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南茶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0-06-20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陕南茶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2017,63(08):78—79,87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陕南茶业发展问题研究 刘运华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安康摘725021) 要:陕西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将会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优势品牌,推动区域经 济稳定提高。陕南茶作为陕西茶主要组成部分,必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理优势、政策倾向提高 自身的品牌效益。本文结合陕南茶发展现状,紧扣“一带一路”战略中陕南茶的发展定位和茶文化的传播提 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推动陕南茶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陕南茶;茶文化;发展 陕西茶区主要分布在汉中、安康、商洛市,又 称陕南茶区,地处我国茶区北缘,属我国四大茶区 中的江北茶区,主产绿茶。陕南茶区北屏秦岭,南 及茶农300万人,在西乡、紫阳、平利、商南等县, 茶产业总产值已占到当地GDP的20%以上,增收 效果十分明显。 1.2生产Jj ̄-r条件不断改善,茶叶质量显著提高 陕南茶作为陕西茶的主产区,经过多年调整 倚巴山,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云雾几率高,土壤有 机物含量高、富含硒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 赋,是生产无公害有机茶的最佳适生区,生产的茶 部署,积极改进加工技术和更新精加工设备。至 2013年,全省拥有茶叶机械10 870台套,茶叶加 工企业1 810家, 叶香高味浓,氨基酸含量高。诗云“自昔关南春 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除了荣登《中国名茶图 谱》的紫阳毛尖、紫阳翠峰、午子仙毫以外,还有 更多值得我们品尝的陕南茶叶,如平利女娲银峰、 机械化加工水平达80%以上,名优茶率达 60%以上,名优茶开发初具规模_2 J。茶叶生产、 平利八仙云雾、汉中仙毫、汉中绿茶、西乡炒青等。 在3000多年的种茶和制茶历史中,陕南茶业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唐前巴蜀茶、唐宋山南茶、明代 加工、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茶叶 生产的机械化,使陕南茶产业生产格局发生了重 大变化,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为茶产业精深加工 不断向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推进奠定 汉中茶和清后紫阳茶、陕青茶等几个历史阶段,对 于中国茶叶产业以及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而且陕南茶区处于关天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带,西安历来都是中国茶 文化的传播中心和茶叶最重要的集散地,又是 “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起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 施为陕南茶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了条件,茶产业开始步人工业化的生产阶段_3j。 1.3龙头企业作用不断扩大 陕南建成的初制加工厂达500多家,其中仅 西乡县就拥有238个茶叶初制加工厂和18个规 模化重点茶叶企业,涌现了如陕西紫阳盘龙茶叶 公司、陕西午子绿茶公司、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等 一1 陕南茶业发展现状 1.1种植规模日益扩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1949年陕南茶叶种植面积只有1 333 hm , 茶叶产量仅700多t。据统计,陕南3个市的28 个县、区中,目前就有22个县、区种植、生产茶叶。 2016年全省茶园面积15.45万hm ,比上年增加 批省级龙头企业,形成了“基地+龙头+农户” 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J。这些龙头企业为陕南茶 1.4品牌建设效果显著 产业赢得了市场,极大推动了本土品牌成长。 在陕南茶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地相继培 育出了近5O多个品牌,其中包括“紫阳毛尖”、“ 午子仙毫”、“秦巴雾毫”等知名品牌 。然而,品 牌繁杂导致陕南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牌缺失,品牌 竞争力不强 J。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陕南各地 了1.07万hm ;茶产量首次超过10万t,产值137 亿元,并首次实现企业自营出口。茶产业量价齐 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陕南涉 收稿日期:2017-05-03 修回日期:2017-05-15 积极通过品牌整合工程推进品牌建设,汉中市政 基金项目:陕西省农业厅“安康市茶叶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 作者简介:刘运华(1978一),男,陕西紫阳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新品种选育及产品加工研究工作。 ・78・ 刘运华:陕南茶业发展问题研究 府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并荣 获最具发展力和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茶叶区域公 2.2经营分散。高端品牌不足 是经营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率低 一用品牌。安康紫阳县将全县所有茶品都整合到 “紫阳富硒茶”上,形成“紫阳富硒银针”、“紫阳 富硒毛尖”、“紫阳富硒翠峰”等多个系列产品,获 得中国驰名商标。紫阳、西乡、平利、商南先后获 得“中国茶叶百强县”和“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 下_8]。现有的生产、加工和营销企业缺乏有效协 作,没有形成一批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将市场和基 地连接起来,市场导向不力,优势资源得不到合理 配置和利用,导致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 较低。 称号。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秦岭泉茗等也分别 成为陕南3市对外形象的公用品牌。 i.5技术体系基本健全 陕南22个县区产茶,其中汉中9个县区、安 康9个县区、商洛4个县区。随着茶产业迅速发 展,茶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也得到壮大。西乡、紫 阳、平利、商南等4县设立了专门的茶叶局,其他 产茶县区分别在涉农部门设有茶叶技术推广(中 心)站。全省茶叶技术推广机构23个,专业技术 人员143人,省市县三级茶叶技术服务体系基本 健全,服务队伍在逐步壮大。 1.6茶文化繁荣发展。科教兴茶日益受到重视 陕南作为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 上茶树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 种茶历史,唐代时期,紫阳茶开始正式成为朝廷贡 品,并沿丝绸之路远输西域各国。同时,陕南也是 中国茶马贸易的发祥地之一,长达千余年的茶马 贸易,促使陕南茶文化率先在北宋中期走向世 界 J。陕南还是中国茶文化的博物馆,陕南人的 “罐罐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 近年来,陕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安康、汉中、 商洛等地已经形成了一个联动的经济圈,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研发不 仅能传播陕南茶悠久的文化历史,也会带动区域 经济发展 J。科教兴茶也逐步受到重视,陕南三 市建设了茶叶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技推广 站点等,同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加 快了科技成果与茶产业的对接与转化。 2陕南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 陕南茶园多数建的比较早,建园基础差、品 种混杂,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新茶 园发展步伐不快,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更远低于浙江、福建等茶叶大省。茶园 总规模较大,但组织化程度严重偏低 j。茶园 散、小、不集中,缺乏像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 连片上万亩的标准化优质茶园,采摘强度大、生产 管理较粗放。 二是品牌多,融资难,高端品牌缺乏。陕南茶 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 渠道,流动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茶产业发展 j。 茶叶品牌多,一个区域一个品牌现象普遍,“紫阳 富硒茶”“汉中仙毫”、“秦岭泉茗”等虽有一定知 名度,但与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等品 牌相比仍有不足,没有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强势名 牌产品,高端品牌缺乏。 2.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范标准 一是茶叶产业缺乏长远规划及相应实施细 则。二是对茶产业政策扶持缺乏连贯性、稳定 性。三是已有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资金上,且力 度不大,投人的资金主要用于品牌打造、茶叶基地 建设,在市场开拓、提质改造、技能培训方面支持 较少。此外,茶叶产业标准的缺失与混乱现象非 常突出。许多重要的茶类产品缺乏标准,无标准 依;现有标准也不健全,部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及地方标准统一性不够,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 3 推进陕南茶行业发展的路径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 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的战略构想,催进了我国走出去的战略步 伐。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6O多个国家丰富的 农业资源,为中国茶“走出去”带来极大的市场, 也为陕南茶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是陕茶复兴的 最大机遇。 3.1借力“一带一路”,提供保障机制 政策和资金机制是一切产业发展的保障。