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年真题汇总
2023年
1.(2023年北京)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②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④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23年北京)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政治制度的创新 C.文学艺术的繁荣
B.经济的迅速发展 D.中外文化的交流
3.(2023年甘肃)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 A.动摇了封建统治 C.推动了江南开发
B.消除了阶级矛盾 D.促进了民族交融
4.(2023年甘肃)唐朝中期,为应对统治危机,政府进行税制改革,“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这一赋税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两税法
D.租调制
5.(2023年广东)曹魏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 ) A.宗法制 C.科举制
B.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6.(2023年广东)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尚书省的职权是( ) A.执行诏令 C.草拟诏令
B.审核诏令 D.监察百官
7.(2023年广东)唐代中期实行赋税改革,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新的赋税制度是( ) A.租庸调制 C.均田制
B.两税法 D.井田制
8.(2023年广东)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一幅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明朝
9.(2023年江苏)唐代把飞天造型(如图)描绘成最具时尚的女性写照,飞天脸型与北朝的飞天脸型不同,而转为中原的面孔,西域形象已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唐代
A.宗教画呈现本土化现象 C.宗教画遭到了民众排斥
B.绘画出现了多元化倾向 D.绘画对世俗社会的迎合
10.(2023年江苏)唐中期出现:“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这表明当时 A.赋税沉重,贫富悬殊较大 C.“两税法”加剧社会矛盾
B.按土地和财产征税 D.户籍制度日趋完善
11.(2023年四川)唐朝时,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这说明唐朝( ) A.士族地位提高 C.重视人才选拔
12.(2023年四川)下列措施反映了( )
B.社会阶层固化 D.六部分工明确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玄宗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3. (2023年四川)某选官制度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该制度是( )
A.军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2023年新疆)“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它”指的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15.(2023年浙江)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
16.(2023年浙江)唐诗“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注:翠微为唐代宫殿名)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描写的是( )
A.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场景 C.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 17.(2023年北京)改革·创新·发展
B.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 D.国际都会长安的繁华
① ②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shi) 克罍(lei) 克盉(he) 克盉、克罍说明:出土于北京琉璃河的西周青铜器。两件青铜器都内铸铭文,款式有差异,但内容完全相同。铭文大意是: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燕侯制作了盉、盎来纪念这一事件。 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司马迁《史记》 (1)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所学,说明两则史料在研究西周历史中的价值。
从制度的角度观察,隋唐大一统的基础是南北朝的制度遗产。各项制度的渊源虽然不同,但隋唐王朝的基本态度是予以继承而非否定。除了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①科举制之外,②三省六部制、州县制、府兵制、均田制、③租调制等,均得到较好的承袭与实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施政精神是对既有制度予以严格实行,而非轻易推行制度改易。
——摘编自李磊《试析南北朝至隋唐历史阶段的连续性》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①②③中任选一种制度,简述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及历史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结合材料和所学,概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的。
1978年、2017年中国国民经济数据一览表 项目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占世界经济总量 城镇化率 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 1978年 3679亿元 381元 355亿美元 1.8% 17.92% (居世界第38位) 82.7122万亿元 27.8万亿美元 3.1399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1位)2017年 59660元 15.1% 58.52%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编制)(4)通过数据对比,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此变化的认识。
2022年
1.(2022年北京)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由此可以推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是( ) A.导致南朝政权的更迭 C.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
B.加强了民族交融 D.取消了士族特权
2.(2022年北京)古代某皇帝统治期间,国家出现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他还被草原各族尊奉为“天可汗”。该皇帝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
3.(2022年北京)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横线处应填(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租庸调制
4.(2022年福建)下图所示建筑位于蜀汉故都,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该建筑位于今天的( )
A.北京 B.成都 C.杭州 D.南京
5.(2022年福建)唐朝时,汉人吃胡饼、戴胡帽,周边各族习汉礼、穿汉袍的情景都很常见。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A.阶层分化显著 B.战争连绵不断
C.政局动荡不安
D.民族日趋交融
6.(2022年甘肃)西晋诗人左思针对当时达官贵胄的子弟占据高位要职,而出身寒微的英才俊杰却职位低下的现象,他在《咏史》中感慨道“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通过考试公开选拔 C.地方官员逐级推荐
B.以孝亲廉洁为标准 D.以看重家世为主导
7.(2022年湖北)隋唐五代时期,农副业产品、手工业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进入市场流通。长安城内,富商云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重农抑商废止
C.商品经济发达
D.坊市制度瓦解
8.(2022年湖南)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
A.东汉 B.东晋 C.北魏 D.南宋
9.(2022年湖南)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10.(2022年吉林)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 ) A.《氾胜之书》 B.《四民月令》
C.《齐民要术》
D.《农书》
11.(2022年山东)唐朝三省六部制,直接掌管六部的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皇帝
12.(2022年山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北魏
13.(2022年山东)唐政府为加强同边疆各族的联系,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其中为加强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采取的策略是( ) A.武力征服
B.实行和亲
C.册封吐蕃首领
D.设机构直接管理
14.(2022年陕西)高一(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主题,制作如下示意图。图中选官制度的标准依次是( )
A.军功、品行门第、才能 C.军功、血缘、才舱门第
B.血缘、品行门第、军功 D.品行、军功、才能、血缘
15.(2022年天津)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 A.民族差异的消失 C.民族习俗的趋同
B.民族交融的发展 D.民族布局的改变
16.(2022年天津)隋朝时期,通过大运河,南方地区所产橘子被运往北方,北方所产的梨送到南方销售。这说明大运河有利于( ) A.经济作物普及 C.农业结构优化
B.海外贸易发展 D.南北经济交流
17.(2022年云南)如图是唐朝出现的耕作工具。这种耕作工具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这种耕作工具是( )
A.耦型 B.耧车 C.翻车 D.曲辕犁
18.(2022年浙江)唐代有位高僧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并在奈良主持建造了至今仍被日本视为国宝的唐招提寺。这位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空海
