铁山。南 有嘉陵江,又有河池水流入焉。又南有虞关巡检司。西南 有小河关。西北距府四百八十里。领县一。”@洪武十年 (1377),朱元璋遣监察御使巡按州县,裁减冗员,遂降徽 州为徽县,属巩昌府陇右道。洪武十三年(1379)因洮州十 八族番酋起事.为加强军事,又升徽县为徽州(仍治今徽 县城),领两当一县,属巩昌府陇右道。并先后于徽境高桥 设巡检司、火钻峪设察院行台、虞关设巡检司。火钻峪,即 式汉式袈裟,衣襟覆盖双腿,周围阴刻圆形花草纹饰。碑 身长方形,碑文14行,每行21个字,落款为“明代万历四 今徽县榆树乡。高桥、火钻峪位于徽县之北。虞关位于徽 十三年(1615年)八月”。碑文字迹较小,大部分字迹模糊 县之南,正是处在由陕人甘在徽县境沿嘉陵江北上,进入 不清,内容大概为记述当地乡民发愿修路的记事。从摩崖 天水连通藏区的几个必经的交通关口上,所以才分别设 置有巡检司等机构。 “玄天神路”新刊修路摩崖石刻位于大河乡青泥行政 题记的形制、内容看,深受中国传统碑石雕凿形式和早期 佛教造像碑刻题材的影响,以碑刻形式雕凿佛教造像,辅 以发愿文形式的文字记载当地乡民民间结社自愿修路做 村吊沟自然村公路旁一巨石上。摩石而刻竖长方形碑刻, 坐北向南,通高115厘米.碑身高67厘米、宽40厘米,距 地面5O厘米,保存完整,字迹基本清晰。自右向左楷体, 大功德,祈求佛祖护佑平安、福祉的行为,此开修道路和 摩崖题记的记事本身,既是佛教信徒祈福、功德行为,也 是民间结社造福桑梓的善业。 额题横书分上下两行“新刊修路碑记”。碑文竖行楷书自 右至左l0行.每行20字左右.记述当地民间社团组织修 路事宜。尾题“万历辛丑季春三月吉旦”,即明万历二十九 年(1601)。该石刻上沿20厘米处,另摩刻楷书“玄天神 路”。199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录文如 下: 巩昌府徽州坊下口口人民见口居物卖店 方圆六郡口/ 得官路上自青泥岭下至青泥河土路难榻 顽石阻隔口/ 往来奔走不便人人所忧虑者口口等集乡 约会各施各/ 资财粮石发心修理道路姓名/ 会首袁得郎 赵子科王得器郭清 孟口云/ 孟口孝李口口苏添军马仁何信/ 马口口口尚行马根正陈仲口王槐/ 梁基远 马彦舟黄邦林修路道士杨 荬} ’ 修路石匠张进朝李河张进舟张英/ 万历辛丑季春三月吉旦完路/ 该碑被当地群众视为神物,石刻题记内容所记,明万 历二十九年(1601)由巩昌府徽州坊下民间社团组织,在 “会首”等人组织下.有当地信教人士“修路道士”参与“资 财粮石发心修理道路”,维修“自青泥岭下至青泥河”的官 路,道路维修施工涉及开山凿石。从“会首”、“修路道士”、 “修路石匠”的具名可知,其修路是当地民间组织的自愿 修路做功德、祈求福祉的行为。 八渡沟修路摩崖石刻位于虞关乡八渡沟村西手扒崖 峡谷口的大岩石上,石刻在村公路左边路基下一块巨石 上。石刻高0.5米,宽0.38米,阴刻呈碑刻形制,半圆形碑 额正中阴线刻坐佛一身,有头光,结跏趺坐。着双领下垂 八渡沟,据民国版《徽县新志・卷五兵防志・要道》记 载:“自虞关西渡嘉陵江,沿江六里进小百渡沟而至略阳 金池院路。山溪险绝,负贩者尚由此行。”小百渡沟即八渡 沟,又名巴渡沟,即今虞关到三官殿之间峡谷。有清咸丰 二年《重修白水江小巴渡大路El善缘疏碑》可考。 罗汉洞山摩崖石刻位于徽县虞关乡穆坪村罗汉洞 山。距罗汉洞石窟约1公里处的半山壁上。大约刻于清 代,具体年代不清。形如石碑,高约80厘米、宽约50厘 米,摩崖石刻在离地面高约8米的悬崖上,无法攀爬接 近,碑文内容难辨。可看到石刻正上方楷书“皇清”两字, 隐约还可见“洞”等小字。从摩崖碑刻题记的形制来看,其 性质和内容大致应该和明万历年间的“玄天神路”新刊修 路摩崖石刻、八渡沟修路摩崖石刻相似,推测可能也是与 当地民间结社修路有关,具体题记内容暂时不清,有待现 场冒险考察后再论,此只依可能的线索予以列出。 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现藏徽县文化馆。青石质,圆首 长方形,通高1.34米,宽0.66米,厚0.19米。碑阳,为明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刻“申革市民碑”,额题楷书“申革 市民碑记”,碑文楷书竖行17行,每行30字,记载当时市 场管理的法规、条文等,时任徽州知州的张鹏口所刻;碑 阴,即“徽州调停驿站碑记”,是时隔22年的清顺治八年 (1651)所镌刻,额题篆书“徽州调停驿站碑记”,尾题“大 清顺治八年正月吉日”。