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 家,其中不乏农业国家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 要地位的国家,农业项目一般启动较快、易得民 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业领域合作往往 容易率先实施,这就为农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 和资金配套支持空间。 3.2借力“一带一路”。拓宽陕南茶市场 在“一带一路”的最终规划中,境内重点在西 北五省、境外重点在中亚五国,而陕西又是西部的 (下转第87页) ・79・ 张琳: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 要服从政府的安排,又要为农民的利益着想。政 府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推广者,既要推 进土地流转又要保有适量耕地。这样政府在土地 流转中处于两难的地步。因此,要明确政府的功 能定位。政府的职能是保障人民民主,农民也是 国家的一员,我们的政府有义务去维护农民的权 益,政府领导人不能为了突出自己的业绩而强迫 包,流转,合同和相关的登记,以及流转后土地的用 途等方面都要加以细化。严格监督和管理农民进 行流转的行为。防止违法行为的产生,对流转的过 程中程序是否按章程进行,合同是否按要求书写, 登记是否缺乏,流转后用途是否改变等诸多方面来 实时的进行监管。最主要的是预防,而不是违法后 的处置。应加强信访制度的建设,加强农民和监察 农民进行土地的流转。 部门的监督,防止政府对权力的滥用。 民参与流转决策进行明确规定曼 的_耋。。对其参与的条件、  参考文献:… 。  范围、方式、程序都要有明确条文,不仅要加强参与 [1]赵忠升.“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的权益与能力 权,还要赋予一定的决策权,使其在决策过程中不 [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59-66+111. 仅仅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决策主体参与到整个过 [2]丁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法律i':-IJl ̄R, 程中来,从法律上来规定并且真正实现。加大决策 [J]・农业经济问题,201 ,(o3):7- 4 0・ 有了解。 、 而且决策的透明度不是很高,、。 喜 , 20,农民只是作 [4] ,为决策的执行者或者接受者。而没有参与到其中, …;漫 . 土地资 护与可持续利用 14悯,(0中2篡3的6. 策 .现代化农业,2009,(1o):29.32. 甚至连决策如何生成都是未知的。因此,我们在流 [5] 夏淑芳,陈美球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中市场与政府 转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应加大决策的公开力度,拓 的协同:理论与实证[J]_中国土地科学,2016, 宽听证范围,保证制度的规范有序进行。(05):29.35. (3)加强政府对流转的监管力度。加强政府 [6]杨光.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 的监管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应制定和创新 与完善对策[J].当代经湃研究,2011,(1O):88-92. 一整套完整的流转规程或者实施办法,详细规定承 [7]金文成,孑】’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分析 包权流转的各个方面,使其做到有法可依。从发 [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53-56. (上接第79页) [J].中国茶叶加工.2008,(04):8-9. 核心区域,中亚西亚地区具有旺盛的茶叶需求,是 [3]郑宽明,李天芳,郭亚绎陕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制 中国茶叶最终消费地区,通过对陕西与中亚五国 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o): 的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互补性研究, 以 戋陕妻茶 口。{.中 . 苎 [4 7 20 1醋鲥 ¨・ 陕t6v,做, (10 ):92 -93.,西,拓宽陕南茶市场。通过“一 _二 ”的建设可以引导陕南茶走出 [ 5] …罡,'; 堂.陕西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3借力“一带一路”,打造陕茶品牌 f03、.87-92. 进一步整合陕南茶品牌,打造陕南茶知名品 [6] 王永倩.陕南都市茶文化旅游项目研发[J].福建茶 牌,并将传统制茶业、茶叶资源综合开发产业、陕南 叶.2016,(05):139.140. 茶文化资源和旅游与科普相结合,创立一种经济效 [7]李勇.陕西茶产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西北农林 益、生态效益和文化功能显著的新的旅游休闲模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式 。因此,借力“一带一路”和丝路沿线地区及 U。 4’ 国家的茶叶企业、协会、茶人联合起来,成立丝路茶 [8。 华 。 西茶产 展问题探索[J]・西北农林科 产业大幅提升陕南茶的影响力和价值。重 墨 警 济带的茶 羹 (o31:动7, 主展 . 探索. ,( ,榔: 产业1 . 。  参考文献: [1o] 李天芳・陕南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研究 [1] 李通.陕西茶叶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 [11] 付颖.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及发展定 管窥[J].新西部.2016,(121:52-54. 位[刀.新西部.2015,27:14.15.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