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文县、康县和武都区地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交界三角的地带,甘肃省东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与暖温带湿润的过渡气候区。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肥沃,1959年开始规模化发展茶叶生产,所产绿茶内含成份和品质可与长江中下游中小叶种绿茶相媲美,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市场销售前景看好。茶叶生产已成为产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一、陇南市茶叶产业现状 (一)茶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2009年,陇南市现有茶园17万亩,分布在两县一区的13个乡镇168个村,茶叶总产量达到778吨,总产值达2490万元,而2005年底陇南市仅有茶园7.52万亩,茶叶总产量仅为426吨,总产值仅1277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4.2%、54.8%、51.28%。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十分重视,把茶叶产业列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培植。
(二)茶叶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茶园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有2万亩通过无公害茶叶基地认证,4.56万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810亩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康县被列为全省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陇南市拥有茶叶加工生产企业23个,个体加工户486户,加工机械1260台(套)。陇南市茶叶总产量108万kg,总产值达756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72万kg,产值6000万元;茶叶的市场销售价在50元/斤以上,亩收入在3000元左右,部分高产高效茶园亩收入达8000元。茶园的产出效益不断提高。
(三)科技兴茶,适用新技术不断推广普及
近年来,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老龄低产茶园更新复壮技术\"、\"茶园综合管理技术\"、\"茶树扦插繁殖技术\"、\"标准化建园技术\"、\"有机茶示范园建设及生产配套技术\"等的推广普及,有力地推动了陇南市茶叶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茶叶
生产的科技含量。
(四)培植了一批小型茶叶龙头企业,有了一批颇具知名度的名茶品牌
经过多年努力,一批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已基本形成。如康县的龙神茶业有限公司,文县的御泽春茶业公司、玉兰茶业公司,武都的仁和茶业公司等,创出了\"龙神\"系列、\"御泽春\"系列、\"仁和\"系列等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先后有10多只茶产品获得国内外各类奖,为陇南市茶产品赢得了一定声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茶园建设水平较低,无性系良种推广缓慢
标准化建园要求\"三统一\"、\"四结合\",即统一整地质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营造防护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禽养殖相结合的标准化建园技术还未普及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的便于机械化采摘、修剪和管理,可获得质量好的鲜叶原料,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的优势尚未显现。陇南市17万亩茶园,仅有0.85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仅占茶园面积的5.7%,远低全国水平。
(二)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茶叶质量不稳定
名牌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标准化是创名牌的关键,而组织化是标准化实施的前提和保证。陇南市茶叶生产主要以互为独立的家庭茶园和小加工厂为主,销售以个人贩卖为主,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之间较松散,没有相互约束机制,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较低,千家万户种茶、制茶、卖茶的小生产格局,使茶叶质量稳定性差。
(三)茶类结构单一,茶叶资源利用率低
陇南市主要生产毛尖、龙井等名优绿茶,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90%以上,一旦绿茶市场价格下降,产品滞销,则风险较大。因毛尖、龙井茶采制时间相对集中,雇工采摘成本较高,且一般只采春茶,夏秋茶大多弃之不采,造成单产低,亩产仅40斤,这就使很大一部分鲜叶留在茶树上,造成茶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
目前陇南市虽然有4~5家茶叶龙头企业,可由于起步较晚,规模不大,注册的茶叶商标少,品牌多且混乱,在市场上未形成合力,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没有显现,且缺少自己的茶场、专业人员,实力较弱,对茶农的带动力相对也较弱。
(五)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滞后
陇南市仅有2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茶叶基地认定,4.56万亩茶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810亩茶园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以无公害茶为底座,绿色食品茶居中,有机茶为塔尖的金字塔框架尚未形成。陇南市茶叶合理的金字塔框架应为:到2010年,20万亩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茶叶基地认定,7~8万亩茶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3万亩茶园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六)投融资渠道狭窄单一,茶叶产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陇南市茶叶产业开发资金采取农户自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点的狭窄单一的资金筹措方式,导致陇南市茶叶产业开发资金严重不足。
三、发展对策和措施
(一)继续扩大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根据生态高效茶业要求,标准化建园,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茶,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速度和效益齐抓。一是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充分调动茶农发展良种茶园的积极性,以老茶园改种换植和退耕还茶,低产茶园改造为途径,建立高标准规模化良种茶园。二是致力于抓好良种茶苗基地建设,稳定巩固良种茶苗生产。三是以实施标准化为途径,全面实现茶叶无公害化生产。