碑文楷书竖行22行。每行约60 字,录文此略。 从碑文中提及“巡守两道”批准“巩昌府徽州为调停 站法”。制定了具体实施保障驿站正常运行的措施,为驿 站“买备马骡”,“通盘打筹马骡Et食料”,为“里甲人户着 心看守喂养料豆”,防止“魁减水草,恐不依时”等,“每甲 公议……择义民一人以总其事”.并由“按茶两院”、“道 府”一同“差本州悉自出站银以应之,不令重苦吾民至残 里滥甲穷,又时出站银令义官存备支用,以完十日之事, 决不令其胡乱拨按”等具体事实的分析,与绘制于明万历 二十六年(1598)松山战后,万历三十年以前这段历史时 期的《巩昌分属图说》图册中关于绘制之内容的记载《巩 秘 l 鹣OA轮25 昌边卫总图说》所说的情况基本一致。《巩昌边卫总图说》 谈到的“……俱设官军,以副、参、守、操统摄防御,始周其 一大河店修路碑出土于大河店乡王家河村南20米.花 岗岩石质,碑文由四通碑并列组成,前三通石碑碑形制、 切,调度机宜责成守、巡,兵备四道听尚书、中丞经略。 大小相同,均为圆首长方形,通高2.5米,宽1.2米,厚0.3 米,自右至左连刻在三通单碑上,碑文内容相接,额题“徽 至于贸茶易马,有专遣台臣,而每岁又有巡按侍御,以纠 察综核”。@是对巩昌边卫“三州十四县”境内军政管理体 制的最为精当的概括阐述,很符合“徽州调停驿站碑记” 碑所记驿站、茶马的管理事宜。 “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碑文所说的“守巡两道”,就指 县大河店修路碑记”。碑文隶书竖行,每通碑约11行,每 行20字,共38行。第四碑为捐资碑,高2-3米,宽1.2米, 厚0.16米,碑身楷书捐资者姓名。大河店修路碑记载当 时地理的变迁及修路的前因后果和修路的过程。尾题“光 分守、分巡诸道之官,其主要职责就是巡视各区之粮食 绪二十年(1894)四月口口……”为杨昌溶撰,樊先珍刻。 之运输、兵备之整饬事务。关于“分巡道”,唐代遣使分道 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陕甘总督杨昌溶对徽县宋代以来 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代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 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 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 清初仍之。乾隆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碑文所 说的“按茶两院”就指“巡按御史、巡茶御史(巡茶侍御)”, 茶马贸易,有巡茶御史专职负责。每年又有巡按御史,对 此进行监察考核。“巡茶”,就是巡察茶政。古代茶税为重 要的国课。明朝曾专设巡茶御史负责监察茶叶的销售。清 初沿袭明代旧制,“徽州调停驿站碑记”刻于清顺治八年 (1651),碑记清初巩昌府徽州“调停站法”事宜的大致过 程。其文字所反映的清初顺治时期正是沿袭了明末以来 的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由“按茶两院”(巡按御史、巡茶 御史会同地方“道府”一同行文就“调停站法”提出“差本 州悉自出站银以应之,不令重苦吾民至残里滥甲穷,出站 银令义官存备支用……决不令其胡乱拨按”的具体管理 办法.反映出清初顺治时期徽州地区官府对茶马贸易的 邮驿、递铺管理的重视性,也正好印证了清初在陕、甘二 省置茶马御史专管其事,又有巡按御史每年对此进行监 察考核.监督管理茶马事宜的史实。@ “远通吴楚”碑刻位于大河乡青泥行政村吊沟社公 路旁.南前往李坝、铁山、太和庵的青泥古道左侧。两身碑 刻,青石质,圆首长方形,碑首已残,残高1.26米,宽O.7 米,厚0.2米。额题楷书“远通吴楚”,外阴线刻圆圈。碑身 楷书竖行l0行,约150字,碑文:“徽县至虞关之通道也, 自石家峡至杏树崖二十余里,路皆崔嵬,险阻可畏。自明 以来,虽崎岖如故,往来负载莫不寒心。但功力浩大,难以 举动。己巳秋,四方左右奋发起念,同心协力,悉内一旦成 功,爱立二碑,以示不朽云。捐资人,首领……嘉庆十六年 四月吉日。”同时立的另一碑,碑额横向楷书“修路碑记”, 外阴线刻圆圈。