19.(2022年浙江)唐太宗在君臣论治过程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表明,唐太宗( )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C.发展生产,改革兵制
B.选贤任能,整顿吏治 D.以民为本,政得其民
20.(2022年广东)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心”“理”“本无”。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这反映了( ) A.佛教渐趋本土化 C.儒学吸收佛道思想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D.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遏制
21.(2022年广东)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任命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取代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来主持科举考试,从而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这说明了唐朝( ) A.士族地位提高 C.重视人才选拔
B.社会阶层固化 D.六部分工不明
22.(2022年广东)唐朝时期,每一政令的下达,必须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观点难免有异,致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贻误事机。为此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这说明
A.三省职权分工不明确 C.三省制度强化了相权
B.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 D.尚书省职权进步扩大
23.(2022年广东)在唐代的官方祭祀体系中,孟子没有被正式列入。直到宋代,官方才正式承认并确立孟子配享孔子的地位。这反映了 A.孟子在宋代地位大大提高 B.唐代思想文化控制严密 C.孔子在宋代地位有所下降 D.唐代儒学不如宋代发达
24.(2022年广西)《元和郡县图志》载:“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河道的开通( ) A.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C.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
25.(2022年四川)隋唐以来,促成普遍持久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6.(2022年新疆)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该诏书( ) A.沿袭了鲜卑习俗 C.推动了民族交融
B.促进了南北统一 D.导致了平城迁都
27.(2022年新疆)依据“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的史实,你可以研究的主题是( ) A.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 C.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B.军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D.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
28.(2022年新疆)唐代是书法全面成熟的阶段,颜真卿等书法家将唐楷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是( ) A.《姨母帖》
B.《金刚经碑》
C.《自叙帖》
D.《多宝塔感应碑》
29.(2022年北京)北魏孝文帝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
A.推动了门第观念的淡化 C.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B.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30.(2022年北京)下图为“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此现象有关的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1.(2022年北京)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 A.政治制度的创新 C.文学艺术的繁荣
32.(2022年北京)开放·交流·合作
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
——《新唐书》
B.经济的迅速发展 D.中外文化的交流
③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②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述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章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3)依据材料,概括曾国藩的主张。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事件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20年,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 (4)从上表中任选两个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 33.(2022年甘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实行均田制时,正值战乱之后,人口锐减,荒闲土地较多,故有条件实行计口授田的均田法。但是,随着唐代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荒闲土地逐渐减少,无法再按照均田令
中的要求来授田。随着私有土地的扩大,导致官僚地主、权贵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衰退,封建政府赋税的日趋苛重,造成农民的大量逃亡,最终均田制瓦解。
——据《唐代均田制瓦解探析》等
材料二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至1952年底,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已完成土地改革的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以上。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消灭。
——摘编自《土地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变革的原因。
34.(2022年浙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蕴涵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唐朝三省位置图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2021年
1.(20212年海南)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C.民族交融的加强
B.经济重心南移 D.对外贸易发达
2.(20212年海南)它是官僚政治进入完善和成熟时期的产物。它把朝廷的决策和行政职能分离,但决策权力本身也被分割;它与秦汉时丞相集决策与行政于一身的旧制度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奠定了中枢机构的总体格局,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它指 A.郡国并行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猛安谋克制
3.(2021年福建)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它最早出现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4.(2021年福建)中国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被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
5.(2021年贵州)下图是三省制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
A.君主专制弱化 C.中央集权加强
B.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D.选官制度的不断完善
6.(2021年黑龙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B.“光武中兴” D.“康乾盛世”
7.(2021年湖南)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迁都之事。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
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
8.(2021年内蒙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统治集团内都的一对主要矛盾。唐朝为解决这对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行省制
B.设置节度使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9.(2021年内蒙古)马克思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明称作“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发明。其中,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和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的是( )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10.(2021年内蒙古)下图是我国曹魏时期发明的农田灌溉工具翻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出当时的生产状况属于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农庄经济 D.不重视水利
1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2021年内蒙古)《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关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12.(2021年山东)据《魏书》记载,北魏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都曾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时,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统治者此举的目的是
A.推动民族交融 C.结束分裂局面
B.巩固自身统治 D.加速封建化进程