(二)培育扶持茶叶龙头企业
一是集中力量扶持建设2-3家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的市级龙头企业,积极鼓励茶叶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市、县财政要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茶叶重点骨干企业的投入。各县(区)要以打\"陇南\"牌的品牌为媒介,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联合组建股份企业,壮大企业资本,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
茶业集团1~2家。二是加快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有、民享\"原则,积极鼓励发展以农户为基础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充分发挥其在组织茶农、服务茶农、示范带动生产及开拓市场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引导茶农走向市场。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对协会的管理和领导,围绕茶叶行业,推动各种形式的联合,在行业自律、制定标准、商标管理、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强化科技兴茶能力
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组织好重大技术措施的实施。\"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在加强茶园管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推广普及的同时,重点组织试验推广以下实用技术和新技术,一是无性系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二是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三是茶叶降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四是茶树防冻抗寒栽培技术;五是名优茶冷藏保鲜技术;六是乌龙茶、红茶、黑茶等专用品种引进栽培及其产品加工新技术。
(四)大力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业发展
陇南是一个汉、回、藏、羌、满、壮、朝鲜、白马藏族等多民族聚居区,饮茶习俗多样,茶文化资源丰富。陇南产茶的历史悠久,《汉书》记载陇南文县碧口镇\"有麻田,也有名马、牛、羊、漆、蜜、茶\";西汉设阴平道时,碧口由朝庭派过管理茶叶的茶官,《僮约赋》中\"武都卖茶\"的主要产地就是文县碧口、康县阳坝一带,宋代的\"文州产茶\"也在这些地方。陇南人饮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据《中国商业史》记载,汉武帝派唐蒙通夜郎(公元前115年),\"巴蜀茶叶销往甘肃武都\"。在长期的栽茶、饮茶、制茶、艺茶历史中,积了极深厚、独树一帜的茶文化。应重视茶文化宣传,加强茶文化建设和茶文化经营,要充分利用人文自然条件,加大创新力度,开展茶文化活动,提高陇南茶叶的知名度。一是建设观光旅游茶业。充分利用茶区优越的自然环境,结合人文景观等创制出相呼应名茶,建立阳坝梅园沟、红豆沟、清河原始森林,文县让水河、石龙沟、碧峰沟等旅游带,将名茶与民族风情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陇南特色的观光旅游茶业,借助
旅游来宣传、发展茶文化,从而带动茶叶市场的发展。二是培养茶文化人才,挖掘开发茶俗、茶礼,与茶有关的传说、神话、典故,举办茶摄影、茶歌舞、茶书画、茶叶笔会等文化活动,传播茶文化,巩固培养新的茶叶消费群体,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繁荣。三是办好各种展示、展销、采茶节、品茶、茶艺茶道、陇南茶形象大使选拔及茶文化节等活动,提升陇南市茶叶知名度。
(五)拓宽投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投入
一是要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和合资、合作、合营、租赁、转卖等多形式联合开发,特别是要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建立起国家、企业、集体、农民、个体以及外资等多途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二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财政、计划、扶贫等部门的支持,从财政支农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增加对茶业开发的投入。三是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科技投入,重点支持茶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开展新品种的引进,产业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六)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努力实现两个新的突破 通过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陇南市茶叶产业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突破。第一,在加强现有茶园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巩固提高三个茶叶基地。通过发展一批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一批中低产茶园,淘汰一批低产低质茶园,全面提高茶园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处理好茶园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加强茶区和茶园生态环境建设。第二,在调整优化上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提高茶叶质量。一是改过去有性种籽直播为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建园。提倡有条件的新发展茶园必须是无性系良种建园;二是改低产低质陡坡茶园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茶园,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和生态茶区;三是改过去普施化肥、农药为主为以施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为主,禁止在茶园中使用高残留农药;四是改以手工采茶为主为手工、机采相结合,降低采茶成本;五是改生产名优绿茶为主为生产名优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多茶类、多品种茶叶,增加茶色品种以适应用同消费者需求,降低单一类的市场风险;六是改以手工制作名优茶为主为机制与手工制作名优茶生产
相结合为主,促进名优茶生产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七是改普通包装常规贮藏为精制包装、礼品包装、特色包装和冷藏保鲜,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推动茶业经济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茶叶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茶叶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