内容记载修路捐资人姓氏,碑文已漫漶不 清,碑断为两截,只见尾题“嘉庆十六年”。该处两碑刻记 载了嘉庆十六年(18111当时修复此段古道的过程及捐资 修路者的姓名。该碑保存较好,字迹大部清晰可辨。1990 年l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6 l}‘s《i 的“白水路”50余里进行整修之事的记事碑刻。⑩现藏于 徽县文化馆。在杨昌溶的主持下维修了大河店至大石碑 峡15里之内的横空栈道,维修了桥梁l4处。此路一直至 民国年间仍在使用,长征中红二方面军就是经白水峡此 路进入徽县城的。 虞关义渡记碑位于徽县虞关乡虞关中学院内.学校 近旁原为虞关老街。20世纪8O年代被江水冲毁塌陷现 已大部不存。嘉陵江从该碑约70米处自东向西流过,江 上原有渡口,遗迹已不存,现仅存虞关义渡记碑一通,碑 体保存完整,青石质,长方形,无纹饰,高110厘米。宽60 厘米,厚l2厘米。额题“虞关义渡记”,正文小楷22行,每 行约34字,碑文字迹多数模糊不清,主要记述了民国时 期地方维修虞关古渡,实行义渡之事。尾题“中华民国二 十三年四月四日”。虞关义渡记碑.是关于这条相沿千年 的人蜀古道上古渡口的交通维护和管理的较晚的碑石记 载,与明成化三年(1467)虞关巡检许清主持开修道路的 马家梁摩崖石刻相距不远,同样证明了虞关历史上的交 通地位之重要。 另外,清嘉庆间陕西按察使严如煜(熠)在《三省边防 备览・栈道》中写道:“一由略阳(古兴州)经甘肃徽县、两 当出凤县而至宝鸡、利州、兴州达凤翔之路也…唐宋以 来,凤岭、紫柏、青桥各险,山石塞断。长安赴蜀者由凤翔 趋两当、徽、成,明皇幸蜀但记河池之逢迎;吴武安兄弟拒 金亦在略阳、仙人关一路。”这段文字说明沿今凤翔、宝鸡 穿凤县、两当、经过徽县(青泥岭、虞关)再到达略阳、广元 (利州)的这一条线路也是唐代以来由陕西关中进入蜀川 的重要古道之一。 通过对以上文献记载和沿线的考古遗存的考察梳 理,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古道线路,即沿今徽县城南 下,攀越木皮岭,又渡过白沙渡(今大河店小河铁厂附 近),再翻越青泥岭,在水会渡(今虞关乡老虞关渡121)横 渡嘉陵江.进入八渡沟,向东南人陕西略阳县境,沿嘉陵 江谷地再到四川;徽县城向北经榆树(火钻峪,今火站)、 高桥,再折向西北进入天水市的大门,再向西行到达礼县 的盐官(盐关);徽县城向东,经永宁、两当县城、杨店、陕 为目前发现陇南境内最早的石窟寺,开凿于北魏时期。隋 西省的凤县、宝鸡、凤翔等地与古丝绸之路相接,进入陕 唐时期。先后出现了大云寺、佛爷台、八峰崖等石窟。北宋 西。其中,过白沙渡、越青泥岭到水会渡、的线路是唐代时 收复陇南,随之又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出于军事上对战 由甘人蜀必经之官道,也是青泥古道上最为艰险的一段, 马的不断地需求和对少数民族控制的加强。茶马互市逐 在北宋至和元年(1055)利州路转运使、主客郎中李虞卿 渐兴盛,茶马古道的重要性随之彰显,客观上也促进了当 请求朝廷新开白水路之后,废弃青泥岭旧路,白水峡新路 地道路交通和茶马贸易等的大发展。除唐代开凿的大云 开通,使河池县(今徽县)与长举县(古县,大致在今徽县 寺、八峰崖仍在延续外,又新开凿了罗汉洞石窟。明清时 大河店至陕西白水江镇之间的范围)之间的距离缩短,省 期,白龙江流域佛教石窟的开凿,范围扩大,遍布整个陇 减了驿道开支,降低了道路艰难程度,位于徽县大河店乡 南境内。如西和县石峡镇的八峰崖,徽县江洛镇的广佛 王家河村白水峡《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就是这段新修 寺、柳林镇磨沟村的真空寺、嘉陵镇的罗汉洞,成县红川 白水路历史的见证。白水路自然取代青泥路在沟通南北 镇北渠村的达摩洞、菩萨洞,两当县云坪乡的西姑庵、广 交通方面的作用,这条道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代一直 金乡的千佛洞、杨坪乡的土峰沟以及武都县角弓乡的朝 沿用至今。 阳洞等。杜甫经西和、成县人川所写《法镜寺》、《石龛》等 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发展阶段和商品经济 诗可见法镜寺、八峰崖、大云寺等在唐之前已俱规模。 