13.(2021年山东)依据如表能够推断出有关唐朝文化政策的部分史料记述
记述 出处 唐武德年间,颁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 唐贞观十一年,颁布《令道士在僧前诏》:“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尊祖之风,贻诸万叶。”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颁布《释教在道法之上制》:“自今已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 唐开元年间,颁布《禁创造寺观诏》:“天下寺观,屋宇先成。自今已后,更不得创造。”“道释二门皆为圣教,义归弘济,理在尊崇。” A.武则天时佛教成为主流文化 C.唐始终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佛道正统地位之争最为激烈 D.中枢政治力影响文化的发展
《全唐文》 《唐太宗诏集》《全唐文》 《全唐文》 14.(2021年四川)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政治,读书人经过考试合格就可做官,这办法是好的“。“这办法”是
A.世袭制
B.军功爵制
C.征辟制
D.科举制
15.(2021年云南)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生产技术进步 B.艺术种类众多
C.佛教广泛传播
D.社会持续动荡
16.(2021浙江)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作诗以表达其欣喜之情(下图)。这可以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7.(2021年北京)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8.(2021年北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不断变化,唐朝_________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横线处应填 A.井田制
B.均田制
C.两税法
D.募兵制
19.(2021年北京)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
A.社会高度繁荣 B.民族交融加深 C.江南经济开发 D.政权更迭频繁
20.(2021年北京)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史称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1.(2021年北京)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 A.鼓励民众经商 B.倡导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主张唯才是举
22.(2021年广东)在官吏选拔制度方面,隋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设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一官吏选拔制度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
23.(2021年北京)中华文化从传统步入现代,兼收并蓄。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期,他希塑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
——摘编自张机《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服饰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是汉族服饰吸收了胡服的很多形式,胡服逐渐被全社会所接受,大范围地流行。裤褶(xí)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这种服式传入中原地区,并成为汉族的军旅之服。到了南北朝时期,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日常服用。
二是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汉族的服制礼仪。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等礼仪之服,一般都沿袭秦汉旧制。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都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董哗《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服”风尚》
(2)依据材料概括南北朝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事件 洋务运动 主要内容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 光绪皇帝在单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主张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 19世纪90年代 戊戌维新运动 20世纪前期 新文化运动 (3)概括上表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请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刊载了《东方风来满琴春——邓小平网志在深圳纪实》: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在谈话中,小平同志还谈到了: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
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等等。
(4)概括材料中邓小平淡话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与深化改革”的角度谈你的认识。 24.(2021年福建)中国政治文明进展经受了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逐步演进历程;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为了保证人民民主,必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公正,不答应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指出材料一中图1所示中心机构的名称;与图1相比,图2的中心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哪次会议制定的?该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文明进展趋势的认识。 25.(2021年黑龙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6.(2021年湖南)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并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问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泛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有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27.(2021年山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期……人口逐渐增多,从而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
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农闲时节,大量劳动力转向商品市场……形成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农业模式。\"
——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
材料二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开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杜佑《通典》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导致人口逐渐增多\"的原因。材料中所述的农业模式是否成为了汉代经济的主流,为什么?
(2)请分析评价材料二中所述现象。
28.(2021年山东)图1、图2分别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清朝前期移民方向示意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比较图1、图2,提取两幅图中有关人口迁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9.(2021年陕西)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官僚体制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建立。秦王嬴政自称“皇帝”以示大统一统帝国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历代王朝都没有废弃这位“始皇帝”创立的皇帝制度和皇帝这个称号。
——摘编自攀树志《国史十六讲》
秦朝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秦汉中央官制,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到隋唐其核心地位已被西汉中期以后相继出现的机构(下图)所取代。如遇需要集思广益的重大问题,则由宰相主持百官集议,以形成决策。中书、门下省与监察、谏诤相配合,共同保证决策尽可能正确。
唐朝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衡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摘自《皇明祖训》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到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直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阁臣虽说参预机务,仅备顾问而已,凡事不能有所参决,皆由皇帝决定。
——摘编自张仁忠《明清简史》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摘骗自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地位虽然显赫,但绝对地听命附属于皇帝,没有丝毫独立地行动和决策的余地。军机处的组织形式也很特殊,既无官署,亦无专官,又无属吏,不是一个独立的、正式的衙门。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1)依据材料,指出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作用。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新变化。简要说明明清君主专制发展的总趋势。
30.(2021年云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关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