格局下茶马古道所形成的陆上交通系统,蕴涵着丰富的 在以上所述及的陇南地区四通八达的古道线索中, 历史和人文信息,尤其以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遗产最为丰 沿途的茶马古道文化线路辐射区域内汉、藏与其他少数 富多样。甘肃陇南地区作为佛教文化重要载体的石窟寺 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通一直伴随着商贸往来默默进行 集中分布在西汉水流域、嘉陵江流域和白龙江沿岸一带, 着。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相互融合的文化新格局和宗教 正处在古代甘肃通往四川的古道沿途,宗教、民俗文化的 习俗最终形成。开展对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研究不 传播也伴随着古道交通线路的不断疏通和开拓而日益繁 仅仅是局限于对古道线路走向和沿途所遗留历史文化遗 荣发展:西汉水流域主要有西和县石堡乡的法镜寺、石峡 存的考察.更多的是对茶马古道遗产中所包藏的社会、经 乡八峰崖石窟;嘉陵江流域主要有成县的大云寺、达摩 济、历史、文化、习俗、宗教、交通、民族等诸多方面的历史 洞、菩萨洞石窟,徽县的广佛寺、罗汉洞、真空寺、佛爷台 和关系的综合研究。以及在此研究基础上开展系统、科学 石窟,两当县的西姑庵、千佛洞、土峰沟石窟;自龙江沿岸 地对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则主要有武都县境内的朝阳洞、水帘洞石窟。法镜寺石窟 [注 释] ①2010年6月,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文 直通往成州西界今成县、西和县交接处,因此严砺疏导的应为 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茶马古道遗产保护”会议,最终达成 现在的青泥河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辛德勇所说“青源河”应系 “普洱共识”.发展和完善了茶马古道的概念和内涵。 “青泥河”之误。 ②③⑥⑧⑥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编:《甘肃省第三 ⑩承蒙徽县文化馆马存良馆长见告,杨琳同志提供相关馆藏资 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甘肃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 料.特此感谢。 ④宕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宕昌县志》附录二“摩崖”部分,甘肃 ⑩见《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 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⑩《明太祖实录》卷130。 ⑤关于“康县历史上的驮道”的记载,可参见《康县志》编纂委员 ⑩《明史・志第十八・地理三》。 会、黄俊武主编《康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⑥参考对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明代后期绘制《巩昌分属图 ⑦《宋史・志・兵十二・马政》。 说》中《巩昌边卫总图说》文字的有关论述,见李新贵《(巩昌分 ⑨关于通往成州的嘉陵江航道疏凿之走向,参见辛德勇《隋唐时 属图说)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2期。 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⑩详见郑国穆《徽县出土清顺治八年<徽州调停驿站碑记)考释》。 学版)2oo8年第l1期。笔者察看古长举县之西。青泥山附近有 ⑩见《甘肃交通金石录》。 两条江河可通往成州地界,其中洛河位于成州东界,青泥河一 s》i ROAD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